逐夢棒球 陳俊池從聯盟紀錄員當上秘書長 - 棒球新聞

By Carol
at 2019-08-16T16:42
at 2019-08-16T16:42
Table of Contents
2019-08-16 14:00聯合新聞網 記者黃麗華/台北報導
念新聞科系的陳俊池,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成為中華職棒聯盟的員工,還是從紀錄組開
始,最終當上秘書長,「回想成長的歷程,才明白棒球之神已悄悄地將我與棒球之間
,牽上一條無形的線。」
陳俊池清晰記得第一次看棒球比賽的經過,「我是住在榮星花園附近的爺爺家,鄰長
的孫子好心騎單車載我,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看球賽,看到大門口的排樓覺得好酷,還
可以去撿界外球,過程很有趣;後來我就一個人騎車去,當時是看甲組的比賽,不必
收門票,剛好有看到兄弟隊,對這支球隊很有好感。」
11歲那年登場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陳俊池也跟著大家半夜起床觀戰,後來跟到1988
年漢城奧運,把中華隊球星李居明、林易增等視為偶像 ,1990年職棒元年開幕戰也到
場見證。
「我在中職開打前五年都是去排外野的免費學生票,如果沒排到,只好忍痛拿打工薪
水去買黃牛票;第一次坐到內野區看球賽,還是打工同事的家長招待的。」陳俊池自
認是死忠球迷,不僅對於各隊球員的棒球資歷耳熟能詳,每位裁判的名字都記得,連
現場播報的聲音都熟悉。
他在職棒六年尾聲入伍,有半年時間沒接觸棒球新聞,「幸好分發到台北,擔仼國安
局副局長的駕駛兵,就是隨時在車上待命,晚上只要有空檔,就打開車上收音機聽轉
播,對中職賽事掌握沒有空窗期。」就是這個 經歷,讓他後來進入聯盟工作後,堅持
一定要有廣播比賽,可以讓很多無法到現場或是看電視轉播的球迷,也有收聽的管道。
退伍後意外得知聯盟徵人的消息,他的目標是職棒雜誌採訪,但沒趕上,只好報考紀
錄組,得先筆試,再闖三關,包括國台語播報報、紀錄與電腦 ,「記得將近一百人報
考,只取一名,我的筆試是第四名,但其他項目都很平均,最終被錄取了。」
進入紀錄組讓陳俊池正式以棒球工作為業,不再只是旁觀的球迷,職棒九年播報的第
一場比賽是在非假日的三商對和信,「學長怕我會緊張,刻意挑一場觀眾較少的比賽
,好像是四千多人,當時的職棒還算處於榮景。」
第一次在台北市立棒球場內野看台上方的鐵皮屋播報,陳俊池不禁感動落淚,他說:
「那個小房間雖然老舊,卻是我心中的聖地,以前當球迷時只能仰望它,沒想到自己
的棒球夢成真,成為其中的一員。」
陳俊池在紀錄播報組將近三年時間,深刻感受到場邊輔助設備的日新月益,「以前播
放音樂或是安打等音效,都是用卡帶,還得做好記號,播放後再手動轉帶,一場比賽
要帶20到30盒的卡帶,後來進步到CD錄歌播放,但一面CD只能錄12首,再進步到可以
連結到電腦,設定選曲等,不再是手忙腳亂的純手工操作。」
他也記得聯盟提供現場媒體的傳稿服務,最早是用手寫稿紙,再用傳真機傳回報社,
比賽一結束,就看到記者排隊等傳稿,如果碰到比賽尾聲翻盤,更是氣得要重寫;後
來大家開始用電腦發稿,不用傳真機,改用電話撥接,變成搶電話線,現在更進步到
網路時代,要求WIFI的穩定,隨時可以上網查資料與發稿。
紀錄組員的辛苦,俊池也有深刻的體驗,他說:「以前沒有電視畫面重播,安打與失
誤的判定常會得罪人,判了安打,投手不滿意,判了失誤,換野手不服;有的選手會
直接在場上對我們比中指表達抗議,有的是在賽後衝到紀錄室罵人,真是動轍得咎,
左右都為難。」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992410?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7-news
--
念新聞科系的陳俊池,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成為中華職棒聯盟的員工,還是從紀錄組開
始,最終當上秘書長,「回想成長的歷程,才明白棒球之神已悄悄地將我與棒球之間
,牽上一條無形的線。」
陳俊池清晰記得第一次看棒球比賽的經過,「我是住在榮星花園附近的爺爺家,鄰長
的孫子好心騎單車載我,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看球賽,看到大門口的排樓覺得好酷,還
可以去撿界外球,過程很有趣;後來我就一個人騎車去,當時是看甲組的比賽,不必
收門票,剛好有看到兄弟隊,對這支球隊很有好感。」
11歲那年登場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陳俊池也跟著大家半夜起床觀戰,後來跟到1988
年漢城奧運,把中華隊球星李居明、林易增等視為偶像 ,1990年職棒元年開幕戰也到
場見證。
「我在中職開打前五年都是去排外野的免費學生票,如果沒排到,只好忍痛拿打工薪
水去買黃牛票;第一次坐到內野區看球賽,還是打工同事的家長招待的。」陳俊池自
認是死忠球迷,不僅對於各隊球員的棒球資歷耳熟能詳,每位裁判的名字都記得,連
現場播報的聲音都熟悉。
他在職棒六年尾聲入伍,有半年時間沒接觸棒球新聞,「幸好分發到台北,擔仼國安
局副局長的駕駛兵,就是隨時在車上待命,晚上只要有空檔,就打開車上收音機聽轉
播,對中職賽事掌握沒有空窗期。」就是這個 經歷,讓他後來進入聯盟工作後,堅持
一定要有廣播比賽,可以讓很多無法到現場或是看電視轉播的球迷,也有收聽的管道。
退伍後意外得知聯盟徵人的消息,他的目標是職棒雜誌採訪,但沒趕上,只好報考紀
錄組,得先筆試,再闖三關,包括國台語播報報、紀錄與電腦 ,「記得將近一百人報
考,只取一名,我的筆試是第四名,但其他項目都很平均,最終被錄取了。」
進入紀錄組讓陳俊池正式以棒球工作為業,不再只是旁觀的球迷,職棒九年播報的第
一場比賽是在非假日的三商對和信,「學長怕我會緊張,刻意挑一場觀眾較少的比賽
,好像是四千多人,當時的職棒還算處於榮景。」
第一次在台北市立棒球場內野看台上方的鐵皮屋播報,陳俊池不禁感動落淚,他說:
「那個小房間雖然老舊,卻是我心中的聖地,以前當球迷時只能仰望它,沒想到自己
的棒球夢成真,成為其中的一員。」
陳俊池在紀錄播報組將近三年時間,深刻感受到場邊輔助設備的日新月益,「以前播
放音樂或是安打等音效,都是用卡帶,還得做好記號,播放後再手動轉帶,一場比賽
要帶20到30盒的卡帶,後來進步到CD錄歌播放,但一面CD只能錄12首,再進步到可以
連結到電腦,設定選曲等,不再是手忙腳亂的純手工操作。」
他也記得聯盟提供現場媒體的傳稿服務,最早是用手寫稿紙,再用傳真機傳回報社,
比賽一結束,就看到記者排隊等傳稿,如果碰到比賽尾聲翻盤,更是氣得要重寫;後
來大家開始用電腦發稿,不用傳真機,改用電話撥接,變成搶電話線,現在更進步到
網路時代,要求WIFI的穩定,隨時可以上網查資料與發稿。
紀錄組員的辛苦,俊池也有深刻的體驗,他說:「以前沒有電視畫面重播,安打與失
誤的判定常會得罪人,判了安打,投手不滿意,判了失誤,換野手不服;有的選手會
直接在場上對我們比中指表達抗議,有的是在賽後衝到紀錄室罵人,真是動轍得咎,
左右都為難。」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992410?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7-news
--
Tags:
新聞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陳俊池一待聯盟18年 見證職棒風風雨雨

By Barb Cronin
at 2019-08-16T16:40
at 2019-08-16T16:40
囧! 手套被回傳球打穿 他被記守備失誤

By Lily
at 2019-08-16T16:37
at 2019-08-16T16:37
簽不下來怎麼辦? 味全龍領隊:不想犧牲任何一人

By Emily
at 2019-08-16T16:36
at 2019-08-16T16:36
大谷翔平展現珍貴拚勁!意外造就隊友三分彈

By Jake
at 2019-08-16T15:46
at 2019-08-16T15:46
對決157公里速球扛深遠二壘打 大谷翔平連6場安打

By Noah
at 2019-08-16T15:45
at 2019-08-16T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