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練幾顆發球? - 桌球

By Leila
at 2012-11-04T04:04
at 2012-11-04T04:04
Table of Contents
「發球到底要練幾種、練到怎樣才夠啊?」
今天失眠,突然想到幾年前在我剛開始帶系隊的時候有學弟這樣問過我。
現在我想我有答案可以分享了,就來跟各位板友參詳一下。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篇文章是以 系隊~乙組中下程度 為對象所寫,
所以勢必會有很多觀念到了層級較高的選手身上不適用。
先從結論說起:我認為,「兩套」夠用了。
考量到系隊球員的基本功水準、練球時間等等,我覺得這個數量差不多!
說明如下:
發球,不是用顆來計算。
縱使你質量再好、速度再快,沒有混淆視聽的配套,那顆發球吃到兩三分之後就會開始被
接回來。到後面對手至少可以變出四、五種落點或手法來搞你!
因此,我個人建議練發球一定要練一組,一般是"沉的配空的" "側(上)旋配側下"
而這一組球,務必要練到旋轉差異明確、動作上盡量相似。
另外強調一點就是,「軌跡」也要盡量相似!很沉的下旋會有一種球"想要往回跳"的沉滯
感,配套的空球基本上也要練到看起來不會往前跳才行。
重點來了!
發球的旋轉一定要持續練習,越發會越轉(除非練錯了...)
但是重點不是在旋轉,是在 1.旋轉差異(如前述) 2.落點 3.銜接
落點比較簡單:正反手、短球可以在網前,或是二跳剛好壓白線、長球務求壓白線
這其實沒有對錯,只要你想好就好了
最麻煩的是銜接!這也是今天這篇文章會出線的主要原因。
銜接我個人認為只要做到短球摸得回去 + 進攻套路打得出來 + 機會球把握就好
有的時候看別的系隊請了教練,很有系統訓練。可是進到實戰,高球自己打下網、切球自
己切死、人家變個方向就不會打的比比皆是...
(而且這種人搞不好還很愛練發球搶攻...)
我是覺得,要求系隊程度的球員起板之後一定要能拉到得分實在有點難度。
那需要足夠的連續正手跟擺速,因此我認為在能夠起板把握住機會就好,後面打到如何就
如何。
可是該一板得分的機會球絕對要進(發空球騙到對手)、對方跟你切球摸摸不能先死
這兩點是我後來帶隊要求的重點。
因此在練習時,我覺得應該要2~3人一組,一個發一個接。
為什麼?節省桌子啊 (無誤,還可以單雙打同時進行耶!!)
↑覺得是搞笑的人一定不知道學校桌子有多難搶...
發球的人就一套兩種球輪著發。努力去騙接發的隊友就是了。然後接發的人也要多變換手
法,既練習自己的接發球變化也讓發球的人學習應對不同的回球方式。
最後,有三點要強調
第一,沒有人規定兩套發球一定要不同的旋轉。
我覺得如果你很擅長把下旋發沉、空球動作又可以一樣,一組短的一組長的就很夠用了。
最重要的還是看你的發球能不能製造機會,機會來了你可以把握住多少
第二,系統訓練依然重要。
系統訓練可以提高擊球的穩定度。過了前三板之後還是相當仰賴基本功的
只是看到很多人練球練一堆,卻連基本的前三板都掌握不住、亂死一堆,實在可惜
第三,不要真的傻傻地只練兩套啊... XD
我考量到系隊的練球時間與質量不能與校隊比
那樣的時間內能顧好基本功、發球、套路...的人幾乎是沒有吧
我覺得可以以比賽來幫自己的練球做分段,以我們隊來說,一年大概就一學期一場大的
因此我都是跟學弟妹說「兩次比賽之間要完成什麼什麼」,通常包含一組新的發球。
一兩年累積下來,其實變化也是很多的!
所謂兩套,是我認為準備好這個數量,在上場時比較不會因為發球而吃虧
希望這樣可以給一些很想變強的新手建立一些信心,祝各位持續進步
晚安
--
今天失眠,突然想到幾年前在我剛開始帶系隊的時候有學弟這樣問過我。
現在我想我有答案可以分享了,就來跟各位板友參詳一下。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篇文章是以 系隊~乙組中下程度 為對象所寫,
所以勢必會有很多觀念到了層級較高的選手身上不適用。
先從結論說起:我認為,「兩套」夠用了。
考量到系隊球員的基本功水準、練球時間等等,我覺得這個數量差不多!
說明如下:
發球,不是用顆來計算。
縱使你質量再好、速度再快,沒有混淆視聽的配套,那顆發球吃到兩三分之後就會開始被
接回來。到後面對手至少可以變出四、五種落點或手法來搞你!
因此,我個人建議練發球一定要練一組,一般是"沉的配空的" "側(上)旋配側下"
而這一組球,務必要練到旋轉差異明確、動作上盡量相似。
另外強調一點就是,「軌跡」也要盡量相似!很沉的下旋會有一種球"想要往回跳"的沉滯
感,配套的空球基本上也要練到看起來不會往前跳才行。
重點來了!
發球的旋轉一定要持續練習,越發會越轉(除非練錯了...)
但是重點不是在旋轉,是在 1.旋轉差異(如前述) 2.落點 3.銜接
落點比較簡單:正反手、短球可以在網前,或是二跳剛好壓白線、長球務求壓白線
這其實沒有對錯,只要你想好就好了
最麻煩的是銜接!這也是今天這篇文章會出線的主要原因。
銜接我個人認為只要做到短球摸得回去 + 進攻套路打得出來 + 機會球把握就好
有的時候看別的系隊請了教練,很有系統訓練。可是進到實戰,高球自己打下網、切球自
己切死、人家變個方向就不會打的比比皆是...
(而且這種人搞不好還很愛練發球搶攻...)
我是覺得,要求系隊程度的球員起板之後一定要能拉到得分實在有點難度。
那需要足夠的連續正手跟擺速,因此我認為在能夠起板把握住機會就好,後面打到如何就
如何。
可是該一板得分的機會球絕對要進(發空球騙到對手)、對方跟你切球摸摸不能先死
這兩點是我後來帶隊要求的重點。
因此在練習時,我覺得應該要2~3人一組,一個發一個接。
為什麼?節省桌子啊 (無誤,還可以單雙打同時進行耶!!)
↑覺得是搞笑的人一定不知道學校桌子有多難搶...
發球的人就一套兩種球輪著發。努力去騙接發的隊友就是了。然後接發的人也要多變換手
法,既練習自己的接發球變化也讓發球的人學習應對不同的回球方式。
最後,有三點要強調
第一,沒有人規定兩套發球一定要不同的旋轉。
我覺得如果你很擅長把下旋發沉、空球動作又可以一樣,一組短的一組長的就很夠用了。
最重要的還是看你的發球能不能製造機會,機會來了你可以把握住多少
第二,系統訓練依然重要。
系統訓練可以提高擊球的穩定度。過了前三板之後還是相當仰賴基本功的
只是看到很多人練球練一堆,卻連基本的前三板都掌握不住、亂死一堆,實在可惜
第三,不要真的傻傻地只練兩套啊... XD
我考量到系隊的練球時間與質量不能與校隊比
那樣的時間內能顧好基本功、發球、套路...的人幾乎是沒有吧
我覺得可以以比賽來幫自己的練球做分段,以我們隊來說,一年大概就一學期一場大的
因此我都是跟學弟妹說「兩次比賽之間要完成什麼什麼」,通常包含一組新的發球。
一兩年累積下來,其實變化也是很多的!
所謂兩套,是我認為準備好這個數量,在上場時比較不會因為發球而吃虧
希望這樣可以給一些很想變強的新手建立一些信心,祝各位持續進步
晚安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Wallis
at 2012-11-06T08:13
at 2012-11-06T08:13

By John
at 2012-11-09T15:40
at 2012-11-09T15:40

By Audriana
at 2012-11-12T18:15
at 2012-11-12T18:15

By Blanche
at 2012-11-13T04:47
at 2012-11-13T04:47

By Wallis
at 2012-11-13T11:57
at 2012-11-13T11:57

By Kristin
at 2012-11-16T21:53
at 2012-11-16T21:53

By Mia
at 2012-11-19T11:40
at 2012-11-19T11:40

By Harry
at 2012-11-22T18:04
at 2012-11-22T18:04

By Mason
at 2012-11-26T17:07
at 2012-11-26T17:07

By Liam
at 2012-11-27T18:24
at 2012-11-27T18:24

By Olive
at 2012-12-01T00:47
at 2012-12-01T00:47

By Sierra Rose
at 2012-12-04T03:54
at 2012-12-04T03:54

By Rae
at 2012-12-07T22:42
at 2012-12-07T22:42

By Enid
at 2012-12-08T05:28
at 2012-12-08T05:28

By Aaliyah
at 2012-12-11T11:28
at 2012-12-11T11:28

By Doris
at 2012-12-15T07:31
at 2012-12-15T07:31

By Elizabeth
at 2012-12-15T10:32
at 2012-12-15T10:32

By Tracy
at 2012-12-20T08:52
at 2012-12-20T08:52

By Edith
at 2012-12-24T16:05
at 2012-12-24T16:05

By Vanessa
at 2012-12-27T13:56
at 2012-12-27T13:56

By Poppy
at 2012-12-28T00:00
at 2012-12-28T00:00

By Elvira
at 2013-01-01T12:33
at 2013-01-01T12:33

By Agatha
at 2013-01-03T02:54
at 2013-01-03T02:54

By Victoria
at 2013-01-04T15:17
at 2013-01-04T15:17

By Genevieve
at 2013-01-05T03:14
at 2013-01-05T03:14

By Enid
at 2013-01-08T15:00
at 2013-01-08T15:00

By Gary
at 2013-01-12T08:58
at 2013-01-12T08:58

By George
at 2013-01-12T17:24
at 2013-01-12T17:24

By Ula
at 2013-01-14T10:45
at 2013-01-14T10:45

By Joe
at 2013-01-17T13:37
at 2013-01-17T13:37

By Hedwig
at 2013-01-18T08:14
at 2013-01-18T08:14

By Genevieve
at 2013-01-19T14:39
at 2013-01-19T14:39

By Elvira
at 2013-01-23T10:08
at 2013-01-23T10:08

By Edith
at 2013-01-27T02:58
at 2013-01-27T02:58

By Ida
at 2013-01-27T15:42
at 2013-01-27T15:42

By Daph Bay
at 2013-01-30T15:43
at 2013-01-30T15:43

By Necoo
at 2013-02-03T08:28
at 2013-02-03T08:28

By Odelette
at 2013-02-04T09:14
at 2013-02-04T09:14

By Aaliyah
at 2013-02-05T15:02
at 2013-02-05T15:02

By Rebecca
at 2013-02-09T03:58
at 2013-02-09T03:58

By Tracy
at 2013-02-13T22:19
at 2013-02-13T22:19

By Sarah
at 2013-02-18T11:04
at 2013-02-18T11:04

By Tracy
at 2013-02-19T13:54
at 2013-02-19T13:54

By Zanna
at 2013-02-24T08:01
at 2013-02-24T08:01

By Cara
at 2013-02-27T07:36
at 2013-02-27T07:36

By Puput
at 2013-03-03T05:23
at 2013-03-03T05:23
Related Posts
大甲地區打桌球(星期日15:00)

By Aaliyah
at 2012-11-04T01:23
at 2012-11-04T01:23
如何切的較轉

By Zora
at 2012-11-04T00:36
at 2012-11-04T00:36
想請問大陸皮反手膠皮的配置

By Emily
at 2012-11-03T23:19
at 2012-11-03T23:19
台中學球

By Queena
at 2012-11-03T23:06
at 2012-11-03T23:06
VEGA PRO 2.0 黑色

By Bethany
at 2012-11-03T21:19
at 2012-11-03T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