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伊朗 - 籃球

By Mary
at 2011-08-12T14:19
at 2011-08-12T14:19
Table of Contents
大家應該要討論的更深入一點 不然最近台籃都是一堆這種太既定印象的評論
一點都沒有討論的價值
: 慘輸伊朗原因有很複雜嗎
: 阿就是投不準阿 沒準度
: 沒準度跟人家打什麼籃球
為什麼外線會不準?
首先要先知道:西亞球員身材的規格早已不是東亞球隊能比擬的
尤其西亞地近歐洲,他們可以引進歐洲教頭、戰術觀念,與歐洲球隊做一堆交流
甚至去歸化海外球員回來加強戰力
整體體能跟體型完全都是跟東亞球隊是不一樣的(當然,菲律賓是例外)
而在大量"高強度"的身體對抗下,外線的準確度是會"大量"的下滑的
曾文鼎在第一節外線可以來三個三分,但在他整場與艾哈達迪卡位
甚至卡到在搶籃板時,就算佔到了好位置,還是只能用"正面"去卡住艾哈達迪
然後讓隊友去撿籃板。第一節就得13分,結果到最後也只得15分
更別提後衛整場被黏到只能運球過場 而整個鋒線只有陳信安能切
籃球始終是個講究體能的運動,在講求任何籃球技巧前
應該要多思索:台灣運動員在先天體能跟後天的鍛鍊技巧上,都早已落後世界十幾年了
東亞各國也都不好過
韓國去找了歸化球員來提升國際賽的競爭力,中國在熱身賽打的一蹋糊塗
日本掙扎了好久,只剩搞定自家矛盾的菲律賓信心滿滿的要去打亞錦賽
至於澳門香港這些國家就更別提了
這不是單純"練好投籃"就好的事情,整個以"黃種人"為主體的國家都碰到這種"西亞衝擊"
: 內線身材輸人切不進去就算
: 基本內線跳投也要有準度吧
: 還看到好幾球上籃亂拋
: 這樣運球繞來繞去 跨下運來運去
: 上籃亂拋有很帥嗎
為什麼要運球繞來繞去?因為兩邊的身體強度不是同一個等級的(打過球的人多少
了解,如果對手體能比你好,壓迫你時你就會更大量的運球來擺脫。每個人多運個
幾下球,24秒鐘就一下子過去了)
亂拋則是要歸咎到整個籃球環境:我們的後衛根本缺乏面對高大個時得分的能力
也就是"teardrop"或是高拋籃的技巧(李學林最明顯,他的上籃都是一條鞭上去
然後就被高個子追鍋)
要提升的方法就是在職籃引進更高更壯的洋將,但偏偏SBL卻......
: 還是砍掉重練 基本跳投練一練吧
: 練肌肉又曬黑 要幹麻
還是導到第一段的結論,這並不是單純說"練好運球"或是"練好投籃"的問題而已
甚至是說要"練肌肉",也要考慮到敏捷度、速度、協調度...等。
並不是說"大"就好,而是要做適合黃種人的體型下的重量訓練
在同樣的肌肉下,黃種人的敏捷度一定會遠不如黑人、白人、甚至是黃黑混血
像是何守正,或是過去的朱永弘,變成猛男的他們在球場上並沒有如他們身體線條
那般的貢獻
而被一直說單薄的曾文鼎,反而可以用他的頭腦跟速度,在09年的亞錦賽中
平均得分10.4分,在所有中鋒群中排名第五
1.9次助攻則是中鋒群中的第三
平均1個火鍋是全亞錦賽排名第六(不相信可自行去FIBA ASIA去查尋)
被酸到爆的四田哥可以靠外線在亞錦賽獲得第三隊的殊榮
Muscle?或許在歐美可以與球場表現有著正相關
但是否完全適用於亞洲人,甚至是東亞黃皮膚的人,這都是值得討論的
--
一點都沒有討論的價值
: 慘輸伊朗原因有很複雜嗎
: 阿就是投不準阿 沒準度
: 沒準度跟人家打什麼籃球
為什麼外線會不準?
首先要先知道:西亞球員身材的規格早已不是東亞球隊能比擬的
尤其西亞地近歐洲,他們可以引進歐洲教頭、戰術觀念,與歐洲球隊做一堆交流
甚至去歸化海外球員回來加強戰力
整體體能跟體型完全都是跟東亞球隊是不一樣的(當然,菲律賓是例外)
而在大量"高強度"的身體對抗下,外線的準確度是會"大量"的下滑的
曾文鼎在第一節外線可以來三個三分,但在他整場與艾哈達迪卡位
甚至卡到在搶籃板時,就算佔到了好位置,還是只能用"正面"去卡住艾哈達迪
然後讓隊友去撿籃板。第一節就得13分,結果到最後也只得15分
更別提後衛整場被黏到只能運球過場 而整個鋒線只有陳信安能切
籃球始終是個講究體能的運動,在講求任何籃球技巧前
應該要多思索:台灣運動員在先天體能跟後天的鍛鍊技巧上,都早已落後世界十幾年了
東亞各國也都不好過
韓國去找了歸化球員來提升國際賽的競爭力,中國在熱身賽打的一蹋糊塗
日本掙扎了好久,只剩搞定自家矛盾的菲律賓信心滿滿的要去打亞錦賽
至於澳門香港這些國家就更別提了
這不是單純"練好投籃"就好的事情,整個以"黃種人"為主體的國家都碰到這種"西亞衝擊"
: 內線身材輸人切不進去就算
: 基本內線跳投也要有準度吧
: 還看到好幾球上籃亂拋
: 這樣運球繞來繞去 跨下運來運去
: 上籃亂拋有很帥嗎
為什麼要運球繞來繞去?因為兩邊的身體強度不是同一個等級的(打過球的人多少
了解,如果對手體能比你好,壓迫你時你就會更大量的運球來擺脫。每個人多運個
幾下球,24秒鐘就一下子過去了)
亂拋則是要歸咎到整個籃球環境:我們的後衛根本缺乏面對高大個時得分的能力
也就是"teardrop"或是高拋籃的技巧(李學林最明顯,他的上籃都是一條鞭上去
然後就被高個子追鍋)
要提升的方法就是在職籃引進更高更壯的洋將,但偏偏SBL卻......
: 還是砍掉重練 基本跳投練一練吧
: 練肌肉又曬黑 要幹麻
還是導到第一段的結論,這並不是單純說"練好運球"或是"練好投籃"的問題而已
甚至是說要"練肌肉",也要考慮到敏捷度、速度、協調度...等。
並不是說"大"就好,而是要做適合黃種人的體型下的重量訓練
在同樣的肌肉下,黃種人的敏捷度一定會遠不如黑人、白人、甚至是黃黑混血
像是何守正,或是過去的朱永弘,變成猛男的他們在球場上並沒有如他們身體線條
那般的貢獻
而被一直說單薄的曾文鼎,反而可以用他的頭腦跟速度,在09年的亞錦賽中
平均得分10.4分,在所有中鋒群中排名第五
1.9次助攻則是中鋒群中的第三
平均1個火鍋是全亞錦賽排名第六(不相信可自行去FIBA ASIA去查尋)
被酸到爆的四田哥可以靠外線在亞錦賽獲得第三隊的殊榮
Muscle?或許在歐美可以與球場表現有著正相關
但是否完全適用於亞洲人,甚至是東亞黃皮膚的人,這都是值得討論的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Necoo
at 2011-08-13T13:16
at 2011-08-13T13:16

By Sarah
at 2011-08-17T07:28
at 2011-08-17T07:28

By Sarah
at 2011-08-17T18:37
at 2011-08-17T18:37

By Elizabeth
at 2011-08-18T18:45
at 2011-08-18T18:4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8-22T12:38
at 2011-08-22T12:38

By Megan
at 2011-08-25T22:36
at 2011-08-25T22:36

By Megan
at 2011-08-30T04:29
at 2011-08-30T04:29

By Ursula
at 2011-09-02T22:31
at 2011-09-02T22:31

By Puput
at 2011-09-05T11:39
at 2011-09-05T11:39

By Megan
at 2011-09-07T19:01
at 2011-09-07T19:01

By Steve
at 2011-09-12T06:16
at 2011-09-12T06:16

By Eden
at 2011-09-16T14:10
at 2011-09-16T14:10

By Jack
at 2011-09-18T18:27
at 2011-09-18T18:27

By Edwina
at 2011-09-20T01:04
at 2011-09-20T01:04

By Madame
at 2011-09-21T05:33
at 2011-09-21T05:33

By Elma
at 2011-09-24T22:09
at 2011-09-24T22:09

By John
at 2011-09-27T15:29
at 2011-09-27T15:29

By Christine
at 2011-09-30T08:26
at 2011-09-30T08:26

By Freda
at 2011-10-04T23:11
at 2011-10-04T23:11

By Steve
at 2011-10-08T01:45
at 2011-10-08T01:45

By Steve
at 2011-10-12T16:22
at 2011-10-12T16:22

By Donna
at 2011-10-15T05:34
at 2011-10-15T05:34
Related Posts
8/12 比賽前練手感就要屏東籃球團

By Blanche
at 2011-08-12T14:09
at 2011-08-12T14:09
搞不好中華vs韓國連打兩天?

By James
at 2011-08-12T13:46
at 2011-08-12T13:46
最近這幾天的熱門話題~給不給報隊?

By Mason
at 2011-08-12T13:45
at 2011-08-12T13:45
伊朗總教練:這場比賽讓台灣瞭解兩隊彼此 …

By Yedda
at 2011-08-12T13:19
at 2011-08-12T13:19
偉哉台灣球迷

By Jacob
at 2011-08-12T13:08
at 2011-08-12T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