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百桿言 - 高爾夫球

By Ingrid
at 2009-04-10T10:28
at 2009-04-10T10:28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是個人心路歷程與破百桿言 不喜可直接跳到 學高爾夫得心得 ----------
從大學開始就陸陸續續的接觸到了高爾夫
修課 參加社團 那個時候算是略略懂點皮毛
後來有了其他興趣(釣魚 衝浪...)
實在很難有毅力的把這個十分折磨人的運動繼續打下去
荒廢幾年之後(當然根本算不上浪費 畢竟所費心力金錢都有限)
來到美國念博班 也有了重新拾回球桿的機會與環境
(千萬不要問我為什麼念博班還有空練球打球 我只會告訴你我是念社會科學不用做實驗)
剛好我們這有個練習場的會員算是相當划算 $400usd/year 打到飽
切球推桿沙坑樣樣俱全 還有天然的草皮可以打 頭就很乾脆的洗下去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我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 買了一組不太適合我的鐵桿
Taylormade rac-Lt "STIFF" 天殺的硬桿身~~~~~
我很懷疑在那前幾個月得生不如死 80%可以怪在球桿頭上 (其實是自己笨啦)
一來是球桿太硬 二來也沒錢找教練 美國教練真的太貴 $65usd/30 mins
只能找個打得很好的朋友幫我偶而看一下 看他拿我的七鐵打的虎虎生風
隨便貓貓就160-170 還對我說 你得桿子很好打壓
我就在旁邊暗暗流淚 7鐵阿 是我對不起你 沒有沒有用的桿子 只有沒有用的人
也證明了打不好真的不是桿子的問題(廢話嘛)
後來朋友離開北卡到加州工作 我也失去了球友與幫我矯正姿勢的朋友
接下來就是痛苦的土法煉鋼 一個禮拜上練習場2-3天 其實真的很沒有效率
這樣練了半年到一年 很少上場打球 覺得自己底子太差 打不動
那時候大概130-140桿左右吧 印象中是這個成績
大部分時間都在練鐵桿 開球也還很不行
後來繼續土法煉鋼 悶著頭又練了半年多 開始比較常上場打球
到最近幾個月一個禮拜練3-4天球 最少兩個禮拜就會上場一次(學生價走路$20usd)
成績一直在一百出頭徘徊 偶而會小爆11X 感覺破百近在眼前
狠下心買了一支新driver (Cleveland Hibore XLS $127 usd)
過了調適的陣痛期後 現在覺得真的挺好打 較直且遠 甜蜜點大 比較有信心
也開始把自己擊球的姿勢用DC錄下來 真的挺有用的 很多錯誤平常都沒感覺
總算今天在主場順利打出97桿 感動阿~~~~~~
------------------------- 以上是廢話分隔線--------------------------------
最近板上蠻多分享怎麼學高爾夫的文章
那時候看到就想說等我破百也來分享一下好了 不然成績太差有點難為情
1. 首先高爾夫是一種相當難的運動 沒有強大的毅力與決心可以按左鍵離開了
不過正因為有挑戰性 高爾夫也是一樣可以打一輩子的運動
上一次上場 跟我同組的兩個阿伯一個71歲一個72歲 打得相當不錯 被電慘了
其中一個距離還很不錯哩(以他的年紀來說) 常常跟我打差不多遠或短我一點
2. 找個比較懂得人一起去買球具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不要像我一樣買了一套不適合自己的鐵桿 打擊自己的信心
反正也不是要打職業 好打就好 成績最重要(成績好心情才會爽 哈哈~~~~~~)
(我換了新driver問我朋友說 頭比較大好像比較沒有手感 之前用那支driver頭比較小顆
基本上打到球的手感就可以知道打好打壞往哪邊飛 他回我一句 成績比較重要 真是精闢)
3. 姿勢方面還是三不五時要找教練看一下或是自己錄下來請朋友幫忙看看有沒有大問題
小問題總是調整不完
不過我個人覺得土法煉鋼 自己悶著頭練真的沒什麼效率
浪費時間而且進步很慢 本人的切身之痛
練球練得多不如練得有效率
4. 練球絕對不能少而且要持之以恆 不要一天捕魚三天曬網
球練得多對球感絕對有幫助 至少可以幫助你對自己身體的控制
當然效率還是最重要 練得少是絕對不行 一個禮拜練個兩天是基本
5. 切球跟推桿才是成績進步的關鍵
千萬不要悶著頭練鐵桿跟木桿 切球跟推桿也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更是成績要提升的關鍵
driver打得差可以用鐵桿救
鐵桿打得差可以用切球救
切球打得差可以用推桿救
推桿推得差 沒得救
自己的一些小心得 見笑了 也請板上諸位強者不吝指教
--
從大學開始就陸陸續續的接觸到了高爾夫
修課 參加社團 那個時候算是略略懂點皮毛
後來有了其他興趣(釣魚 衝浪...)
實在很難有毅力的把這個十分折磨人的運動繼續打下去
荒廢幾年之後(當然根本算不上浪費 畢竟所費心力金錢都有限)
來到美國念博班 也有了重新拾回球桿的機會與環境
(千萬不要問我為什麼念博班還有空練球打球 我只會告訴你我是念社會科學不用做實驗)
剛好我們這有個練習場的會員算是相當划算 $400usd/year 打到飽
切球推桿沙坑樣樣俱全 還有天然的草皮可以打 頭就很乾脆的洗下去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我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 買了一組不太適合我的鐵桿
Taylormade rac-Lt "STIFF" 天殺的硬桿身~~~~~
我很懷疑在那前幾個月得生不如死 80%可以怪在球桿頭上 (其實是自己笨啦)
一來是球桿太硬 二來也沒錢找教練 美國教練真的太貴 $65usd/30 mins
只能找個打得很好的朋友幫我偶而看一下 看他拿我的七鐵打的虎虎生風
隨便貓貓就160-170 還對我說 你得桿子很好打壓
我就在旁邊暗暗流淚 7鐵阿 是我對不起你 沒有沒有用的桿子 只有沒有用的人
也證明了打不好真的不是桿子的問題(廢話嘛)
後來朋友離開北卡到加州工作 我也失去了球友與幫我矯正姿勢的朋友
接下來就是痛苦的土法煉鋼 一個禮拜上練習場2-3天 其實真的很沒有效率
這樣練了半年到一年 很少上場打球 覺得自己底子太差 打不動
那時候大概130-140桿左右吧 印象中是這個成績
大部分時間都在練鐵桿 開球也還很不行
後來繼續土法煉鋼 悶著頭又練了半年多 開始比較常上場打球
到最近幾個月一個禮拜練3-4天球 最少兩個禮拜就會上場一次(學生價走路$20usd)
成績一直在一百出頭徘徊 偶而會小爆11X 感覺破百近在眼前
狠下心買了一支新driver (Cleveland Hibore XLS $127 usd)
過了調適的陣痛期後 現在覺得真的挺好打 較直且遠 甜蜜點大 比較有信心
也開始把自己擊球的姿勢用DC錄下來 真的挺有用的 很多錯誤平常都沒感覺
總算今天在主場順利打出97桿 感動阿~~~~~~
------------------------- 以上是廢話分隔線--------------------------------
最近板上蠻多分享怎麼學高爾夫的文章
那時候看到就想說等我破百也來分享一下好了 不然成績太差有點難為情
1. 首先高爾夫是一種相當難的運動 沒有強大的毅力與決心可以按左鍵離開了
不過正因為有挑戰性 高爾夫也是一樣可以打一輩子的運動
上一次上場 跟我同組的兩個阿伯一個71歲一個72歲 打得相當不錯 被電慘了
其中一個距離還很不錯哩(以他的年紀來說) 常常跟我打差不多遠或短我一點
2. 找個比較懂得人一起去買球具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不要像我一樣買了一套不適合自己的鐵桿 打擊自己的信心
反正也不是要打職業 好打就好 成績最重要(成績好心情才會爽 哈哈~~~~~~)
(我換了新driver問我朋友說 頭比較大好像比較沒有手感 之前用那支driver頭比較小顆
基本上打到球的手感就可以知道打好打壞往哪邊飛 他回我一句 成績比較重要 真是精闢)
3. 姿勢方面還是三不五時要找教練看一下或是自己錄下來請朋友幫忙看看有沒有大問題
小問題總是調整不完
不過我個人覺得土法煉鋼 自己悶著頭練真的沒什麼效率
浪費時間而且進步很慢 本人的切身之痛
練球練得多不如練得有效率
4. 練球絕對不能少而且要持之以恆 不要一天捕魚三天曬網
球練得多對球感絕對有幫助 至少可以幫助你對自己身體的控制
當然效率還是最重要 練得少是絕對不行 一個禮拜練個兩天是基本
5. 切球跟推桿才是成績進步的關鍵
千萬不要悶著頭練鐵桿跟木桿 切球跟推桿也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更是成績要提升的關鍵
driver打得差可以用鐵桿救
鐵桿打得差可以用切球救
切球打得差可以用推桿救
推桿推得差 沒得救
自己的一些小心得 見笑了 也請板上諸位強者不吝指教
--
Tags:
高爾夫球
All Comments

By Dorothy
at 2009-04-15T00:35
at 2009-04-15T00:35
Related Posts
旅美名將林玉萍 執教青少年高球營隊

By Doris
at 2009-04-09T11:35
at 2009-04-09T11:35
這個星期六 台北球場 打球2000元

By Selena
at 2009-04-07T23:14
at 2009-04-07T23:14
高爾夫》與世界接軌,中華高協把【台灣】推出去

By Joseph
at 2009-04-07T20:00
at 2009-04-07T20:00
高爾夫》奧古斯塔來了,林文堂二十年來第一人!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9-04-07T18:21
at 2009-04-07T18:21
高爾夫球怎麼學?

By Iris
at 2009-04-07T15:59
at 2009-04-07T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