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五項-另一個有馬的奧運項目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George
at 2021-08-04T23:55
at 2021-08-04T23:55
Table of Contents
8/5 愛爾達奧運六台
11:55女子個人擊劍排名賽
15:25男子個人擊劍排名賽
---
現代五項即將在8/5登場,
預計於8/6產出兩面金牌,
簡單來說就是結合游泳、擊劍、馬術、越野跑和射擊的綜合個人賽,
雖說是「現代」,
卻是在1912年斯得哥爾摩奧運就有的元老項目,
此項運動有一很硬的背景--
是由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所設立,
會選擇此五項是來自於一個法國軍官傳說:
19世紀,一名年輕的法國騎兵軍官受命飛騎傳信,
他穿越敵陣時,遭遇一名揮舞利劍的敵兵,
二人比劍決鬥,軍官獲勝,但坐騎卻被另一名敵兵射殺,
軍官一槍擊斃敵兵,徒步繼續向前跑,並游過急流,
終於將消息送到目的地(感覺跟馬拉松有異曲同工之妙)
之所以稱為「現代」,
是要與古代五項全能(鐵餅、標槍、跳遠、角力以及跑步)區隔。
此項目自納入奧運後未曾被廢除,
台灣也曾於1984洛杉磯奧運及1988漢城奧運參賽過,
原本是賽程為四到六天,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後改為一日完成,
擊劍、游泳、馬術的成績都會換算成積分並加總,
(但擊劍有兩次比賽,第一次為排名賽,內容為任兩人必須在一分鐘內分出高下的循環賽
;
第二次為加分賽,依照前一日的排名賽作為排序,內容為30秒淘汰賽)
賽跑+射擊是混賽且必為最後子項,
運動員需跑步至射擊場,
於70秒時限內以用雷射槍來擊中5個目標後再跑800公尺,
並重覆4回合,
特別的點是選手不是一起出發,
是取前三項積分最高的運動員優先開跑,
其餘運動員再按照每少1分延後1秒的規則順序出發。
最後全部積分加總最高為金牌。
個人「主觀」意見:
現代五項是奧運最意義不明的項目.....
它不像鐵人三項是重要有氧運動串起來的速度個人賽,
這五項除了歷史意義以外,
就是各自獨立的拼裝賽,
尤其是馬術與其他項目共同計分,
選手在比賽前20分鐘才抽選所要駕馭的馬,
並用這段時間與馬相處,
跨越12與15個障礙,
現代五項中選手的馬術並不如專業的馬術選手專業且僅有 20 分鐘練習,
因此碰倒障礙物、拒跳、甚至墜馬等等的頻率高於專業的馬術選手。
下一屆巴黎奧運現代五項會進行改革,
(因為一直有廢除現代五項的聲音)
36名運動員中將只有12位進入決賽。
比賽時間也縮短至90分鐘,其中馬術20分鐘、擊劍15分鐘、游泳10分鐘、
混合項目(賽跑+射擊)15分鐘,每個項目之間有10分鐘的休息時間,
希望增加可看性。
(個人認為不如改成射擊+定向越野+水上救生+越野賽跑+攀岩)
--
11:55女子個人擊劍排名賽
15:25男子個人擊劍排名賽
---
現代五項即將在8/5登場,
預計於8/6產出兩面金牌,
簡單來說就是結合游泳、擊劍、馬術、越野跑和射擊的綜合個人賽,
雖說是「現代」,
卻是在1912年斯得哥爾摩奧運就有的元老項目,
此項運動有一很硬的背景--
是由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所設立,
會選擇此五項是來自於一個法國軍官傳說:
19世紀,一名年輕的法國騎兵軍官受命飛騎傳信,
他穿越敵陣時,遭遇一名揮舞利劍的敵兵,
二人比劍決鬥,軍官獲勝,但坐騎卻被另一名敵兵射殺,
軍官一槍擊斃敵兵,徒步繼續向前跑,並游過急流,
終於將消息送到目的地(感覺跟馬拉松有異曲同工之妙)
之所以稱為「現代」,
是要與古代五項全能(鐵餅、標槍、跳遠、角力以及跑步)區隔。
此項目自納入奧運後未曾被廢除,
台灣也曾於1984洛杉磯奧運及1988漢城奧運參賽過,
原本是賽程為四到六天,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後改為一日完成,
擊劍、游泳、馬術的成績都會換算成積分並加總,
(但擊劍有兩次比賽,第一次為排名賽,內容為任兩人必須在一分鐘內分出高下的循環賽
;
第二次為加分賽,依照前一日的排名賽作為排序,內容為30秒淘汰賽)
賽跑+射擊是混賽且必為最後子項,
運動員需跑步至射擊場,
於70秒時限內以用雷射槍來擊中5個目標後再跑800公尺,
並重覆4回合,
特別的點是選手不是一起出發,
是取前三項積分最高的運動員優先開跑,
其餘運動員再按照每少1分延後1秒的規則順序出發。
最後全部積分加總最高為金牌。
個人「主觀」意見:
現代五項是奧運最意義不明的項目.....
它不像鐵人三項是重要有氧運動串起來的速度個人賽,
這五項除了歷史意義以外,
就是各自獨立的拼裝賽,
尤其是馬術與其他項目共同計分,
選手在比賽前20分鐘才抽選所要駕馭的馬,
並用這段時間與馬相處,
跨越12與15個障礙,
現代五項中選手的馬術並不如專業的馬術選手專業且僅有 20 分鐘練習,
因此碰倒障礙物、拒跳、甚至墜馬等等的頻率高於專業的馬術選手。
下一屆巴黎奧運現代五項會進行改革,
(因為一直有廢除現代五項的聲音)
36名運動員中將只有12位進入決賽。
比賽時間也縮短至90分鐘,其中馬術20分鐘、擊劍15分鐘、游泳10分鐘、
混合項目(賽跑+射擊)15分鐘,每個項目之間有10分鐘的休息時間,
希望增加可看性。
(個人認為不如改成射擊+定向越野+水上救生+越野賽跑+攀岩)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By Wallis
at 2021-08-06T04:49
at 2021-08-06T04:49

By Madame
at 2021-08-07T09:44
at 2021-08-07T09:44

By Bethany
at 2021-08-08T14:38
at 2021-08-08T14:38

By Emily
at 2021-08-09T19:32
at 2021-08-09T19:32

By Callum
at 2021-08-11T00:27
at 2021-08-11T00:27

By Hedda
at 2021-08-12T05:21
at 2021-08-12T05:21

By Audriana
at 2021-08-13T10:15
at 2021-08-13T10:15

By Aaliyah
at 2021-08-14T15:10
at 2021-08-14T15:10

By Hedda
at 2021-08-15T20:04
at 2021-08-15T20:04

By Mia
at 2021-08-17T00:59
at 2021-08-17T00:59

By Susan
at 2021-08-18T05:53
at 2021-08-18T05:53

By Olga
at 2021-08-19T10:47
at 2021-08-19T10:47

By Belly
at 2021-08-20T15:42
at 2021-08-20T15:42

By Ophelia
at 2021-08-21T20:36
at 2021-08-21T20:36

By Caroline
at 2021-08-23T01:30
at 2021-08-23T01:30

By Ivy
at 2021-08-24T06:25
at 2021-08-24T06:25

By Damian
at 2021-08-25T11:19
at 2021-08-25T11:19

By Jacob
at 2021-08-26T16:14
at 2021-08-26T16:14

By Olive
at 2021-08-27T21:08
at 2021-08-27T21:08

By Regina
at 2021-08-29T02:02
at 2021-08-29T02:02

By Isabella
at 2021-08-30T06:57
at 2021-08-30T06:57

By Tom
at 2021-08-31T11:51
at 2021-08-31T11:51

By Michael
at 2021-09-01T16:45
at 2021-09-01T16:45

By Mary
at 2021-09-02T21:40
at 2021-09-02T21:40

By Ina
at 2021-09-04T02:34
at 2021-09-04T02:34

By Emma
at 2021-09-05T07:28
at 2021-09-05T07:28

By Joe
at 2021-09-06T12:23
at 2021-09-06T12:23

By Ula
at 2021-09-07T17:17
at 2021-09-07T17:17

By John
at 2021-09-08T22:12
at 2021-09-08T22:12

By Anthony
at 2021-09-10T03:06
at 2021-09-10T03:0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9-11T08:00
at 2021-09-11T08:00

By Oliver
at 2021-09-12T12:55
at 2021-09-12T12:55

By George
at 2021-09-13T17:49
at 2021-09-13T17:49

By Olivia
at 2021-09-14T22:43
at 2021-09-14T22:43

By Xanthe
at 2021-09-16T03:38
at 2021-09-16T03:38

By Connor
at 2021-09-17T08:32
at 2021-09-17T08:32

By Rae
at 2021-09-18T13:26
at 2021-09-18T13:26

By Hedwig
at 2021-09-19T18:21
at 2021-09-19T18:21

By Jake
at 2021-09-20T23:15
at 2021-09-20T23:15

By Ingrid
at 2021-09-22T04:10
at 2021-09-22T04:10

By Genevieve
at 2021-09-23T09:04
at 2021-09-23T09:04

By Donna
at 2021-09-24T13:58
at 2021-09-24T13:58

By Donna
at 2021-09-25T18:53
at 2021-09-25T18:53

By Valerie
at 2021-09-26T23:47
at 2021-09-26T23:47

By Lydia
at 2021-09-28T04:41
at 2021-09-28T04:41

By Harry
at 2021-09-29T09:36
at 2021-09-29T09:36

By Gilbert
at 2021-09-30T14:30
at 2021-09-30T14:30
Related Posts
黃金右臂鄭兆村無緣決賽!亞運恐是生涯最終戰:差不多這

By Ula
at 2021-08-04T23:35
at 2021-08-04T23:35
雖新增滑板等項目 日本年輕人仍興趣缺缺

By Brianna
at 2021-08-04T23:34
at 2021-08-04T23:34
帕運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名單

By Linda
at 2021-08-04T23:15
at 2021-08-04T23:15
奧恰的各種上下側旋球

By Jacob
at 2021-08-04T22:56
at 2021-08-04T22:56
美國今年有可能成為金牌王嗎

By Olga
at 2021-08-04T22:42
at 2021-08-04T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