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體能超越無力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Jake
at 2012-10-06T19:05
at 2012-10-06T19:05
Table of Contents
人說「活到老學到老」,在提倡樂活的現代,有許多銀髮族再退休生活之後,重新找到了
自己從未發覺過的興趣,或是重拾自己年輕時無法實踐的夢想。他們不會去在乎「老了才
開始學,有甚麼用?」,到了暮年還在某方面有所提升成長,人生因而充實完滿。
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要活就要動」,步入中老年過後便奉行虛靜,以為身體只要不去使
用它,就能永遠不損壞。每個人都會有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越接近人生的末尾,也越發
注重在心靈層面的提升。其實練氣並無不妥,但民間總有一些說法,把運動說成是在「耗
損」元氣,然後舉出「運動員」到老了之後身上累積多少傷害,或是「不練」了之後身材
有多垮等等例子,來證明「過度」運動是多麼不好的一件事情。
其實,體能的鍛鍊與維持,就和天底下所有的技藝一樣:「練,就有;不練,就沒了」。
我們不會說:「反正以後會老人痴呆,所以不必讀書。」,更不會說「等你以後練琴停一
陣子,還不是不會彈,所以現在乾脆別學了吧!」
但是台灣人卻常常為自己找理由,拒絕進行體能鍛鍊。甚至許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喜
歡用一句「我老了...」作為藉口,然後任自己的身體隨年齡漸漸腐朽衰敗。
平民百姓終日勞碌奔波,無法抽出時間規律運動,倒也無可厚非。但身為習武之人,既以
武者自居,怎可不自我砥礪,還妄想「用無力超越體能」,打倒體魄強健的對手?
有些武術以「生存手段」自居,卻忽略了強化「體適能」(適應外界環境之能力,包括心
肺、肌力、肌耐力、柔軟性、身體態、協調、速度、爆發、平衡、敏捷、反應等等),簡
直矛盾可笑、本末倒置!
====以下為心得分享====
敝人自小為一重度氣喘患者,
記得國小時每年請病假接近一百天,
小學的日子有一半是在床上渡過的。
只要流個汗、受個涼,或是傷風感冒,氣喘馬上發作。
氣喘發作,猶如只能用一根細細的吸管呼吸,
吸得緩,極受缺氧之苦;吸得急,則呼吸道劇痛如刀割。
發作時無法平躺,難以成眠,也養成了晚睡的習慣。
雙親為了我的健康尋求了很多方法,
基本的中藥煎湯從不間斷(導致長大後都不怕苦味)
耳道針灸、腳底按摩、放血療法,甚至喝過一個月的尿。
還花了許多錢購買一些宣稱有療效的直銷產品。
無論是不是這些方法讓我漸漸痊癒,
青春期以後,氣喘發作的次數漸漸減少。
但是長期缺乏運動,體質虛胖無力,
還記得高中時測量1600公尺,拚了命也才跑了13分鐘。
把運動當成習慣,對我來說遙不可及。
雖然如此,身高未滿170,體重卻勇破90幾的我,
在上了大學之後便從一千公尺慢跑為目標,
加上重量訓練,減到了70公斤。
在這期間也逐步開始學習拳擊,
幾年來雖然技術不高竿,但也略有進步。
在大學期間,從網路上、書籍裡,或是參加各類證照講習,
我吸收了一些基本的運動知識和生理、飲食等等概念。
於是我發現台灣人很喜歡不知所謂地批評或是瘋狂追逐某種東西,
而這個東西,他們之所以批評或是迷戀,只因為他們「不懂」。
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數不清的「前輩」、「學長」告訴你:
「練這個不好」或是「吃這個腎臟會壞掉」。
在台灣,「尊師重道」是一個傳統上被讚揚的行為,
我認為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不尊重」的現象時,
「尊重人」的確應該被重新強調,但並不該特別強調對象是師長。
很可惜,台灣人並不「尊重專業」。
過去民智未開,「師長前輩」就是「專業」的代名詞,現已不然。
所謂隔行如隔山,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未必是個好訓練師、營養師、復健師。
然而許多在甲方面有成就的前輩,卻自稱樣樣精通,
不僅告訴你甲該怎麼做,還和你說乙丙丁他都能行,聽他的準沒錯,
跟著學習的後輩,也傻呼呼地以為前輩能「觸類旁通」而照單全收。
對於拳擊的技術,我並不專業。
就算是在體適能訓練上,至今我也必須請教他人才得以進步。
至今雖然身材不佳,但就體重過重免兵役的體格,
曾經是只要稍微跑跳就會被送去醫院掛急診的我來講
自我感覺上應該算是已經有不錯的進步了。
體能對於武術搏擊有相當大的重要性,
體能或許不是全部,但絕對不能偏廢體能。
http://0rz.tw/DMiem
(日常重訓一隅)
http://0rz.tw/jN9ye
(藥球/戰繩/壺鈴循環,第四組,已慢跑40分鐘)
http://0rz.tw/OlCZN
(壺鈴Swing/槓片立姿提舉/波比跳/硬舉/浪板,三循環)
http://0rz.tw/JEnb0
(FB成果照,內有男性上空傷眼照)
如果你覺得我很努力,請幫忙點讚,謝謝!
--
自己從未發覺過的興趣,或是重拾自己年輕時無法實踐的夢想。他們不會去在乎「老了才
開始學,有甚麼用?」,到了暮年還在某方面有所提升成長,人生因而充實完滿。
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要活就要動」,步入中老年過後便奉行虛靜,以為身體只要不去使
用它,就能永遠不損壞。每個人都會有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越接近人生的末尾,也越發
注重在心靈層面的提升。其實練氣並無不妥,但民間總有一些說法,把運動說成是在「耗
損」元氣,然後舉出「運動員」到老了之後身上累積多少傷害,或是「不練」了之後身材
有多垮等等例子,來證明「過度」運動是多麼不好的一件事情。
其實,體能的鍛鍊與維持,就和天底下所有的技藝一樣:「練,就有;不練,就沒了」。
我們不會說:「反正以後會老人痴呆,所以不必讀書。」,更不會說「等你以後練琴停一
陣子,還不是不會彈,所以現在乾脆別學了吧!」
但是台灣人卻常常為自己找理由,拒絕進行體能鍛鍊。甚至許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喜
歡用一句「我老了...」作為藉口,然後任自己的身體隨年齡漸漸腐朽衰敗。
平民百姓終日勞碌奔波,無法抽出時間規律運動,倒也無可厚非。但身為習武之人,既以
武者自居,怎可不自我砥礪,還妄想「用無力超越體能」,打倒體魄強健的對手?
有些武術以「生存手段」自居,卻忽略了強化「體適能」(適應外界環境之能力,包括心
肺、肌力、肌耐力、柔軟性、身體態、協調、速度、爆發、平衡、敏捷、反應等等),簡
直矛盾可笑、本末倒置!
====以下為心得分享====
敝人自小為一重度氣喘患者,
記得國小時每年請病假接近一百天,
小學的日子有一半是在床上渡過的。
只要流個汗、受個涼,或是傷風感冒,氣喘馬上發作。
氣喘發作,猶如只能用一根細細的吸管呼吸,
吸得緩,極受缺氧之苦;吸得急,則呼吸道劇痛如刀割。
發作時無法平躺,難以成眠,也養成了晚睡的習慣。
雙親為了我的健康尋求了很多方法,
基本的中藥煎湯從不間斷(導致長大後都不怕苦味)
耳道針灸、腳底按摩、放血療法,甚至喝過一個月的尿。
還花了許多錢購買一些宣稱有療效的直銷產品。
無論是不是這些方法讓我漸漸痊癒,
青春期以後,氣喘發作的次數漸漸減少。
但是長期缺乏運動,體質虛胖無力,
還記得高中時測量1600公尺,拚了命也才跑了13分鐘。
把運動當成習慣,對我來說遙不可及。
雖然如此,身高未滿170,體重卻勇破90幾的我,
在上了大學之後便從一千公尺慢跑為目標,
加上重量訓練,減到了70公斤。
在這期間也逐步開始學習拳擊,
幾年來雖然技術不高竿,但也略有進步。
在大學期間,從網路上、書籍裡,或是參加各類證照講習,
我吸收了一些基本的運動知識和生理、飲食等等概念。
於是我發現台灣人很喜歡不知所謂地批評或是瘋狂追逐某種東西,
而這個東西,他們之所以批評或是迷戀,只因為他們「不懂」。
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數不清的「前輩」、「學長」告訴你:
「練這個不好」或是「吃這個腎臟會壞掉」。
在台灣,「尊師重道」是一個傳統上被讚揚的行為,
我認為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不尊重」的現象時,
「尊重人」的確應該被重新強調,但並不該特別強調對象是師長。
很可惜,台灣人並不「尊重專業」。
過去民智未開,「師長前輩」就是「專業」的代名詞,現已不然。
所謂隔行如隔山,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未必是個好訓練師、營養師、復健師。
然而許多在甲方面有成就的前輩,卻自稱樣樣精通,
不僅告訴你甲該怎麼做,還和你說乙丙丁他都能行,聽他的準沒錯,
跟著學習的後輩,也傻呼呼地以為前輩能「觸類旁通」而照單全收。
對於拳擊的技術,我並不專業。
就算是在體適能訓練上,至今我也必須請教他人才得以進步。
至今雖然身材不佳,但就體重過重免兵役的體格,
曾經是只要稍微跑跳就會被送去醫院掛急診的我來講
自我感覺上應該算是已經有不錯的進步了。
體能對於武術搏擊有相當大的重要性,
體能或許不是全部,但絕對不能偏廢體能。
http://0rz.tw/DMiem
(日常重訓一隅)
http://0rz.tw/jN9ye
(藥球/戰繩/壺鈴循環,第四組,已慢跑40分鐘)
http://0rz.tw/OlCZN
(壺鈴Swing/槓片立姿提舉/波比跳/硬舉/浪板,三循環)
http://0rz.tw/JEnb0
(FB成果照,內有男性上空傷眼照)
如果你覺得我很努力,請幫忙點讚,謝謝!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12-10-08T18:21
at 2012-10-08T18:21

By Donna
at 2012-10-10T00:22
at 2012-10-10T00:22

By Jacob
at 2012-10-11T16:21
at 2012-10-11T16:21

By Connor
at 2012-10-14T17:32
at 2012-10-14T17:32

By Gary
at 2012-10-16T20:32
at 2012-10-16T20:32

By Edith
at 2012-10-20T20:47
at 2012-10-20T20:47

By Wallis
at 2012-10-21T04:07
at 2012-10-21T04:07

By John
at 2012-10-24T10:30
at 2012-10-24T10:30

By Sierra Rose
at 2012-10-28T21:05
at 2012-10-28T21:05

By Belly
at 2012-10-29T07:51
at 2012-10-29T07:51

By Belly
at 2012-11-01T01:43
at 2012-11-01T01:43

By Jessica
at 2012-11-01T18:04
at 2012-11-01T18:04

By Rae
at 2012-11-05T03:44
at 2012-11-05T03:44

By Todd Johnson
at 2012-11-07T04:01
at 2012-11-07T04:01

By Odelette
at 2012-11-08T09:21
at 2012-11-08T09:21

By Freda
at 2012-11-10T17:06
at 2012-11-10T17:06

By Vanessa
at 2012-11-13T21:12
at 2012-11-13T21:12

By Edward Lewis
at 2012-11-16T22:37
at 2012-11-16T22:37

By Irma
at 2012-11-18T21:17
at 2012-11-18T21:17

By Una
at 2012-11-20T21:35
at 2012-11-20T21:35

By Faithe
at 2012-11-22T02:34
at 2012-11-22T02:34

By Bennie
at 2012-11-25T13:27
at 2012-11-25T13:27

By Linda
at 2012-11-29T07:23
at 2012-11-29T07:23

By Jacob
at 2012-11-30T14:02
at 2012-11-30T14:02

By Connor
at 2012-12-04T18:27
at 2012-12-04T18:27

By Irma
at 2012-12-05T21:51
at 2012-12-05T21:51

By Genevieve
at 2012-12-07T12:47
at 2012-12-07T12:47

By Elvira
at 2012-12-08T18:38
at 2012-12-08T18:38

By Rebecca
at 2012-12-09T20:01
at 2012-12-09T20:01

By Catherine
at 2012-12-09T23:54
at 2012-12-09T23:54

By Elma
at 2012-12-10T08:35
at 2012-12-10T08:35

By Anonymous
at 2012-12-14T10:04
at 2012-12-14T10:04

By Annie
at 2012-12-14T14:08
at 2012-12-14T14:08

By Michael
at 2012-12-17T20:54
at 2012-12-17T20:54

By Charlie
at 2012-12-21T21:59
at 2012-12-21T21:59

By Michael
at 2012-12-22T02:47
at 2012-12-22T02:47

By Oscar
at 2012-12-22T11:14
at 2012-12-22T11:14

By Dinah
at 2012-12-26T02:19
at 2012-12-26T02:19

By Tracy
at 2012-12-28T19:42
at 2012-12-28T19:42

By Rebecca
at 2012-12-29T11:30
at 2012-12-29T11:30

By Tracy
at 2012-12-30T19:54
at 2012-12-30T19:54

By Catherine
at 2013-01-04T15:45
at 2013-01-04T15:45

By Michael
at 2013-01-09T01:30
at 2013-01-09T01:30

By Edward Lewis
at 2013-01-10T21:32
at 2013-01-10T21:32

By Caitlin
at 2013-01-11T17:13
at 2013-01-11T17:13

By Tracy
at 2013-01-15T10:58
at 2013-01-15T10:58

By Poppy
at 2013-01-18T07:22
at 2013-01-18T07:22

By Victoria
at 2013-01-20T10:31
at 2013-01-20T10:31

By Ursula
at 2013-01-23T16:55
at 2013-01-23T16:55

By Zanna
at 2013-01-25T00:26
at 2013-01-25T00:26

By Olga
at 2013-01-28T15:54
at 2013-01-28T15:54

By Hedwig
at 2013-01-29T05:29
at 2013-01-29T05:29

By Irma
at 2013-02-01T11:41
at 2013-02-01T11:41

By Ethan
at 2013-02-01T15:27
at 2013-02-01T15:27

By Sarah
at 2013-02-05T12:53
at 2013-02-05T12:53

By Edith
at 2013-02-09T09:35
at 2013-02-09T09:35
Related Posts
高雄武聚-三民家商 part3

By Callum
at 2012-10-06T00:24
at 2012-10-06T00:24
Re: 木刀訓斥 合氣道師遭扁

By Belly
at 2012-10-05T18:16
at 2012-10-05T18:16
毀滅國術的陰謀論?

By Ingrid
at 2012-10-05T13:59
at 2012-10-05T13:59
毀滅國術的陰謀論?

By Cara
at 2012-10-05T13:06
at 2012-10-05T13:06
毀滅國術的陰謀論?

By Olive
at 2012-10-05T11:16
at 2012-10-05T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