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威倫表現越來越好 早該轉任牛棚少浪費一年 - 棒球新聞

By Daniel
at 2021-04-14T07:34
at 2021-04-14T07:34
Table of Contents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5386131
2021-04-14 07:00 聯合新聞網 / Tzuyi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3/1/12080334.jpg
潘威倫在先發時已無足夠壓制能力,但轉任後援後表現越來越好,持續在牛棚調整對
他的職棒生涯及球隊戰績都有幫助。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老將「嘟嘟」潘威倫甫滿39歲,這幾年因為傷痛問題纏身,他該先發還是後援的定位
,成為老戰友林岳平擔任總教練後最難抉擇的問題。在2019球季他暌違4年再度有破
百局的投球局數,而且奪得8勝,並拿下東山再起獎,讓許多人認為他不需要轉往牛
棚,還是可以續任先發投手。
從新人球季開始,潘威倫除了在2005年及2016年因為需要調整有數場後援外,幾乎都
是球隊固定先發,不用像中職有些投手每年錯亂的兩頭燒。他沒有花俏的投球姿勢,
沒有讓人驚豔的超快球速,靠著136~144km的二縫線直球,以及指叉球、滑球、曲球
等多種球路,加上令人歎為觀止的精準控球以及不錯的球質,讓他成為可靠的先發投
手。
潘威倫巔峰時期的精準控球,超過40打席才會出現1次保送,要2至3場先發出賽才會
免費送對手上壘。從初登板至2016年,生涯平均仍約有30打席/次保送的成績。不過
近5年的成績則為21打席/次,表示保送的頻率已經是巔峰時期的一倍。這個數據不應
該與前幾年的彈力球扯上太大關係,最多只能說球的縫線問題,但最大的狀況,應該
是他的控球能力已經有所下降。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3/1/12080361.jpg
潘威倫的球速在中職不算快,但優勢是控球好、有球威、球路變化多,讓打者總是看
得到,但就是打不好。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除了控球能力開始有落差外,他的體能也大不如前。在2019年東山再起之年,他幾乎
維持投1休6~7天的出賽頻率,有時休息10天,用球數大約在70~80球左右,約投到5~6
局。雖然是穩定出賽,不過對於牛棚損耗不小,而且壓制力沒有以往出色。去年開始
他更是極為不穩,防禦率居高不下,季中就開始調整定位,讓他轉戰牛棚,季末才又
讓他回到先發輪值。只是長期以來嘟嘟並沒有這樣被調整過,這樣不固定的出賽模式
,反讓他表現更不好。
雖然潘威倫狀況已不如前,仍有許多人對於他轉戰牛棚持反對態度。一方面他是先發
場次及勝場紀錄保持人,就記錄面或是情感面而言,都不希望他轉換身份。另外還有
一種說法是,他並不是快速熱身的球員,對於需要隨時能夠上場的牛棚,調整上不一
定能適任。
去年季中潘威倫曾一度轉戰牛棚,今年則是在幾經掙扎後,以後援身份出賽。不過這
幾場賽事他的表現已經就比去年先發時好非常多,他不是強力救援型的投手,也無法
用火球壓制,反而勝任廖文揚離隊後獅隊一直在尋覓的長中繼角色。他不用短暫熱身
就緊急登板,又可以在1~3局之中,全力以赴的展現他的球威及球速,這對他應該是
比較好的調度。
獅隊在本土先發輪值方面,早已啟動換血接班,雖然有些失敗案例,但陸續有江辰晏
、施子謙及古林睿煬的崛起,已是各隊中最出色的陣容,足以撐起整季的輪值。對於
已經進行世代交替多年的獅隊而言,培養更長遠的戰力更為重要,現階段先發輪值就
不一定要用潘威倫。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3/1/12080411.jpg
獅隊已經培養出江辰晏、施子謙兩位有經驗的本土先發,今年又有古林睿煬崛起,可
以放心地讓潘威倫往牛棚發展了。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可惜潘威倫白白浪費了一年時間,去年62.2局丟了60分責失分,不但讓生涯成績變差
,而且貢獻十分有限,在台灣大賽甚至幾乎是敗戰處理。不過現在潘機倫越來越適應
牛棚角色,若持續以此方式調整,對於球隊幫助更大,或許也可以讓他職棒生涯延續
更久。以他對球隊的重要性及穩定度,說不定還有可能因此成為轉運手,比先發更快
拿到生涯150勝!
--
雖然我們現在一無所有,只要活著的話,總有一天一定會覺得,能夠活著是一件挺不錯的
事。雖然距離這一天或許還很遙遠,不過,在那天來臨之前,我們還是活下去吧。這時,
你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
--
2021-04-14 07:00 聯合新聞網 / Tzuyi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3/1/12080334.jpg

他的職棒生涯及球隊戰績都有幫助。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老將「嘟嘟」潘威倫甫滿39歲,這幾年因為傷痛問題纏身,他該先發還是後援的定位
,成為老戰友林岳平擔任總教練後最難抉擇的問題。在2019球季他暌違4年再度有破
百局的投球局數,而且奪得8勝,並拿下東山再起獎,讓許多人認為他不需要轉往牛
棚,還是可以續任先發投手。
從新人球季開始,潘威倫除了在2005年及2016年因為需要調整有數場後援外,幾乎都
是球隊固定先發,不用像中職有些投手每年錯亂的兩頭燒。他沒有花俏的投球姿勢,
沒有讓人驚豔的超快球速,靠著136~144km的二縫線直球,以及指叉球、滑球、曲球
等多種球路,加上令人歎為觀止的精準控球以及不錯的球質,讓他成為可靠的先發投
手。
潘威倫巔峰時期的精準控球,超過40打席才會出現1次保送,要2至3場先發出賽才會
免費送對手上壘。從初登板至2016年,生涯平均仍約有30打席/次保送的成績。不過
近5年的成績則為21打席/次,表示保送的頻率已經是巔峰時期的一倍。這個數據不應
該與前幾年的彈力球扯上太大關係,最多只能說球的縫線問題,但最大的狀況,應該
是他的控球能力已經有所下降。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3/1/12080361.jpg

得到,但就是打不好。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除了控球能力開始有落差外,他的體能也大不如前。在2019年東山再起之年,他幾乎
維持投1休6~7天的出賽頻率,有時休息10天,用球數大約在70~80球左右,約投到5~6
局。雖然是穩定出賽,不過對於牛棚損耗不小,而且壓制力沒有以往出色。去年開始
他更是極為不穩,防禦率居高不下,季中就開始調整定位,讓他轉戰牛棚,季末才又
讓他回到先發輪值。只是長期以來嘟嘟並沒有這樣被調整過,這樣不固定的出賽模式
,反讓他表現更不好。
雖然潘威倫狀況已不如前,仍有許多人對於他轉戰牛棚持反對態度。一方面他是先發
場次及勝場紀錄保持人,就記錄面或是情感面而言,都不希望他轉換身份。另外還有
一種說法是,他並不是快速熱身的球員,對於需要隨時能夠上場的牛棚,調整上不一
定能適任。
去年季中潘威倫曾一度轉戰牛棚,今年則是在幾經掙扎後,以後援身份出賽。不過這
幾場賽事他的表現已經就比去年先發時好非常多,他不是強力救援型的投手,也無法
用火球壓制,反而勝任廖文揚離隊後獅隊一直在尋覓的長中繼角色。他不用短暫熱身
就緊急登板,又可以在1~3局之中,全力以赴的展現他的球威及球速,這對他應該是
比較好的調度。
獅隊在本土先發輪值方面,早已啟動換血接班,雖然有些失敗案例,但陸續有江辰晏
、施子謙及古林睿煬的崛起,已是各隊中最出色的陣容,足以撐起整季的輪值。對於
已經進行世代交替多年的獅隊而言,培養更長遠的戰力更為重要,現階段先發輪值就
不一定要用潘威倫。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3/1/12080411.jpg

以放心地讓潘威倫往牛棚發展了。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可惜潘威倫白白浪費了一年時間,去年62.2局丟了60分責失分,不但讓生涯成績變差
,而且貢獻十分有限,在台灣大賽甚至幾乎是敗戰處理。不過現在潘機倫越來越適應
牛棚角色,若持續以此方式調整,對於球隊幫助更大,或許也可以讓他職棒生涯延續
更久。以他對球隊的重要性及穩定度,說不定還有可能因此成為轉運手,比先發更快
拿到生涯150勝!
--
雖然我們現在一無所有,只要活著的話,總有一天一定會覺得,能夠活著是一件挺不錯的
事。雖然距離這一天或許還很遙遠,不過,在那天來臨之前,我們還是活下去吧。這時,
你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
--
Tags:
新聞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南球場觀賽超過4百萬 現役球場最多

By Ophelia
at 2021-04-13T20:37
at 2021-04-13T20:37
「作弊教頭」重返太空人主場 親曝在休士頓最珍貴的回憶

By Donna
at 2021-04-13T17:30
at 2021-04-13T17:30
柯爾狂飆8K壓制藍鳥 洋基捕手雙響砲寫空前紀錄

By Cara
at 2021-04-13T17:29
at 2021-04-13T17:29
傳球打到跑者頭盔 張育成致命失誤讓球隊輸了

By Jacky
at 2021-04-13T17:28
at 2021-04-13T17:28
狂!大谷本季首度猛打賞+3打點 再刷新大聯盟紀錄

By Regina
at 2021-04-13T17:27
at 2021-04-13T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