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單決賽觀感 - 網球 Tennis
By Daph Bay
at 2011-07-05T04:11
at 2011-07-05T04:11
Table of Contents
想不到K大的一篇決賽心得,到最後變成Federer的單反日記。
我想光榮登基的Nole也多少可以感受到,要蓋過費天王的人氣真不容易!!
不過引出了arodriguez大大為我們講解壓制Nadal強力正手抽球的三種方式的好文,
真可謂拋玉引玉的真實典範(當然也不能漠視推文中同為i開頭大大拋的磚囉)。
從Federer獨霸網壇到Nadal近年來的崛起,還以為Nadal會持續獨霸網壇。
沒想到今年Nole對戰Nadal幾乎是完全的勝利,也為Nadal稱霸網壇樹立了障礙。
而Nole克Nadal=>Nadal克Federer=>Federer的三強鼎立的局面,
的的確確是溫網之後,我覺得最具故事性的話題了,就和大家最喜歡的三國演義一樣。
說實在的,三強之中無疑的我還是最喜歡Federer,
如同網球的起源是貴族的運動一般,Federer的打球就像是個優雅卻有霸氣的貴族。
與很多網友提到的一樣,Federer的網球技巧非常全面。
身體的柔韌性使得球速不是最頂尖的發球所帶的側旋威力強大,
完美的正手加壓拉拍、帶切的正反手回擊(包括底線或網前的回擊或放小球),
四大天王中唯一跟發球上網時代接軌的歷程使得網前處理球的技巧非常優越,
再加上所有運動類的球評和像我這樣只會躲在電腦前嘴砲的人愛提到的"天賦",
讓Fed的在移位上面的預判及當球接觸到球拍的感覺跟頂尖球手比起來,就是優越了一點,
在完美的身手當中能夠被提起的缺點,不過就是近年來被Nadal拍下王位後,
不斷被提起的"單手反拍"!
此時就會有三種不同類型的人來評論Federer的反拍︰
第一種 篤信聖經之中 有人打你左臉,就要把右臉也給他打的iamgay110大大類型
"認為Federer的單反異常脆弱"
第二種 像arodriguez大大這種較具網球知識的類型
"認為Federer的單反其實還不錯,只是被Nadal的上旋剋制住"
第三種 瘋狂喜愛Federer的球迷類型(Fed剛被Nadal拍下來的時候的我就是這種)
"認為Federer的單反絕對相當猛,Nadal遲早會輸"
往好處想,至少我當第三種類型不但可以取暖,也比較不會被打臉,XD。
Nadal拍落費天王後當了球王經前面幾篇的統計大概已經有100周的時間,
我心裡面是一直希望Federer再度登上球王寶座,抑或者直接進入戰國時代,
甚至於David Ferrer跟Nadal打的時候我都希望Ferrer贏,
也許是基於東方人對自己體能以及身材的弱勢心態,
導致對於Nadal這種具有優異體能條件以及站在強力網球最頂端類型的王者,
多多少少產生了自卑和失落感,而希望比他體能條件差的選手能打敗他。
而事後想想,這就跟棋靈王裡面進藤光被藤原佐為附身的初期,
對塔矢亮說參加個一些比賽,拿一兩個頭銜的想法一樣白癡。
像Nadal這種站在頂端的球員,為了要達到世界第一而付出的努力,
實在不是像我這種只會躲在電腦前面嘴砲的人可以感受或感覺到的;
而Federer看起來從容不迫的優雅打法,其實背後支撐的也包含優越的體能條件。
我必須要感謝arodriguez大大所發表的優越的技術討論文章,
因為如同大大所說的,Federer的單反就算不是最強,
起碼在現役當中單反要贏過Fed的球員單手應該也數得出來,
而Nadal剋制Federer的關鍵應該不僅僅是正拍抽球的上旋持續攻擊Federer的反拍,
因為Nadal是左手球員,無論是發球或者正拍抽往右手球員的左側,
"球在接觸地面後的上旋或者側旋"加上普遍的印象"正手會比反手強"的想法,
即使像我這樣的嫩嫩右撇子,在遇到右手球員的時候,也會以攻擊其左側為主要戰術。
而Federer對上Nadal的時候發球和正拍抽象Nadal的右側的想法應該也是一樣的。
那為何條件相等的兩位球員卻會導致Nadal剋制Federer的結果???
我想是arodriguez大大提的球員的特性所造成如此的差異,
也就是 "Nadal是防守型" VS "Federer是攻擊型" 此一概念的提出。
在Federer的發球局,毫無疑問的會盡量攻擊Nadal的右側,
而Nadal的回球一定會盡力回在Fed的左側逼Fed只能單反作攻擊,
對Nadal最具威脅的是發球的第一下,一但Nadal接發將球送至Federer左側,
Federer的選擇大致上就是單反"抽球或切球/往右或往左/打回底線或放小球" <===屁話
問題在於如果論多拍來回在底線抽球,
Nadal在底線的左右移位能力是我認為就現在來比是勝過Federer的,
所以Federer絕對會嘗試多上網以及放小球來破壞Nadal的節奏,
而我想Nadal這種體能魔人以及球球不放過的那種態度,
對於Federer這種攻擊型的選手來說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而進入所謂的快速網球的時代,頂尖球員的回發球通常都是壓得很深,
這使得Federer在Nadal的第一個回發球比較容易停留在底線做防守,
所以Federer在自己的發球局通常不容有失,會較有壓力;
Nadal的底線移位防守能力是讓Federer在自己的發球局可謂抓禁見肘。
至於Nadal的發球局中只要以大量攻擊Federer單反的戰術即可。
當Nadal與Federer的交手經驗越多,對於Federer的回球反而越來越能掌握,
再加上Federer的年齡增長是網球選手所謂的體能下滑時期,
與Nadal的年齡增長是網球選手所謂的技術成熟時期。
即使我在怎麼欣賞Federer的優雅球風,也不得不承認Nadal應該是Fed的剋星!
打了這麼多關於Federer天王和Nadal的想法,似乎冷落了新科球王Nole。
只不過是因為我個人對Nole剋制Nadal的想法正如同K大的首篇文章一樣,
提升自己在底線的穩定性,不要放棄任何救球拚球的機會,還有保發極為重要。
感覺Nadal就像男版的Woz(有點愚蠢的想法,因為男子網球發球比女生要強太多了)。
Djokovic在今年溫網球賽與Llodra、Tsonga的比賽多次展現劈腿加撲球的每日好球,
在底線穩定的抽球能力使對手放棄留在底線的纏鬥,
再加上原本就已經很優異的發球能力。
我想有人PO了一篇美網的單打賠率正巧說明了Nole的王者地位。
如果持續保持住這樣的狀態,我想他和Nadal和Federer的三國鼎立,
會是男子網壇上面一直發燒討論的話題(雖然除了四大滿貫網球版都沒甚麼人)。
--
今年暑假遇到了八八水災,每個遇到的人都跟我說他是志工。
志工,慢慢不復存在,當社工系不斷成立,慈善變成了口號。
http://pots.tw/node/259 邁向西方慈善的長征 ─ Live 8 , 搖滾,貧窮與正義
--
我想光榮登基的Nole也多少可以感受到,要蓋過費天王的人氣真不容易!!
不過引出了arodriguez大大為我們講解壓制Nadal強力正手抽球的三種方式的好文,
真可謂拋玉引玉的真實典範(當然也不能漠視推文中同為i開頭大大拋的磚囉)。
從Federer獨霸網壇到Nadal近年來的崛起,還以為Nadal會持續獨霸網壇。
沒想到今年Nole對戰Nadal幾乎是完全的勝利,也為Nadal稱霸網壇樹立了障礙。
而Nole克Nadal=>Nadal克Federer=>Federer的三強鼎立的局面,
的的確確是溫網之後,我覺得最具故事性的話題了,就和大家最喜歡的三國演義一樣。
說實在的,三強之中無疑的我還是最喜歡Federer,
如同網球的起源是貴族的運動一般,Federer的打球就像是個優雅卻有霸氣的貴族。
與很多網友提到的一樣,Federer的網球技巧非常全面。
身體的柔韌性使得球速不是最頂尖的發球所帶的側旋威力強大,
完美的正手加壓拉拍、帶切的正反手回擊(包括底線或網前的回擊或放小球),
四大天王中唯一跟發球上網時代接軌的歷程使得網前處理球的技巧非常優越,
再加上所有運動類的球評和像我這樣只會躲在電腦前嘴砲的人愛提到的"天賦",
讓Fed的在移位上面的預判及當球接觸到球拍的感覺跟頂尖球手比起來,就是優越了一點,
在完美的身手當中能夠被提起的缺點,不過就是近年來被Nadal拍下王位後,
不斷被提起的"單手反拍"!
此時就會有三種不同類型的人來評論Federer的反拍︰
第一種 篤信聖經之中 有人打你左臉,就要把右臉也給他打的iamgay110大大類型
"認為Federer的單反異常脆弱"
第二種 像arodriguez大大這種較具網球知識的類型
"認為Federer的單反其實還不錯,只是被Nadal的上旋剋制住"
第三種 瘋狂喜愛Federer的球迷類型(Fed剛被Nadal拍下來的時候的我就是這種)
"認為Federer的單反絕對相當猛,Nadal遲早會輸"
往好處想,至少我當第三種類型不但可以取暖,也比較不會被打臉,XD。
Nadal拍落費天王後當了球王經前面幾篇的統計大概已經有100周的時間,
我心裡面是一直希望Federer再度登上球王寶座,抑或者直接進入戰國時代,
甚至於David Ferrer跟Nadal打的時候我都希望Ferrer贏,
也許是基於東方人對自己體能以及身材的弱勢心態,
導致對於Nadal這種具有優異體能條件以及站在強力網球最頂端類型的王者,
多多少少產生了自卑和失落感,而希望比他體能條件差的選手能打敗他。
而事後想想,這就跟棋靈王裡面進藤光被藤原佐為附身的初期,
對塔矢亮說參加個一些比賽,拿一兩個頭銜的想法一樣白癡。
像Nadal這種站在頂端的球員,為了要達到世界第一而付出的努力,
實在不是像我這種只會躲在電腦前面嘴砲的人可以感受或感覺到的;
而Federer看起來從容不迫的優雅打法,其實背後支撐的也包含優越的體能條件。
我必須要感謝arodriguez大大所發表的優越的技術討論文章,
因為如同大大所說的,Federer的單反就算不是最強,
起碼在現役當中單反要贏過Fed的球員單手應該也數得出來,
而Nadal剋制Federer的關鍵應該不僅僅是正拍抽球的上旋持續攻擊Federer的反拍,
因為Nadal是左手球員,無論是發球或者正拍抽往右手球員的左側,
"球在接觸地面後的上旋或者側旋"加上普遍的印象"正手會比反手強"的想法,
即使像我這樣的嫩嫩右撇子,在遇到右手球員的時候,也會以攻擊其左側為主要戰術。
而Federer對上Nadal的時候發球和正拍抽象Nadal的右側的想法應該也是一樣的。
那為何條件相等的兩位球員卻會導致Nadal剋制Federer的結果???
我想是arodriguez大大提的球員的特性所造成如此的差異,
也就是 "Nadal是防守型" VS "Federer是攻擊型" 此一概念的提出。
在Federer的發球局,毫無疑問的會盡量攻擊Nadal的右側,
而Nadal的回球一定會盡力回在Fed的左側逼Fed只能單反作攻擊,
對Nadal最具威脅的是發球的第一下,一但Nadal接發將球送至Federer左側,
Federer的選擇大致上就是單反"抽球或切球/往右或往左/打回底線或放小球" <===屁話
問題在於如果論多拍來回在底線抽球,
Nadal在底線的左右移位能力是我認為就現在來比是勝過Federer的,
所以Federer絕對會嘗試多上網以及放小球來破壞Nadal的節奏,
而我想Nadal這種體能魔人以及球球不放過的那種態度,
對於Federer這種攻擊型的選手來說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而進入所謂的快速網球的時代,頂尖球員的回發球通常都是壓得很深,
這使得Federer在Nadal的第一個回發球比較容易停留在底線做防守,
所以Federer在自己的發球局通常不容有失,會較有壓力;
Nadal的底線移位防守能力是讓Federer在自己的發球局可謂抓禁見肘。
至於Nadal的發球局中只要以大量攻擊Federer單反的戰術即可。
當Nadal與Federer的交手經驗越多,對於Federer的回球反而越來越能掌握,
再加上Federer的年齡增長是網球選手所謂的體能下滑時期,
與Nadal的年齡增長是網球選手所謂的技術成熟時期。
即使我在怎麼欣賞Federer的優雅球風,也不得不承認Nadal應該是Fed的剋星!
打了這麼多關於Federer天王和Nadal的想法,似乎冷落了新科球王Nole。
只不過是因為我個人對Nole剋制Nadal的想法正如同K大的首篇文章一樣,
提升自己在底線的穩定性,不要放棄任何救球拚球的機會,還有保發極為重要。
感覺Nadal就像男版的Woz(有點愚蠢的想法,因為男子網球發球比女生要強太多了)。
Djokovic在今年溫網球賽與Llodra、Tsonga的比賽多次展現劈腿加撲球的每日好球,
在底線穩定的抽球能力使對手放棄留在底線的纏鬥,
再加上原本就已經很優異的發球能力。
我想有人PO了一篇美網的單打賠率正巧說明了Nole的王者地位。
如果持續保持住這樣的狀態,我想他和Nadal和Federer的三國鼎立,
會是男子網壇上面一直發燒討論的話題(雖然除了四大滿貫網球版都沒甚麼人)。
--
今年暑假遇到了八八水災,每個遇到的人都跟我說他是志工。
志工,慢慢不復存在,當社工系不斷成立,慈善變成了口號。
http://pots.tw/node/259 邁向西方慈善的長征 ─ Live 8 , 搖滾,貧窮與正義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By Bennie
at 2011-07-06T01:57
at 2011-07-06T01:57
By Rae
at 2011-07-06T23:43
at 2011-07-06T23:43
By Dinah
at 2011-07-07T21:29
at 2011-07-07T21:29
By Odelette
at 2011-07-08T19:16
at 2011-07-08T19:16
By Rebecca
at 2011-07-09T17:02
at 2011-07-09T17:02
By Kristin
at 2011-07-10T14:48
at 2011-07-10T14:48
By Hedy
at 2011-07-11T12:35
at 2011-07-11T12:35
By Elvira
at 2011-07-12T10:21
at 2011-07-12T10:21
By Madame
at 2011-07-13T08:07
at 2011-07-13T08:07
By Agnes
at 2011-07-14T05:53
at 2011-07-14T05:53
By Jack
at 2011-07-15T03:40
at 2011-07-15T03:40
By Kyle
at 2011-07-16T01:26
at 2011-07-16T01:26
By Necoo
at 2011-07-16T23:12
at 2011-07-16T23:12
By Quintina
at 2011-07-17T20:58
at 2011-07-17T20:58
By Harry
at 2011-07-18T18:45
at 2011-07-18T18:45
By Sandy
at 2011-07-19T16:31
at 2011-07-19T16:31
By Hamiltion
at 2011-07-20T14:17
at 2011-07-20T14:17
By Harry
at 2011-07-21T12:04
at 2011-07-21T12:04
Related Posts
登上世界第一(球王)時的年紀(年齡)
By Connor
at 2011-07-05T02:31
at 2011-07-05T02:31
2011年溫布頓男單決賽中央球場之現場觀戰心得
By Yedda
at 2011-07-05T01:52
at 2011-07-05T01:52
表演賽行程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7-05T00:56
at 2011-07-05T00:56
表演賽行程
By Suhail Hany
at 2011-07-05T00:49
at 2011-07-05T00:49
男單決賽觀感
By Frederic
at 2011-07-04T23:59
at 2011-07-04T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