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班寫歷史 游泳再接再勵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Emma
at 2010-07-24T09:51
at 2010-07-24T09:51
Table of Contents
「民國99 台灣九九」─中時「台灣運動一百年」系列專題報導
許家班寫歷史 游泳再接再勵
2010-07-24(採訪/陳志祥,整理/何榮幸)
台灣四周環海,早年承襲日本游泳運動發展模式,讓台灣成為亞洲泳壇的奪牌勁旅,甚至
威脅日本的亞洲霸主地位;但因缺乏系統性推動計畫,台灣泳壇風光不再,偶有佳作也是
曇花一現,殊為可惜。
保障工作 早年泳將屢創佳績
日治時代即已進入台灣的游泳運動,隨著一九二三年台灣體育協會設立「水泳部」而確立
全台賽事化。當時台北淡水、台南安平是各級學校進行「臨海訓練」的重鎮,女性游泳風
氣行,北一女、長榮中學、淡江中學等校也很早就成立了游泳隊。
「光復後台灣游泳運動靠著少數人推廣,成績好的選手可到銀行工作,所以老一代泳將很
多是銀行員工」,七十八歲的泳壇大老徐興泰回憶,因工作有保障,加上菲律賓、香港華
僑效力,早期國手可在亞運拿到獎牌。但相關設備仍簡陋,以高雄市為例,一九八四年以
前學校泳池都是日治時期所留下。
徐興泰是隨國府來台的小兵,到台灣才練泳,他說:「當年的北泳隊、碧潭隊、高雄市六
四兵工廠都是實力好的游泳隊。」拿過亞運一百自由式銀牌的高嘉弘號稱「碧潭之鰻」,
是第一位出國(日本)受訓的選手。
當時唯一來台前即接受正規泳訓的李惇漢,在台灣組起「李家班」,成為泳壇「家族團體
」的濫觴,隨後有江家班、周家班、林家班、許家班、沈家班與林家班,徐興泰說:「這
些家族的凝聚力,對台灣游泳發展有重大貢獻。」
「許家班」掌門人李東興參加過亞運、奧運;他曾率領台東縣隊包辦省運男、女所有金牌
。一九七四年轉往高雄市發展,帶領高雄市從一九八一年區運起連續稱霸男泳十六屆,拿
到省、區、全運會金牌不下二百面,創下高雄市游泳最輝煌時代。
團結征戰 家族泳隊成績輝煌
「許家班成員有李東興、許玉雲、許東和、陳復龍、李玉環、李士宏、許峰銘、許素卿、
李英倫、許志傑等,前後兩代大約廿多人。」曾經保有十三項全國紀錄的許東雄說:「許
家班是苦練出來的,我哥哥李東興(從祖父姓)從德記洋行老闆浦德克學到先進技巧,嚴
格訓練我們。」
許東雄是一九七○年曼谷亞運「四銅得主」,他強調:「其實我有可能奪金,因為我在四
百公尺混合式預賽打破亞運、亞洲紀錄,但決賽時日本隊兩人夾攻我,以誘餌打亂我的節
奏,輸得不甘心。」
失落11年 國際賽重圓金牌夢
一九七四到七八年是許東雄的巔峰期,多項成績超越亞運,但一九七○年代台灣國際空間
受挫,台灣泳壇也進入「失落的年代」。一九八六年後亞洲泳壇版圖丕變,台灣好手愈來
愈難在國際大賽出頭天,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林季蟬在女子八百公尺自由式游進第九
名、九八年曼谷亞運蔡淑敏在女子二百公尺自由式奪下首金,都是偶而出現的驚奇,而「
蛙王」蔡心巖等名將也都無以為繼。
直到二○○八年北京奧運,許東雄的兒子許志傑在二百公尺蝶式游出一分五十六秒五九,
打破全國紀錄,是台灣在奧運男子游泳第一位晉級十六強複賽;隔年東亞運,程琬容在女
子四百公尺混合式決賽以四分四十秒二一奪金,繼蔡淑敏後再度在大型運動會奪金,但前
後已相距十一年。
馬英九總統希望投入百億元在全台廣設泳池,徐興泰、許東雄都覺得可惜,如能拿出部分
經費進行人才培養計畫、強化游泳教練素質,如此不僅人人會游泳,台灣也能恢復以往在
池畔拿牌歡呼的感動。
http://99go.chinatimes.com/news-7-1537.htm
--
許家班寫歷史 游泳再接再勵
2010-07-24(採訪/陳志祥,整理/何榮幸)
台灣四周環海,早年承襲日本游泳運動發展模式,讓台灣成為亞洲泳壇的奪牌勁旅,甚至
威脅日本的亞洲霸主地位;但因缺乏系統性推動計畫,台灣泳壇風光不再,偶有佳作也是
曇花一現,殊為可惜。
保障工作 早年泳將屢創佳績
日治時代即已進入台灣的游泳運動,隨著一九二三年台灣體育協會設立「水泳部」而確立
全台賽事化。當時台北淡水、台南安平是各級學校進行「臨海訓練」的重鎮,女性游泳風
氣行,北一女、長榮中學、淡江中學等校也很早就成立了游泳隊。
「光復後台灣游泳運動靠著少數人推廣,成績好的選手可到銀行工作,所以老一代泳將很
多是銀行員工」,七十八歲的泳壇大老徐興泰回憶,因工作有保障,加上菲律賓、香港華
僑效力,早期國手可在亞運拿到獎牌。但相關設備仍簡陋,以高雄市為例,一九八四年以
前學校泳池都是日治時期所留下。
徐興泰是隨國府來台的小兵,到台灣才練泳,他說:「當年的北泳隊、碧潭隊、高雄市六
四兵工廠都是實力好的游泳隊。」拿過亞運一百自由式銀牌的高嘉弘號稱「碧潭之鰻」,
是第一位出國(日本)受訓的選手。
當時唯一來台前即接受正規泳訓的李惇漢,在台灣組起「李家班」,成為泳壇「家族團體
」的濫觴,隨後有江家班、周家班、林家班、許家班、沈家班與林家班,徐興泰說:「這
些家族的凝聚力,對台灣游泳發展有重大貢獻。」
「許家班」掌門人李東興參加過亞運、奧運;他曾率領台東縣隊包辦省運男、女所有金牌
。一九七四年轉往高雄市發展,帶領高雄市從一九八一年區運起連續稱霸男泳十六屆,拿
到省、區、全運會金牌不下二百面,創下高雄市游泳最輝煌時代。
團結征戰 家族泳隊成績輝煌
「許家班成員有李東興、許玉雲、許東和、陳復龍、李玉環、李士宏、許峰銘、許素卿、
李英倫、許志傑等,前後兩代大約廿多人。」曾經保有十三項全國紀錄的許東雄說:「許
家班是苦練出來的,我哥哥李東興(從祖父姓)從德記洋行老闆浦德克學到先進技巧,嚴
格訓練我們。」
許東雄是一九七○年曼谷亞運「四銅得主」,他強調:「其實我有可能奪金,因為我在四
百公尺混合式預賽打破亞運、亞洲紀錄,但決賽時日本隊兩人夾攻我,以誘餌打亂我的節
奏,輸得不甘心。」
失落11年 國際賽重圓金牌夢
一九七四到七八年是許東雄的巔峰期,多項成績超越亞運,但一九七○年代台灣國際空間
受挫,台灣泳壇也進入「失落的年代」。一九八六年後亞洲泳壇版圖丕變,台灣好手愈來
愈難在國際大賽出頭天,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林季蟬在女子八百公尺自由式游進第九
名、九八年曼谷亞運蔡淑敏在女子二百公尺自由式奪下首金,都是偶而出現的驚奇,而「
蛙王」蔡心巖等名將也都無以為繼。
直到二○○八年北京奧運,許東雄的兒子許志傑在二百公尺蝶式游出一分五十六秒五九,
打破全國紀錄,是台灣在奧運男子游泳第一位晉級十六強複賽;隔年東亞運,程琬容在女
子四百公尺混合式決賽以四分四十秒二一奪金,繼蔡淑敏後再度在大型運動會奪金,但前
後已相距十一年。
馬英九總統希望投入百億元在全台廣設泳池,徐興泰、許東雄都覺得可惜,如能拿出部分
經費進行人才培養計畫、強化游泳教練素質,如此不僅人人會游泳,台灣也能恢復以往在
池畔拿牌歡呼的感動。
http://99go.chinatimes.com/news-7-1537.htm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亞運射箭國手出爐 王正邦落選

By Dinah
at 2010-07-24T00:32
at 2010-07-24T00:32
首屆青年奧運 聖火在雅典點燃

By William
at 2010-07-24T00:31
at 2010-07-24T00:31
南韓半職業化 月薪台將7倍

By Andy
at 2010-07-23T18:19
at 2010-07-23T18:19
世武賽 醫學氣功拿國旗出賽

By Doris
at 2010-07-23T17:59
at 2010-07-23T17:59
譚雅婷抗壓 穩保第1 射進亞運

By Wallis
at 2010-07-23T12:17
at 2010-07-23T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