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明珠給球界的忠告:僅看數據是無效治療 - 韓國職棒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0-08-11T10:55

Table of Contents

https://www.mbcsportsplus.com/news/?mode=view&cate=1&b_idx=99806217.000


韓職在這世紀初期最有名的牛棚工作馬
也是2001-2003連三年的中繼王的前左投車明珠
在生涯11年中,上場投了超過六百場
但他退役後,反而回到基層
自行開設了私人復健訓練中心
除了棒球選手(少棒到職棒都有)會去找他
還有奧運雪橇金牌得主、職業足球選手寄誠庸也是他的客戶
他深知運動傷害對運動員生涯是最大對手
所以他更在2017年,設立了6.3 Baseball Institute研究中心
他在此用科學化的數據,來研究分析如何防止青少年時期選手受傷以及最佳投球機制
他不僅懂得打球,他也在國民大學生物體力學研究員
另外也在茶醫學大學研究所擔任教授
利用研究機構也成立SSL(Sport Science Lab)研究中心

他曾在媒體訪談時,講出了狠話
他認為韓國無論是基層或是職業球界
即使有科學分析的硬體,但取得數據後
卻沒有真正了解到這些數據如何可以真正改善選手生理問題
也就是"沒有手術的診療"

他表示
打棒球的人,對於科學數據跟科學訓練,常常是一知半解,只看表面數據
但另一方面,懂得開發軟硬體的科學人員,卻難懂得棒球訓練需要什麼樣解決方法
這兩方面的人,只拿著機器看到數據,卻沒有真正去想出怎樣的解決對策才是幫助選手的
他認為,需要測量身體內的力量大小以及觀察相關訓練產生的肌力變化
才能知道真正問題的核心,再去對症下藥

什麼叫做"沒有手術的診療"呢?
例如在分析投手投出的球的轉速(迴轉),很多人仍停留在提高這個數字的迷思之中
但事實上,轉速越高,並不一定代表會是一名好投手
上肩投球方式,跟四分之三出手的投球方式
上間的投球造成的肌肉承擔施力,會比四分之三的高不少
也因此,出手點(Release Point)越高,轉速也高,受傷找上門的機率也更高
這也是韓國這幾年在基層棒球投入不少Trackman等分析系統時,所看到的數據

如果只追求這種轉速,這反而容易讓小選手從小就在肩關節上面不斷施加負荷
雖然上肩投法更有利於追求提高球速跟轉速
但這樣對於肌肉仍在發育階段的小選手來說,到了高中、甚至職棒階段
進入手術房的機率反而更高

如果以科學方式去分析
一個145km/h的速球,從出手到捕手接進手套
在0.1秒內,打者眼睛看到的影像,就會傳輸到大腦
然後在0.075秒內去分析球的速度跟軌跡
打者需要在接下來0.025秒內決定要不要出棒
如果要出棒,就要在0.025秒內,腦部要向腿部發出訊號,啟動揮擊動作
這樣的話
這顆145km/h的速球,從出手到手套,需要0.58秒
而打者球棒碰觸到這顆球,大約是在0.4秒的時間點上
但只要快或慢個0.007秒,球就會被打到界外區去
也就是說,打者只看球的動向軌跡,盯住球來判斷是什麼球種
從科學上來說,幾乎是不太能完全成立的


另外,球界訓練那套,回轉數高、放球點高,事實上,也不一定會成為優秀的投手
上肩投法的投手,他們容易在速球跟變化球的放球點上,更容易出現破綻被打者辨別
所以如果即使球的迴轉數再怎麼高,投手的出手點不能更拖到前方,
對肩膀的負荷越大,受傷的可能性就越高

但球界的迷思,卻還是有不少人覺得迴轉數越高,代表這個投手的威力越好
年輕選手也被這個數字給迷惑
最後就是受傷找上門

舉個例子吧
兩位投手,一個上肩投手,球的出手點較早也較高
而四分之三的投手,出手點平均會比上肩差了40cm
一場球丟100球下來,就差了40公尺的負荷
基層比賽總計丟個1000球下來,就會有達到400公尺的巨大差異
傷害的累積就是這麼而慢慢積累下來的啊!

那麼,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其實,在投球過程中,可以提高下半身的利用比率
就舉朴贊浩來說,他的投球機制,後來就明顯讓身體更壓下去,利用下盤來支撐力矩
而從醫學層面來看
力量的運用,若能讓下半身以53% 而上半身的力量是40%
這時肩膀的施力,就可以減輕到7%

因此,首先最需要的,選手要了解自己哪個部位肌肉,使用了什麼樣的力量
用動作分析,像是他的SSL研究所有3D Motion Capture軟硬體
就可以分析出身體各個部位的施力速度以及關節角度的變化
這樣就能知道上肢 下肢 手臂肩膀 各自施力了多少
且也因此他在過往案例中發現,下肢跟上肢施力方向跟投球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這種情況之下,整個力量的施放就難以有效率

改變施力用勁的方向,就有機會成為一名完全不同的投手!
去年冬季時,有幾名選手去了他的研究中心,接受他的分析跟矯正
而今年,其中就有投手明顯球速上升了10kmh,在一軍慢慢站穩中


如果學生棒球時期,就能有這樣的方式投入
這幾年球界一直在哀嚎的選手不足問題的說法,或許也不會是真正的問題了
投手在其軸心腳轉移力量到另一支腳時,
身體要盡可能越晚轉動
固守動態平衡跟姿勢的穩定度,同時也做好肩膀跟手腕的動作完整性
從生物力學來說,會是最有效的投球動作
這也是美國選手,從小就了解到的基本知識觀念
但在韓國,多數教練仍然還是憑感覺,
"我以前這樣投球就很好啊,那你就比照這樣丟看看"這在韓國球界可說是常見現象


如果學生球員在中學時期就已經習慣了投球動作跟打擊動作的姿勢
在那以後,要改變這種習慣性的動作,以現實角度來說,是很難的
因此,青少年時期指導的這些教練們
更應該去接受科學訓練的知識,才能正確培養選手
而不是執著於比賽的結果,追求勝利,或是練出幾個強的選手能升學打職棒當成其政績
所以他早就看得出韓國棒球發展面臨到的真正危機就在於此





車明珠選手時期,是跟朴贊浩、林仙東、趙成珉,號稱四大天王
(當時他們在青棒、成棒的對決,都是佼佼者)

--

All Comments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0-08-12T13:36
好文!可否轉錄?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20-08-16T14:15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0-08-19T20:00
感謝蘇州大!

網路惡言霸凌 韓兩大入口網站祭出禁評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0-08-10T22:31
http://www.sportsseoul.com/news/read/944617?ref=naver 受到日前吳智煥妻子對超過一千名用網路惡意評論騷擾的行為提告後 這波火勢持續延燒 尤其是韓國職業女排選手Go Yoo-min因為網路言論霸凌而自殺 韓國兩大入口網站Naver與Daum 各自決定即刻或於 ...

韓國高校野球全盛期經典賽事 慶北vs善隣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20-08-10T22:10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776919112633544 今天KBS Sports頻道上架了1981年高校野球青龍旗冠軍賽H/L 由首爾地區棒球隊歷史最悠久的善隣高校(灰色球衣)(從1910年代就有野球部) 對決出過李承燁等傳奇球星的慶北高校 當年比賽場地是現在已 ...

韓職 8/11 先發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0-08-10T18:07
【蠶室棒球場】 KIA 2:4 LG 梁玹種(KIA,左 / 左) 6-6,ERA 5.92 鄭粲憲(LG,右 / 右) 5-1,ERA 3.74 【社稷棒球場】 NC 2:2 樂天巨人 張現植(NC,右 / 右) 1-0,ERA 9.31 (本季初先發) Adrian Sampson(樂天巨人 ...

韓職 8/9 結果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20-08-09T20:11
【光州-3小時33分,1383人】 (系列戰雙方1:1 [ 1延賽 ] 平手) NC(3W)-8 KIA(4W)-1 W:崔成永(2W)-5局,2H,2K,6BB,1R(1ER) (99球) L:林起映(6L)-2 ⅓局,8H(1HR),2K,2BB,6R(6ER) (90球) 勝利打點:梁義智 (1 ...

韓職 8/10 先發(補賽)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20-08-09T19:34
【蠶室棒球場】 樂天巨人 4:5 斗山(1和) Adrian Sampson(樂天巨人,右 / 右) 3-6,ERA 6.24 李昇眞(斗山,右 / 右) 0-1,ERA 13.50 【仁川SK幸福Dream球場】 三星 3:5 SK Won Tae-In(三星,右 / 右) 6-2,ER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