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CBA - 美國職棒

By Ursula
at 2018-03-16T01:27
at 2018-03-16T01:27
Table of Contents
Here’s why it was such a bad offseason for baseball’s free agents ─ Alex
Speier
http://bit.ly/2Dw3rWP
兩年前市場沸騰,有許多FA拿下大合約─七人拿下九位數合約,其中David Price拿下驚
人的$217M、另外又有七人拿超過$50M。然而今年只有三人九位數、三人超過$50M,Price
的合約好像是上個時代的事情了。
Price:「這個狀況很奇怪...今年所有因素都朝向不利球員的方向,未來會保持一樣的趨
勢嗎?」
不利於球員的因素有什麼、會來會持續下去嗎?跟MLB高層討論後,在此彙整出各項因素
。這些因素都是與過去相當不同的:球團評估球員極限與風險的方式更進步、數據分析與
評價模型演進、市場上的大戶消失、坦隊的交易風潮佔走買氣、CBA不鼓勵花錢、球團寧
願花錢在尚未開發的天分上,也不要花在即將退化的球員上。
除了影響球員本身之外,這也揭示了球團操作的變革。
--
有缺陷的系統
MLB現行制度下,表現最好的球員不會拿到最好的合約─表現最棒的球員幾乎都是在
early-mid 20s這段年輕歲月,通常球員們得打完整整六年才能到市場上測試身價,這時
他們最強的時期已經在過去了。去年Baseball Reference WAR 前16名的野手中沒有任何
一位是進入過FA的。過去球團也認知到這一點,只是選擇性的忽視。然而現在數據當道的
情況下,定義FA價值的模型成為球團操作的顯學。
金鶯GM Dan Duquette:「評估球員的方式太多了,手上有太多的數據,精準度是五年前
完全比不上的。不只是棒球、其他運動產業、消費市場背後的數據分析都越來越強。」
球迷開始注意球團的財政情況、老闆開始要求底下的FO去預測未來表現以及薪資去進行比
較。這個都是對FA完全不利的因素。
Alex Rodriguez:「30支球隊都用類似方法去評估球員...10年前並沒有這麼嚴重。」
不過2000年有30支球隊不認為Alex Rodriguez值得拿$252M、2007年有30支球隊不認為他
值得拿$275M;2011年有30支球隊不認為Albert Pujols值得拿$240M;30支球隊也不認為
Price值得拿$217M。
重點在於一支球隊願意比別人多花幾千萬來搶人,多出來的這一步定義了球員的市場價值
。
不過當你把兩三個刺激買氣的因素拿掉時,影響會比想像的還嚴重。
Price簽約一年後的新版CBA重重的推了一把。新版CBA在2016年12月生效,當時定調的主
題是「抑制」(restraint)。超越豪華稅線的懲罰變重、超越豪華稅$20M、$40M也各有更
重的懲罰。還有連續三年繳豪華稅的話懲罰會非常可怕,球團留守在豪華稅線之下的因素
更大了。
某MLB高層:「這個懲罰太重了,非常多球隊根本不願意跨過去。」
更糟的是豪華稅線上升幅度極小,2011年是$178M,2018年只上升到$197M (+11%)─遠遠
不及其他北美主流運動的協議:NBA (+71%)、NFL (+48%)、NHL (+25%)。大市場球隊意識
到reset豪華稅率的重要性,他們必須藉由固定週期重返豪華稅以下來節省數千萬的稅金
。'17紅襪、'18洋基、'18道奇都是如此。下一個冬天正好會遇到FA大潮(Bryce Harper,
Manny Machado, and Clayton Kershaw),更鼓勵了豪門球隊提前reset稅率。
16-17冬天洋基和道奇一共砸了$300M,這個冬天只花$14M。Manfred:「這是場完美的風
暴...這份協議讓球團傾向重設稅率,所以洋基道奇兩支傳統砸錢球隊抽手,無法如以往
那樣刺激買氣。」
--
[坦克開出來]
其實洋基還有錢可以花,只是他們選擇從馬林魚那邊交易來Giancarlo Stanton,而不是
簽下FA。
這只是冰山一角。
馬林魚、光芒、海盜等球隊開始削減薪資,直接減少了FA的去處。馬林魚、光芒、海盜、
白襪、老虎、勇士、紅人都處在重建模式,等待未來重返競爭行列的機會,這些球隊都沒
有打算砸錢買FA。
水手GM Jerry Dipoto:「買氣銳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含重建球隊大增,因為他們都
看到了太空人的作法,他們要追隨這個成功模式。」
2012-2016年的CBA中介紹了選秀與國際球員簽約金的支出限制,因此賣掉大聯盟戰力換取
頂級新秀是相當有效的做法。2016年洋基、16-17白襪隊都藉此補強未來農場戰力。
而新的draft pool計算方式更鼓勵輸球,輸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花錢買FA根本是在殘害長
期計畫,傷害自己的選秀順位以及bonus pool總量。
經紀人們當然會很沮喪,但是什麼原因讓球隊願意經歷重建循環?球員的價值與長約的金
額不符合是其中一個。
太空人GM Jeff Luhnow:「我們改變了策略,我們把資源集中在年輕球員身上。」
這跟球員的退化曲線有關,球員在20多歲時的曲線是上升段或平坦段,進入30歲之後是下
降段,這讓兩者能獲得的機會重新分配了。Price也坦承球員間有在討論這件事─「許多
老將都被淘汰了。」
比起把球隊命運綁在進入退化期的老將,不如把機會交給年輕新秀。雙城的Derek Falvey
:「我們的想法已經改變了,我們要創造的是能長期維持的球隊,不是只拚一兩年就得全
部拆掉的短期計畫。我們開始重視aging curve...PED時期許多球員的生涯因藥物延長,
所以球員的退化曲線是需要被觀察的,但目前來看這部分成為球隊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
精確的防守數據模型顯示球員的防守價值早早在early 20s就開始穩定下降,這點也反映
在FA的合約上。
--
[成長的talent pool]
拿大合約的大咖FA通常是受益於稀有度─你在其他地方無法獲得這個球員的skill set。
然而新的訓練方式與新科技幫助球團在養成上獲得更高的成功率。
過去強打者和火球男是上場上最重要、最稀有的資產,但是近幾年來這樣的資產數量卻有
明顯的成長─2014年只有11位球員轟30HR以上,去年是41位。
這是為什麼Moustakas和Logan Morrison拿到廉價合約的原因─兩個破35HR的球員竟然都
只拿到1y $6.5M的一年合約。
2008年只有14位投手Fastball平均95mph (>40 IP),去年成長到六倍以上的88人。除此之
外,球團現行的培養方式是十年前完全想像不到的。他們現在都在玩spin rate, 變化球
尾勁或是其他變數,解鎖過去表現普普的球員。
所以呢,各球團比較有興趣找下一位Jake Arrieta─過去表現不好卻有在mid-career爆發
潛力的便宜投手─而不是用九位數合約砸在出現明顯退化跡象的正版Jake Arrieta身上。
紅襪的投手分析VP Brian Bannister:「球團認為他們能對球員做什麼樣的改造已經跟球
員過往表現一樣重要了。現在球團手上養了一批知識軍團,結合懂很多知識的棒球從業者
、分析師再加上背後的破壞式創新科技,球團能獲得非常完整的養成計畫。」
「這是正在上演的事情。」
--
[下一步]
這個鐘擺可能在下一個冬天擺回來一些,洋基與道奇都準備再次投入市場,可以搶下
Harper, Machado等年輕球員。
太空人GM Jeff Luhnow:「今年的市場動態與過去相當不同,我們得再觀察未來的趨勢是
否維持一致,所以我不會在此妄下定論。」
球員對於市場狀況非常不滿,有沒有避免勞資衝突的方式?今年JDM的簽約揭示了可能的
平衡點─front load加上opt out可以讓他在市場狀況好轉時跳出去。這是未來的FA簽約
方式之一。
然而這只是杯水車薪,如果球員想要全面性的增加薪水,他們必須根本性的改變CBA協議
,從整個環境上下手。MLB可以嘗試降低開坦的益處、可以新增salary floor。另一個比
較激烈的做法是讓球員提前投入FA市場,讓球員的巔峰期留在進入FA後。
Manfred說最有效的方式是改變經濟模型,讓球員薪資和預期表現盡可能地貼近。
在各球團看待FA的方式已經扭曲的情況下,球員薪資提升的引擎被拆掉了。現在的問題已
經不是球團和球員解讀市場的方式,而是市場本身的定義。
--
*Athletic frame.
*High baseball IQ. Xander
*Smooth, fluid swing. Bogaerts
*Elite batspeed. #01
*Strong and explosive hands.
*Above-average-to-better power ceiling, potential 30 home run bat.
--
Speier
http://bit.ly/2Dw3rWP
兩年前市場沸騰,有許多FA拿下大合約─七人拿下九位數合約,其中David Price拿下驚
人的$217M、另外又有七人拿超過$50M。然而今年只有三人九位數、三人超過$50M,Price
的合約好像是上個時代的事情了。
Price:「這個狀況很奇怪...今年所有因素都朝向不利球員的方向,未來會保持一樣的趨
勢嗎?」
不利於球員的因素有什麼、會來會持續下去嗎?跟MLB高層討論後,在此彙整出各項因素
。這些因素都是與過去相當不同的:球團評估球員極限與風險的方式更進步、數據分析與
評價模型演進、市場上的大戶消失、坦隊的交易風潮佔走買氣、CBA不鼓勵花錢、球團寧
願花錢在尚未開發的天分上,也不要花在即將退化的球員上。
除了影響球員本身之外,這也揭示了球團操作的變革。
--
有缺陷的系統
MLB現行制度下,表現最好的球員不會拿到最好的合約─表現最棒的球員幾乎都是在
early-mid 20s這段年輕歲月,通常球員們得打完整整六年才能到市場上測試身價,這時
他們最強的時期已經在過去了。去年Baseball Reference WAR 前16名的野手中沒有任何
一位是進入過FA的。過去球團也認知到這一點,只是選擇性的忽視。然而現在數據當道的
情況下,定義FA價值的模型成為球團操作的顯學。
金鶯GM Dan Duquette:「評估球員的方式太多了,手上有太多的數據,精準度是五年前
完全比不上的。不只是棒球、其他運動產業、消費市場背後的數據分析都越來越強。」
球迷開始注意球團的財政情況、老闆開始要求底下的FO去預測未來表現以及薪資去進行比
較。這個都是對FA完全不利的因素。
Alex Rodriguez:「30支球隊都用類似方法去評估球員...10年前並沒有這麼嚴重。」
不過2000年有30支球隊不認為Alex Rodriguez值得拿$252M、2007年有30支球隊不認為他
值得拿$275M;2011年有30支球隊不認為Albert Pujols值得拿$240M;30支球隊也不認為
Price值得拿$217M。
重點在於一支球隊願意比別人多花幾千萬來搶人,多出來的這一步定義了球員的市場價值
。
不過當你把兩三個刺激買氣的因素拿掉時,影響會比想像的還嚴重。
Price簽約一年後的新版CBA重重的推了一把。新版CBA在2016年12月生效,當時定調的主
題是「抑制」(restraint)。超越豪華稅線的懲罰變重、超越豪華稅$20M、$40M也各有更
重的懲罰。還有連續三年繳豪華稅的話懲罰會非常可怕,球團留守在豪華稅線之下的因素
更大了。
某MLB高層:「這個懲罰太重了,非常多球隊根本不願意跨過去。」
更糟的是豪華稅線上升幅度極小,2011年是$178M,2018年只上升到$197M (+11%)─遠遠
不及其他北美主流運動的協議:NBA (+71%)、NFL (+48%)、NHL (+25%)。大市場球隊意識
到reset豪華稅率的重要性,他們必須藉由固定週期重返豪華稅以下來節省數千萬的稅金
。'17紅襪、'18洋基、'18道奇都是如此。下一個冬天正好會遇到FA大潮(Bryce Harper,
Manny Machado, and Clayton Kershaw),更鼓勵了豪門球隊提前reset稅率。
16-17冬天洋基和道奇一共砸了$300M,這個冬天只花$14M。Manfred:「這是場完美的風
暴...這份協議讓球團傾向重設稅率,所以洋基道奇兩支傳統砸錢球隊抽手,無法如以往
那樣刺激買氣。」
--
[坦克開出來]
其實洋基還有錢可以花,只是他們選擇從馬林魚那邊交易來Giancarlo Stanton,而不是
簽下FA。
這只是冰山一角。
馬林魚、光芒、海盜等球隊開始削減薪資,直接減少了FA的去處。馬林魚、光芒、海盜、
白襪、老虎、勇士、紅人都處在重建模式,等待未來重返競爭行列的機會,這些球隊都沒
有打算砸錢買FA。
水手GM Jerry Dipoto:「買氣銳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含重建球隊大增,因為他們都
看到了太空人的作法,他們要追隨這個成功模式。」
2012-2016年的CBA中介紹了選秀與國際球員簽約金的支出限制,因此賣掉大聯盟戰力換取
頂級新秀是相當有效的做法。2016年洋基、16-17白襪隊都藉此補強未來農場戰力。
而新的draft pool計算方式更鼓勵輸球,輸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花錢買FA根本是在殘害長
期計畫,傷害自己的選秀順位以及bonus pool總量。
經紀人們當然會很沮喪,但是什麼原因讓球隊願意經歷重建循環?球員的價值與長約的金
額不符合是其中一個。
太空人GM Jeff Luhnow:「我們改變了策略,我們把資源集中在年輕球員身上。」
這跟球員的退化曲線有關,球員在20多歲時的曲線是上升段或平坦段,進入30歲之後是下
降段,這讓兩者能獲得的機會重新分配了。Price也坦承球員間有在討論這件事─「許多
老將都被淘汰了。」
比起把球隊命運綁在進入退化期的老將,不如把機會交給年輕新秀。雙城的Derek Falvey
:「我們的想法已經改變了,我們要創造的是能長期維持的球隊,不是只拚一兩年就得全
部拆掉的短期計畫。我們開始重視aging curve...PED時期許多球員的生涯因藥物延長,
所以球員的退化曲線是需要被觀察的,但目前來看這部分成為球隊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
精確的防守數據模型顯示球員的防守價值早早在early 20s就開始穩定下降,這點也反映
在FA的合約上。
--
[成長的talent pool]
拿大合約的大咖FA通常是受益於稀有度─你在其他地方無法獲得這個球員的skill set。
然而新的訓練方式與新科技幫助球團在養成上獲得更高的成功率。
過去強打者和火球男是上場上最重要、最稀有的資產,但是近幾年來這樣的資產數量卻有
明顯的成長─2014年只有11位球員轟30HR以上,去年是41位。
這是為什麼Moustakas和Logan Morrison拿到廉價合約的原因─兩個破35HR的球員竟然都
只拿到1y $6.5M的一年合約。
2008年只有14位投手Fastball平均95mph (>40 IP),去年成長到六倍以上的88人。除此之
外,球團現行的培養方式是十年前完全想像不到的。他們現在都在玩spin rate, 變化球
尾勁或是其他變數,解鎖過去表現普普的球員。
所以呢,各球團比較有興趣找下一位Jake Arrieta─過去表現不好卻有在mid-career爆發
潛力的便宜投手─而不是用九位數合約砸在出現明顯退化跡象的正版Jake Arrieta身上。
紅襪的投手分析VP Brian Bannister:「球團認為他們能對球員做什麼樣的改造已經跟球
員過往表現一樣重要了。現在球團手上養了一批知識軍團,結合懂很多知識的棒球從業者
、分析師再加上背後的破壞式創新科技,球團能獲得非常完整的養成計畫。」
「這是正在上演的事情。」
--
[下一步]
這個鐘擺可能在下一個冬天擺回來一些,洋基與道奇都準備再次投入市場,可以搶下
Harper, Machado等年輕球員。
太空人GM Jeff Luhnow:「今年的市場動態與過去相當不同,我們得再觀察未來的趨勢是
否維持一致,所以我不會在此妄下定論。」
球員對於市場狀況非常不滿,有沒有避免勞資衝突的方式?今年JDM的簽約揭示了可能的
平衡點─front load加上opt out可以讓他在市場狀況好轉時跳出去。這是未來的FA簽約
方式之一。
然而這只是杯水車薪,如果球員想要全面性的增加薪水,他們必須根本性的改變CBA協議
,從整個環境上下手。MLB可以嘗試降低開坦的益處、可以新增salary floor。另一個比
較激烈的做法是讓球員提前投入FA市場,讓球員的巔峰期留在進入FA後。
Manfred說最有效的方式是改變經濟模型,讓球員薪資和預期表現盡可能地貼近。
在各球團看待FA的方式已經扭曲的情況下,球員薪資提升的引擎被拆掉了。現在的問題已
經不是球團和球員解讀市場的方式,而是市場本身的定義。
--
*Athletic frame.
*High baseball IQ. Xander
*Smooth, fluid swing. Bogaerts
*Elite batspeed. #01
*Strong and explosive hands.
*Above-average-to-better power ceiling, potential 30 home run bat.
--
Tags:
美國職棒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18-03-20T11:18
at 2018-03-20T11:18

By Dora
at 2018-03-21T18:54
at 2018-03-21T18:54

By John
at 2018-03-25T21:23
at 2018-03-25T21:23

By Hedda
at 2018-03-28T23:58
at 2018-03-28T23:58
Related Posts
03/13 今日消息

By Candice
at 2018-03-14T23:31
at 2018-03-14T23:31
03/12 今日消息 BOS 6:4 TOR

By Caroline
at 2018-03-13T20:34
at 2018-03-13T20:34
03/11 今日消息, BAL 7:3 BOS

By Faithe
at 2018-03-12T23:13
at 2018-03-12T23:13
03/10 今日消息 MIN BOS canceled

By Rosalind
at 2018-03-11T16:25
at 2018-03-11T16:25
03/09 今日消息 BOS 4:5 MIA

By Christine
at 2018-03-10T17:59
at 2018-03-10T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