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故事的火箭一月份觀察 - NBA

By Noah
at 2007-02-05T14:23
at 2007-02-05T14:23
Table of Contents
一月份火箭打出超出預期的10勝4 敗,觀察一下數據,一月份團隊
助攻來到22.1次,本季最高,且這個成績是能夠排到聯盟前10的。
另外失誤則是13.1次,在一月也是聯盟前10。火箭進攻上的磨合並
沒有因為姚明的缺陣而停下腳步,平均得分甚至來到99.9分,比較
可惜的就是三分線命中率因姚明的缺陣稍微滑落到.368,但相較於
前兩個月,火箭一月的三分球出手數卻是本季最高,究竟是因為姚
明的缺陣讓火箭得投更多三分,還是因為進攻上的磨合得到更多空
檔,我想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不過這次還是先把重點放在火
箭的進攻戰術。我從對馬刺的比賽取幾個比較俱代表性,以TMac為
主的戰術出來討論一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火箭最常用的side screen
http://tinyurl.com/2nv66c
TMac一開始位在球場的左側(Alston觀點)且被Bowen在前防守,所以
就利用Howard在罰球線附近接應球,再讓TMac擺脫Bowen的防守到外
線拿球。這樣做的意義在於Howard接到球後,如果Bowen還繼續在前
防守,則有可能會被開後門,以Bowen的經驗當然知道要改變防守方
式,也因此給了TMac拿球的機會。 最後Alston傳完球後和球場右側
的Battier交叉走位。
http://tinyurl.com/yv5x65
一開始Bowen就已經變成普通的防守方式,所以Howard能簡單地把球
傳給TMac,並且在傳完球之後往右邊底線走, 這時原本在右邊底線
的Mutombo往上走替TMac設掩護
http://tinyurl.com/2cdgkh
一個大家都看過的Pick & Roll。這邊馬刺採用Show & Recover,事
實上這是馬刺主要對應P&R的手段。此時Oberto向外移動設置障礙讓
TMac得從外側繞過他,爭取Bowen跟上TMac的時間。注意火箭隊其他
球員的站位試圖替P&R清出空間
http://tinyurl.com/278tt5
這張圖能看到Oberto設完障礙準備回頭防守Mutombo,不過他被TMac
帶得稍微遠了一點,稍後會造成他一些麻煩。Mutombo檔完後往籃框
空手切。Howard這個時候到禁區卡位
http://tinyurl.com/33j3rp
剛剛Oberto設置障礙的效果讓Bowen能在TMac面對籃框時就擋在他前
面。這時TMac有四個傳球選擇,不消說也知道Mutombo的空檔最大,
但這也是因為Howard到禁區卡位,讓原本應該要去幫忙Orberto防守
的Duncan得待在籃下免得Parker守到Howard。最後這次進攻以Mutombo
的麻花手做結,Duncan的選擇造成對馬刺有利的結果。 有趣的是當
往禁區切的人是姚明時Duncan得怎麼選擇
火箭也喜歡在攻守轉換時打Pick & Roll
http://tinyurl.com/ys9sdy
TMac推進到前場後,從後趕來的Mutombo順勢替他設了一個掩護,馬
刺照例用Show & Recover見招拆招。 這時Duncan守的Howard還在螢
幕外面
http://tinyurl.com/22n7gu
Oberto的障礙這次也設的不錯,TMac還是得花時間從外側繞過他,
往籃框切的Mutombo這次沒應該是沒機會了,Duncan站的位置讓TMac
沒機會傳球給Mutombo。這時Howard還在螢幕外散步
http://tinyurl.com/2h53j2
這張圖可以看到馬刺這次防守依然成功,因為Duncan的關係,Oberto
有充足的時間回頭跟上Mutombo, Bowen也因為Oberto的障礙能跟上
TMac。這時Howard總算過了半場,守他的Duncan離他有一大段距離,
來不及出來設障礙,所以他也順勢給了TMac一個掩護
http://tinyurl.com/29u7xx
TMac離三分線的距離再次說明馬刺的成功防守,不過從後面跟上來設
掩護的Howard又給了TMac一次機會。空曠的球場右側對TMac來說是一
次進攻的好機會,所以在Howard站定後TMac就加速往右側切入,Howard
也順勢往球場左側準備接應投中距離
http://tinyurl.com/2brj8d
TMac的加速讓Bowen只能從側邊跟上他,Duncan此時必須站出來幫忙防
守免得TMac上當晚的10大好球。TMac也知道Duncan會出來, 所以從他
的腳步可以看出已經準備收球跳投,旁邊的Bowen當然也沒閒著,TMac
起跳後就跟上來要封阻,這時TMac就能把球傳給另一邊有空檔的Howard
中距離跳投,一個看似簡單的吸引包夾後傳球就這樣完成了
除了Pick & Roll外,火箭也常用底線的深切讓TMac拿球進攻
http://tinyurl.com/2h3zzm
這次進攻由Head擔任控衛,球場左側的TMac給底線的Battier一個掩護
讓他到弧頂接球
http://tinyurl.com/29ylzt
Head傳球給Battier後可以選擇往左右兩邊走,往右走的話一個TMac單
打的機會就出來了,TMac可以打之前介紹的P&R或想辦法在底線接球單
打Bowen。注意Bowen的防守, 老經驗的他依然以阻止TMac接球為防守
的第一要務,另外Horry對Battier的壓迫也讓他沒辦法傳球給TMac ,
兩位老將的防守經驗在這邊一覽無遺。回到Head, 他在這次進攻選擇
往左走,而且也沒浪費這次空手走位, 做了一個三角步替自己製造一
些機會。 注意右邊底線的Wells, 他正在觀察Head的動向來判斷自己
接下來的走位
http://tinyurl.com/38xkmr
Wells確定Head往左邊走之後準備由禁區的腰位空手切入, Mutombo似
乎忘了要幫他設掩護。如果現在走位的是TMac, 那他應該擁有打斷這
次進攻的權力,可以選擇往外線走接球跳投,不過Wells應該沒麼多自
由,所以還是以完成戰術為優先往禁區切
http://tinyurl.com/37xqeu
可以看到Wells切入禁區後的要球動作, 他這一切引起Duncan和Bowen
的注意,注意Bowen和上一張圖的差異,他站位的改變稍微給了TMac一
些空間(不過手還是放在TMac身上注意他的動向)。這次Wells的切入只
是晃子,真正的目的是幫TMac掩護
http://tinyurl.com/2amet3
這次戰術的目的出現了,底線的兩個掩護讓TMac到球場右側接球, 在
弧頂的Battier為了有好的傳球角度往右邊帶球
http://tinyurl.com/39wr45
這張圖可以看到Mutombo的掩護和TMac帶有一點弧度地繞出來接球徹底
把Bowen封在自己背後,在這邊可以看到TMac空手跑位時的閱讀能力,
最後TMac用切入後小帳加一結束這次進攻。 這次戰術成功主要的關鍵
還是在於Wells的切入讓Bowen對TMac的防守稍微鬆懈, 造成現在得追
著他屁股跑的結果。 火箭的半場進攻很多都建立在這種聲東擊西或攻
對手不得不防的策略之上。 "誤導"這個進攻觀念是出身Railey流派的
JVG最根本的進攻思想
講到TMac閱讀比賽的能力,下面這個進攻也可以拿出來看看
http://tinyurl.com/2myg8v
一開始Mutombo在罰球線給Wells一個掩護,讓他到左側45度角給Head
掩護。球場右側的TMac正在閱讀球隊的進攻。Battier的站位讓Bowen
認為他可能要給TMac設掩護, 因此Bowen稍微站離TMac遠一點準備繞
過Battier。火箭這個時候的陣容比較矮小,所以Elson會對到Battier
,攻守轉換時Bowen示意Elson要注意到這點
http://tinyurl.com/374o73
球場左側的Head和Wells開始打P&R,Mutombo幫Wells擋完後順勢往球
場右側走準備再設一個掩護,這是常見的中鋒規範。注意馬刺隊除了
Bowen外的四個人注意力都放在球場右側的P&R上面
http://tinyurl.com/2v2lny
Mutombo掩護的對象原來是Battier,這個超出原本Bowen和Elson的預
期,所以我們看到兩人同時想追出去, TMac這時發現Bowen的視線從
他身上離開所以往球場左側空手切,這邊Bowen和Elson犯了防守交代
不清楚的錯,讓火箭在後面擁有更好的進攻機會。球場右側Finley和
Parker交換防守,Wells則是掩護完後往底線走, 準備再幫TMac設掩
護
http://tinyurl.com/2x2joy
最後可以看到火箭同時開出TMac和Battier兩個空檔
整體來說火箭隊在這場比賽的戰術都稱不上複雜, 很多時候一個P&R
就結束一次進攻。不過即便打得簡單,能夠處理好戰術中每個契機自
然能把簡單的東西發揮出極大的效果,其實這也就所謂的"磨合",每
個球員都能注重細節把小地方做好,戰術的效果自然就會出現,我想
這也多少說明火箭為何能在缺乏姚明的情況下打出不錯的成績
二月份火箭的賽程相較於一月輕鬆不少,不過在第一場比賽就因為控
衛Alston被趕出場和TMac手腕受傷而大敗給黃蜂。從前面幾個戰術的
探討來看,火箭非常需要能夠單打的進攻球員來吸引防守球員的注意
,讓其他單打能力比較弱的球員能在防守比較鬆懈的情況下製造機會
,如何能讓Alson和TMac以外的球員(就是你,Wells)發揮單打威力,
應該就是二月的觀察重點,另一個觀察重點就是月底姚明歸隊之後,
火箭的進攻是否需要適應期,且這個適應期會持續多久
--
助攻來到22.1次,本季最高,且這個成績是能夠排到聯盟前10的。
另外失誤則是13.1次,在一月也是聯盟前10。火箭進攻上的磨合並
沒有因為姚明的缺陣而停下腳步,平均得分甚至來到99.9分,比較
可惜的就是三分線命中率因姚明的缺陣稍微滑落到.368,但相較於
前兩個月,火箭一月的三分球出手數卻是本季最高,究竟是因為姚
明的缺陣讓火箭得投更多三分,還是因為進攻上的磨合得到更多空
檔,我想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不過這次還是先把重點放在火
箭的進攻戰術。我從對馬刺的比賽取幾個比較俱代表性,以TMac為
主的戰術出來討論一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火箭最常用的side screen
http://tinyurl.com/2nv66c
TMac一開始位在球場的左側(Alston觀點)且被Bowen在前防守,所以
就利用Howard在罰球線附近接應球,再讓TMac擺脫Bowen的防守到外
線拿球。這樣做的意義在於Howard接到球後,如果Bowen還繼續在前
防守,則有可能會被開後門,以Bowen的經驗當然知道要改變防守方
式,也因此給了TMac拿球的機會。 最後Alston傳完球後和球場右側
的Battier交叉走位。
http://tinyurl.com/yv5x65
一開始Bowen就已經變成普通的防守方式,所以Howard能簡單地把球
傳給TMac,並且在傳完球之後往右邊底線走, 這時原本在右邊底線
的Mutombo往上走替TMac設掩護
http://tinyurl.com/2cdgkh
一個大家都看過的Pick & Roll。這邊馬刺採用Show & Recover,事
實上這是馬刺主要對應P&R的手段。此時Oberto向外移動設置障礙讓
TMac得從外側繞過他,爭取Bowen跟上TMac的時間。注意火箭隊其他
球員的站位試圖替P&R清出空間
http://tinyurl.com/278tt5
這張圖能看到Oberto設完障礙準備回頭防守Mutombo,不過他被TMac
帶得稍微遠了一點,稍後會造成他一些麻煩。Mutombo檔完後往籃框
空手切。Howard這個時候到禁區卡位
http://tinyurl.com/33j3rp
剛剛Oberto設置障礙的效果讓Bowen能在TMac面對籃框時就擋在他前
面。這時TMac有四個傳球選擇,不消說也知道Mutombo的空檔最大,
但這也是因為Howard到禁區卡位,讓原本應該要去幫忙Orberto防守
的Duncan得待在籃下免得Parker守到Howard。最後這次進攻以Mutombo
的麻花手做結,Duncan的選擇造成對馬刺有利的結果。 有趣的是當
往禁區切的人是姚明時Duncan得怎麼選擇
火箭也喜歡在攻守轉換時打Pick & Roll
http://tinyurl.com/ys9sdy
TMac推進到前場後,從後趕來的Mutombo順勢替他設了一個掩護,馬
刺照例用Show & Recover見招拆招。 這時Duncan守的Howard還在螢
幕外面
http://tinyurl.com/22n7gu
Oberto的障礙這次也設的不錯,TMac還是得花時間從外側繞過他,
往籃框切的Mutombo這次沒應該是沒機會了,Duncan站的位置讓TMac
沒機會傳球給Mutombo。這時Howard還在螢幕外散步
http://tinyurl.com/2h53j2
這張圖可以看到馬刺這次防守依然成功,因為Duncan的關係,Oberto
有充足的時間回頭跟上Mutombo, Bowen也因為Oberto的障礙能跟上
TMac。這時Howard總算過了半場,守他的Duncan離他有一大段距離,
來不及出來設障礙,所以他也順勢給了TMac一個掩護
http://tinyurl.com/29u7xx
TMac離三分線的距離再次說明馬刺的成功防守,不過從後面跟上來設
掩護的Howard又給了TMac一次機會。空曠的球場右側對TMac來說是一
次進攻的好機會,所以在Howard站定後TMac就加速往右側切入,Howard
也順勢往球場左側準備接應投中距離
http://tinyurl.com/2brj8d
TMac的加速讓Bowen只能從側邊跟上他,Duncan此時必須站出來幫忙防
守免得TMac上當晚的10大好球。TMac也知道Duncan會出來, 所以從他
的腳步可以看出已經準備收球跳投,旁邊的Bowen當然也沒閒著,TMac
起跳後就跟上來要封阻,這時TMac就能把球傳給另一邊有空檔的Howard
中距離跳投,一個看似簡單的吸引包夾後傳球就這樣完成了
除了Pick & Roll外,火箭也常用底線的深切讓TMac拿球進攻
http://tinyurl.com/2h3zzm
這次進攻由Head擔任控衛,球場左側的TMac給底線的Battier一個掩護
讓他到弧頂接球
http://tinyurl.com/29ylzt
Head傳球給Battier後可以選擇往左右兩邊走,往右走的話一個TMac單
打的機會就出來了,TMac可以打之前介紹的P&R或想辦法在底線接球單
打Bowen。注意Bowen的防守, 老經驗的他依然以阻止TMac接球為防守
的第一要務,另外Horry對Battier的壓迫也讓他沒辦法傳球給TMac ,
兩位老將的防守經驗在這邊一覽無遺。回到Head, 他在這次進攻選擇
往左走,而且也沒浪費這次空手走位, 做了一個三角步替自己製造一
些機會。 注意右邊底線的Wells, 他正在觀察Head的動向來判斷自己
接下來的走位
http://tinyurl.com/38xkmr
Wells確定Head往左邊走之後準備由禁區的腰位空手切入, Mutombo似
乎忘了要幫他設掩護。如果現在走位的是TMac, 那他應該擁有打斷這
次進攻的權力,可以選擇往外線走接球跳投,不過Wells應該沒麼多自
由,所以還是以完成戰術為優先往禁區切
http://tinyurl.com/37xqeu
可以看到Wells切入禁區後的要球動作, 他這一切引起Duncan和Bowen
的注意,注意Bowen和上一張圖的差異,他站位的改變稍微給了TMac一
些空間(不過手還是放在TMac身上注意他的動向)。這次Wells的切入只
是晃子,真正的目的是幫TMac掩護
http://tinyurl.com/2amet3
這次戰術的目的出現了,底線的兩個掩護讓TMac到球場右側接球, 在
弧頂的Battier為了有好的傳球角度往右邊帶球
http://tinyurl.com/39wr45
這張圖可以看到Mutombo的掩護和TMac帶有一點弧度地繞出來接球徹底
把Bowen封在自己背後,在這邊可以看到TMac空手跑位時的閱讀能力,
最後TMac用切入後小帳加一結束這次進攻。 這次戰術成功主要的關鍵
還是在於Wells的切入讓Bowen對TMac的防守稍微鬆懈, 造成現在得追
著他屁股跑的結果。 火箭的半場進攻很多都建立在這種聲東擊西或攻
對手不得不防的策略之上。 "誤導"這個進攻觀念是出身Railey流派的
JVG最根本的進攻思想
講到TMac閱讀比賽的能力,下面這個進攻也可以拿出來看看
http://tinyurl.com/2myg8v
一開始Mutombo在罰球線給Wells一個掩護,讓他到左側45度角給Head
掩護。球場右側的TMac正在閱讀球隊的進攻。Battier的站位讓Bowen
認為他可能要給TMac設掩護, 因此Bowen稍微站離TMac遠一點準備繞
過Battier。火箭這個時候的陣容比較矮小,所以Elson會對到Battier
,攻守轉換時Bowen示意Elson要注意到這點
http://tinyurl.com/374o73
球場左側的Head和Wells開始打P&R,Mutombo幫Wells擋完後順勢往球
場右側走準備再設一個掩護,這是常見的中鋒規範。注意馬刺隊除了
Bowen外的四個人注意力都放在球場右側的P&R上面
http://tinyurl.com/2v2lny
Mutombo掩護的對象原來是Battier,這個超出原本Bowen和Elson的預
期,所以我們看到兩人同時想追出去, TMac這時發現Bowen的視線從
他身上離開所以往球場左側空手切,這邊Bowen和Elson犯了防守交代
不清楚的錯,讓火箭在後面擁有更好的進攻機會。球場右側Finley和
Parker交換防守,Wells則是掩護完後往底線走, 準備再幫TMac設掩
護
http://tinyurl.com/2x2joy
最後可以看到火箭同時開出TMac和Battier兩個空檔
整體來說火箭隊在這場比賽的戰術都稱不上複雜, 很多時候一個P&R
就結束一次進攻。不過即便打得簡單,能夠處理好戰術中每個契機自
然能把簡單的東西發揮出極大的效果,其實這也就所謂的"磨合",每
個球員都能注重細節把小地方做好,戰術的效果自然就會出現,我想
這也多少說明火箭為何能在缺乏姚明的情況下打出不錯的成績
二月份火箭的賽程相較於一月輕鬆不少,不過在第一場比賽就因為控
衛Alston被趕出場和TMac手腕受傷而大敗給黃蜂。從前面幾個戰術的
探討來看,火箭非常需要能夠單打的進攻球員來吸引防守球員的注意
,讓其他單打能力比較弱的球員能在防守比較鬆懈的情況下製造機會
,如何能讓Alson和TMac以外的球員(就是你,Wells)發揮單打威力,
應該就是二月的觀察重點,另一個觀察重點就是月底姚明歸隊之後,
火箭的進攻是否需要適應期,且這個適應期會持續多久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07-02-07T01:36
at 2007-02-07T01:36

By Lucy
at 2007-02-11T02:51
at 2007-02-11T02:51

By Ida
at 2007-02-15T00:46
at 2007-02-15T00:46

By Zanna
at 2007-02-17T02:17
at 2007-02-17T02:17

By Elvira
at 2007-02-17T17:10
at 2007-02-17T17:10

By Hedwig
at 2007-02-17T18:27
at 2007-02-17T18:27

By Ivy
at 2007-02-21T06:20
at 2007-02-21T06:20

By Queena
at 2007-02-25T11:05
at 2007-02-25T11:05

By Charlie
at 2007-02-26T15:17
at 2007-02-26T15:17

By Kama
at 2007-03-02T05:10
at 2007-03-02T05:10

By Emily
at 2007-03-04T04:16
at 2007-03-04T04:16

By Jack
at 2007-03-06T18:47
at 2007-03-06T18:47

By Leila
at 2007-03-10T23:24
at 2007-03-10T23:24

By Quanna
at 2007-03-14T16:58
at 2007-03-14T16:58

By Harry
at 2007-03-19T14:41
at 2007-03-19T14:41

By Kama
at 2007-03-23T19:31
at 2007-03-23T19:31

By Joe
at 2007-03-24T00:21
at 2007-03-24T00:21

By Jessica
at 2007-03-27T20:55
at 2007-03-27T20:55

By Mia
at 2007-03-28T07:25
at 2007-03-28T07:25

By Edith
at 2007-03-30T12:03
at 2007-03-30T12:03

By Franklin
at 2007-04-03T15:53
at 2007-04-03T15:5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7-04-05T00:01
at 2007-04-05T00:01

By Candice
at 2007-04-06T11:27
at 2007-04-06T11:27

By Adele
at 2007-04-10T03:52
at 2007-04-10T03:52

By Candice
at 2007-04-10T19:12
at 2007-04-10T19:12

By Harry
at 2007-04-11T21:57
at 2007-04-11T21:57

By Isla
at 2007-04-12T07:38
at 2007-04-12T07:38

By Freda
at 2007-04-14T00:57
at 2007-04-14T00:57

By Doris
at 2007-04-14T20:45
at 2007-04-14T20:45

By Puput
at 2007-04-15T22:10
at 2007-04-15T22:10

By Oliver
at 2007-04-20T10:20
at 2007-04-20T10:20

By Robert
at 2007-04-25T08:02
at 2007-04-25T08:02

By Irma
at 2007-04-27T03:49
at 2007-04-27T03:49

By Hamiltion
at 2007-05-01T09:25
at 2007-05-01T09:25

By Xanthe
at 2007-05-05T07:35
at 2007-05-05T07:35

By Kristin
at 2007-05-07T22:36
at 2007-05-07T22:36

By Daniel
at 2007-05-11T21:27
at 2007-05-11T21:27

By Linda
at 2007-05-16T10:38
at 2007-05-16T10:38

By Jake
at 2007-05-20T10:16
at 2007-05-20T10:16

By Yedda
at 2007-05-20T20:34
at 2007-05-20T20:34

By Bennie
at 2007-05-25T19:25
at 2007-05-25T19:25

By Linda
at 2007-05-28T14:16
at 2007-05-28T14:16

By Christine
at 2007-05-29T17:36
at 2007-05-29T17:36

By Andy
at 2007-05-31T20:21
at 2007-05-31T20:21

By Hedda
at 2007-06-01T02:20
at 2007-06-01T02:20

By Bennie
at 2007-06-05T14:46
at 2007-06-05T14:46
Related Posts
十年(三)

By Quanna
at 2007-02-04T15:15
at 2007-02-04T15:15
俠客只有六呎十一吋半!

By Ula
at 2007-02-04T13:34
at 2007-02-04T13:34
請問球場的使用權

By Puput
at 2007-02-03T22:21
at 2007-02-03T22:21
LBJ昨天的犯規跟Manu的膝擊

By Brianna
at 2007-02-03T08:40
at 2007-02-03T08:40
最應該感謝隊友助攻的球員

By Kyle
at 2007-02-02T23:49
at 2007-02-02T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