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的聯賽熱度比不過菲律賓? - 籃球
By Victoria
at 2017-07-24T19:25
at 2017-07-24T19:2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i770116 (東方的神秘力量)》之銘言:
: 國際賽的實力,一向取決於國內聯賽的強度
: 說到國內聯賽強度、熱度為什麼不像歐、美、日、韓那麼高
: 大家可能會說,台灣的經濟就是.....所以為什麼企業要支持職業運動.......(下略3000
: 字論述)
: 但問題是,要比經濟,菲律賓的經濟也沒比台灣好
: 但菲律賓球員的薪水可以領得比台灣多,至少付得出張宗憲願意去打球的薪水
: 所以菲律賓聯賽打得有聲有色,話題球星也多,有天份的孩子會更有意願成為職業球員
: 即便菲律賓出走一兩個球星,也不會因此覺得聯賽球星後繼無人
: 但今年周儀翔如果真的出走,那SBL還有誰能扛票房?大概只剩戴維斯有票房了吧
: 因為我沒有詳細的調查,所以我也無法確認,到底是台灣的環境做職業運動無法賺錢
: 還是無心開發市場,所以賺不了錢
: 但是大家討論過這麼多次了,都發現台灣的運動不是爛在基層,而是爛在最高殿堂
: 因為即便步入最高殿堂,好像也不是真的那麼出人頭地
: 所以很多有天份的孩子就不會想在成為球員
: 所以我認為是否不應該把「將本求利」,當作經營職業運動的唯一目的
: 如果連菲律賓都可已經營得這麼成功,我想台灣沒有理由做不到
: 菲律賓連歸化球員的預算,都比台灣大手筆了
: 就知道人家對於經營籃球這項運動是多麼的有心了
先說,本魯不是什麼籃球人士,只是對台灣籃球有興趣的人而已。
我是不清楚菲律賓那邊的籃球聯盟熱度怎麼經營起來的,但我可以回答一下關於台灣籃球
籃球聯盟熱不起來的原因。
據我所知來講,然後補一點歷史背景,若有錯誤還請大家指證^^"
關於"籃球聯盟"
事實上早在職籃前,就有所有籃協主導籃球聯盟,當時叫"埠際聯賽"。
1990年推動,是在HBL、UBA、JHBL之後成立的,那時算是眾所期待,
因為這樣就完成台灣籃球社會、大學、高中、國中四級籃球聯賽的分級模式。
主要推動者是湯銘新、曲自立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一下湯銘新有口述歷史的書可看,會比較詳細交代其脈絡)
我直接切"為什麼台灣籃球運動熱不來的原因"
當時這個聯賽創辦有一番討論,就是到底要有這個聯賽當過渡,還是直接職業化。
我印象中有兩點可以拿來這邊談談,
一是"籃球(或是體育運動)在中產家庭(階級)中並不受到重視"
二是"台灣高層級的籃球賽事太過集中於台北市"
(我不太確定原文標題寫啥,但大概如此,然後應該是曲自立寫文章強調的問題,
因為吃飯完飯隨手打,所以就........不察閱資料了請大家海涵XD)
關於"籃球(體育運動)不受到重視"
先說台灣不乏籃球運動的人口。1999年,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外研究顯示:
青少年(12-24歲)最想參與休閒運動總類當中,以球類項目為最多,占總項目的66.2%
球類查人數1454人當中的795人是參與籃球的。
(體育署那邊應該有更詳細或更近代的數據,我這只是手邊剛好有....)
但台灣的社會氛圍卻是不鼓勵運動,即便近年來有許多優秀的體育人士在鼓勵
(EX:館___XD)
整體運動環境還不是很良善,尤其是國高中學生方面。
體育不能當飯吃的觀念還是頗深根地固的在部分家長或官員或_____(自行填空)的腦海,
所以影響學校教育環境下就開始忽視或剝奪學生在體育運動上該獲得的重視
像是上課到下午???點+補習到????點等等等(因為太多問題,為了不離題所以省略
也因此台灣人投入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相對沒辦法提升
體育運動相關的參與就被化約為一種"不用或不應該花錢的活動"
尤其是1986年以後,台灣周末都可以看到NBA轉播,在家就可以有高強度、不花的享受
因此台灣籃球的關注在台灣人的心目中被分散許多
所以曲自立就是希望重新建立讓"台灣人願意為台灣籃球花錢的良性循環"
但怎麼做,就是第二個問題
關於"籃球賽事太集中台北的問題"
當時的構想就是模仿NBA將各球隊推行到地方,採取屬地主義,
簡單講,有點像跟在地搏感情。
(這有點像HBL的學校球迷一樣,看球的不一定懂籃球,但就是無條件支持自己球隊
第一屆有硬推,像曲自立帶領的台灣銀行就到彰化,不過也有沒分到縣市屬地的XD
總之,很妙,就這樣進行了台灣社會組的聯賽,採取主客場制。(咦!?好眼熟@@
聯賽結束,屬地主義被大家批評很多,簡單講就是沒賺錢,所以弄沒幾年就GG了
(迷之聲:啊不就草創,應該堅持啊.......之後CBA有南下行程的票房都不錯啊..)
之後弄著弄著,就幾隻原本聯賽的球隊就要自組職業隊,大家就分家了。
湯新銘是反對這樣的發展,認為時機沒成熟。(手頭沒他訪談紀錄的書,頻印象
接下來,就是大家熟知的CBA歷史了。
原本的聯賽幾經改變,最後就弄出今年的SBL了。過程有點曲折(好像有斷掉或怎樣的)
最後,關於"邪會問題"
它不是一開始就爛啊,
籃委會時期,軍人主導下,還蓋過三軍球場,推動不少賽事活動等等等。
後來,即便是各企業組來任職,但至我覺得還算可以接受啊
但現在的負責人,我還真的不知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自行填空)
所以要想辦法讓"邪穢"變成我們自己的"協會"吧!!
現在有人在推動"體育協會改革的活動"就去幫忙支持阿~
與其當一個鍵盤酸酸靠杯台灣,不如成為改變台灣的小分子。
PS.我是吃飽飯隨意打的,有不清楚的地方還請見諒^^"
抱歉,我忘記講結論:
簡單講,台灣在1990年代錯過籃球聯賽健全發展的一次機會,
但往好方面想JHBL、HBL、UBA經過長久的經營也算是略有小成
台灣籃球熱不起來的原因
從最一開始台灣人對體育運動的養成教育就開始了,連帶的運動員的培養出問題
接下來造就無法形成穩健的運動市場,以致於邪穢變得奇奇怪怪但卻沒有力量可約束。
問題可說是從根爛起,但我想應該也可以從根再度開始吧~
--
: 國際賽的實力,一向取決於國內聯賽的強度
: 說到國內聯賽強度、熱度為什麼不像歐、美、日、韓那麼高
: 大家可能會說,台灣的經濟就是.....所以為什麼企業要支持職業運動.......(下略3000
: 字論述)
: 但問題是,要比經濟,菲律賓的經濟也沒比台灣好
: 但菲律賓球員的薪水可以領得比台灣多,至少付得出張宗憲願意去打球的薪水
: 所以菲律賓聯賽打得有聲有色,話題球星也多,有天份的孩子會更有意願成為職業球員
: 即便菲律賓出走一兩個球星,也不會因此覺得聯賽球星後繼無人
: 但今年周儀翔如果真的出走,那SBL還有誰能扛票房?大概只剩戴維斯有票房了吧
: 因為我沒有詳細的調查,所以我也無法確認,到底是台灣的環境做職業運動無法賺錢
: 還是無心開發市場,所以賺不了錢
: 但是大家討論過這麼多次了,都發現台灣的運動不是爛在基層,而是爛在最高殿堂
: 因為即便步入最高殿堂,好像也不是真的那麼出人頭地
: 所以很多有天份的孩子就不會想在成為球員
: 所以我認為是否不應該把「將本求利」,當作經營職業運動的唯一目的
: 如果連菲律賓都可已經營得這麼成功,我想台灣沒有理由做不到
: 菲律賓連歸化球員的預算,都比台灣大手筆了
: 就知道人家對於經營籃球這項運動是多麼的有心了
先說,本魯不是什麼籃球人士,只是對台灣籃球有興趣的人而已。
我是不清楚菲律賓那邊的籃球聯盟熱度怎麼經營起來的,但我可以回答一下關於台灣籃球
籃球聯盟熱不起來的原因。
據我所知來講,然後補一點歷史背景,若有錯誤還請大家指證^^"
關於"籃球聯盟"
事實上早在職籃前,就有所有籃協主導籃球聯盟,當時叫"埠際聯賽"。
1990年推動,是在HBL、UBA、JHBL之後成立的,那時算是眾所期待,
因為這樣就完成台灣籃球社會、大學、高中、國中四級籃球聯賽的分級模式。
主要推動者是湯銘新、曲自立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一下湯銘新有口述歷史的書可看,會比較詳細交代其脈絡)
我直接切"為什麼台灣籃球運動熱不來的原因"
當時這個聯賽創辦有一番討論,就是到底要有這個聯賽當過渡,還是直接職業化。
我印象中有兩點可以拿來這邊談談,
一是"籃球(或是體育運動)在中產家庭(階級)中並不受到重視"
二是"台灣高層級的籃球賽事太過集中於台北市"
(我不太確定原文標題寫啥,但大概如此,然後應該是曲自立寫文章強調的問題,
因為吃飯完飯隨手打,所以就........不察閱資料了請大家海涵XD)
關於"籃球(體育運動)不受到重視"
先說台灣不乏籃球運動的人口。1999年,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外研究顯示:
青少年(12-24歲)最想參與休閒運動總類當中,以球類項目為最多,占總項目的66.2%
球類查人數1454人當中的795人是參與籃球的。
(體育署那邊應該有更詳細或更近代的數據,我這只是手邊剛好有....)
但台灣的社會氛圍卻是不鼓勵運動,即便近年來有許多優秀的體育人士在鼓勵
(EX:館___XD)
整體運動環境還不是很良善,尤其是國高中學生方面。
體育不能當飯吃的觀念還是頗深根地固的在部分家長或官員或_____(自行填空)的腦海,
所以影響學校教育環境下就開始忽視或剝奪學生在體育運動上該獲得的重視
像是上課到下午???點+補習到????點等等等(因為太多問題,為了不離題所以省略
也因此台灣人投入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相對沒辦法提升
體育運動相關的參與就被化約為一種"不用或不應該花錢的活動"
尤其是1986年以後,台灣周末都可以看到NBA轉播,在家就可以有高強度、不花的享受
因此台灣籃球的關注在台灣人的心目中被分散許多
所以曲自立就是希望重新建立讓"台灣人願意為台灣籃球花錢的良性循環"
但怎麼做,就是第二個問題
關於"籃球賽事太集中台北的問題"
當時的構想就是模仿NBA將各球隊推行到地方,採取屬地主義,
簡單講,有點像跟在地搏感情。
(這有點像HBL的學校球迷一樣,看球的不一定懂籃球,但就是無條件支持自己球隊
第一屆有硬推,像曲自立帶領的台灣銀行就到彰化,不過也有沒分到縣市屬地的XD
總之,很妙,就這樣進行了台灣社會組的聯賽,採取主客場制。(咦!?好眼熟@@
聯賽結束,屬地主義被大家批評很多,簡單講就是沒賺錢,所以弄沒幾年就GG了
(迷之聲:啊不就草創,應該堅持啊.......之後CBA有南下行程的票房都不錯啊..)
之後弄著弄著,就幾隻原本聯賽的球隊就要自組職業隊,大家就分家了。
湯新銘是反對這樣的發展,認為時機沒成熟。(手頭沒他訪談紀錄的書,頻印象
接下來,就是大家熟知的CBA歷史了。
原本的聯賽幾經改變,最後就弄出今年的SBL了。過程有點曲折(好像有斷掉或怎樣的)
最後,關於"邪會問題"
它不是一開始就爛啊,
籃委會時期,軍人主導下,還蓋過三軍球場,推動不少賽事活動等等等。
後來,即便是各企業組來任職,但至我覺得還算可以接受啊
但現在的負責人,我還真的不知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自行填空)
所以要想辦法讓"邪穢"變成我們自己的"協會"吧!!
現在有人在推動"體育協會改革的活動"就去幫忙支持阿~
與其當一個鍵盤酸酸靠杯台灣,不如成為改變台灣的小分子。
PS.我是吃飽飯隨意打的,有不清楚的地方還請見諒^^"
抱歉,我忘記講結論:
簡單講,台灣在1990年代錯過籃球聯賽健全發展的一次機會,
但往好方面想JHBL、HBL、UBA經過長久的經營也算是略有小成
台灣籃球熱不起來的原因
從最一開始台灣人對體育運動的養成教育就開始了,連帶的運動員的培養出問題
接下來造就無法形成穩健的運動市場,以致於邪穢變得奇奇怪怪但卻沒有力量可約束。
問題可說是從根爛起,但我想應該也可以從根再度開始吧~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Ophelia
at 2017-07-28T11:26
at 2017-07-28T11:26
By Emma
at 2017-07-31T11:21
at 2017-07-31T11:21
By Kumar
at 2017-08-05T06:34
at 2017-08-05T06:34
By Heather
at 2017-08-07T20:13
at 2017-08-07T20:13
By Joe
at 2017-08-08T00:53
at 2017-08-08T00:53
By Steve
at 2017-08-10T05:19
at 2017-08-10T05:19
By Isla
at 2017-08-11T06:28
at 2017-08-11T06:28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8-13T03:54
at 2017-08-13T03:54
By Susan
at 2017-08-15T00:46
at 2017-08-15T00:46
By Harry
at 2017-08-16T11:22
at 2017-08-16T11:22
By Madame
at 2017-08-20T08:02
at 2017-08-20T08:02
By Megan
at 2017-08-22T23:40
at 2017-08-22T23:40
Related Posts
各位樂見黃金世代再戰年底嗎?
By Megan
at 2017-07-24T19:17
at 2017-07-24T19:17
問號籃協
By Tracy
at 2017-07-24T19:17
at 2017-07-24T19:17
瓊斯盃觀後雜想
By Damian
at 2017-07-24T18:44
at 2017-07-24T18:44
歸化洋將 籃協:歡迎立陶宛愛德測試
By Vanessa
at 2017-07-24T18:17
at 2017-07-24T18:17
亞錦賽》台灣女籃首戰神秘北韓 末節逆轉
By Jack
at 2017-07-24T17:57
at 2017-07-24T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