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斯盃DAY1 - 籃球
By Jessica
at 2018-07-25T23:55
at 2018-07-25T23:55
Table of Contents
基本上會輸都是預料之中,因為對手陣容完整度都遠高於去年。
今天看到的現象都是老問題,主要看的點是進攻上球處理速度跟不上這個等級的對手。
受壓迫就更連運球很抖的問題都浮現,最後就球給持球好一點單打。
運氣好或對方鬆懈就能抗衡追分。防守的部分只要能專注跟對手就比較沒那麼明顯落差。
但就是防守專注的維持跟何時能進入專注防守狀態的時間。
其實現前很難有再突破的可能,因為國內的籃球環境跟訓練體系有進展但很慢,
以前對手沒進化還可以土法煉鋼跟拚勁撐一下,但現在條件好的跟自我要求高的沒以前多。
現在對手都科學化訓練,自己找訓練師或訓練營練運球投籃腳步,訓練效率事半公倍。
國內最近才開始有引進這些課程,但女籃會去練的人並不多。
所以拿國家級打以前的大賽或世大運級也許堪用,
但拿到現今的FIBA等級或奧會等級的大賽就只能被電。
至於跑動跟空間感的缺乏也造成國內球員在教練設定的戰術被識破,
或自己沒做徹底時,所會產生的狀況就是場上五人無法反應下一步。
學妹觀望學姊,替補觀望主力,國內觀望旅外,
最後就球給志傑一招打天下,放在現在女籃狀況就是球給詩晴、球給品蓁
白隊就是球給希曄,靠主要球員的優異的條件個人單打,
以前身高還可以贏日本、速度啟動腳步稍贏中國、
靠著救世主的拉桿急停扭腰霸氣動作抗衡韓國(防守)
還能稍微成功,找到生存空間,但到現在人家條件都贏你了!
這種單打獨鬥除了把球員累死,成功率也比以前低很多。
尤其像日本這種掐死你的,大家連空手切的機會都不太敢傳,
除非她放鬆,不然根本很難有機會。
這時非持球的球員就要臨場應變開始跑動,或幫忙創造空間製造機會給隊友。
而不是只有控衛在指揮應變,否則失敗了戰術就死水一攤了。
日韓球員很多時候原先戰術被守死,其他球員就開始有後續應變,
而且因為清楚隊友彼此的站位跟跑法,球的處理很快速,控衛才能找到新機會。
也很少在相撞,或不知道自己再來該跑哪裡的情形,但中華女籃長年就是如此。
兩隊很多多打少的快攻都可以處理得凌亂就可以知道問題嚴重性。
就不是光跟包喜樂磨合而已,是本來就有的問題,而且幾乎常出現在中華隊上,
從韓國18歲那個新秀拉上來一樣能應變就覺得這跟訓練時間無關,
那是球員訓練體系培養的應變習慣有無養成。
因此在條件輸人的情況下勢必得要走向團隊快速應變的方向,
所以從基層上球隊大概要建立球員能自主應變的辦法跟習慣,
感覺在場上跟下棋一樣,訓練上可能就要增強球員這種習慣,
有了習慣後,還要加上應變的速度,在更強的層級才能找到見縫插針的機會。
短期可能還看成效不顯著,但至少臨陣磨槍,不亮也光。
總是比在外圍傳來傳去到最後球給xx、或乾脆我跟你拚了的神風式自爆好。
畢竟還是希望女籃可以走出更強的層級
當然我只能以這幾年看到的女籃比賽去做主觀解讀,訓練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但還是希望女籃能日益增進,希望這一個月能趕快加油,
以現在條件來講要拿好成績很難,但以球迷的期待還是希望能打得好看。
--
今天看到的現象都是老問題,主要看的點是進攻上球處理速度跟不上這個等級的對手。
受壓迫就更連運球很抖的問題都浮現,最後就球給持球好一點單打。
運氣好或對方鬆懈就能抗衡追分。防守的部分只要能專注跟對手就比較沒那麼明顯落差。
但就是防守專注的維持跟何時能進入專注防守狀態的時間。
其實現前很難有再突破的可能,因為國內的籃球環境跟訓練體系有進展但很慢,
以前對手沒進化還可以土法煉鋼跟拚勁撐一下,但現在條件好的跟自我要求高的沒以前多。
現在對手都科學化訓練,自己找訓練師或訓練營練運球投籃腳步,訓練效率事半公倍。
國內最近才開始有引進這些課程,但女籃會去練的人並不多。
所以拿國家級打以前的大賽或世大運級也許堪用,
但拿到現今的FIBA等級或奧會等級的大賽就只能被電。
至於跑動跟空間感的缺乏也造成國內球員在教練設定的戰術被識破,
或自己沒做徹底時,所會產生的狀況就是場上五人無法反應下一步。
學妹觀望學姊,替補觀望主力,國內觀望旅外,
最後就球給志傑一招打天下,放在現在女籃狀況就是球給詩晴、球給品蓁
白隊就是球給希曄,靠主要球員的優異的條件個人單打,
以前身高還可以贏日本、速度啟動腳步稍贏中國、
靠著救世主的拉桿急停扭腰霸氣動作抗衡韓國(防守)
還能稍微成功,找到生存空間,但到現在人家條件都贏你了!
這種單打獨鬥除了把球員累死,成功率也比以前低很多。
尤其像日本這種掐死你的,大家連空手切的機會都不太敢傳,
除非她放鬆,不然根本很難有機會。
這時非持球的球員就要臨場應變開始跑動,或幫忙創造空間製造機會給隊友。
而不是只有控衛在指揮應變,否則失敗了戰術就死水一攤了。
日韓球員很多時候原先戰術被守死,其他球員就開始有後續應變,
而且因為清楚隊友彼此的站位跟跑法,球的處理很快速,控衛才能找到新機會。
也很少在相撞,或不知道自己再來該跑哪裡的情形,但中華女籃長年就是如此。
兩隊很多多打少的快攻都可以處理得凌亂就可以知道問題嚴重性。
就不是光跟包喜樂磨合而已,是本來就有的問題,而且幾乎常出現在中華隊上,
從韓國18歲那個新秀拉上來一樣能應變就覺得這跟訓練時間無關,
那是球員訓練體系培養的應變習慣有無養成。
因此在條件輸人的情況下勢必得要走向團隊快速應變的方向,
所以從基層上球隊大概要建立球員能自主應變的辦法跟習慣,
感覺在場上跟下棋一樣,訓練上可能就要增強球員這種習慣,
有了習慣後,還要加上應變的速度,在更強的層級才能找到見縫插針的機會。
短期可能還看成效不顯著,但至少臨陣磨槍,不亮也光。
總是比在外圍傳來傳去到最後球給xx、或乾脆我跟你拚了的神風式自爆好。
畢竟還是希望女籃可以走出更強的層級
當然我只能以這幾年看到的女籃比賽去做主觀解讀,訓練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但還是希望女籃能日益增進,希望這一個月能趕快加油,
以現在條件來講要拿好成績很難,但以球迷的期待還是希望能打得好看。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Quanna
at 2018-07-30T04:24
at 2018-07-30T04:24
By Christine
at 2018-08-04T00:01
at 2018-08-04T00:01
By Kama
at 2018-08-08T11:26
at 2018-08-08T11:2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8-09T22:27
at 2018-08-09T22:27
By Zenobia
at 2018-08-13T08:54
at 2018-08-13T08:5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8-13T23:27
at 2018-08-13T23:27
By Belly
at 2018-08-14T12:13
at 2018-08-14T12:13
By Bethany
at 2018-08-14T13:21
at 2018-08-14T13:21
By Leila
at 2018-08-19T05:01
at 2018-08-19T05:01
By Yedda
at 2018-08-20T23:13
at 2018-08-20T23:13
By Poppy
at 2018-08-22T17:31
at 2018-08-22T17:31
By Liam
at 2018-08-23T17:07
at 2018-08-23T17:07
By Wallis
at 2018-08-27T19:42
at 2018-08-27T19:42
By Ingrid
at 2018-08-30T23:54
at 2018-08-30T23:54
By Zanna
at 2018-09-01T21:56
at 2018-09-01T21:56
By Sandy
at 2018-09-03T18:05
at 2018-09-03T18:05
By Yedda
at 2018-09-03T19:41
at 2018-09-03T19:41
By Mia
at 2018-09-04T11:15
at 2018-09-04T11:15
Related Posts
2018瓊斯盃中華白隊名單
By Puput
at 2018-07-25T14:12
at 2018-07-25T14:12
低位防守犯規與否?
By Catherine
at 2018-07-25T13:42
at 2018-07-25T13:42
2018瓊斯盃韓國隊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7-24T22:43
at 2018-07-24T22:43
2018年瓊斯盃印度隊名單(亞運)
By Elma
at 2018-07-24T17:34
at 2018-07-24T17:34
2018瓊斯盃外隊戰報(4)-跨越時代的朴燦熙
By Oliver
at 2018-07-24T16:38
at 2018-07-24T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