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木吉他要配甚麼樣的膠皮比較好拉球? - 桌球

By Zora
at 2012-11-12T18:06
at 2012-11-12T18:06
Table of Contents
google 轉一下很難嗎???
關於怎樣挑選器材– 入門篇打印
文:鄭紀益
出處http://www.palio.co/zh/lesson/item/160
本人開乒乓器材店20多年,常常碰到這樣的問題:“老闆,什麼板子好?”
“老闆,我想要又快又轉又好控制的板”。很難回答的問題 !
我常常這樣回答:“我也在找您想要的哪種板,但目前尚未找到”
“您是直握或是橫握板?”
“您是啥打法?近台快攻或拉弧圈?”
“您準備的消費金額大概是多少?”
確實,對新手來講要挑選一塊乒乓球板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無從入手,眼花繚亂
是最好的寫照。
底板:
底板大致上分為純木板和復合材料夾層板兩種。從單層(檜木)到多層(17層)都有。
理論上層數越多彈性越強。厚度越厚彈性越強,重量越重彈性越強。彈性與速度成正比
,與控製成反比。通常板越厚或夾層越多其底勁越強不震手,但扳在擊球時形變小,
弧線(射程)短且欠靈活性。
純木板的材料:有桐木,阿尤斯,柳胺,BALSA等(多用於芯材)。林巴,KOTO,檜木,
椴木,黑胡桃,安利格,玫瑰等,多用於面材。北歐松,椴木,KOTO 等亦可用於里(力)材。
複合材料夾層板:在純木底板基礎上夾層有碳纖,玻璃纖,芳基纖,鈦,水晶等。
廠家根據材料作排列組合,可做各種各樣的底板。
根據彈性,速度,控制,底板被劃分為防守型,全能型和進攻型。
1. 防守型:板形面積較大,彈性軟或適中。適合削中反攻,穩守突擊型打法。
2. 全能型:彈性適中,攻守兼備。適合中台拉弧圈為主打法。歐洲人比較愛用。
3. 進攻型:彈性強,速度快,多為硬性板。適合正貼近台快攻,或反貼快攻加弧圈/
弧圈加快攻打法。
怎樣分別及感覺彈性:
1. 用食指關節敲擊底板,或用底板墊球,聽聲音,越高音表示彈性越強,反之聲音越
低沉彈性越弱,但越吃(持)球。
2. 在敲擊或墊球的同時也可同時感覺底板的震動,震動越小表示底板越硬,反之越軟,
但越吃(持)球。
3. 一般實體店都會備有電子秤,挑板時應秤重量。因彈性與板的密度關係很大,通常越
重彈性越大,底勁也越強。
4. 底板的“甜區”:
“甜區”是指底板擊球的最佳區域(範圍),越硬的板甜區越大,反之越小。挑板時用
球墊板的中心部位再逐漸移向邊緣部位,能感覺到甜區的大小。
彈性與吃(持)球:
彈性越強表示球脫板越快(力未使盡球已離開),有速度但欠缺力量,球的弧線
(射程)較短,但適合正貼近台快攻打法,追求前三板解決問題的打法很有威力,
它像匕首,近距離肉搏很管用,對手未退台已被打死。
此類板通常較厚,木材質地較硬,密度較高,重量偏重,以致形變較小,但甜區較大。
吃(持)球是指球在球板上停留時間較長,力量使儘後球才離開,甩出力量大,弧線
(射程)長適合製造旋轉,發球,搓加轉球,拉加轉或前衝弧圈球。雖然前速不快但
後速(後勁)逼人。
此類球板通常會有一點震手感,相對板身較薄,當擊球時板的形變較大,但甜區較小。
純木板與復合材料板:
純木最大優點是手感清晰,動作做對或錯,感覺較敏銳。容易糾錯。
複合材料板,尤其是碳纖板,它的優點通常是在不增加板的厚度情況下可增加彈性,
能做成薄而彈的板。
芳基板主要是取其擊球後板的振動頻率回复的快的優點,有避震效果。可增加穩定性
及吃(持)球性。
市面上也有芳碳,鈦碳,等等。但無論如何組合變化都離不開彈性和吃(持)球的關係。
兒童或新手挑板:
友情建議:兒童先挑板形小一點,不要太重。純木全能型偏軟的板,目的是要培養自身
的發力,以及要培養清晰的手感。太硬的板因不容易控制只會藉力,而且手感不夠清晰
。對以後發展不利。
好板的概念
1. 手工工藝細膩,無明顯瑕疵,用肉眼比較容易判斷。
2. 底板放在平面玻璃上可看其平整度。
3. 品牌,好品牌,好口碑。可信度高。但要防偽,越是名牌越多假貨。
4. 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打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打法,主要得分的手段,根據自己
的主要打法需要尋找相應的球板,全世界找不到沒有缺點的板,只能權其重避其輕。只
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 性價比,相同性能或近似的板,價格可以相差很大,很多進口板並不一定就比國產板
好。
套膠:
套膠是面膠加海綿的通稱,可分為正膠(生膠),反膠,長膠,半長膠,防弧膠。在國
際乒聯的規則中,只有正膠(生膠),長膠,半長膠的面膠可以不用海綿單獨使用。
A. 面膠性能:
1. 正膠分生膠(透明)和熟膠(不透明)兩種:顆粒朝上,速度快。熟膠是中國傳統
近台快攻的最佳武器。從容國團,莊則棟到劉國樑,我國幾代世界冠軍及精英都使用
熟膠。熟膠比生膠旋轉強但生膠速度較快。
2. 反膠 :顆粒朝下,旋轉比正膠強。隨著反膠的發明,伴隨了弧圈球打法。它是目前
主流打法的武器。
反膠分粘性膠和澀性膠兩種。
澀性膠是50年代日本發明,至今日本,德國所生產的反膠絕大部分都是澀性膠。特點是
輕,快,爽。國內外選手普遍使用,我國頂級選手多用在反手。
粘性膠(蓋膠)是我國首創,它是在面膠上再蓋上(硫化)一層乳膠層,以保持其粘性。
特點是旋轉強而粘性持久。底皮較厚,脫板比澀性膠慢但很吃(持)球。我國頂級選手
多用於正手,能拉出強烈的弧圈球。控制台內前三板球更是其強項。
3. 長膠 :顆粒朝上軟且長。我國首創,張燮林首先發現使用,由於性能怪異初次亮相
時幾乎打倒了所有高手。被稱為乒壇“魔術師”。它具有反旋轉特性,多為削球選手及
使用兩面不同性能膠的選手使用。
4. 半長膠:顆粒朝上,半長不短,半軟不硬。性能介乎正膠與長膠之間,被稱為“陰陽膠
“,很怪異且讓對手難琢磨它到底是長膠還是短膠,用好了非常有殺傷力。它比長膠好控
制,常用於兩面不同性能膠的削球手及快攻加弧圈型選手使用。女選手用的較多。
5. 防弧膠:在長膠出現後,奧地利人首創。反貼,膠面光滑,磨擦係數小,海綿彈性很
弱,速度非常慢,常常打亂對手的節奏,它也像長膠一樣具有反旋轉特性,多為削球選手
及兩面不同性能選手使用。
留意所有面膠底皮都分厚度,底皮越厚表示其速度彈性越弱,但旋轉越強也越吃球。底皮
越薄則速度彈性越快但旋轉越弱。
留意顆粒長度,越長的顆粒速度彈性越強,旋轉越弱。顆粒越短旋轉越強,速度彈性則越
弱。
B. 海綿性能:
50年代日本發明海綿,稱霸世界十幾年。從此乒乓球邁向了速度的追求。
優質的海綿發孔細而均勻,爽脆,彈力大有韌勁。
挑選時用手指按住,慢慢放開,能感覺其彈性(拱勁)及韌勁。
海綿硬度分軟,中,硬,適合不同類型者使用。選購時,可參考硬度標識。唯要留意硬度
計,有邵氏針型與球型硬度計的分別。如紅雙喜用的是針型量度,日本歐洲用的是球型量
度。針型39度約等於球型50-52度。
1. 硬海綿像一張硬弓,力大能拉滿弓弦者,箭就能射出的越遠越有勁。沒力拉它就射不出
去。因此硬海綿在發力擊球時(重擊),能體現速度和力量,射程遠。在不發力(輕擊)
時它不彈,有利於發球,接發球,搓球,擺短等。我國選手多用其於正手。
2. 相反軟海綿在輕擊時比較彈,容易借力打力,近台速度快,適合正膠近台快攻者使用。
缺點是射程短,力量小,無底勁。軟海綿的反膠我國選手多使用於反手。海綿厚度,大致
分薄,中,厚,超厚。越厚越彈,速度越快但越不易控。薄海綿易控多用於長膠或半長膠
者使用。
友情建議:新手使用中厚度海綿以利於培養自身發力,加強手感。
C. 粘合及內能技術:
套膠是面膠和海綿的粘合。 70年代中期前,旋轉與速度的追求僅僅依靠挑選面膠與海綿的
彈性已經足夠。
70年代中期匈牙利選手克蘭帕爾無意中在粘貼套膠到底板上時因貼的不牢固,揭下來又重
複刷了幾次膠水,他發現粘合後擊球聲很響,又發現原來的套膠彈性及旋轉變的更強更轉
了。
後來人們才知道有機溶劑膠水能使海綿發脹,繃緊,由此增加彈性。從此,重複刷有機膠
水的技術引領了乒乓世界的潮流。
各種各樣的快速膠水順應潮流而充斥市場被稱之為“快速膠水”。世界頂級高手??,業餘
選手幾乎沒有不使用它的。
2008年8月國際乒聯以“快速膠水”損害健康為理由規定,不允許使用含有有機揮發性溶劑
(VOC)的膠水。只可用水溶性的膠水,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含VOC 的膨脹劑
很快頂替了有機溶劑膠水。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套膠幾乎沒有不含膨脹劑的,人們稱之為“內能套膠”。分別是“魔
術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而已”。
D. 搭配:
這是最為困擾新手的大問題,深入將是滿複雜的,這裡只簡單講講。
新手常常花了很多錢還是找不到滿意的,原因其實不是板子或套膠不好,而是搭配的不合
理。
這裡簡單的講幾個原則性問題。
1. 必須了解底板性能。
2. 必須了解套膠性能。
3. 必須了解自己的打法需要什麼。
有了對以上問題的基本了解,可以談以下的簡單搭配。
1. 軟板 配軟套膠 — 錯不了。軟板的形變鞭擊力及其吃球性可彌補軟套膠的射程過短,
虛彈的缺點。
2. 軟板配硬套膠 — 可以接受。因其甜心區小擊球時會很震手會比較累。尤其是推擋或借
力時很容易落網。優點是能製造強旋轉及弧線(射程)長,二跳逼人很有殺傷力??。
3. 硬板配軟套膠 — 不可接受。虛彈,難控。唯一配正膠軟套,打近台快攻則非它莫屬。
4. 硬板配硬套膠 — 錯不了。很全面。
5. 硬板配反手長膠或半長膠或生膠— 能充分錶現長/半長膠/生膠特性。
以上沒有再具體細分中性硬度底板和中性硬度套膠,但原則上是不變的。
E. 膨脹劑 :
目前在市面上買到的套膠絕大多數都是已含膨脹劑的內能套膠。理論上已不需要在海綿上
再刷有機膠水或膨脹劑,但人們總是不滿足的,總是要追求更快更轉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買到的套膠有常效內能與短效內能之別,因此膨脹劑已經變成普遍
的需要。
目前國產套膠絕大多數已刷上所謂“打底”的二合一(膨脹劑加無機膠水)的套膠。
挑選時: (一). 要了解除膠時是否容易清理,以便作第二次刷膠。
(二). 該膠水膨脹時效有多長。
結束語 :
本人綜合幾十年的專業打球的經驗以及設廠生產/ 零售乒乓器材的經驗,嘗試寫一點有關
的東西,由於文筆表達能力及篇幅所限只能作簡單的論述,所作的論述及觀點也未必正確
, 僅希望能對入門的乒乓球愛好者有所幫助則心願已足矣。
錄自
http://www.palio.co/zh/component/k2/itemlist/category/13.html?itemid=57
作者 文:鄭紀益
別洩了~~~
OK的~~~
--
關於怎樣挑選器材– 入門篇打印
文:鄭紀益
出處http://www.palio.co/zh/lesson/item/160
本人開乒乓器材店20多年,常常碰到這樣的問題:“老闆,什麼板子好?”
“老闆,我想要又快又轉又好控制的板”。很難回答的問題 !
我常常這樣回答:“我也在找您想要的哪種板,但目前尚未找到”
“您是直握或是橫握板?”
“您是啥打法?近台快攻或拉弧圈?”
“您準備的消費金額大概是多少?”
確實,對新手來講要挑選一塊乒乓球板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無從入手,眼花繚亂
是最好的寫照。
底板:
底板大致上分為純木板和復合材料夾層板兩種。從單層(檜木)到多層(17層)都有。
理論上層數越多彈性越強。厚度越厚彈性越強,重量越重彈性越強。彈性與速度成正比
,與控製成反比。通常板越厚或夾層越多其底勁越強不震手,但扳在擊球時形變小,
弧線(射程)短且欠靈活性。
純木板的材料:有桐木,阿尤斯,柳胺,BALSA等(多用於芯材)。林巴,KOTO,檜木,
椴木,黑胡桃,安利格,玫瑰等,多用於面材。北歐松,椴木,KOTO 等亦可用於里(力)材。
複合材料夾層板:在純木底板基礎上夾層有碳纖,玻璃纖,芳基纖,鈦,水晶等。
廠家根據材料作排列組合,可做各種各樣的底板。
根據彈性,速度,控制,底板被劃分為防守型,全能型和進攻型。
1. 防守型:板形面積較大,彈性軟或適中。適合削中反攻,穩守突擊型打法。
2. 全能型:彈性適中,攻守兼備。適合中台拉弧圈為主打法。歐洲人比較愛用。
3. 進攻型:彈性強,速度快,多為硬性板。適合正貼近台快攻,或反貼快攻加弧圈/
弧圈加快攻打法。
怎樣分別及感覺彈性:
1. 用食指關節敲擊底板,或用底板墊球,聽聲音,越高音表示彈性越強,反之聲音越
低沉彈性越弱,但越吃(持)球。
2. 在敲擊或墊球的同時也可同時感覺底板的震動,震動越小表示底板越硬,反之越軟,
但越吃(持)球。
3. 一般實體店都會備有電子秤,挑板時應秤重量。因彈性與板的密度關係很大,通常越
重彈性越大,底勁也越強。
4. 底板的“甜區”:
“甜區”是指底板擊球的最佳區域(範圍),越硬的板甜區越大,反之越小。挑板時用
球墊板的中心部位再逐漸移向邊緣部位,能感覺到甜區的大小。
彈性與吃(持)球:
彈性越強表示球脫板越快(力未使盡球已離開),有速度但欠缺力量,球的弧線
(射程)較短,但適合正貼近台快攻打法,追求前三板解決問題的打法很有威力,
它像匕首,近距離肉搏很管用,對手未退台已被打死。
此類板通常較厚,木材質地較硬,密度較高,重量偏重,以致形變較小,但甜區較大。
吃(持)球是指球在球板上停留時間較長,力量使儘後球才離開,甩出力量大,弧線
(射程)長適合製造旋轉,發球,搓加轉球,拉加轉或前衝弧圈球。雖然前速不快但
後速(後勁)逼人。
此類球板通常會有一點震手感,相對板身較薄,當擊球時板的形變較大,但甜區較小。
純木板與復合材料板:
純木最大優點是手感清晰,動作做對或錯,感覺較敏銳。容易糾錯。
複合材料板,尤其是碳纖板,它的優點通常是在不增加板的厚度情況下可增加彈性,
能做成薄而彈的板。
芳基板主要是取其擊球後板的振動頻率回复的快的優點,有避震效果。可增加穩定性
及吃(持)球性。
市面上也有芳碳,鈦碳,等等。但無論如何組合變化都離不開彈性和吃(持)球的關係。
兒童或新手挑板:
友情建議:兒童先挑板形小一點,不要太重。純木全能型偏軟的板,目的是要培養自身
的發力,以及要培養清晰的手感。太硬的板因不容易控制只會藉力,而且手感不夠清晰
。對以後發展不利。
好板的概念
1. 手工工藝細膩,無明顯瑕疵,用肉眼比較容易判斷。
2. 底板放在平面玻璃上可看其平整度。
3. 品牌,好品牌,好口碑。可信度高。但要防偽,越是名牌越多假貨。
4. 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打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打法,主要得分的手段,根據自己
的主要打法需要尋找相應的球板,全世界找不到沒有缺點的板,只能權其重避其輕。只
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 性價比,相同性能或近似的板,價格可以相差很大,很多進口板並不一定就比國產板
好。
套膠:
套膠是面膠加海綿的通稱,可分為正膠(生膠),反膠,長膠,半長膠,防弧膠。在國
際乒聯的規則中,只有正膠(生膠),長膠,半長膠的面膠可以不用海綿單獨使用。
A. 面膠性能:
1. 正膠分生膠(透明)和熟膠(不透明)兩種:顆粒朝上,速度快。熟膠是中國傳統
近台快攻的最佳武器。從容國團,莊則棟到劉國樑,我國幾代世界冠軍及精英都使用
熟膠。熟膠比生膠旋轉強但生膠速度較快。
2. 反膠 :顆粒朝下,旋轉比正膠強。隨著反膠的發明,伴隨了弧圈球打法。它是目前
主流打法的武器。
反膠分粘性膠和澀性膠兩種。
澀性膠是50年代日本發明,至今日本,德國所生產的反膠絕大部分都是澀性膠。特點是
輕,快,爽。國內外選手普遍使用,我國頂級選手多用在反手。
粘性膠(蓋膠)是我國首創,它是在面膠上再蓋上(硫化)一層乳膠層,以保持其粘性。
特點是旋轉強而粘性持久。底皮較厚,脫板比澀性膠慢但很吃(持)球。我國頂級選手
多用於正手,能拉出強烈的弧圈球。控制台內前三板球更是其強項。
3. 長膠 :顆粒朝上軟且長。我國首創,張燮林首先發現使用,由於性能怪異初次亮相
時幾乎打倒了所有高手。被稱為乒壇“魔術師”。它具有反旋轉特性,多為削球選手及
使用兩面不同性能膠的選手使用。
4. 半長膠:顆粒朝上,半長不短,半軟不硬。性能介乎正膠與長膠之間,被稱為“陰陽膠
“,很怪異且讓對手難琢磨它到底是長膠還是短膠,用好了非常有殺傷力。它比長膠好控
制,常用於兩面不同性能膠的削球手及快攻加弧圈型選手使用。女選手用的較多。
5. 防弧膠:在長膠出現後,奧地利人首創。反貼,膠面光滑,磨擦係數小,海綿彈性很
弱,速度非常慢,常常打亂對手的節奏,它也像長膠一樣具有反旋轉特性,多為削球選手
及兩面不同性能選手使用。
留意所有面膠底皮都分厚度,底皮越厚表示其速度彈性越弱,但旋轉越強也越吃球。底皮
越薄則速度彈性越快但旋轉越弱。
留意顆粒長度,越長的顆粒速度彈性越強,旋轉越弱。顆粒越短旋轉越強,速度彈性則越
弱。
B. 海綿性能:
50年代日本發明海綿,稱霸世界十幾年。從此乒乓球邁向了速度的追求。
優質的海綿發孔細而均勻,爽脆,彈力大有韌勁。
挑選時用手指按住,慢慢放開,能感覺其彈性(拱勁)及韌勁。
海綿硬度分軟,中,硬,適合不同類型者使用。選購時,可參考硬度標識。唯要留意硬度
計,有邵氏針型與球型硬度計的分別。如紅雙喜用的是針型量度,日本歐洲用的是球型量
度。針型39度約等於球型50-52度。
1. 硬海綿像一張硬弓,力大能拉滿弓弦者,箭就能射出的越遠越有勁。沒力拉它就射不出
去。因此硬海綿在發力擊球時(重擊),能體現速度和力量,射程遠。在不發力(輕擊)
時它不彈,有利於發球,接發球,搓球,擺短等。我國選手多用其於正手。
2. 相反軟海綿在輕擊時比較彈,容易借力打力,近台速度快,適合正膠近台快攻者使用。
缺點是射程短,力量小,無底勁。軟海綿的反膠我國選手多使用於反手。海綿厚度,大致
分薄,中,厚,超厚。越厚越彈,速度越快但越不易控。薄海綿易控多用於長膠或半長膠
者使用。
友情建議:新手使用中厚度海綿以利於培養自身發力,加強手感。
C. 粘合及內能技術:
套膠是面膠和海綿的粘合。 70年代中期前,旋轉與速度的追求僅僅依靠挑選面膠與海綿的
彈性已經足夠。
70年代中期匈牙利選手克蘭帕爾無意中在粘貼套膠到底板上時因貼的不牢固,揭下來又重
複刷了幾次膠水,他發現粘合後擊球聲很響,又發現原來的套膠彈性及旋轉變的更強更轉
了。
後來人們才知道有機溶劑膠水能使海綿發脹,繃緊,由此增加彈性。從此,重複刷有機膠
水的技術引領了乒乓世界的潮流。
各種各樣的快速膠水順應潮流而充斥市場被稱之為“快速膠水”。世界頂級高手??,業餘
選手幾乎沒有不使用它的。
2008年8月國際乒聯以“快速膠水”損害健康為理由規定,不允許使用含有有機揮發性溶劑
(VOC)的膠水。只可用水溶性的膠水,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含VOC 的膨脹劑
很快頂替了有機溶劑膠水。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套膠幾乎沒有不含膨脹劑的,人們稱之為“內能套膠”。分別是“魔
術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而已”。
D. 搭配:
這是最為困擾新手的大問題,深入將是滿複雜的,這裡只簡單講講。
新手常常花了很多錢還是找不到滿意的,原因其實不是板子或套膠不好,而是搭配的不合
理。
這裡簡單的講幾個原則性問題。
1. 必須了解底板性能。
2. 必須了解套膠性能。
3. 必須了解自己的打法需要什麼。
有了對以上問題的基本了解,可以談以下的簡單搭配。
1. 軟板 配軟套膠 — 錯不了。軟板的形變鞭擊力及其吃球性可彌補軟套膠的射程過短,
虛彈的缺點。
2. 軟板配硬套膠 — 可以接受。因其甜心區小擊球時會很震手會比較累。尤其是推擋或借
力時很容易落網。優點是能製造強旋轉及弧線(射程)長,二跳逼人很有殺傷力??。
3. 硬板配軟套膠 — 不可接受。虛彈,難控。唯一配正膠軟套,打近台快攻則非它莫屬。
4. 硬板配硬套膠 — 錯不了。很全面。
5. 硬板配反手長膠或半長膠或生膠— 能充分錶現長/半長膠/生膠特性。
以上沒有再具體細分中性硬度底板和中性硬度套膠,但原則上是不變的。
E. 膨脹劑 :
目前在市面上買到的套膠絕大多數都是已含膨脹劑的內能套膠。理論上已不需要在海綿上
再刷有機膠水或膨脹劑,但人們總是不滿足的,總是要追求更快更轉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買到的套膠有常效內能與短效內能之別,因此膨脹劑已經變成普遍
的需要。
目前國產套膠絕大多數已刷上所謂“打底”的二合一(膨脹劑加無機膠水)的套膠。
挑選時: (一). 要了解除膠時是否容易清理,以便作第二次刷膠。
(二). 該膠水膨脹時效有多長。
結束語 :
本人綜合幾十年的專業打球的經驗以及設廠生產/ 零售乒乓器材的經驗,嘗試寫一點有關
的東西,由於文筆表達能力及篇幅所限只能作簡單的論述,所作的論述及觀點也未必正確
, 僅希望能對入門的乒乓球愛好者有所幫助則心願已足矣。
錄自
http://www.palio.co/zh/component/k2/itemlist/category/13.html?itemid=57
作者 文:鄭紀益
別洩了~~~
OK的~~~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Necoo
at 2012-11-15T06:21
at 2012-11-15T06:21

By Steve
at 2012-11-20T02:16
at 2012-11-20T02:16

By Zanna
at 2012-11-21T10:05
at 2012-11-21T10:05

By Ida
at 2012-11-25T00:37
at 2012-11-25T00:37

By Blanche
at 2012-11-27T12:31
at 2012-11-27T12:31

By Rae
at 2012-11-30T18:46
at 2012-11-30T18:46

By Anthony
at 2012-12-02T09:06
at 2012-12-02T09:06

By Todd Johnson
at 2012-12-06T02:28
at 2012-12-06T02:28

By Damian
at 2012-12-06T03:41
at 2012-12-06T03:41

By Megan
at 2012-12-09T17:51
at 2012-12-09T17:51

By Ingrid
at 2012-12-13T00:08
at 2012-12-13T00:08

By Dorothy
at 2012-12-17T04:56
at 2012-12-17T04:56

By Rosalind
at 2012-12-20T03:14
at 2012-12-20T03:14

By Iris
at 2012-12-21T11:24
at 2012-12-21T11:24

By Donna
at 2012-12-21T17:06
at 2012-12-21T17:06

By Quanna
at 2012-12-24T15:47
at 2012-12-24T15:47
Related Posts
請問木吉他要配甚麼樣的膠皮比較好拉球?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11-12T15:14
at 2012-11-12T15:14
請問木吉他要配甚麼樣的膠皮比較好拉球?

By Donna
at 2012-11-12T12:11
at 2012-11-12T12:11
波蘭公開賽 男雙決賽

By Barb Cronin
at 2012-11-12T10:22
at 2012-11-12T10:22
Joola 匈牙利青少年公開賽 李佳陞

By Elma
at 2012-11-12T08:30
at 2012-11-12T08:30
請問日本店家~

By Daph Bay
at 2012-11-11T23:43
at 2012-11-11T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