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完成今夏首筆交易 杰弗森如願加盟輔佐德隆 - NBA

By Brianna
at 2010-07-14T09:53
at 2010-07-14T09:53
Table of Contents
搜狐體育訊北京時間7月14日凌晨,來自聯盟內部人士透露,明尼蘇達森林狼同意將大前鋒阿爾-杰弗森送往猶他爵士,換來未來兩年的首輪選秀權以及交易特例。杰弗森的加盟填補了布澤爾離去後
留下的空缺;雖然他的個人競爭力不及布澤爾,但這位身高6尺10寸大個子的到來還是提
升了爵士的整體實力。這是爵士今夏的首筆交易!
2009年2月,杰弗森一度受困嚴重的膝蓋傷勢;而在復出後的首個賽季(即上賽季),杰
弗森場均貢獻17.1分和9.3個籃板。杰弗森是在2007年加盟森林狼的,當時他是作為交易
加內特的一部分被迫離開波士頓的!在09年受傷之前,前50場比賽杰弗森場均有23.1分和
11個籃板入帳。爵士是在交易布澤爾至公牛時得到交易特例的,如今正好在杰弗森身上派
上用場。 《美聯社》記者試圖電話採訪爵士總經理凱文-奧康納,但他拒絕做出評論。
爵士今夏在自由球員市場的動作並不大,特別是之前布澤爾和科沃爾相繼離隊,為此球隊
當家球星德隆-威廉姆斯還炮轟球隊管理層。而如今隨著阿爾-杰弗森的加盟,至少爵士的
整體實力較之上賽季並沒有下降太多。上賽季在森林狼時,杰弗森大部分時間都是打中鋒
位置;他除了進攻能力不俗之外,防守也相當強悍。當然對爵士而言,最需要提防的是杰
弗森的膝蓋傷勢,畢竟受傷後他的場均得分較之受傷前的那個賽季的場均得分低了多達6
分。
過去幾周森林狼一直在叫賣杰弗森。在布澤爾、小斯、波什和大衛-李相繼轉投他隊後,
杰弗森是自由球員市場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優秀大前鋒,有消息稱達拉斯小牛也對杰弗森很
感興趣,但還是爵士笑到了最後,據悉最大的功勞竟是交易特例。森林狼總裁大衛-卡恩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我告訴阿爾(杰弗森)我們交易了他,並感謝他在過去幾年為
森林狼這支球隊所做出的貢獻。希望在來到新的球隊後,他能有更出色的表現!”(搜狐
體育jim)
--
留下的空缺;雖然他的個人競爭力不及布澤爾,但這位身高6尺10寸大個子的到來還是提
升了爵士的整體實力。這是爵士今夏的首筆交易!
2009年2月,杰弗森一度受困嚴重的膝蓋傷勢;而在復出後的首個賽季(即上賽季),杰
弗森場均貢獻17.1分和9.3個籃板。杰弗森是在2007年加盟森林狼的,當時他是作為交易
加內特的一部分被迫離開波士頓的!在09年受傷之前,前50場比賽杰弗森場均有23.1分和
11個籃板入帳。爵士是在交易布澤爾至公牛時得到交易特例的,如今正好在杰弗森身上派
上用場。 《美聯社》記者試圖電話採訪爵士總經理凱文-奧康納,但他拒絕做出評論。
爵士今夏在自由球員市場的動作並不大,特別是之前布澤爾和科沃爾相繼離隊,為此球隊
當家球星德隆-威廉姆斯還炮轟球隊管理層。而如今隨著阿爾-杰弗森的加盟,至少爵士的
整體實力較之上賽季並沒有下降太多。上賽季在森林狼時,杰弗森大部分時間都是打中鋒
位置;他除了進攻能力不俗之外,防守也相當強悍。當然對爵士而言,最需要提防的是杰
弗森的膝蓋傷勢,畢竟受傷後他的場均得分較之受傷前的那個賽季的場均得分低了多達6
分。
過去幾周森林狼一直在叫賣杰弗森。在布澤爾、小斯、波什和大衛-李相繼轉投他隊後,
杰弗森是自由球員市場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優秀大前鋒,有消息稱達拉斯小牛也對杰弗森很
感興趣,但還是爵士笑到了最後,據悉最大的功勞竟是交易特例。森林狼總裁大衛-卡恩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我告訴阿爾(杰弗森)我們交易了他,並感謝他在過去幾年為
森林狼這支球隊所做出的貢獻。希望在來到新的球隊後,他能有更出色的表現!”(搜狐
體育jim)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
at 2010-07-14T19:00
at 2010-07-14T19:00

By George
at 2010-07-19T07:00
at 2010-07-19T07:00
Related Posts
喬丹反悔促成5人大交易 錢德勒丹皮爾互換東家

By Suhail Hany
at 2010-07-14T09:29
at 2010-07-14T09:29
米勒週末宣布決定恐留隊 火箭尋姚替身連遭打擊

By Bethany
at 2010-07-14T06:40
at 2010-07-14T06:40
BOSH有這麼強嗎?

By Selena
at 2010-07-13T15:43
at 2010-07-13T15:43
小皇帝前往甜瓜婚禮 尼克也想湊三巨頭?

By Thomas
at 2010-07-13T15:27
at 2010-07-13T15:27
球員互換點評奇才遭貶 專家嘲笑阿聯比海綿還軟

By Sandy
at 2010-07-13T15:07
at 2010-07-13T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