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一位傳統武術朋友的心聲 - 武術 Martial Arts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7-04-02T01:3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erifan ( )》之銘言:
: ※ 引述《ironmanstock (鋼鐵人史塔克)》之銘言:
: : 李小龍的年代已有影片佐證他的強大,所以比較有說服力,
: : 如果李小龍在更早年代,只有圖片,那現在有人告訴你說李小龍的腳有多快,多強,
: : 不也是變成一種無法證實的神話嗎? 可是李小龍真的吋勁也很強啊!!
: : 至於文中談到的勁的方面,我是不懂,但我"目前認知"是,在很多練傳武未到進階之前
: : 都算是沒能擺脫拙力,所以不能妄言內家拳的勁只是爆發力跟協調性這嘛簡單而已,
: : 不過這也是我目前粗淺的看法而已,或許等那個前輩願意來談談傳武的勁是不是這嘛
: : 簡單而已?
: 連假前閒閒沒事,來寫點東西,不過會看情況刪文。
: ===================================================================
: 「勁跟力的差別」向來是各大武術討論區的熱門戰文,各說各話不勝枚舉,
: 妄加解釋總是會招來各種批評,所以在這邊小弟不講理論,只講經驗。
: 由於鋼鐵人兄提到了李小龍的吋勁,剛好可以借來當個引子,
: 小弟在約莫15年前,承蒙友人抬愛,學到了截拳道的吋勁練法;
: 當時小弟已習武近10年,雖然能力平庸,但憑藉著長期練習,
: 倒也曾受教練和同儕謬讚過出拳速度和力道,對於如何出拳小有心得;
: 但在學到截拳道的吋勁原則後,仍感到喜出望外,
: 因為這訓練法既有趣且有效,它的訴求是讓人「熟練放鬆」。

是啊...
還差感激一味...
你懂的...

: 大家都知道,一開始練武,想提升拳頭份量,透過重訓+反覆練拳的效果最快。
: 但時間久了以後,多少會開始覺得出拳份量卡在一個極限,好像再怎麼練也就這樣;
: 但這時候若能透過放鬆的訓練,把原本"扛"在身上的重量釋放出來,
: 這時出拳的份量又會出現一個不小的成長空間。
: 小弟10年前在版上寫的文章好像還在,當時有對這當中的差別作了個比喻,
: 有興趣者可以搜尋看看,但這邊再做點補充:
: 我自己也是過來人,在還沒學放鬆前,
: 每個久練的人都會覺得自己出拳順順的,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有放鬆,
: 但等實際學過放鬆後,回過頭來看,才會深切發覺「原來放鬆是這麼回事啊」,
: 箇中落差相當明顯。但說穿了這其實是比例問題,
: 久練之人在長期做同樣的動作下,固然是可以漸漸消除拙力,但可能消除個50%就不錯了,
: 而放鬆訓練的訴求是盡量消除拙力到100%,並且在完全放鬆的前提下再做出力,
: 一增一減之下,差距就拉開了。

至此已經有了兩種不同的放鬆了...
一種是一般常識練法消除拙力50%...
一種是李小龍秘訣消除拙力100%...

我不曉得消除拙力到100%是怎樣厲害我也不敢想...
但我知道第一種...
好像是某釋門鐵頭門下弟子...
大概練到頭比拳頭還硬才會有這種想法...
他去找了個好像有拳擊國手背景的討教了一下...
我看那個國手也沒出啥力一開始放開往右移動左手稍微尻?拍?了對方一下手肘...
整個人似乎感應到了啥雙手夾緊趕緊護著頭...
他好像也才一天揮個三千拳...
另一個是認識的他師叔...
好像練通背的...
一個簡單的操手法我不曉得叫啥...
就站個弓箭步單手垂直繞大圈拍大腿...
那時他正在教學生...
順口跟我提到他師叔一手一個小時半...
出手會轟一聲...
他直言"這我不敢接"...

消除拙力到100%...
敢情是雷禪扁仙水逆?

: 而且有趣的是,等這東西熟練後,豈止是吋勁而已,連零距離的打擊都跟喝水一樣容易。
: 再者,因為力量很大部分不用承擔在自己身上,因此對體力的消耗也驟減。
: 由於小弟畢竟不是截拳道門人,這邊沒立場講練法,
: 有興趣者我記得網路上也能找到範例,或自洽相關截拳道館。
: 不過這原理在傳武中的部分門派也很容易看到,尤其通臂、劈掛、螳螂等特別顯著。
: 由於小弟當時學的是練習原理,所以有幸能在放鬆整條手臂後,
: 進一步推展原理到全身各關節,並在經過熟練後,依此原理來打傳統套路,
: 如此一來,打出來的東西,韻味力量都不一樣,頗有「全身一條鞭」之感。
: 而後又承蒙幾位師長的教導,更進一步學會傳武裡是如何把這種力量跟招式結合的,
: 至此才確認:傳武的招式都是設計給有功力的人用的。
: 更進一步的說,其實招式都是在示範怎麼使用力量,懂了以後自生變化,
: 而不是死板板的「當對方一拳打來~ 我就這樣那樣......」
: 實用上根本做不到,就算僥倖做到了也沒效用。
: 不過到了這個階段,小弟當時心中仍有疑惑,
: 因為這種力量似乎還是無法套用到所有拳種,尤其是內家拳或是一些南派武術,
: 因此後續又花了不少時日尋求內家拳老師。
: 等到多年後,總算對內家拳的力量有所體認了,自此才釐清了一些長久的困惑,
: 譬如說原來內家拳講的「放鬆」跟我之前會的「放鬆」根本是兩回事,
: 怪不得這話題可以吵個幾百年還吵不完,你說你的對,我說我的對,
: 原來只是在用詞上相同而已,實際上做出來根本是兩回事,
: 兩邊講的都對,只是永遠沒交集。
: 爾後內家拳的力量越練越覺得有趣,
: 初始時,雖然只是在身體形式上面去調出力量,但就已經會讓人有玄奇之感了,
: 譬如要增加手上力量,竟然是從距離手很遠的頭或腳踝去調,調完手上力量立刻增加?
: 或著要讓頸部有力,使頭部受力時能降低衝擊,竟然是跟舌頭有關,且效用明顯?

帥哥...
這只是虛領頂勁...
雖然我知道會因為這訣練到不自覺的舌頭上頂還沒見人提過...
但老祖宗也給了你個死方法叫你舌頭頂上顎...

: 出腳時竟然可以不用扭腰轉胯,只要上半身姿勢正確就自然有力?
: 早期我總會對這些林林總總驚訝不已,
: 後來熟悉後才體認到全身一體,互有影響才是理所當然。

有沒有興奮了起來?
第三種最屌的放鬆來了...
有沒種醍醐灌頂頓悟人生之感...
開始有興趣要當英雄了?

: 進階後又更玄奇,不過講這就只會徒增人厭就是,有賣弄玄虛之疑。
: 一點簡略的經驗談,版上高手很多,小弟本不該在此賣弄。

華人就是這樣...
好為人師自以為弄出了個很屌的訣...
結果就是教你抄近路教你四肢發育不良...
一堆教育程度不高的在那沾醬油立山頭...
把動作教正確...
教學生要付出努力汗水這很難?
難道不知道當你操功正確...
汗水淋漓身體產生的舒暢感...
比那啥鬼發力發勁結果也只能推開人家還要快樂嗎?
當然不知道...
不然也不會有站內信了...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7-04-05T02:21
放鬆才能有力 這是肯定的
只是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教法
每個學生也有自己的心得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7-04-06T19:35
原PO只是學了李小龍傳下來的教法
覺得很有用 進步很多
但不一定這種教法就適合每個人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7-04-09T12:24
如果這種事都還要另立課題在那鑽...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7-04-14T03:43
我一定是先檢討自身練習跟教學內容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7-04-17T09:22
請問通臂那個有影片嗎?

習武兩年多的迷惘......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7-03-31T17:13
※ 引述《laiyihwa (萌蒂卡蘿摸你)》之銘言: 文長43…… 我只告訴你二件事。 第一件事: 帶子的顏色不能代表些什麼。 (考職業駕照的時候,機械常識60分也是及格,100分也是及格,你要認知清楚 這件事情。) 第二件事: 如果你把黑帶看成是一個實力的展現。 那我得告訴你黑帶不過只是你把基本必修課 ...

警棍/短棍+體術對打 中國武術喔喔喔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7-03-31T02:24
初來貴寶地,還請各位前輩後進多多指教。 個人練武經歷如下: 1.劍道四年 (中間斷了一年升學考) 2.形意拳快四年 (中間斷了一年升學考,跟兩個老師) 有系統的練對打, 是在第二個老師門下學習時, 所以對打也才第二年不到,打得不好請多包涵。 下面文章是我改編巴哈武版的, 因為是我寫的, 我想應該沒有著作權 ...

柔術等絞技勒昏的機制與恢復建議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7-03-30T01:04
http://gcb3119595.pixnet.net/blog/post/215043425 縮:http://0rz.tw/ciIWN ●絞技透過阻斷大腦氧氣供應最終導致失去意識的反應。 ●最常見的機制為阻斷頸動脈對大腦的血流供應。 ●柔術比賽或綜合格鬥比賽,對失去意識的選手不應該常規使用頭低腳 ...

習武兩年多的迷惘......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7-03-29T23:31
※ 引述《laiyihwa (萌蒂卡蘿摸你)》之銘言: : 標題: [心得] 習武兩年多的迷惘...... : 時間: Wed Mar 29 10:18:07 2017 : : 我把這樣的心情傳達給教練,他只跟我說: : and#34;你是來跟我學的,不是跟他們學的,你管他們怎麼說。and#34; 我覺得這 ...

比賽經費雜言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7-03-27T02:47
※ 引述《maskzero (武心)》之銘言: : 標題: [閒聊] 比賽經費雜言 : 時間: Sun Mar 26 21:32:51 2017 : 就我所知 : 全國高中職近500所 有武術隊的學校 : 真的不多 有哪幾所 我也不清楚 : 受限於升學的現實因素 : 學校的體育班對於武術項目 通常興趣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