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妖魔化了溫格 - 阿森納兵工廠足球俱樂部 Arsenal Football Club

By Steve
at 2015-07-07T18:49
at 2015-07-07T18:49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轉錄自虎撲足球
作者:塞斯克諾蘭
http://bbs.hupu.com/13152827.html
與過去幾十年相比,現代傳媒的蓬勃發達給了人們更多的資本,來試圖了解每一個感興趣
的事物。但是快捷的搜索並不等同於真實的反饋,碎片化的解讀給了人們描摹乃至還原部
分真相的便宜,但同時卻又橫生出了太多涼薄的偏見和惡意的揣測。
固執守舊,吝嗇鬼,戀童癖,偷窺狂;很難想像這些並不禮貌的字眼兒會加諸於阿爾塞納
‧ 溫格,這位年過花甲的足球經理,這位改變英超風貌的足球精英,在過往多年無冠的
歲月裡,承受了多少妖魔化的批評?
譬如說,他的戰術一成不變並輕視防守嗎?
人們批評阿爾塞納依賴442陣型,以至於在某些情況 下無法做出調整,甚至連B方案都沒
有。但是《法國足球》記者澤維爾‧利奧維統計了溫格的比賽之後為他辯護:教授在阿森
納最初的主要陣型是352,之後才逐漸穩固成了碟形442的套路,同時他也會根據比賽變化
經常做出352和451的調整。在嚴格意義上,溫格並不是熱衷於陣型實驗的教練,但也絕非
輿論所批評的那樣不懂變通。
以喬納森‧威爾遜的話來說:“陣型只是一種結構。保證球隊的攻防質量就是它的天職。
陣型並不能說明什麼,關鍵問題在於,找到攻防之間的平衡。”
人云亦云地去評價法國佬阿爾塞納自命不凡,擅長調教華麗進攻卻不懂防守,是很輕易但
又不負責任的。溫格首先是個強調紀律和務實的阿爾薩斯人,其次才是法國人。他承襲的
足球理念來自荷蘭,戰術功底則源於德甲。他的特質更像德國人——從完美主義到專業精
神。
不管身處哪級聯賽和哪支球隊,溫格始終強調球隊的根本是防守,實際上像他和薩基這樣
打著“崇尚進攻”標籤的主教練卻能夠做到賽季不敗,這本身就足以發人深省。與其說他
們不擅長防守,倒不如說他們所貫徹的防守理念有別於傳統的的深度防守,而是更加青睞
現代化的區域壓迫。這就極易給人以錯覺,認為他們不屑於防守。
當然,並非每一個球迷都是精通業務的行家,但是弔詭之處正在於,業餘的觀點在不停地
批評專業的決斷,而後者卻連像樣的辯解機會都沒有。
常年無冠,讓教授飽受種種質疑。如果球會的運作按照正常的節奏發展,溫格的戰術理念
應該是基於的漸漸雄厚的陣容和的不斷豐富的足球理論知識,展示出技戰術和風格的進步
。從97/98到03/04,從04/05到07/08,這樣的改良在事實上是顯而易見的。
只是現實的複雜就在於它不會完全按照設想的來運行。從觀賞性到技戰術,阿森納在過去
幾年的落伍其實是非常不合理的現象。
而問題是,不合理的背後又是什麼?
“你一天就吃三頓飯,睡一張床,要那麼多錢幹嘛?”
教授的這句“名言”曾被諸多輿論拿來調侃甚至以此作為攻訐前者的口實,但殊不知這並
非是儒帥的真實觀點,而只是一句無奈的牢騷。
故事背景回到1999年夏天,阿內爾卡在經紀人的唆使下決定尋求轉會。儘管槍手得到了
2300萬英鎊的轉會利潤,但溫格是非常希望他留下的,只不過當情況變得複雜之後,他並
沒有阻撓法國前鋒的離開。在雄心勃勃的教練和才華橫溢的球員之間有道危險的溝壑,那
就是貪婪的經紀人——溫格只是藉由一句牢騷,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可因為這句話的斷章取義,延伸出了太多偏見並在公眾視界無限放大,反倒成了嘲笑他的
把柄:溫格拿著高額的年薪,卻對麾下弟子如此吝嗇。但事實是,阿爾塞納一向鼓勵給最
好的球員配得上最好的薪水——他給亞當斯的工資漲了三倍,給坎貝爾英超頂薪。直到
2005年,世界前10的工資單中還有三名槍手,亨利和維埃拉和坎貝爾。
溫格真的是吝嗇鬼嗎?
金錢也許並不是萬惡之源,但是由金錢卻衍生出太多的連鎖問題。
從2006年到2013年,兵工廠在每個轉會窗的口號都驚人一致,高層不斷宣傳手握高達七千
萬的轉會投入以暗示球會的“雄心”,而溫格則不斷以“我更相信自己的年輕球員”去搪
塞有錢不花的質疑。只是相比於他們“嘴上”穩定軍心的公關口徑,俱樂部的“身體”卻
誠實得很——槍手有長達九年的轉會淨投入是全英超倒數第一,一邊要賣出他們最好的球
員,一邊還要反复暗示他們很有錢。
你看,一定有人在說謊。
那麼阿森納到底有沒有錢?前主席希爾‧伍德在事後所講述的是,那幾年的兵工廠險些破
產。海布里公寓貸款的償還額度是4年每年3400萬英鎊,酋長球場貸款的償還額度是25年
每年1800萬英鎊。在最困難的07年到11年這四年間,槍手每個賽季要背負半個億的債務。
兵工廠的現金儲備看上去美好,但是其中有超過3000萬的英鎊,都是預留給蘇格蘭皇家銀
行的償還金。
近些年來好事者不斷地拿著阿森納並不寒酸的工資單說事兒以質疑球會的家底。但事實是
,直到1011賽季,阿森納的薪水總額度只有當年五冠王巴薩的一半,球員人均薪水則遠低
於聯賽的競爭對手曼氏雙雄、切爾西和利物浦;西甲兩強、米蘭雙雄和拜仁都在槍手之上
。以淨投入而言,阿森納是家“偽豪門”,而教授的目的是,不能讓這個真相被媒體輕易
戳破。
一直到2013年槍手重新簽下兩單大額贊助,他們才得以藉著厄齊爾這筆標誌性的生意在轉
會市場上鹹魚翻身。阿森納的財務窘迫才就此得以真正緩和。
溫格彷彿一個“公關大師”,在銀行嚴格審核和薪資苛刻限制的雙重壓迫下,他的謊言成
功地隱瞞了俱樂部財政窘迫的真相,而不斷給外界傳遞出積極的信號——財務很健康,隊
伍很出色。
顏強在2009年專訪溫格時發覺很多內幕推翻了傳聞的猜測:阿爾塞納並不完全贊同俱樂部
嚴苛的財務制度,例如對於球員薪資的控制,或是對30歲以上老將的合同管理,這些是非
細節之處,外人難辨黑白。但是溫格絕不會向外界透露半分,以避免任何的可能會損害阿
森納的聲譽。
在某種程度上,他為俱樂部承擔了額外的義務。
可是外界極難體察到這層苦衷。當輿論譏諷溫格變成一個只喜歡買年輕球員的“戀童癖”
之時,它們有意無意地都過濾掉了許多過往的歷史,那就是在阿爾塞納一貫的建隊理念當
中,是多麼倚重成熟的球員,包括亞當斯、基翁這樣的肱骨老將和皮雷、維爾托德以及吉
爾伯托這樣的冠軍隊員。
阿爾塞納的一反常態,原因何在?
“我們正在修建體育場,由於沒有錢與其它球隊競爭,我很難參與到轉會市場中,因此我
要在早期就簽下年輕球員。男孩子們是16、17歲來到這裡的,當他們成長過程中受到對俱
樂部感情和熱愛的灌溉,因為他們一齊被教育。你在16到20歲之間在學校裡交的朋友,這
種友誼常常會保持一生。”
近年來溫格吐露當初引援新政的初衷,其理由看上去甚至都有些冠冕堂皇,當然,重視青
年人的培育肯定是新策略的一個層面。不過,最關鍵的根源被他輕描淡寫的跳過——那就
是,沒錢。
沒錢給老將提供夠分量的薪水,沒錢爭奪轉會市場上的成熟球星,沒錢為轉會投入的風險
埋單。
前槍手首席球探科莫利曾詳細解釋過溫格的引援標準,“他會重點考察四種特質:力量,
速度、技術和理解戰術的能力,如果球員缺少了任何一項,那麼阿爾塞納就不會感興趣,
這就是他的規則。”
不過,他描述的是教授的理想策略。溫格和談判搭檔遇到的更多情況是,像維埃拉這樣兼
具身體和技術的球員往往貴得多,甚至超出了阿森納的負擔,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神來之筆玩多了,那就不叫神奇了。其他球會的負責人並不是傻子,溫格和鄧恩不能總靠
白菜價簽下法國鐵腰這樣的球員。
尤其是在2006年之後,球迷質疑溫格的引援策略總是小快靈,卻沒有第二個維埃拉。原因
很簡單——在評估時,兼具身體素質的出色球員在轉會市場上的價格往往是溢出的,如果
沒有足夠的本錢,阿爾塞納買不起素質全面的成熟球員。
“在政策上,我支持效率優先,經濟第一。”
來阿森納的頭幾年,溫格就熟悉了英超的經濟秩序,阿森納的財力並不具備競爭優勢。如
同所有理想高遠而手段務實的精英人物一樣,在足球世界裡的溫格給遊戲洗牌之前,先尊
重既有的遊戲規則,並在規則中尋求突破。
他和鄧恩在新世紀頭幾年的轉會市場上如同股神一般進退自如,高效的轉會策略給了並不
富裕的阿森納以極大的運作餘地,這讓他們把大多數競爭對手甩在身後,並有精力跟弗格
森一掰手腕。
足球經理溫格的建隊和引援出神入化,副主席鄧恩借助人脈圈子在媒體和談判領域長袖善
舞,大股東菲茲曼和首席運營官埃德爾曼為財源運籌帷幄;這就是昔日槍手的三駕馬車。
但是轉入到2007年,你會發現阿森納開始“系統失靈”,幾乎所有的運作都陷入低效環節
。新球場的財務壓力並不僅僅對一線球隊產生了壓力,董事會內部也因此產生了裂痕。菲
茲曼和鄧恩這對合夥人在收購的問題上鬧翻,分道揚鑣。前者退居二線,後者被股東驅逐
。
坊間傳聞溫格與鄧恩不合,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對經受過考驗的忠誠搭檔。在這起風
暴當中,槍手主帥更像是個在局外經受餘波的受害者。真正與溫格在理念上無法調和的,
是站在鄧恩對立面的運營官埃德爾曼。於公務、於私交,不是他走就是溫格走。以至於鄧
恩本人在離開球會時的態度是,懇請溫格不要因為董事會矛盾而失望辭職。
最後,因為要繼續未竟的事業,老搭檔法國人留下了,埃德爾曼則在之後離職,年近80歲
的老臣弗萊爾接管了俱樂部的管理工作,直到新的CEO加齊戴斯到任。
整個團隊只剩下了唯一的專家,阿爾塞納‧溫格。
雖然出於職業心的自覺,教授在俱樂部承擔起了責任,但他並非毫無爭取。在08年的夏天
,是一次矛盾的短暫爆發。在針對弗拉米尼續約一案上,槍手的談判表現拖沓,最終沒能
留住法國后腰,這讓阿爾塞納對製服組的無所作為大為光火。
高層權力動盪,中層管理混亂,弗萊爾負責的工作超出了他能力的負擔,並因此造成了不
可挽回的損失。溫格從此事無大小,所有足球領域甚至某些非足球領域的俱樂部事務,全
部開始一手操辦。到了加齊戴斯漸漸輕車熟路以及理查德‧勞被提拔為談判主管之後,這
種局面才得以改善。
咸無鉅細,事必躬親,並非是溫格利欲熏心才掙扎到了這步田地,事實也許恰恰相反——
除了信任唯一的專家溫格,彼時內憂外患的阿森納還有更多選擇麼?
“思考'足球究竟應該是怎樣的'這個想法始終激勵著我。並且我嘗試著不斷接近這種比賽
方式,試著改善我性格的各方面,這有助於接近這種踢球的理想方式。 ”教授要為槍手
的艱難歲月窮盡腦汁,竭盡心智。但人力時有窮,飽受爭議的溫格,只是在不停地印證那
些老話:沒有三個樁的籬笆是多麼輕易就虎落平陽。
“當阿森納快要輸球時,溫格會突然變成整個英超最瘋狂的瘋子,他暴跳如雷的次數會比
任何人都要多。”
——雷德克納普
如果有誰只是因為阿爾塞納“教授”的綽號,就以為他骨子里天性儒雅,那可就上當了。
在摩納哥時他還沒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昔年的舊部們曾不止一次回憶起當年溫格的暴脾
氣,並不亞於弗格森聞名的“吹風機”。經過長期的自我修煉克制,儘管每次關鍵比賽失
利之後阿爾塞納都會發火,但是一旦出現在新聞發布會上他都會平靜如常,他不想把情緒
傳染給每一個球員。
就像弗格森對老對手的評價:“如果說我和溫格有什麼相似之處的話,那就是對失敗的憎
惡。”基於如此的脾氣秉性,我們更容易體會溫格的“輸不起”其實包含了多少的憤怒。
有限的投入,流血的球隊,與此同時,他還要忽悠著麾下弟子們與財大氣粗的對手較量並
一次次去接受失敗。在08年之前,溫格和弗格森這十年的勝負,前者憑藉14:12稍稍領先
一個身位,可是接下來的幾年就成了爵爺碾壓教授的11:2。想像一下,對於要強好勝的阿
爾塞納而言,這又意味著怎樣的不甘和怒火。
不是每個球員都可以像阿爾塞納一般對阿森納忠誠,教授也不可能總靠連哄帶騙就能安穩
住他的球員。秉持自由主義政治立場的他對待球員轉會並不粗暴干涉,儘管他又是那麼的
不情願。
但一線隊總是失去耀眼的明珠,主教練卻不得不以邊角料來充實隊伍;而一旦要在阿爾沙
文這個級別上的引援動心思,就要在費用上錙銖必較——皇家銀行正在那邊廂冷眼盯著,
財務的紅線是難以跨越的天塹。而與此同時,球隊必須打進歐冠!
除了缺乏運氣的眷顧,沒能拼下一座獎杯,過去幾年的溫格對球會仁至義盡。當然,前者
或許不會贊同這個修飾詞,因為阿爾塞納早已把自己視為阿森納的一部分。
“如果賽季剛一開始的時候我就說'該死的,如果我們不能贏得某個錦標,他們將會全部
離開',那我就已經輸了。媒體的問題是總是設想最壞的結果。而教練的問題是總是想像
最好的結果。” 對俱樂部上至董事會下到一線隊的尷尬現狀,溫格洞若觀火。但悲劇之
處在於,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球隊。
局外人總認為是法國人的存在拖累了整支球隊的步伐,媒體要為所有的失利尋根探源,輿
論要給失敗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尋找發洩的出口。曾經的以小博大過於神奇,長期低谷的阿
森納在擁躉心理上撕裂出巨大反差,這在感性上確實令人難以接受。而溫格就最合適去當
那隻“被遷怒的貓”,被一腳踢開。
設若斯坦福橋的穆里尼奧易地處之,他還能有那樣的底氣去抨擊溫格是“偷窺狂”嗎?這
既不算公道,也有失厚道。對內,教授需要穩定軍心,維持競爭,對外,在公關的當口,
他沒法肆無忌言,而要小心翼翼。內心的憤怒和外界的誤解,阿森納主教練席上的這份雙
重壓力,真如外人所揣測的那般輕鬆寫意?個中酸甜,冷暖自知。
儘管他仍然是戰術大師,但是溫格不可能總贏,這是他的球隊實力所決定的。而在某些注
定的失利面前,所有關於他的小瑕疵都會落下口實,被不停地放大包裝出極端表達的標籤
,以方便媒體來總結他的“罪責”,讓人以為那就是紅白軍團墮落的根源所在。
可事情哪有那麼簡單?阿森納的問題以簡單的沒錢二字即可以概括,但是沒錢引發的連鎖
困境又豈是字面上那般輕巧?寒酸的轉會投入,嚴苛的薪資限制,歐冠資格的底線,又失
去了兼具人脈和手腕的談判搭檔。曾幾何時,這傢俱樂部唯一的優勢競爭力,就只剩下了
專家溫格。
但一個人是掀不起風浪的,這就叫形勢比人強。
歷史時而溫情脈脈,但真相永遠冷酷無情。譽滿其身,謗滿其身的阿爾塞納‧溫格只是世
間眾多精英人物中的一個。與那樣優秀的同行們相似,曾經的神話外衣總要被殘酷的現實
一點點兒剝離,在人們觸及底細之前永遠都會有誤解伴隨前行——對他的讚譽未必沒有經
過美化與誇大,對他的詆毀卻也大多偏離了事實之真相。
而那些被打上的妖魔化標籤,只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多少涼薄的偏見,也就掩蓋了多少
無奈的實情;或許只有新的獎杯才能讓批評慢慢消散,也只有不徐不急的時間才能把誤會
漸漸澄清。
這就是阿爾塞納,這就是偉大人物的耐人尋味之處。
----------------------------------------------
感想:
Fact 1: 阿森納曾經連續九年轉會投入英超最後一名
Fact 2: 阿森納連續19年獲得歐冠小組賽資格
Fact 3: 以上兩段時間是重疊的
3度英超錦標 49場不敗 教授執教阿森納的前期無疑創造了球隊的歷史
時間進到2015的現在 連續兩年奪得足總杯冠軍 財政好轉可以放手買人
球隊保持良好的上升勢頭 絕對有機會挑戰聯賽冠軍的席位
教授肯定想要在退役前 帶領他心愛的阿森納幹出轟轟烈烈的成績
但個人認為 正是球隊9年無冠的那段黑暗時期 彰顯出教授的偉大
1996-2015
球員來來去去 球隊經歷多少風雨飄搖的時期
只有這個老人 永遠守著這支球隊
雖然過去我也曾質疑過他的決定 但事後來看 教授永遠總是對的
In Arsene We Trust.
--
作者:塞斯克諾蘭
http://bbs.hupu.com/13152827.html
與過去幾十年相比,現代傳媒的蓬勃發達給了人們更多的資本,來試圖了解每一個感興趣
的事物。但是快捷的搜索並不等同於真實的反饋,碎片化的解讀給了人們描摹乃至還原部
分真相的便宜,但同時卻又橫生出了太多涼薄的偏見和惡意的揣測。
固執守舊,吝嗇鬼,戀童癖,偷窺狂;很難想像這些並不禮貌的字眼兒會加諸於阿爾塞納
‧ 溫格,這位年過花甲的足球經理,這位改變英超風貌的足球精英,在過往多年無冠的
歲月裡,承受了多少妖魔化的批評?
譬如說,他的戰術一成不變並輕視防守嗎?
人們批評阿爾塞納依賴442陣型,以至於在某些情況 下無法做出調整,甚至連B方案都沒
有。但是《法國足球》記者澤維爾‧利奧維統計了溫格的比賽之後為他辯護:教授在阿森
納最初的主要陣型是352,之後才逐漸穩固成了碟形442的套路,同時他也會根據比賽變化
經常做出352和451的調整。在嚴格意義上,溫格並不是熱衷於陣型實驗的教練,但也絕非
輿論所批評的那樣不懂變通。
以喬納森‧威爾遜的話來說:“陣型只是一種結構。保證球隊的攻防質量就是它的天職。
陣型並不能說明什麼,關鍵問題在於,找到攻防之間的平衡。”
人云亦云地去評價法國佬阿爾塞納自命不凡,擅長調教華麗進攻卻不懂防守,是很輕易但
又不負責任的。溫格首先是個強調紀律和務實的阿爾薩斯人,其次才是法國人。他承襲的
足球理念來自荷蘭,戰術功底則源於德甲。他的特質更像德國人——從完美主義到專業精
神。
不管身處哪級聯賽和哪支球隊,溫格始終強調球隊的根本是防守,實際上像他和薩基這樣
打著“崇尚進攻”標籤的主教練卻能夠做到賽季不敗,這本身就足以發人深省。與其說他
們不擅長防守,倒不如說他們所貫徹的防守理念有別於傳統的的深度防守,而是更加青睞
現代化的區域壓迫。這就極易給人以錯覺,認為他們不屑於防守。
當然,並非每一個球迷都是精通業務的行家,但是弔詭之處正在於,業餘的觀點在不停地
批評專業的決斷,而後者卻連像樣的辯解機會都沒有。
常年無冠,讓教授飽受種種質疑。如果球會的運作按照正常的節奏發展,溫格的戰術理念
應該是基於的漸漸雄厚的陣容和的不斷豐富的足球理論知識,展示出技戰術和風格的進步
。從97/98到03/04,從04/05到07/08,這樣的改良在事實上是顯而易見的。
只是現實的複雜就在於它不會完全按照設想的來運行。從觀賞性到技戰術,阿森納在過去
幾年的落伍其實是非常不合理的現象。
而問題是,不合理的背後又是什麼?
“你一天就吃三頓飯,睡一張床,要那麼多錢幹嘛?”
教授的這句“名言”曾被諸多輿論拿來調侃甚至以此作為攻訐前者的口實,但殊不知這並
非是儒帥的真實觀點,而只是一句無奈的牢騷。
故事背景回到1999年夏天,阿內爾卡在經紀人的唆使下決定尋求轉會。儘管槍手得到了
2300萬英鎊的轉會利潤,但溫格是非常希望他留下的,只不過當情況變得複雜之後,他並
沒有阻撓法國前鋒的離開。在雄心勃勃的教練和才華橫溢的球員之間有道危險的溝壑,那
就是貪婪的經紀人——溫格只是藉由一句牢騷,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可因為這句話的斷章取義,延伸出了太多偏見並在公眾視界無限放大,反倒成了嘲笑他的
把柄:溫格拿著高額的年薪,卻對麾下弟子如此吝嗇。但事實是,阿爾塞納一向鼓勵給最
好的球員配得上最好的薪水——他給亞當斯的工資漲了三倍,給坎貝爾英超頂薪。直到
2005年,世界前10的工資單中還有三名槍手,亨利和維埃拉和坎貝爾。
溫格真的是吝嗇鬼嗎?
金錢也許並不是萬惡之源,但是由金錢卻衍生出太多的連鎖問題。
從2006年到2013年,兵工廠在每個轉會窗的口號都驚人一致,高層不斷宣傳手握高達七千
萬的轉會投入以暗示球會的“雄心”,而溫格則不斷以“我更相信自己的年輕球員”去搪
塞有錢不花的質疑。只是相比於他們“嘴上”穩定軍心的公關口徑,俱樂部的“身體”卻
誠實得很——槍手有長達九年的轉會淨投入是全英超倒數第一,一邊要賣出他們最好的球
員,一邊還要反复暗示他們很有錢。
你看,一定有人在說謊。
那麼阿森納到底有沒有錢?前主席希爾‧伍德在事後所講述的是,那幾年的兵工廠險些破
產。海布里公寓貸款的償還額度是4年每年3400萬英鎊,酋長球場貸款的償還額度是25年
每年1800萬英鎊。在最困難的07年到11年這四年間,槍手每個賽季要背負半個億的債務。
兵工廠的現金儲備看上去美好,但是其中有超過3000萬的英鎊,都是預留給蘇格蘭皇家銀
行的償還金。
近些年來好事者不斷地拿著阿森納並不寒酸的工資單說事兒以質疑球會的家底。但事實是
,直到1011賽季,阿森納的薪水總額度只有當年五冠王巴薩的一半,球員人均薪水則遠低
於聯賽的競爭對手曼氏雙雄、切爾西和利物浦;西甲兩強、米蘭雙雄和拜仁都在槍手之上
。以淨投入而言,阿森納是家“偽豪門”,而教授的目的是,不能讓這個真相被媒體輕易
戳破。
一直到2013年槍手重新簽下兩單大額贊助,他們才得以藉著厄齊爾這筆標誌性的生意在轉
會市場上鹹魚翻身。阿森納的財務窘迫才就此得以真正緩和。
溫格彷彿一個“公關大師”,在銀行嚴格審核和薪資苛刻限制的雙重壓迫下,他的謊言成
功地隱瞞了俱樂部財政窘迫的真相,而不斷給外界傳遞出積極的信號——財務很健康,隊
伍很出色。
顏強在2009年專訪溫格時發覺很多內幕推翻了傳聞的猜測:阿爾塞納並不完全贊同俱樂部
嚴苛的財務制度,例如對於球員薪資的控制,或是對30歲以上老將的合同管理,這些是非
細節之處,外人難辨黑白。但是溫格絕不會向外界透露半分,以避免任何的可能會損害阿
森納的聲譽。
在某種程度上,他為俱樂部承擔了額外的義務。
可是外界極難體察到這層苦衷。當輿論譏諷溫格變成一個只喜歡買年輕球員的“戀童癖”
之時,它們有意無意地都過濾掉了許多過往的歷史,那就是在阿爾塞納一貫的建隊理念當
中,是多麼倚重成熟的球員,包括亞當斯、基翁這樣的肱骨老將和皮雷、維爾托德以及吉
爾伯托這樣的冠軍隊員。
阿爾塞納的一反常態,原因何在?
“我們正在修建體育場,由於沒有錢與其它球隊競爭,我很難參與到轉會市場中,因此我
要在早期就簽下年輕球員。男孩子們是16、17歲來到這裡的,當他們成長過程中受到對俱
樂部感情和熱愛的灌溉,因為他們一齊被教育。你在16到20歲之間在學校裡交的朋友,這
種友誼常常會保持一生。”
近年來溫格吐露當初引援新政的初衷,其理由看上去甚至都有些冠冕堂皇,當然,重視青
年人的培育肯定是新策略的一個層面。不過,最關鍵的根源被他輕描淡寫的跳過——那就
是,沒錢。
沒錢給老將提供夠分量的薪水,沒錢爭奪轉會市場上的成熟球星,沒錢為轉會投入的風險
埋單。
前槍手首席球探科莫利曾詳細解釋過溫格的引援標準,“他會重點考察四種特質:力量,
速度、技術和理解戰術的能力,如果球員缺少了任何一項,那麼阿爾塞納就不會感興趣,
這就是他的規則。”
不過,他描述的是教授的理想策略。溫格和談判搭檔遇到的更多情況是,像維埃拉這樣兼
具身體和技術的球員往往貴得多,甚至超出了阿森納的負擔,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神來之筆玩多了,那就不叫神奇了。其他球會的負責人並不是傻子,溫格和鄧恩不能總靠
白菜價簽下法國鐵腰這樣的球員。
尤其是在2006年之後,球迷質疑溫格的引援策略總是小快靈,卻沒有第二個維埃拉。原因
很簡單——在評估時,兼具身體素質的出色球員在轉會市場上的價格往往是溢出的,如果
沒有足夠的本錢,阿爾塞納買不起素質全面的成熟球員。
“在政策上,我支持效率優先,經濟第一。”
來阿森納的頭幾年,溫格就熟悉了英超的經濟秩序,阿森納的財力並不具備競爭優勢。如
同所有理想高遠而手段務實的精英人物一樣,在足球世界裡的溫格給遊戲洗牌之前,先尊
重既有的遊戲規則,並在規則中尋求突破。
他和鄧恩在新世紀頭幾年的轉會市場上如同股神一般進退自如,高效的轉會策略給了並不
富裕的阿森納以極大的運作餘地,這讓他們把大多數競爭對手甩在身後,並有精力跟弗格
森一掰手腕。
足球經理溫格的建隊和引援出神入化,副主席鄧恩借助人脈圈子在媒體和談判領域長袖善
舞,大股東菲茲曼和首席運營官埃德爾曼為財源運籌帷幄;這就是昔日槍手的三駕馬車。
但是轉入到2007年,你會發現阿森納開始“系統失靈”,幾乎所有的運作都陷入低效環節
。新球場的財務壓力並不僅僅對一線球隊產生了壓力,董事會內部也因此產生了裂痕。菲
茲曼和鄧恩這對合夥人在收購的問題上鬧翻,分道揚鑣。前者退居二線,後者被股東驅逐
。
坊間傳聞溫格與鄧恩不合,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對經受過考驗的忠誠搭檔。在這起風
暴當中,槍手主帥更像是個在局外經受餘波的受害者。真正與溫格在理念上無法調和的,
是站在鄧恩對立面的運營官埃德爾曼。於公務、於私交,不是他走就是溫格走。以至於鄧
恩本人在離開球會時的態度是,懇請溫格不要因為董事會矛盾而失望辭職。
最後,因為要繼續未竟的事業,老搭檔法國人留下了,埃德爾曼則在之後離職,年近80歲
的老臣弗萊爾接管了俱樂部的管理工作,直到新的CEO加齊戴斯到任。
整個團隊只剩下了唯一的專家,阿爾塞納‧溫格。
雖然出於職業心的自覺,教授在俱樂部承擔起了責任,但他並非毫無爭取。在08年的夏天
,是一次矛盾的短暫爆發。在針對弗拉米尼續約一案上,槍手的談判表現拖沓,最終沒能
留住法國后腰,這讓阿爾塞納對製服組的無所作為大為光火。
高層權力動盪,中層管理混亂,弗萊爾負責的工作超出了他能力的負擔,並因此造成了不
可挽回的損失。溫格從此事無大小,所有足球領域甚至某些非足球領域的俱樂部事務,全
部開始一手操辦。到了加齊戴斯漸漸輕車熟路以及理查德‧勞被提拔為談判主管之後,這
種局面才得以改善。
咸無鉅細,事必躬親,並非是溫格利欲熏心才掙扎到了這步田地,事實也許恰恰相反——
除了信任唯一的專家溫格,彼時內憂外患的阿森納還有更多選擇麼?
“思考'足球究竟應該是怎樣的'這個想法始終激勵著我。並且我嘗試著不斷接近這種比賽
方式,試著改善我性格的各方面,這有助於接近這種踢球的理想方式。 ”教授要為槍手
的艱難歲月窮盡腦汁,竭盡心智。但人力時有窮,飽受爭議的溫格,只是在不停地印證那
些老話:沒有三個樁的籬笆是多麼輕易就虎落平陽。
“當阿森納快要輸球時,溫格會突然變成整個英超最瘋狂的瘋子,他暴跳如雷的次數會比
任何人都要多。”
——雷德克納普
如果有誰只是因為阿爾塞納“教授”的綽號,就以為他骨子里天性儒雅,那可就上當了。
在摩納哥時他還沒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昔年的舊部們曾不止一次回憶起當年溫格的暴脾
氣,並不亞於弗格森聞名的“吹風機”。經過長期的自我修煉克制,儘管每次關鍵比賽失
利之後阿爾塞納都會發火,但是一旦出現在新聞發布會上他都會平靜如常,他不想把情緒
傳染給每一個球員。
就像弗格森對老對手的評價:“如果說我和溫格有什麼相似之處的話,那就是對失敗的憎
惡。”基於如此的脾氣秉性,我們更容易體會溫格的“輸不起”其實包含了多少的憤怒。
有限的投入,流血的球隊,與此同時,他還要忽悠著麾下弟子們與財大氣粗的對手較量並
一次次去接受失敗。在08年之前,溫格和弗格森這十年的勝負,前者憑藉14:12稍稍領先
一個身位,可是接下來的幾年就成了爵爺碾壓教授的11:2。想像一下,對於要強好勝的阿
爾塞納而言,這又意味著怎樣的不甘和怒火。
不是每個球員都可以像阿爾塞納一般對阿森納忠誠,教授也不可能總靠連哄帶騙就能安穩
住他的球員。秉持自由主義政治立場的他對待球員轉會並不粗暴干涉,儘管他又是那麼的
不情願。
但一線隊總是失去耀眼的明珠,主教練卻不得不以邊角料來充實隊伍;而一旦要在阿爾沙
文這個級別上的引援動心思,就要在費用上錙銖必較——皇家銀行正在那邊廂冷眼盯著,
財務的紅線是難以跨越的天塹。而與此同時,球隊必須打進歐冠!
除了缺乏運氣的眷顧,沒能拼下一座獎杯,過去幾年的溫格對球會仁至義盡。當然,前者
或許不會贊同這個修飾詞,因為阿爾塞納早已把自己視為阿森納的一部分。
“如果賽季剛一開始的時候我就說'該死的,如果我們不能贏得某個錦標,他們將會全部
離開',那我就已經輸了。媒體的問題是總是設想最壞的結果。而教練的問題是總是想像
最好的結果。” 對俱樂部上至董事會下到一線隊的尷尬現狀,溫格洞若觀火。但悲劇之
處在於,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球隊。
局外人總認為是法國人的存在拖累了整支球隊的步伐,媒體要為所有的失利尋根探源,輿
論要給失敗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尋找發洩的出口。曾經的以小博大過於神奇,長期低谷的阿
森納在擁躉心理上撕裂出巨大反差,這在感性上確實令人難以接受。而溫格就最合適去當
那隻“被遷怒的貓”,被一腳踢開。
設若斯坦福橋的穆里尼奧易地處之,他還能有那樣的底氣去抨擊溫格是“偷窺狂”嗎?這
既不算公道,也有失厚道。對內,教授需要穩定軍心,維持競爭,對外,在公關的當口,
他沒法肆無忌言,而要小心翼翼。內心的憤怒和外界的誤解,阿森納主教練席上的這份雙
重壓力,真如外人所揣測的那般輕鬆寫意?個中酸甜,冷暖自知。
儘管他仍然是戰術大師,但是溫格不可能總贏,這是他的球隊實力所決定的。而在某些注
定的失利面前,所有關於他的小瑕疵都會落下口實,被不停地放大包裝出極端表達的標籤
,以方便媒體來總結他的“罪責”,讓人以為那就是紅白軍團墮落的根源所在。
可事情哪有那麼簡單?阿森納的問題以簡單的沒錢二字即可以概括,但是沒錢引發的連鎖
困境又豈是字面上那般輕巧?寒酸的轉會投入,嚴苛的薪資限制,歐冠資格的底線,又失
去了兼具人脈和手腕的談判搭檔。曾幾何時,這傢俱樂部唯一的優勢競爭力,就只剩下了
專家溫格。
但一個人是掀不起風浪的,這就叫形勢比人強。
歷史時而溫情脈脈,但真相永遠冷酷無情。譽滿其身,謗滿其身的阿爾塞納‧溫格只是世
間眾多精英人物中的一個。與那樣優秀的同行們相似,曾經的神話外衣總要被殘酷的現實
一點點兒剝離,在人們觸及底細之前永遠都會有誤解伴隨前行——對他的讚譽未必沒有經
過美化與誇大,對他的詆毀卻也大多偏離了事實之真相。
而那些被打上的妖魔化標籤,只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多少涼薄的偏見,也就掩蓋了多少
無奈的實情;或許只有新的獎杯才能讓批評慢慢消散,也只有不徐不急的時間才能把誤會
漸漸澄清。
這就是阿爾塞納,這就是偉大人物的耐人尋味之處。
----------------------------------------------
感想:
Fact 1: 阿森納曾經連續九年轉會投入英超最後一名
Fact 2: 阿森納連續19年獲得歐冠小組賽資格
Fact 3: 以上兩段時間是重疊的
3度英超錦標 49場不敗 教授執教阿森納的前期無疑創造了球隊的歷史
時間進到2015的現在 連續兩年奪得足總杯冠軍 財政好轉可以放手買人
球隊保持良好的上升勢頭 絕對有機會挑戰聯賽冠軍的席位
教授肯定想要在退役前 帶領他心愛的阿森納幹出轟轟烈烈的成績
但個人認為 正是球隊9年無冠的那段黑暗時期 彰顯出教授的偉大
1996-2015
球員來來去去 球隊經歷多少風雨飄搖的時期
只有這個老人 永遠守著這支球隊
雖然過去我也曾質疑過他的決定 但事後來看 教授永遠總是對的
In Arsene We Trust.
--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15-07-08T00:46
at 2015-07-08T00:46

By Catherine
at 2015-07-08T06:42
at 2015-07-08T06:42

By Daph Bay
at 2015-07-08T12:39
at 2015-07-08T12:39

By Irma
at 2015-07-08T18:36
at 2015-07-08T18:36

By Kama
at 2015-07-09T00:33
at 2015-07-09T00:33

By Edith
at 2015-07-09T06:29
at 2015-07-09T06:29

By Lydia
at 2015-07-09T12:26
at 2015-07-09T12:26

By Megan
at 2015-07-09T18:23
at 2015-07-09T18:23

By Gilbert
at 2015-07-10T00:19
at 2015-07-10T00:19

By Freda
at 2015-07-10T06:16
at 2015-07-10T06:16

By Michael
at 2015-07-10T12:13
at 2015-07-10T12:13

By Thomas
at 2015-07-10T18:09
at 2015-07-10T18:09

By Emma
at 2015-07-11T00:06
at 2015-07-11T00:06

By Hedy
at 2015-07-11T06:03
at 2015-07-11T06:03

By Callum
at 2015-07-11T12:00
at 2015-07-11T12:00

By Olivia
at 2015-07-11T17:56
at 2015-07-11T17:56

By Hazel
at 2015-07-11T23:53
at 2015-07-11T23:53

By Delia
at 2015-07-12T05:50
at 2015-07-12T05:50

By Adele
at 2015-07-12T11:46
at 2015-07-12T11:46

By Doris
at 2015-07-12T17:43
at 2015-07-12T17:43

By Irma
at 2015-07-12T23:40
at 2015-07-12T23:4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5-07-13T05:36
at 2015-07-13T05:36

By Ingrid
at 2015-07-13T11:33
at 2015-07-13T11:33

By Olga
at 2015-07-13T17:30
at 2015-07-13T17:30

By Dinah
at 2015-07-13T23:27
at 2015-07-13T23:27

By Frederica
at 2015-07-14T05:23
at 2015-07-14T05:23

By George
at 2015-07-14T11:20
at 2015-07-14T11:20

By Oliver
at 2015-07-14T17:17
at 2015-07-14T17:17

By John
at 2015-07-14T23:13
at 2015-07-14T23:13

By Ingrid
at 2015-07-15T05:10
at 2015-07-15T05:10

By Mason
at 2015-07-15T11:07
at 2015-07-15T11:07

By Poppy
at 2015-07-15T17:03
at 2015-07-15T17:03

By Christine
at 2015-07-15T23:00
at 2015-07-15T23:00

By Carol
at 2015-07-16T04:57
at 2015-07-16T04:57

By Donna
at 2015-07-16T10:54
at 2015-07-16T10:54

By Daph Bay
at 2015-07-16T16:50
at 2015-07-16T16:50

By Quintina
at 2015-07-16T22:47
at 2015-07-16T22:47

By Lucy
at 2015-07-17T04:44
at 2015-07-17T04:44

By Odelette
at 2015-07-17T10:40
at 2015-07-17T10:40

By Enid
at 2015-07-17T16:37
at 2015-07-17T16:37

By Jacob
at 2015-07-17T22:34
at 2015-07-17T22:34

By Freda
at 2015-07-18T04:30
at 2015-07-18T04:30

By Audriana
at 2015-07-18T10:27
at 2015-07-18T10:27

By Kyle
at 2015-07-18T16:24
at 2015-07-18T16:24

By Isla
at 2015-07-18T22:21
at 2015-07-18T22:21

By Oliver
at 2015-07-19T04:17
at 2015-07-19T04:17

By Eden
at 2015-07-19T10:14
at 2015-07-19T10:14

By Leila
at 2015-07-19T16:11
at 2015-07-19T16:11

By Franklin
at 2015-07-19T22:07
at 2015-07-19T22:07

By Dora
at 2015-07-20T04:04
at 2015-07-20T04:04

By Kristin
at 2015-07-20T10:01
at 2015-07-20T10:01

By Hamiltion
at 2015-07-20T15:57
at 2015-07-20T15:57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7-20T21:54
at 2015-07-20T21:54

By Sierra Rose
at 2015-07-21T03:51
at 2015-07-21T03:51

By Emma
at 2015-07-21T09:48
at 2015-07-21T09:48

By Leila
at 2015-07-21T15:44
at 2015-07-21T15:44

By Kristin
at 2015-07-21T21:41
at 2015-07-21T21:41

By Daph Bay
at 2015-07-22T03:38
at 2015-07-22T03:38

By Poppy
at 2015-07-22T09:34
at 2015-07-22T09:34

By Sierra Rose
at 2015-07-22T15:31
at 2015-07-22T15:31

By Hedda
at 2015-07-22T21:28
at 2015-07-22T21:28

By Joe
at 2015-07-23T03:24
at 2015-07-23T03:24
Related Posts
中國大運隊

By Agnes
at 2015-07-07T18:27
at 2015-07-07T18:27
可惜!台灣世大男足0比0逼和義大利 淨

By Hazel
at 2015-07-07T18:15
at 2015-07-07T18:15
世大運男足 Match3

By Christine
at 2015-07-07T14:59
at 2015-07-07T14:59
世大運/捷報!封鎖加拿大 中華男足歷史

By Agatha
at 2015-07-06T23:25
at 2015-07-06T23:25
慘絕人寰38:0!電影情節真實上演

By Connor
at 2015-07-06T23:23
at 2015-07-06T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