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乒3位大滿貫告別戰驚人相似 - 桌球

By Adele
at 2014-03-18T14:54
at 2014-03-18T14:54
Table of Contents
男乒3位大滿貫告別戰驚人相似 大賽半決賽成絕唱
大滿貫的告別
文/呂海波
在張繼科之前,國際乒壇有過三位男子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爾、劉國梁、孔令輝。
作為中瑞乒壇的代表人物,他們引領了一個亞歐對抗的鼎盛時代,至 今仍有大批狂熱擁
躉。除了包攬三大賽男單桂冠的共同輝煌之外,他們連作別巔峰對決的方式都保持著一致
——在最後一次闖入三大賽的單打半決賽時,均已失敗而 告終……
★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單半決賽
劉國梁0比3瓦爾德內爾(-19,-16,-19)
悉尼奧運會的男單半決賽呈現出非常公平的對局:來自中瑞的4位球員捉對廝殺,一
邊是兩位大滿貫,一邊是兩位只差奧運會冠軍的准大滿貫。在孔令輝戰勝佩爾森昂首步入
決賽後,1992年奪冠的瓦爾德內爾和1996年封王的劉國梁展開了一番殊死決戰。
兩人此前共有過8次交鋒,劉國梁雖以6勝2負佔據優勢,但悉尼奧運會之前的兩次比
賽卻被對手連續翻盤。找到取勝之道的瓦爾德內爾從比賽一開始就 表現出了強烈的求勝
欲望,35歲“高齡”的他把自己的全部才華都傾注在了這場較量中,拼搶兇狠、跑動積極
、看到機會球絕不放過,最終贏得了一場完勝。
儘管結果有些悲壯,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場激烈的對決,三局球下來,劉國梁只輸了9
分而已。在後來的銅牌戰中,劉國梁戰勝了佩爾森,也算沒有空手而歸。
隨著國際乒聯對於競賽規則改革進程的加快,劉國梁和他使用的直板正膠開始逐漸淡
出了競技舞臺。然而直板橫打的技術創新以及中國傳統的直板精髓,在這位大滿貫的執著
努力下得到發揚光大。
★2003年巴黎世乒賽男單半決賽
孔令輝3比4施拉格(-9,7,-10,-8,8,7,-12)
這是一場讓中國球迷揪心扼腕的比賽,就像孔令輝在丟掉最後一分後拋出去的球板,
許多人的心情刹那間一落千丈,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平復。
大家覺得惋惜,是因為孔令輝在1比3落後的情況下已經將大分扳平,並逐漸在決勝局
挽回頹勢,甚至爭取到了賽點;大家感到遺憾,是因為孔令輝當時已經成為那次世乒賽中
國隊在男單項目中的獨苗,他的失利意味著中國人在決賽進行時只能坐上看臺。
孔令輝說這場球自己輸在了關鍵時刻的保守和注意力不集中,當追平比分並實現反超
的時候,他以為對手會崩潰,拿到賽點時又因為擦汗走了神兒。然而對方自始至終沒有動
搖,靠著一股魄力搏殺到了最後一刻,並最終代表歐洲獲得了冠軍。
在當時的國際乒壇,歐亞乒乓球技術正呈現一種大融合的趨勢,孔令輝對施拉格一戰
就是典型的例證。施拉格在比賽中大量使用了接發球的搶拉、晃撇和暴挑技術,盡可能在
台內形成主動,加上他的發搶具有較強的預判能力,落點上佳、旋轉極強。可以說,他是
用中國人擅長的技術打敗了中國人。
★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單半決賽
瓦爾德內爾1比4柳承敏(-9,9,-9,-5,-5)
比賽之前想著他可能不會來,結果他來了;來了之後想著他可能不會贏,結果他贏了
不只一場。在接連戰勝卡拉卡舍維奇、馬琳和波爾之後,老瓦第三次進入到奧運會的男單
半決賽,39歲的他在球場上找回了“國王”的感覺。
與柳承敏的半決賽,老瓦打得依舊藝術,即使處於很被動的局面,他也能夠在奔跑中
頭也不回地把球勾回對方的正手大角。或許這就是老瓦的超脫之處,當他覺得自己要輸球
的時候,他一定會輸得漂亮,輸得驕傲。
老瓦在雅典加拉特斯奧林匹克體育館裡盡情表演的幾天裡,蔡振華、江嘉良、王濤、
呂林、劉國梁、孔令輝、馬琳、王勵勤、王皓在不同的位置上——看臺、記者席、電視前
、擋板外、球臺對面,感受著這位老對手帶給他們的震撼。
2004年8月23日,老瓦的雅典之旅謝幕。男單銅牌戰結束之後,老瓦走向觀眾,把自
己球包裡的5件球衣一件一件拋向觀眾時,瑞典國王和王后、 500多名瑞典人以及現場所
有觀眾都起立鼓掌,一起參與了這個英雄般的告別儀式。我們接受老瓦的告別,卻永遠不
願意和他說再見!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03-18/09347072422.shtml
--
大滿貫的告別
文/呂海波
在張繼科之前,國際乒壇有過三位男子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爾、劉國梁、孔令輝。
作為中瑞乒壇的代表人物,他們引領了一個亞歐對抗的鼎盛時代,至 今仍有大批狂熱擁
躉。除了包攬三大賽男單桂冠的共同輝煌之外,他們連作別巔峰對決的方式都保持著一致
——在最後一次闖入三大賽的單打半決賽時,均已失敗而 告終……
★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單半決賽
劉國梁0比3瓦爾德內爾(-19,-16,-19)
悉尼奧運會的男單半決賽呈現出非常公平的對局:來自中瑞的4位球員捉對廝殺,一
邊是兩位大滿貫,一邊是兩位只差奧運會冠軍的准大滿貫。在孔令輝戰勝佩爾森昂首步入
決賽後,1992年奪冠的瓦爾德內爾和1996年封王的劉國梁展開了一番殊死決戰。
兩人此前共有過8次交鋒,劉國梁雖以6勝2負佔據優勢,但悉尼奧運會之前的兩次比
賽卻被對手連續翻盤。找到取勝之道的瓦爾德內爾從比賽一開始就 表現出了強烈的求勝
欲望,35歲“高齡”的他把自己的全部才華都傾注在了這場較量中,拼搶兇狠、跑動積極
、看到機會球絕不放過,最終贏得了一場完勝。
儘管結果有些悲壯,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場激烈的對決,三局球下來,劉國梁只輸了9
分而已。在後來的銅牌戰中,劉國梁戰勝了佩爾森,也算沒有空手而歸。
隨著國際乒聯對於競賽規則改革進程的加快,劉國梁和他使用的直板正膠開始逐漸淡
出了競技舞臺。然而直板橫打的技術創新以及中國傳統的直板精髓,在這位大滿貫的執著
努力下得到發揚光大。
★2003年巴黎世乒賽男單半決賽
孔令輝3比4施拉格(-9,7,-10,-8,8,7,-12)
這是一場讓中國球迷揪心扼腕的比賽,就像孔令輝在丟掉最後一分後拋出去的球板,
許多人的心情刹那間一落千丈,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平復。
大家覺得惋惜,是因為孔令輝在1比3落後的情況下已經將大分扳平,並逐漸在決勝局
挽回頹勢,甚至爭取到了賽點;大家感到遺憾,是因為孔令輝當時已經成為那次世乒賽中
國隊在男單項目中的獨苗,他的失利意味著中國人在決賽進行時只能坐上看臺。
孔令輝說這場球自己輸在了關鍵時刻的保守和注意力不集中,當追平比分並實現反超
的時候,他以為對手會崩潰,拿到賽點時又因為擦汗走了神兒。然而對方自始至終沒有動
搖,靠著一股魄力搏殺到了最後一刻,並最終代表歐洲獲得了冠軍。
在當時的國際乒壇,歐亞乒乓球技術正呈現一種大融合的趨勢,孔令輝對施拉格一戰
就是典型的例證。施拉格在比賽中大量使用了接發球的搶拉、晃撇和暴挑技術,盡可能在
台內形成主動,加上他的發搶具有較強的預判能力,落點上佳、旋轉極強。可以說,他是
用中國人擅長的技術打敗了中國人。
★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單半決賽
瓦爾德內爾1比4柳承敏(-9,9,-9,-5,-5)
比賽之前想著他可能不會來,結果他來了;來了之後想著他可能不會贏,結果他贏了
不只一場。在接連戰勝卡拉卡舍維奇、馬琳和波爾之後,老瓦第三次進入到奧運會的男單
半決賽,39歲的他在球場上找回了“國王”的感覺。
與柳承敏的半決賽,老瓦打得依舊藝術,即使處於很被動的局面,他也能夠在奔跑中
頭也不回地把球勾回對方的正手大角。或許這就是老瓦的超脫之處,當他覺得自己要輸球
的時候,他一定會輸得漂亮,輸得驕傲。
老瓦在雅典加拉特斯奧林匹克體育館裡盡情表演的幾天裡,蔡振華、江嘉良、王濤、
呂林、劉國梁、孔令輝、馬琳、王勵勤、王皓在不同的位置上——看臺、記者席、電視前
、擋板外、球臺對面,感受著這位老對手帶給他們的震撼。
2004年8月23日,老瓦的雅典之旅謝幕。男單銅牌戰結束之後,老瓦走向觀眾,把自
己球包裡的5件球衣一件一件拋向觀眾時,瑞典國王和王后、 500多名瑞典人以及現場所
有觀眾都起立鼓掌,一起參與了這個英雄般的告別儀式。我們接受老瓦的告別,卻永遠不
願意和他說再見!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03-18/09347072422.shtml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Sandy
at 2014-03-22T16:18
at 2014-03-22T16:18

By Emma
at 2014-03-23T08:25
at 2014-03-23T08:25

By Carol
at 2014-03-26T23:32
at 2014-03-26T23:32
Related Posts
大專盃南區預賽 劉勁廷(義守)-張榮燊(成大)

By Wallis
at 2014-03-18T00:51
at 2014-03-18T00:51
Tibhar evolution mx-p有打過的人?

By Xanthe
at 2014-03-18T00:04
at 2014-03-18T00:04
4/12高雄路竹桌球協會桌盟積分賽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4-03-17T16:17
at 2014-03-17T16:17
4/12高雄路竹桌球協會桌盟積分賽

By Elvira
at 2014-03-17T16:03
at 2014-03-17T16:03
【比賽】第一屆桃銘盃校際桌球邀請賽

By Elvira
at 2014-03-17T01:29
at 2014-03-17T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