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威倫表現越來越好 早該轉任牛棚少浪費 - 棒球

By Wallis
at 2021-04-14T08:58
at 2021-04-14T08:58
Table of Contents
潘威倫表現越來越好 早該轉任牛棚少浪費一年
聯合新聞網 / Tzuyi
老將「嘟嘟」潘威倫甫滿39歲,這幾年因為傷痛問題纏身,他該先發還是後援的定位,成
為老戰友林岳平擔任總教練後最難抉擇的問題。在2019球季他暌違4年再度有破百局的投
球局數,而且奪得8勝,並拿下東山再起獎,讓許多人認為他不需要轉往牛棚,還是可以
續任先發投手。
從新人球季開始,潘威倫除了在2005年及2016年因為需要調整有數場後援外,幾乎都是球
隊固定先發,不用像中職有些投手每年錯亂的兩頭燒。他沒有花俏的投球姿勢,沒有讓人
驚豔的超快球速,靠著136~144km的二縫線直球,以及指叉球、滑球、曲球等多種球路,
加上令人歎為觀止的精準控球以及不錯的球質,讓他成為可靠的先發投手。
潘威倫巔峰時期的精準控球,超過40打席才會出現1次保送,要2至3場先發出賽才會免費
送對手上壘。從初登板至2016年,生涯平均仍約有30打席/次保送的成績。不過近5年的成
績則為21打席/次,表示保送的頻率已經是巔峰時期的一倍。這個數據不應該與前幾年的
彈力球扯上太大關係,最多只能說球的縫線問題,但最大的狀況,應該是他的控球能力已
經有所下降。
潘威倫的球速在中職不算快,但優勢是控球好、有球威、球路變化多,讓打者總是看得到
,但就是打不好。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除了控球能力開始有落差外,他的體能也大不如前。在2019年東山再起之年,他幾乎維持
投1休6~7天的出賽頻率,有時休息10天,用球數大約在70~80球左右,約投到5~6局。雖然
是穩定出賽,不過對於牛棚損耗不小,而且壓制力沒有以往出色。去年開始他更是極為不
穩,防禦率居高不下,季中就開始調整定位,讓他轉戰牛棚,季末才又讓他回到先發輪值
。只是長期以來嘟嘟並沒有這樣被調整過,這樣不固定的出賽模式,反讓他表現更不好。
雖然潘威倫狀況已不如前,仍有許多人對於他轉戰牛棚持反對態度。一方面他是先發場次
及勝場紀錄保持人,就記錄面或是情感面而言,都不希望他轉換身份。另外還有一種說法
是,他並不是快速熱身的球員,對於需要隨時能夠上場的牛棚,調整上不一定能適任。
去年季中潘威倫曾一度轉戰牛棚,今年則是在幾經掙扎後,以後援身份出賽。不過這幾場
賽事他的表現已經就比去年先發時好非常多,他不是強力救援型的投手,也無法用火球壓
制,反而勝任廖文揚離隊後獅隊一直在尋覓的長中繼角色。他不用短暫熱身就緊急登板,
又可以在1~3局之中,全力以赴的展現他的球威及球速,這對他應該是比較好的調度。
獅隊在本土先發輪值方面,早已啟動換血接班,雖然有些失敗案例,但陸續有江辰晏、施
子謙及古林睿煬的崛起,已是各隊中最出色的陣容,足以撐起整季的輪值。對於已經進行
世代交替多年的獅隊而言,培養更長遠的戰力更為重要,現階段先發輪值就不一定要用潘
威倫。
獅隊已經培養出江辰晏、施子謙兩位有經驗的本土先發,今年又有古林睿煬崛起,可以放
心地讓潘威倫往牛棚發展了。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可惜潘威倫白白浪費了一年時間,去年62.2局丟了60分責失分,不但讓生涯成績變差,而
且貢獻十分有限,在台灣大賽甚至幾乎是敗戰處理。不過現在潘機倫越來越適應牛棚角色
,若持續以此方式調整,對於球隊幫助更大,或許也可以讓他職棒生涯延續更久。以他對
球隊的重要性及穩定度,說不定還有可能因此成為轉運手,比先發更快拿到生涯150勝!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5386131
--
聯合新聞網 / Tzuyi
老將「嘟嘟」潘威倫甫滿39歲,這幾年因為傷痛問題纏身,他該先發還是後援的定位,成
為老戰友林岳平擔任總教練後最難抉擇的問題。在2019球季他暌違4年再度有破百局的投
球局數,而且奪得8勝,並拿下東山再起獎,讓許多人認為他不需要轉往牛棚,還是可以
續任先發投手。
從新人球季開始,潘威倫除了在2005年及2016年因為需要調整有數場後援外,幾乎都是球
隊固定先發,不用像中職有些投手每年錯亂的兩頭燒。他沒有花俏的投球姿勢,沒有讓人
驚豔的超快球速,靠著136~144km的二縫線直球,以及指叉球、滑球、曲球等多種球路,
加上令人歎為觀止的精準控球以及不錯的球質,讓他成為可靠的先發投手。
潘威倫巔峰時期的精準控球,超過40打席才會出現1次保送,要2至3場先發出賽才會免費
送對手上壘。從初登板至2016年,生涯平均仍約有30打席/次保送的成績。不過近5年的成
績則為21打席/次,表示保送的頻率已經是巔峰時期的一倍。這個數據不應該與前幾年的
彈力球扯上太大關係,最多只能說球的縫線問題,但最大的狀況,應該是他的控球能力已
經有所下降。
潘威倫的球速在中職不算快,但優勢是控球好、有球威、球路變化多,讓打者總是看得到
,但就是打不好。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除了控球能力開始有落差外,他的體能也大不如前。在2019年東山再起之年,他幾乎維持
投1休6~7天的出賽頻率,有時休息10天,用球數大約在70~80球左右,約投到5~6局。雖然
是穩定出賽,不過對於牛棚損耗不小,而且壓制力沒有以往出色。去年開始他更是極為不
穩,防禦率居高不下,季中就開始調整定位,讓他轉戰牛棚,季末才又讓他回到先發輪值
。只是長期以來嘟嘟並沒有這樣被調整過,這樣不固定的出賽模式,反讓他表現更不好。
雖然潘威倫狀況已不如前,仍有許多人對於他轉戰牛棚持反對態度。一方面他是先發場次
及勝場紀錄保持人,就記錄面或是情感面而言,都不希望他轉換身份。另外還有一種說法
是,他並不是快速熱身的球員,對於需要隨時能夠上場的牛棚,調整上不一定能適任。
去年季中潘威倫曾一度轉戰牛棚,今年則是在幾經掙扎後,以後援身份出賽。不過這幾場
賽事他的表現已經就比去年先發時好非常多,他不是強力救援型的投手,也無法用火球壓
制,反而勝任廖文揚離隊後獅隊一直在尋覓的長中繼角色。他不用短暫熱身就緊急登板,
又可以在1~3局之中,全力以赴的展現他的球威及球速,這對他應該是比較好的調度。
獅隊在本土先發輪值方面,早已啟動換血接班,雖然有些失敗案例,但陸續有江辰晏、施
子謙及古林睿煬的崛起,已是各隊中最出色的陣容,足以撐起整季的輪值。對於已經進行
世代交替多年的獅隊而言,培養更長遠的戰力更為重要,現階段先發輪值就不一定要用潘
威倫。
獅隊已經培養出江辰晏、施子謙兩位有經驗的本土先發,今年又有古林睿煬崛起,可以放
心地讓潘威倫往牛棚發展了。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可惜潘威倫白白浪費了一年時間,去年62.2局丟了60分責失分,不但讓生涯成績變差,而
且貢獻十分有限,在台灣大賽甚至幾乎是敗戰處理。不過現在潘機倫越來越適應牛棚角色
,若持續以此方式調整,對於球隊幫助更大,或許也可以讓他職棒生涯延續更久。以他對
球隊的重要性及穩定度,說不定還有可能因此成為轉運手,比先發更快拿到生涯150勝!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5386131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Freda
at 2021-04-15T21:55
at 2021-04-15T21:55

By Edith
at 2021-04-17T10:52
at 2021-04-17T10:52

By Iris
at 2021-04-18T23:50
at 2021-04-18T23:50

By Aaliyah
at 2021-04-20T12:47
at 2021-04-20T12:47

By Jessica
at 2021-04-22T01:45
at 2021-04-22T01:45

By Elvira
at 2021-04-23T14:42
at 2021-04-23T14:4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4-25T03:39
at 2021-04-25T03:39

By Daph Bay
at 2021-04-26T16:37
at 2021-04-26T16:37

By Harry
at 2021-04-28T05:34
at 2021-04-28T05:34

By Lily
at 2021-04-29T18:32
at 2021-04-29T18:32

By Genevieve
at 2021-05-01T07:29
at 2021-05-01T07:29

By William
at 2021-05-02T20:26
at 2021-05-02T20:26

By Rae
at 2021-05-04T09:24
at 2021-05-04T09:24

By Belly
at 2021-05-05T22:21
at 2021-05-05T22:21

By Sarah
at 2021-05-07T11:18
at 2021-05-07T11:18

By Rebecca
at 2021-05-09T00:16
at 2021-05-09T00:16

By Charlie
at 2021-05-10T13:13
at 2021-05-10T13:13

By Gilbert
at 2021-05-12T02:11
at 2021-05-12T02:11

By Michael
at 2021-05-13T15:08
at 2021-05-13T15:08

By George
at 2021-05-15T04:05
at 2021-05-15T04:05

By Dora
at 2021-05-16T17:03
at 2021-05-16T17:03

By Michael
at 2021-05-18T06:00
at 2021-05-18T06:00

By Dorothy
at 2021-05-19T18:58
at 2021-05-19T18:58

By Victoria
at 2021-05-21T07:55
at 2021-05-21T07:55

By Ula
at 2021-05-22T20:52
at 2021-05-22T20:52

By Anonymous
at 2021-05-24T09:50
at 2021-05-24T09:5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5-25T22:47
at 2021-05-25T22:47

By Vanessa
at 2021-05-27T11:44
at 2021-05-27T11:44

By Harry
at 2021-05-29T00:42
at 2021-05-29T00:42

By Lauren
at 2021-05-30T13:39
at 2021-05-30T13:39

By Belly
at 2021-06-01T02:37
at 2021-06-01T02:37

By Tom
at 2021-06-02T15:34
at 2021-06-02T15:34

By David
at 2021-06-04T04:31
at 2021-06-04T04:31

By Olivia
at 2021-06-05T17:29
at 2021-06-05T17:29

By Faithe
at 2021-06-07T06:26
at 2021-06-07T06:26

By Zenobia
at 2021-06-08T19:24
at 2021-06-08T19:24

By Andrew
at 2021-06-10T08:21
at 2021-06-10T08:21

By Ethan
at 2021-06-11T21:18
at 2021-06-11T21:18

By Charlotte
at 2021-06-13T10:16
at 2021-06-13T10:16

By Hedy
at 2021-06-14T23:13
at 2021-06-14T23:13

By Agatha
at 2021-06-16T12:10
at 2021-06-16T12:10

By Faithe
at 2021-06-18T01:08
at 2021-06-18T01:08

By Edwina
at 2021-06-19T14:05
at 2021-06-19T14:05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6-21T03:03
at 2021-06-21T03:03

By Genevieve
at 2021-06-22T16:00
at 2021-06-22T16:00

By Hedwig
at 2021-06-24T04:57
at 2021-06-24T04:57

By Tom
at 2021-06-25T17:55
at 2021-06-25T17:55

By Carol
at 2021-06-27T06:52
at 2021-06-27T06:52

By Madame
at 2021-06-28T19:50
at 2021-06-28T19:50

By Carol
at 2021-06-30T08:47
at 2021-06-30T08:47

By Edwina
at 2021-07-01T21:44
at 2021-07-01T21:44

By Sandy
at 2021-07-03T10:42
at 2021-07-03T10:42
Related Posts
[WIT] 田中將大借給樂天桃猿投兩場? 2

By Rachel
at 2021-04-14T08:57
at 2021-04-14T08:57
(MLB) CLE @ CWS 愛爾達2台/Yahoo TV直播

By Connor
at 2021-04-14T08:50
at 2021-04-14T08:50
張育成遭轟「你這該死的亞洲怪胎」

By Sandy
at 2021-04-14T08:38
at 2021-04-14T08:38
Marcus Semien

By Connor
at 2021-04-14T08:25
at 2021-04-14T08:25
石真搶手

By Steve
at 2021-04-14T08:24
at 2021-04-14T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