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藍板對轉型控衛的標準為何那麼高? - 籃球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22-02-05T11:35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也有看一下歐洲青訓籃球

他們是採用俱樂部式分級制

但是各個國家因為經濟上的侷限

所以多少也有點差異

有錢一點分級上可以很多

窮一點可能就只分大學生跟以下(立陶宛)

那他們基本上在青年籃球的教育

就不是這麼侷限

或者只讓你打適合的位置而已

矮個子球員一樣多少要學籃下低位

高個子一樣要學投射跟傳球

所以你怎麼看歐洲籃球系統走到出頭

產出來的球員

幾乎什麼都會一點

所以什麼轉不轉型 真的問題沒那麼大

也都相較台灣球員

都要打到大學18.19歲這麼老才開始轉

來的容易太多

而且不是說

他們轉型就把原本該要會的

都當作不用會了

高的一樣籃下打超兇

矮的一樣擋拆投射好

好比你一個200公分 練打2.3號好了

結果快攻遇到180cm

一樣還是逃著打

籃下接到球

卻完全沒有籃下的空間感跟腳步

只能轉出去一定要面框才會打

這真的在台籃看到很多



然後回到話題

美國就是相較下精英式訓練

看的都是nba為主的方式養成

資源也好 基層比賽的量也大

從小大概國高中就能獲得高強度的訓練

營養師 訓練師 投資自己甚至就會出現

外加基層籃球人口有歐洲將近10倍

造成強大的籃球實力不在話下

不過也是有一些被詬病的地方

球員每個都需要一球在手

打球都像nba球員lol

另外還有

現在美國沒有太能打國際賽的中鋒

低位跟籃下空間敏銳度 傳球等

可能都不如歐洲高大球員

2019世界杯的陣容

超過6‘10的球員

只有turner 能拿到較多的上場時間

大多還是依賴6‘7-6’9的幾位

用他們超強運動力來對抗歐洲七呎長人

雖然最後只拿著第六

但是這隻美國隊常常在場上的平均身高

甚至都沒有比中華隊高上多少

大概五位180,185,193,201,203

有時候就是這個身高在場上

仰賴高度的運動力來對抗也真的不簡單

不過重點還是美國現今打法是長人除了

AD & KD這種類型才比較容易派上去打

一個高一前都還在打後衛的長人

一個一直以來都能夠做2&3號動作的長人

也因為如此

造成這幾年的法國帶給美國威脅都相當大

原因他們有當今世界護框能力最強的球員

再過幾年如果victor wembanyama

再養起來

也許法國隊真的會更加可怕

但是你看即便7‘3吋的他

一樣面框會打 背框雖然力量還不足

但衝擊籃框一樣意識上好

空間感也是不錯

他才18歲不到而已

這些歐陸高大球員

基本的型態就不會像台灣球員

高大球員的「柱子型態那麼重」

當然有些人也是特例

只是相對上,台灣球員大概200以上

不只練出來的少

真的也慢慢因為職業賽場的位置

都被洋將卡死不少

上場時間也少

不然他們真的不要說轉型(真的太慢)

更不用說連上去實戰來驗證

來犯錯 再來調整的機會都不多


就像上篇說的

簡祐哲轉型的問題

不是他不能這樣打

問題打了後

他原本擅長的都變成不會了

一個球員在定型大概就在17.18歲

你突然要一個20出頭純二號位

改成控球後衛

基本上根本太慢了

加上台籃身高範圍可以容忍

基本上個人認為轉型根本不是太必須了

就把基本穩定住

其他能做到哪就不用太強求了

只是年紀輕一點進去高階球賽

比較好幫助轉型成果也是對的

不行早點回歸就好了

因此我還是認為21歲才開始職業

還是有點晚就是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馬建豪

他再兩個月就是21歲

基本上他上場需要目前

只要把投射練好以外

輪替一些籃下的防守以外

個人希望

他的籃下低位多少也要會打一些
(不過美國好像沒什麼人練了)

他唯一個上場影片9分鐘

隊上根本沒有給他練持球的機會

基本就是C&S

雖有少數衝擊籃框的機會

但是他的方式

只能說真的還是比較粗糙

不是很擅長

也許樣本不足

但這一些應該更早就要會的

你說什麼對抗性什麼的有進步?

這一些不是他高中畢業後

前面幾年早該做到的?

他已經高中畢業三年了

甚至目前他已經一個多月沒上過場

幾乎同齡的日本富永 跟南韓李賢重

早就在球隊擔當重要角色甚至王牌

他們還會討論他們對抗性嗎?

他們都是可以拿出「數據」討論的

這種真的無法看到什麼轉不轉型

進不進步的成果

所以我還是一直認為我們台籃的基層問題

以及旅美的一些想法

都還需要調整

而且他們去的D1學校

也不是什麼超級名牌大學

實力都是很穩定排名靠前

這樣說好了

他們學校的層級可能

球打不好 頂多上不了場

課業沒顧好 還會被退學

任何球員一進來能不能讓教練獲得信心

就能決定上場

而且大學這個學齡

身體技術等發展都上來了

上下幾屆不會差距太大

下一批學弟進來搞不好又把他往下擠了

美國沒有什麼學長學弟制

實力優先

馬建豪唯一優勢就是身高

他還算高的

所以不管怎麼樣

希望未來他還是多上場

不然對岸不少人在酸曾凡博在G league

打不上球


問題曾目前上場時間還是馬的兩倍

上場還有九場還多過於馬七場而已

聯盟強度及隊內競爭更不用說

年紀還小了兩歲

那馬怎麼辦?

那針對P跟T1

我認為兩個聯盟還是需要並存一陣子

目前台籃職業並沒有所謂養成的體制

也沒有自組二軍或者發展聯盟

除了少數璞園跟台啤

但不是放個兩隊不同聯盟就叫養成

而是需要挹注一些資源跟計畫

所以之前許晉哲有說

這樣持續選秀進來

一定有人很快打不上球

那未來會不會又出現類似李家瑞的例子?

真的很難說

所以目前球隊數量多一點

多少還是可以幫助到目前準備挑戰職業

的基層球員的傾向


不過能撐到多久

也真的很難說

另外還有未來東超等

看能不能跟歐洲一樣

球員互相流通多(但這個跟疫情有關係)


否則目前這個情況下去

基層上來的球員

也勢必會遇到一些問題

我能打到球嗎?

終歸變成早期中華職棒

一個蘿蔔一個坑而已

你進來兩個新球員

我可能就解僱兩個表現不佳球員

但是表現不佳也許也是年輕球員(受傷還是狀態不好)

也許職業本來就很現實

只是這一塊似乎未來還有討論空間就是了


所以我還是希望兩個 還是三個聯盟

都持續加油

反正已經不能更差了

這樣下去搞不好會有一些

革命性的轉變也很難說

就讓子彈飛一陣子吧



最後,希望中華隊還是好好組起來

即便籃協真的太爛了

台籃加油!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2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2-01-31T19:53
真心希望可以朝歐洲的方式進行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22-02-05T16:58
中國也是學歐洲 問題只學皮毛。比賽不多 而且年齡
謊報造成大打小。而不是歐洲是你夠強。就讓你越級
打怪。像doncic大概16歲就上成人職業打球了。中國
偶爾還讓謊報來打正確年齡的(年紀越小的身體差距
會明顯)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2-01-31T19:53
另外中國基層約3000名球員而已 其實大概是台灣三倍
左右而已..(高中算起)
Joe avatar
By Joe
at 2022-02-05T16:58
學不了歐洲的吧?15.6歲就打職業了,不一定給薪水,
中國是直接15.6歲就給錢了,就是職業球員了。台灣還
是比賽太密集的問題,比賽太少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1-31T19:53
主要人家青訓一樣要你有高中學歷 還能讓你轉換跑道
換到正常大學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2-05T16:58
台灣學不了是當然。但是就是參考。否則日本的社團
制我們也不行 韓國cp值高的我們也不行。中國黃人高
大取材制我們也沒有 哈哈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2-01-31T19:53
台灣就比較像美國 只是全部都超低階版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22-02-05T16:58
歐洲青訓稍微參考 但是是簡體字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2-01-31T19:53
而且可能有點不客觀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4425526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22-02-05T16:58
推一個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1-31T19:53
其實照理説應該適合的還是日本社團制 但在台灣很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22-02-05T16:58
1.國內官方正式的比賽太少。2.win or go home對球
員長期培養不利。3.承上為了贏(j)hbl球隊沒有時間開
發球員的能力。4.企業贊助沒有到基層,說白了俱樂
部就是企業。5.基層教練層度不足,不是說教練不辛苦
,但很多思維觀念太老舊。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2-01-31T19:53
不要說基層教練,甚至hbl名校我都覺得有這問題,松X
我覺得就是。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2-02-05T16:58
wembanyama是只能打面框
本季他上來打高階的比賽表現很差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2-01-31T19:53
不過他年紀跟身體空間還能努力就是了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22-02-05T16:58
簡單講就是沒人材,HBL的身高就這樣,得分主力在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22-01-31T19:53
170~190cm,再高一點搶好籃板就不錯了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22-02-05T16:58
就算法國過幾年有wembanyama甚至是真的養起來 美國
還是不太需要擔心啦 他們每年就是有一堆鬼神出現 法
國現在可以算是歐洲最強的吧 他們也是一直送球員去
留美 看以前立陶宛還是塞爾維亞跟美國打 上半場還
能咬著 但基本上下半場就會直接崩掉 很大一部分還是
運動能力和體能啦 那為什麼法國近幾年能跟美國抗痕
我覺得很大一部分還是他們陣中有蠻多都是留美的球
員再加上他們才有的歐洲體力的打法 其實也不用完全
學歐美 亞洲就有日韓可以讓我們借鏡了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22-01-31T19:53
想打出亞洲再來想怎麼抗衡亞洲之外的國家也不遲 但
以台灣訓練的方式要系統性由上到下的整合 幾乎是不
可能 把好球員從小丟到美國其實就是比較好的方式
歐洲那邊的分層什麼的太複雜 我不認為把球員送去
歐洲會比美國好 我可能也有說錯的地方 再請大家多多
指教ㄌ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22-02-05T16:58
旅外個人認為難度很高。因為這個跟球員本身心智及
家庭經濟能力會有很大的連結性。再來是年齡要更小
就要出去。我內文其實比較大的想法是希望訓練上可
能要調整。旅美的話真的目前整體資源不到位。棒球
有一堆資源跟計劃讓小孩去日本讀高中打球。都幾乎
是可以讓你高中不用家裡花錢。台灣目前太難了。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2-01-31T19:53
https://youtu.be/a8vRsMBobYc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2-02-05T16:58
台灣目前旅日高中生已經破百以上 最近幾乎都超過10
個以上。問題不少都在高中畢業後就是不打球。不過
他們真的學業跟日文證照n1等都有取得。法國旅美球
員可能生涯延伸性的可能比較好。但是歐洲籃球其實
整體都不錯就是。法國不見得是唯一亮點。立陶宛 塞
爾維亞等一樣持續很好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2-01-31T19:53
球員分級這個台灣差太遠了。我們頂多就是不要看到2
00以上的球員 現在看到矮小球員防守球還不往內打。
這種情況真的很orz.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22-02-05T16:58
真正基層沒那麼多人 訓練又能維持。身材也沒有高我
們到哪裡。一樣是菁英制。最好的借鏡就是韓國lol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22-01-31T19:53
去年France u19 目前十二位球員 大部份還是歐洲體
系出來 讀到高中後才出來。型的建構還是18歲依舊是
在歐洲發展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22-02-05T16:58
裡面yvan 跟Louis 兩位都比我們馬小一歲。在ncaa上
場時間及機會都多很多..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22-01-31T19:53
與其寄望旅外球員 不如把台灣自培弄好更重要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2-05T16:58
上面法國u19 總共12球員。只有2位旅美 而且是高中
畢業後過去。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2-01-31T19:53
應該不能說高中畢業 而是大都在歐洲法國籃球體系成
長。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22-02-05T16:58
其實台灣籃球發展至今沒有看到一個明確的目標與長
期規劃。阿三哥之前上摸骨有講到這塊,頭如果確立了
下面自然歸位。現在就是國中高中大學職籃中華隊都
玩自己的,缺乏統合。雖然各層級聯賽光鮮亮麗,行銷
到位,但國際實力卻是萎縮的。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2-01-31T19:53
如果要學歐洲 俱樂部制是整體運動文化的移植 更難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22-02-05T16:58
台灣以前甲組綁高中就是類似歐洲體制了
培養也沒好啊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22-01-31T19:53
國中高中大學相當2級3級4級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22-02-05T16:58
法國其實就是身體素質很好啦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2-01-31T19:53
他們全黑人組人身體跟美國對差不多 身高更好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2-02-05T16:58
台灣旅外念大學目前為止說來其實都是失敗
陳盈俊一級才打一年 23歲只能打弱隊替補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22-01-31T19:53
林廷謙20歲在一級倒數只能打替補

桃園雲豹IG:針對歐頓發表申明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22-02-05T01:04
內文: T1聯盟桃園雲豹籃球隊前洋將歐頓(Daniel Orton)昨日深夜在個人社群媒體發文,提及 本隊總經理蘇翊傑(Brett)對他言語騷擾、甚至人身攻擊一事,本隊嚴正聲明,歐頓因在 場上態度不佳,總經理與球隊皆針對他場上表現進行溝通,並依照合約處理相關事務,絕 無出言不遜情事。 歐頓是桃園雲豹成軍 ...

台籃最強控衛 蔣淯安成英熊「真大腿」MV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2-02-04T23:36
記者杜奕君/台北報導 T1職籃成軍首季,匯集多位昔日SBL戰將、CBA旅外戰將乃至於UBA潛力新星,組成堅實本 土戰力,在例行賽上半季賽程結束後,各隊都有主力本土戰將繳出亮眼表現。其中,台啤 英熊當家主控蔣淯安繳出平均18.5分、5.2籃板、5助攻、1.5抄截,外帶每場2.2顆三分球 的優質數據,絕對是上半 ...

艾迪FB:SBL首度全面開放洋將 應景賀歲照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2-02-04T23:26
大年初四是傳統開工日,就用這張12年前,臺灣籃球聯賽首度全面開放洋將的應景賀歲照 片跟大家拜個年,祝所有人福虎生豐,順便考考大家還記得這3大洋將是誰嗎? 但不要反問我他們現在還有沒有在打球,他們早就退休了,不過當年在臺灣也都有留下顯 赫個人表現與戰功,像單場最高分、大三元與幫助球隊奪冠! https: ...

歐頓:來雲豹要小心,球隊GM言語霸凌我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2-02-04T23:21
Any of my fellow players thinking of going to play for the Taoyuan Leopards in Taiwan beware. Iand#39;ve never had a team try to get me to sign an NDA. Th ...

鋼鐵人總教練為何叫杜力?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2-04T23:08
有關鋼鐵人的文章裡面 看推文很多都叫他杜力 這是綽號嗎?他本名不是DeMarcus Berry嗎?應該叫貝瑞吧 杜力這名稱哪裡來的?誰可以解釋一下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