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聊扣高球 - 桌球

By Ethan
at 2011-04-08T17:19
at 2011-04-08T17:19
Table of Contents
繼之前的加轉和SPEEDO系列 (其實那系列還沒打完XDD)
來淺聊一下個人所學到扣高球的部分
分享給大家、順便幫自己做個整理筆記。
一樣要來講些官腔:
打球方法很多 這是我所學的方法 覺得有用可以參考看看
覺得不認同之處也可以討論討論 有討論有進步 謝謝
好 轉入正題啦~~
扣高球一般人覺得是機會
其實在比賽時 高球不見得會比一般僵持中的來回球好打
有幾個因素
1.節奏改變
2.旋轉改變
3.自身心理狀態改變
要是打丟了一兩個高球還會影響整個比賽
因此不能不重視扣高球
一般業餘練球比較少練扣高球 但扣高球也是該練的基本技術
扣高球 並不是像正手推攻一般再大力一點就好的扣殺
扣高球有他不一樣的技術竅門所在
在這裡來聊聊 三種扣高球的方式來因應不同類型的高球
第一種 最基本的扣殺
面對:彈起來後,最高點大概在頭高度的高球
擊球點:最高點
1.重心微提高、站位在中台準備,但不要完全站直
重心是為了因應來球的高度
在中台準備是因為
如果來球是強烈上旋就不會被衝到 先在近台再退一定來不及
如果是空球或下旋會回彈 也只要在判斷好之後往前移位就可以
準備時間絕對足夠 因為擊球本來就要重心往前移 移多移少的差別而已
2.引拍時手依然輕鬆垂下
有些人看到來球高 就迫不及待抬起手來
其實這樣容易肌肉僵硬 力量反而打不出來
只有在近台快攻類型的正手攻球、快節奏扣殺 才需要提起手來
扣高球是慢節奏的 一直把手提著反而會打不好
3.看清楚來球旋轉 判斷球落桌後的彈跳方向
有的旋轉會讓回彈、彈左、彈右、往前衝
面對"很轉"的上旋、側上,
球的高度如果不是很高可以考慮看看要不要反拉,畢竟穩定性有差
4.先靠近球可能彈跳的左右方向,然後擊球同時前後移重心
比方
預先知道球會彈左就先向左大幅移位,等在球剛好會往左彈過來的位置
如果旋轉判斷得OK就要大膽移位,因為高球的彈跳受旋轉的影響很強烈
比方
球是個會往右邊又回彈的強烈側下旋,
那麼甚至必須要整個人預先跑到球桌右側、靠近網子的位置等待,
因為球可能會回彈到對方那裡去。
一般擊球不會跑到這個位置,
所以很多人會忽略這類型的球要到這個位置打,(桌左側邊亦同)
還記得某一場張怡寧VS帖雅那的比賽,就有一球會往右的高球
張怡寧側身等著用正手扣,結果球迅速往右彈開,張怡寧手伸直了也碰不到球。
移好左右位置後 擊球同時前移重心 (重心先在右腳、往前踏左腳)
側上就不用前移太多,側下會回彈就往前去擊球
5.擊球前,引拍時胸口微挺、重心微往後在右腳、手臂輕鬆放下,
揮拍時手臂要打開,
使用整隻手臂畫一個弧,
包含大臂及肩膀,把微挺的胸口同時收進來,全身發力
擊球方向由後上往前下 (視球的高度做調整)
引拍時胸口微挺是讓胸、背也有幫助發力的空間
但是不要"挺"過頭,有作勢就好,太誇張反而會影響協調性、易受傷
其他的一般合理擊球都不會使用到大臂 (某些特別的例子,如王勵勤除外)
否則肩膀易受傷
在扣高球才會使用大臂,而且一定要使用大臂才會有力量
包括整個身體都要同時發力
一開始手放鬆放下、揮拍時往上畫一個弧並順勢擊下才適合打高球。
也許有的人會因為球高,所以引拍先拿高在由後往前揮拍,這樣反而不利於發力。
而在擊到球的瞬間是要往前得多還是往下得多,
則要視來球高低長短以及自身站位調整,
從不斷練習中加強發力的協調性和穩定性。
因為內容有點多 所以待續XDDD~~~~
--
--
來淺聊一下個人所學到扣高球的部分
分享給大家、順便幫自己做個整理筆記。
一樣要來講些官腔:
打球方法很多 這是我所學的方法 覺得有用可以參考看看
覺得不認同之處也可以討論討論 有討論有進步 謝謝
好 轉入正題啦~~
扣高球一般人覺得是機會
其實在比賽時 高球不見得會比一般僵持中的來回球好打
有幾個因素
1.節奏改變
2.旋轉改變
3.自身心理狀態改變
要是打丟了一兩個高球還會影響整個比賽
因此不能不重視扣高球
一般業餘練球比較少練扣高球 但扣高球也是該練的基本技術
扣高球 並不是像正手推攻一般再大力一點就好的扣殺
扣高球有他不一樣的技術竅門所在
在這裡來聊聊 三種扣高球的方式來因應不同類型的高球
第一種 最基本的扣殺
面對:彈起來後,最高點大概在頭高度的高球
擊球點:最高點
1.重心微提高、站位在中台準備,但不要完全站直
重心是為了因應來球的高度
在中台準備是因為
如果來球是強烈上旋就不會被衝到 先在近台再退一定來不及
如果是空球或下旋會回彈 也只要在判斷好之後往前移位就可以
準備時間絕對足夠 因為擊球本來就要重心往前移 移多移少的差別而已
2.引拍時手依然輕鬆垂下
有些人看到來球高 就迫不及待抬起手來
其實這樣容易肌肉僵硬 力量反而打不出來
只有在近台快攻類型的正手攻球、快節奏扣殺 才需要提起手來
扣高球是慢節奏的 一直把手提著反而會打不好
3.看清楚來球旋轉 判斷球落桌後的彈跳方向
有的旋轉會讓回彈、彈左、彈右、往前衝
面對"很轉"的上旋、側上,
球的高度如果不是很高可以考慮看看要不要反拉,畢竟穩定性有差
4.先靠近球可能彈跳的左右方向,然後擊球同時前後移重心
比方
預先知道球會彈左就先向左大幅移位,等在球剛好會往左彈過來的位置
如果旋轉判斷得OK就要大膽移位,因為高球的彈跳受旋轉的影響很強烈
比方
球是個會往右邊又回彈的強烈側下旋,
那麼甚至必須要整個人預先跑到球桌右側、靠近網子的位置等待,
因為球可能會回彈到對方那裡去。
一般擊球不會跑到這個位置,
所以很多人會忽略這類型的球要到這個位置打,(桌左側邊亦同)
還記得某一場張怡寧VS帖雅那的比賽,就有一球會往右的高球
張怡寧側身等著用正手扣,結果球迅速往右彈開,張怡寧手伸直了也碰不到球。
移好左右位置後 擊球同時前移重心 (重心先在右腳、往前踏左腳)
側上就不用前移太多,側下會回彈就往前去擊球
5.擊球前,引拍時胸口微挺、重心微往後在右腳、手臂輕鬆放下,
揮拍時手臂要打開,
使用整隻手臂畫一個弧,
包含大臂及肩膀,把微挺的胸口同時收進來,全身發力
擊球方向由後上往前下 (視球的高度做調整)
引拍時胸口微挺是讓胸、背也有幫助發力的空間
但是不要"挺"過頭,有作勢就好,太誇張反而會影響協調性、易受傷
其他的一般合理擊球都不會使用到大臂 (某些特別的例子,如王勵勤除外)
否則肩膀易受傷
在扣高球才會使用大臂,而且一定要使用大臂才會有力量
包括整個身體都要同時發力
一開始手放鬆放下、揮拍時往上畫一個弧並順勢擊下才適合打高球。
也許有的人會因為球高,所以引拍先拿高在由後往前揮拍,這樣反而不利於發力。
而在擊到球的瞬間是要往前得多還是往下得多,
則要視來球高低長短以及自身站位調整,
從不斷練習中加強發力的協調性和穩定性。
因為內容有點多 所以待續XDDD~~~~
--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Kelly
at 2011-04-09T09:59
at 2011-04-09T09:59

By Isla
at 2011-04-11T20:37
at 2011-04-11T20:37
Related Posts
這場的台灣評審

By Robert
at 2011-04-08T14:22
at 2011-04-08T14:22
中直正手配皮

By Audriana
at 2011-04-08T12:22
at 2011-04-08T12:22
刀版轉中直

By Sarah
at 2011-04-08T10:18
at 2011-04-08T10:18
The power of penhold (NEW!)

By Quintina
at 2011-04-08T01:31
at 2011-04-08T01:31
4月8日,嘉大蘭潭校區.

By Hedy
at 2011-04-08T00:08
at 2011-04-08T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