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正信:三澤是用脖子受身的 - 摔角 Wrestle

By Necoo
at 2009-10-02T10:41
at 2009-10-02T10:41
Table of Contents
http://tinyurl.com/yauab4u
淵正信:三澤是用脖子受身的
2009年6月13日,一位天才摔角手逝世了。三澤光晴,享年46歲。若把這次事件的結論放
在「針對頭部攻擊的摔角風格」,或許有不少相關人士、摔迷都會對三澤等人所構築而成
的「四天王摔角」興師問罪吧。但是,是否真的該對「四天王摔角」進行批判呢?我們訪
問了當年的現場責任者淵正信,看看他對三澤光晴這位知名摔角手的資質的看法。
──以同樣身為摔角手的角度來看,三澤光晴的強悍、技巧性為何?
我想大家都會認為他的受身技巧很棒吧。以及反射神經,還有吃下對手招式後的走位。三
澤會馬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後進行下一步動作喔。他是個能夠在在比賽時會進行對裁判
的視線、還有在背後欣賞比賽的觀眾們作全盤性考量的選手。
──大家常說三澤先生受身技巧很厲害,請問具體來說有多厲害?
他是用脖子進行受身的啊。
──咦!用脖子嗎!?
正確來說是脖子下方的部位。以前的摔角手不論是吃下對手的翻摔等招式都是用背部承受
,不過三澤卻連德式後橋背摔、岩石落下技(指著脖子下方)都是用這裡接招的。我在這
麼長的摔角人生中也頂多作過兩次而已。一次是被威廉斯,一次是和鶴田先生交手時。
──不過用脖子受身真的能減緩衝擊力道嗎?
應該說用這裡當緩衝墊總比直接倒栽蔥用頭撞擂台要來得好吧。三澤的脖子真的很軟,所
以他在吃招時會主動翻一圈,藉此把衝擊力卸掉。
──請問淵先生是以何種心情觀看是用越來越難以受身的招式進行攻防戰的四天王摔角?
我也很操心啊。不光是四天王,像威廉斯的岩石落下技之類的也是一樣。當時不用個兩、
三次(大招)是無法分出勝負的,總覺得應該制止他們才對。不過當時我也和馬場先生一
樣,會對他們產生「這些人的話就沒問題」的信賴感。
──現在回想起來,請問您覺得他們是為什麼才要打出如此激烈的比賽?
應該是摔角手的天性吧……摔迷雖然因欣賞他們的比賽而感到驚喜,但是我相信在擂台上
博命的選手們一定感覺不到任何新鮮的驚奇感。因為不滿足現狀,才會一直呈現出「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的激烈比賽。
──四天王摔角的誕生後,也有「大招連發、針對頭部攻擊的摔角變成主流」這種批判聲
浪,請問淵先生您是怎麼認為?
我啊,不會用「針對頭部攻擊的摔角」這句話一言以蔽之。這確實是四天王摔角的要素之
一。但真正的四天王摔角是珍惜每一個招式,並激發出觀眾們的愉悅或是激昂感等等情緒
,而能夠辦到這種地步的選手們才會打出「四天王」風格的摔角。「針對頭部攻擊」之類
的招式也是要讓觀眾感到驚喜的一個手法,就算基本的招式,只要用這種方式施展也能讓
觀眾們膽顫心驚,不過選手們還是得拿捏分寸。
然後有人光看到這點就開始現學現賣,把那種單純只是大招連發的摔角當成「這麼做就是
四天王摔角」,這是不對的。四天王的比賽都是藉由摔角吸引觀眾們,攻擊頭部只是其中
一部分。如果把「攻擊頭部」當成重心的話,那會很恐怖的。所以四天王都擁有能對彼此
的招式見招拆招的技術以及信賴感。所以我覺得如果只是猛放大招的話,那些運動神經驚
人的非主流團體的小朋友們搞不好還比較厲害咧。
☆本文章是將刊登在「G SPIRITS Vol.12」(9月30日發售)的專訪其中一部分重新編輯
後而成。雜誌中將會提到巨無霸鶴田VS天龍的龍鶴對決、四天王摔角的成立、三澤與川田
風格的差異、還有必殺技背後隱藏的意外真相。
--
淵正信:三澤是用脖子受身的
2009年6月13日,一位天才摔角手逝世了。三澤光晴,享年46歲。若把這次事件的結論放
在「針對頭部攻擊的摔角風格」,或許有不少相關人士、摔迷都會對三澤等人所構築而成
的「四天王摔角」興師問罪吧。但是,是否真的該對「四天王摔角」進行批判呢?我們訪
問了當年的現場責任者淵正信,看看他對三澤光晴這位知名摔角手的資質的看法。
──以同樣身為摔角手的角度來看,三澤光晴的強悍、技巧性為何?
我想大家都會認為他的受身技巧很棒吧。以及反射神經,還有吃下對手招式後的走位。三
澤會馬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後進行下一步動作喔。他是個能夠在在比賽時會進行對裁判
的視線、還有在背後欣賞比賽的觀眾們作全盤性考量的選手。
──大家常說三澤先生受身技巧很厲害,請問具體來說有多厲害?
他是用脖子進行受身的啊。
──咦!用脖子嗎!?
正確來說是脖子下方的部位。以前的摔角手不論是吃下對手的翻摔等招式都是用背部承受
,不過三澤卻連德式後橋背摔、岩石落下技(指著脖子下方)都是用這裡接招的。我在這
麼長的摔角人生中也頂多作過兩次而已。一次是被威廉斯,一次是和鶴田先生交手時。
──不過用脖子受身真的能減緩衝擊力道嗎?
應該說用這裡當緩衝墊總比直接倒栽蔥用頭撞擂台要來得好吧。三澤的脖子真的很軟,所
以他在吃招時會主動翻一圈,藉此把衝擊力卸掉。
──請問淵先生是以何種心情觀看是用越來越難以受身的招式進行攻防戰的四天王摔角?
我也很操心啊。不光是四天王,像威廉斯的岩石落下技之類的也是一樣。當時不用個兩、
三次(大招)是無法分出勝負的,總覺得應該制止他們才對。不過當時我也和馬場先生一
樣,會對他們產生「這些人的話就沒問題」的信賴感。
──現在回想起來,請問您覺得他們是為什麼才要打出如此激烈的比賽?
應該是摔角手的天性吧……摔迷雖然因欣賞他們的比賽而感到驚喜,但是我相信在擂台上
博命的選手們一定感覺不到任何新鮮的驚奇感。因為不滿足現狀,才會一直呈現出「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的激烈比賽。
──四天王摔角的誕生後,也有「大招連發、針對頭部攻擊的摔角變成主流」這種批判聲
浪,請問淵先生您是怎麼認為?
我啊,不會用「針對頭部攻擊的摔角」這句話一言以蔽之。這確實是四天王摔角的要素之
一。但真正的四天王摔角是珍惜每一個招式,並激發出觀眾們的愉悅或是激昂感等等情緒
,而能夠辦到這種地步的選手們才會打出「四天王」風格的摔角。「針對頭部攻擊」之類
的招式也是要讓觀眾感到驚喜的一個手法,就算基本的招式,只要用這種方式施展也能讓
觀眾們膽顫心驚,不過選手們還是得拿捏分寸。
然後有人光看到這點就開始現學現賣,把那種單純只是大招連發的摔角當成「這麼做就是
四天王摔角」,這是不對的。四天王的比賽都是藉由摔角吸引觀眾們,攻擊頭部只是其中
一部分。如果把「攻擊頭部」當成重心的話,那會很恐怖的。所以四天王都擁有能對彼此
的招式見招拆招的技術以及信賴感。所以我覺得如果只是猛放大招的話,那些運動神經驚
人的非主流團體的小朋友們搞不好還比較厲害咧。
☆本文章是將刊登在「G SPIRITS Vol.12」(9月30日發售)的專訪其中一部分重新編輯
後而成。雜誌中將會提到巨無霸鶴田VS天龍的龍鶴對決、四天王摔角的成立、三澤與川田
風格的差異、還有必殺技背後隱藏的意外真相。
--
Tags:
摔角
All Comments

By Anthony
at 2009-10-05T13:36
at 2009-10-05T13:36

By Delia
at 2009-10-08T16:32
at 2009-10-08T16:32

By Carol
at 2009-10-11T19:27
at 2009-10-11T19:27

By Agatha
at 2009-10-14T22:23
at 2009-10-14T22:23

By Rachel
at 2009-10-18T01:18
at 2009-10-18T01:18

By Dora
at 2009-10-21T04:14
at 2009-10-21T04:14

By Regina
at 2009-10-24T07:09
at 2009-10-24T07:09

By Elizabeth
at 2009-10-27T10:05
at 2009-10-27T10:05

By Eartha
at 2009-10-30T13:00
at 2009-10-30T13:00

By Barb Cronin
at 2009-11-02T15:56
at 2009-11-02T15:56

By Todd Johnson
at 2009-11-05T18:51
at 2009-11-05T18:51

By Edith
at 2009-11-08T21:47
at 2009-11-08T21:47

By Liam
at 2009-11-12T00:42
at 2009-11-12T00:42

By Candice
at 2009-11-15T03:38
at 2009-11-15T03:38

By Regina
at 2009-11-18T06:33
at 2009-11-18T06:33

By Yuri
at 2009-11-21T09:29
at 2009-11-21T09:29

By Frederica
at 2009-11-24T12:24
at 2009-11-24T12:24

By Robert
at 2009-11-27T15:20
at 2009-11-27T15:20

By Connor
at 2009-11-30T18:15
at 2009-11-30T18:15

By Audriana
at 2009-12-03T21:11
at 2009-12-03T21:11

By Belly
at 2009-12-07T00:06
at 2009-12-07T00:06

By Ethan
at 2009-12-10T03:02
at 2009-12-10T03:02

By Hedy
at 2009-12-13T05:57
at 2009-12-13T05:57

By Eartha
at 2009-12-16T08:53
at 2009-12-16T08:53

By Bennie
at 2009-12-19T11:48
at 2009-12-19T11:48

By Connor
at 2009-12-22T14:44
at 2009-12-22T14:44

By Elvira
at 2009-12-25T17:39
at 2009-12-25T17:39

By Eartha
at 2009-12-28T20:35
at 2009-12-28T20:35

By Zora
at 2009-12-31T23:30
at 2009-12-31T23:30

By Jake
at 2010-01-04T02:26
at 2010-01-04T02:26

By Regina
at 2010-01-07T05:21
at 2010-01-07T05:21

By Necoo
at 2010-01-10T08:17
at 2010-01-10T08:17

By Adele
at 2010-01-13T11:12
at 2010-01-13T11:12

By Dora
at 2010-01-16T14:08
at 2010-01-16T14:08

By Charlie
at 2010-01-19T17:03
at 2010-01-19T17:03

By Rachel
at 2010-01-22T19:59
at 2010-01-22T19:59

By Olive
at 2010-01-25T22:54
at 2010-01-25T22:54

By David
at 2010-01-29T01:50
at 2010-01-29T01:50

By Ula
at 2010-02-01T04:45
at 2010-02-01T04:45

By Sandy
at 2010-02-04T07:41
at 2010-02-04T07:41

By Jacky
at 2010-02-07T10:36
at 2010-02-07T10:36

By Tom
at 2010-02-10T13:32
at 2010-02-10T13:32
Related Posts
今天下午8名全日本摔角選手到台灣嚕

By Gilbert
at 2009-09-30T22:34
at 2009-09-30T22:34
印度"咖哩"

By George
at 2009-09-30T22:18
at 2009-09-30T22:18
薩摩亞有強震...

By Rosalind
at 2009-09-30T16:56
at 2009-09-30T16:56
9月27日田上、武藤對小橋、高山(板主改)

By Ivy
at 2009-09-30T13:29
at 2009-09-30T13:29
薩摩亞有強震...

By Megan
at 2009-09-30T11:57
at 2009-09-30T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