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卓亞曾被恥笑侏儒 拚成看板球星回報紅襪 - 棒球新聞

By Rachel
at 2021-02-04T07:19
at 2021-02-04T07:19
Table of Contents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5229175
2021-02-04 07:00 聯合新聞網 / 李秉昇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1929.jpg
紅襪小巨人派卓亞在因傷缺席一季之後,日前宣佈正式退休。他生涯14個球季都在紅
襪守二壘,曾獲選2007美聯新人王、2008美聯MVP。歐新社資料照片
波士頓紅襪知名二壘手派卓亞(Dustin Pedroia)經歷連年傷勢摧殘、復原未果之後
,於近日宣布退休。生涯累積高達51.6勝場貢獻值WAR值(Baseball Reference版)
的他,是紅襪隊史綜合評價最高的二壘手,更勝名人堂球星多爾(Bobby Doerr)。
但你知道嗎?雖然派卓亞大學時期在棒球名校亞利桑納州大(Arizona State Unive-
rsity)打得出色,但在2004年大聯盟季中選秀時,卻因身材關係不被大部分球探看
好,當紅襪用第二輪第24順位選他時,甚至還被其他球隊訕笑。要不是當時的紅襪球
探部門不受傳統觀念束縛、不顧他人眼光,獨具慧眼地用他們在那屆選秀的第一個順
位選派卓亞,派卓亞可能根本沒辦法獲得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的機會。
根據美國知名球探作家洛爾(Keith Law)的說法,轉職業前的派卓亞,雖是亞利桑
納州大的傑出球員,但少了很多傳統球探重視的特質和能力。他在大學校隊主守游擊
,可是缺乏職業游擊手所需的防守範圍和傳球臂力;他跑壘的速度和能力遠低於平均
,也似乎沒什麼長程砲火的潛力;而且最糟糕的是,他「看起來」就是不像大聯盟球
員,身高僅170公分左右,體態亦不精實。(派卓亞官方的登記身高為175公分,但實
際上應不到170公分。)
2004年擔任紅襪球探部門主管的麥克拉德(Jason McLeod)回憶:「以一個身高不到
170公分的年輕球員來說,他算有點圓潤。我記得有一次我去亞利桑納州大,看派卓
亞比賽。那時他們校隊的制服比較寬鬆,就算穿著長襪,褲子還是會蓋掉滿多小腿的
部分。一個身高不到170公分、又不是特別精實的人,穿在那身制服裡面,看起來實
在不是很優。」即便如此,那時首次督導紅襪選秀操盤的麥克拉德,還是決定用手中
的第一個順位,挑走派卓亞。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1981.jpg
派卓亞(中)跟隊友歐提茲(右)和祖魯(左)相比明顯瘦小了很多,多數球探根本不看好
他有機會在大聯盟發展,紅襪會用自己的第一順位挑選他,真是有神奇的眼光!歐新
社資料照片
紅襪清楚明白業界對派卓亞的質疑。這些質疑,大部分都跟棒球球探評價球員的五大
技能項目有關:打擊技巧、揮棒力量、跑動能力、防守技術、臂力強度。派卓亞在後
面四個項目的表現,明顯低於平均水準,而且身為一名身材矮小的中線內野手,派卓
亞雙腳不夠靈活快速的缺點,在球探眼裡完全是犯了大忌。紅襪選入派卓亞的決定,
足以顯示他們有多麼看重他在第一個項目——打擊技巧——的表現。
派卓亞大學時期的整體打擊數據,是紅襪覺得他們能夠摒棄傳統思維、用他們當年第
一個順位選定派卓亞的主要原因。沒錯,亞利桑納州大的主場環境,確實頗適合打者
發揮,但派卓亞在那裡的三個球季,打出了.386/.466/.544的超群打擊三圍,累積
91支長打、108次保送,僅被三振47次。此外,派卓亞在亞利桑納州大的最後兩季,
長打皆多於三振,其中他大二的「長打三振比」(長打數除以三振數)更超過3.00,
相當不可思議(派卓亞打完大三那年後便轉職業)。
大學棒球員的數據,通常雜音很多,因為不少地區的球場都對打者太有利,且對手強
度變動太大(你週二對到的投手,水準可能跟你週五對到的差很大);但派卓亞連三
年都打出很好的成績,數據樣本不小、可信度較高,此外,其他各種周邊資料也沒有
任何一點指出,他的優異產能是靠僥倖或未來難以維持。派卓亞在大學時,還曾兩度
投身美國大學國家隊,在使用木棒而非鋁棒的情況下(美國大學球員大多使用鋁棒)
,依然不容易被三振,三振率低於百分之10。
另外,麥克拉德提到,他的手下對於派卓亞的人格特質做足功課,也是他們會願意相
信派卓亞的關鍵。麥克拉德說,在他於棒球產業工作的20餘年間,還沒看過像派卓亞
鬥志如此高昂、競爭心如此強烈的球員。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2018.jpg
紅襪看上派卓亞的強列鬥志和拚戰精神,認為他一定會成功,果然派卓亞也沒讓球隊
失望。歐新社資料照片
他舉了一個派卓亞上大聯盟之後的例子,來說明他一心一意只想求勝的過人專注力:
「那是在八月底,我們作客德州遊騎兵,而我也隨隊到遊騎兵的主場。晚上六點半左
右,我坐在球員休息區講電話,這時派卓亞從休息室裡走出來,他是當時唯一來到休
息區的選手。他在休息區裡上上下下走動,檢查自己的打擊手套,獨自為晚間的比賽
做準備。遊騎兵主場的廣播人員,此時開始做例行的賽前宣達,說的第一句話是:『
歡迎來到德州遊騎兵隊的主場——阿靈頓球場(Ballpark in Arlington)!』聽完
這句話,派卓亞跨上休息區最上面的台階,對著觀眾席怒吼道:『歡迎今晚來到這裡
,來看即將被對手痛宰的主隊!』見狀,我心裡想,天啊老兄,現在不過是八月的週
一夜晚,有必要這麼激動、這麼兇狠嗎?」
回憶2004年選秀,麥克拉德說:「看到派卓亞,大家通常會想問:『大聯盟裡,有看
起來跟他類似的選手嗎?』」在當時的大聯盟,真的比較難找到外在條件類似派卓亞
的球員,而這也是業界不認為他是優質新秀的常見理由之一。即便把時間快轉到2020
年,整個大聯盟也只有一名先發球員——太空人快腿二壘手亞土維(Jose Altuve)
——的登記身高,低於168公分。「我們那時候非常喜歡派卓亞的打擊技巧和人格特
質,相信他能穩定地擊中球,把球打向球場的各個角落,產出不錯的打擊率。我們也
覺得,他去當二壘手而非游擊手的話,應該能守下大部分的球。」
派卓亞進入紅襪球團後,快速在小聯盟竄升,持續創造高擊球率和很低的三振率。第
一次升上3A前,派卓亞在小聯盟每個層級的長打數,皆多於三振。雖然他在3A首年沒
做到這件事,但隔年馬上就再次讓長打數超越三振。然而,當派卓亞於2006年九月升
上大聯盟,他卻感覺沒辦法應付大聯盟等級的投球,完全被對手壓制。而他不夠高壯
的身材,在充滿魁梧精實運動員的大聯盟賽場,顯得格格不入。當時就有一名球探對
我說,他覺得派卓亞太「矮胖」。
麥克拉德說:「我們聽到很多人嘲笑他,有人會戲稱他小矮人或侏儒。」2006年派卓
亞有上場的其中一場大聯盟比賽,我人也在現場,跟其他球探一起坐在芬威球場(
Fenway Park)的球探席。派卓亞敲出一支右外野方向的軟弱一壘安打,我身旁的一
名球探隨即用酸度爆表的口吻說:「要是站在打擊區的是一名成人,不知道那球會飛
到哪。」2006到2007年的休賽季,派卓亞下苦心鍛鍊身體,把體態調整到足以應付大
聯盟層級的狀態,終於在2007年五月開竅,而且一打出好成績就停不下來,維持了足
足十年之久。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2058.jpg
派卓亞原本就有不錯的選球能力,再經過苦練之後,打擊技巧和長打能力更為精進,
在獲得美聯MVP的2008年,他打出全聯盟最多的213支安打,其中54支二壘安打也是排
名第一。歐新社資料照片
派卓亞在大聯盟的前兩個完整球季,就拿下了2007年美聯新人王和2008年美聯最有價
值球員等大獎。到目前為止,他入選過四次明星賽、參與過兩支冠軍隊(2007和2013
年。2018年紅襪奪冠時,派卓亞因傷缺陣季後賽),憑藉.299/.365/.439的出色生
涯打擊三圍,以及十分穩定優質的守備,累積出超過50的WAR值。
派卓亞在被選中前,有一個幾乎所有人都忽視、沒注意到的特質,那就是他擁有超級
優異的手眼協調能力。因為如此,他才能夠不斷地把他沒辦法打好打強的球破壞掉。
麥克拉德說:「派卓亞會把很多好球帶外面的滑球打成界外,然後投手就會用內角高
的95英里速球伺候他,但這正中派卓亞下懷。他能以極快的揮棒速度,把那些內角高
的速球拉回來,打成直擊全壘打牆的長打。他揮棒速度之快、咬中球心的力道之強,
實在很誇張。」如今較為進步的科技工具和進階數據,使球隊在追蹤和分析球員的手
眼協調能力上,變得比較容易,但起初最重要的一步是,認清這些跟球員手眼協調相
關的資料,是值得參考、重視的。2004年的紅襪就把這點做得很好,在其他球隊都沒
注意到的情況下,發現派卓亞出色的打擊技巧其來有自,並非僥倖。
從現在的角度回頭看2004年選秀,紅襪用第65順位選到派卓亞,到底有多賺?截至
2020年球季結束,所有在2004年被選的球員中(共1498人),只有一人——榜眼韋蘭
德(Justin Verlander)——打出比派卓亞貢獻度更高的大聯盟生涯。(韋蘭德現已
累積多達71的WAR值,未來勢必會入選棒球名人堂。)派卓亞生涯結算的WAR值(51.6
),比2003和2005年兩屆選秀第二輪的所有頂尖球員加起來,還要高。麥克拉德領軍
的球探部門,以及當年紅襪正積極拓展的數據分析部門,通力合作,做出令業界感到
風險過大的決策,但事後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2160.jpg
大聯盟2004年選秀球員中,至今有12名球員曾入選明星賽,生涯累計成績比派卓亞好
的只有強投韋蘭德一位。歐新社資料照片
即便處在極端的身材劣勢,但派卓亞仍靠著沒辦法一眼就看出的打擊能力和人格特質
,配合著紅襪經營團隊的好眼光,讓自己獲得上大聯盟表現的機會,甚至在過去14年
間,躍升紅襪的看板球星、隊史最強二壘手。雖然因為膝蓋的不幸傷勢,無法拉長生
涯、未來叩關名人堂恐怕也有難度,但相信派卓亞的傳奇肯定很難被球迷忘卻,他也
一直會是紅襪粉心目中不可抹滅的偉大存在。
--
楊柳蒹葭覆水濱,徘徊南望倚闌頻;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
嵐積遠山秋氣象,月生高閣夜精神;驚飛一陣鳧鷲起,蓬葉舟中把釣人。
——【宋】釋志文《西閣・在孤山》
--
2021-02-04 07:00 聯合新聞網 / 李秉昇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1929.jpg

襪守二壘,曾獲選2007美聯新人王、2008美聯MVP。歐新社資料照片
波士頓紅襪知名二壘手派卓亞(Dustin Pedroia)經歷連年傷勢摧殘、復原未果之後
,於近日宣布退休。生涯累積高達51.6勝場貢獻值WAR值(Baseball Reference版)
的他,是紅襪隊史綜合評價最高的二壘手,更勝名人堂球星多爾(Bobby Doerr)。
但你知道嗎?雖然派卓亞大學時期在棒球名校亞利桑納州大(Arizona State Unive-
rsity)打得出色,但在2004年大聯盟季中選秀時,卻因身材關係不被大部分球探看
好,當紅襪用第二輪第24順位選他時,甚至還被其他球隊訕笑。要不是當時的紅襪球
探部門不受傳統觀念束縛、不顧他人眼光,獨具慧眼地用他們在那屆選秀的第一個順
位選派卓亞,派卓亞可能根本沒辦法獲得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的機會。
根據美國知名球探作家洛爾(Keith Law)的說法,轉職業前的派卓亞,雖是亞利桑
納州大的傑出球員,但少了很多傳統球探重視的特質和能力。他在大學校隊主守游擊
,可是缺乏職業游擊手所需的防守範圍和傳球臂力;他跑壘的速度和能力遠低於平均
,也似乎沒什麼長程砲火的潛力;而且最糟糕的是,他「看起來」就是不像大聯盟球
員,身高僅170公分左右,體態亦不精實。(派卓亞官方的登記身高為175公分,但實
際上應不到170公分。)
2004年擔任紅襪球探部門主管的麥克拉德(Jason McLeod)回憶:「以一個身高不到
170公分的年輕球員來說,他算有點圓潤。我記得有一次我去亞利桑納州大,看派卓
亞比賽。那時他們校隊的制服比較寬鬆,就算穿著長襪,褲子還是會蓋掉滿多小腿的
部分。一個身高不到170公分、又不是特別精實的人,穿在那身制服裡面,看起來實
在不是很優。」即便如此,那時首次督導紅襪選秀操盤的麥克拉德,還是決定用手中
的第一個順位,挑走派卓亞。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1981.jpg

他有機會在大聯盟發展,紅襪會用自己的第一順位挑選他,真是有神奇的眼光!歐新
社資料照片
紅襪清楚明白業界對派卓亞的質疑。這些質疑,大部分都跟棒球球探評價球員的五大
技能項目有關:打擊技巧、揮棒力量、跑動能力、防守技術、臂力強度。派卓亞在後
面四個項目的表現,明顯低於平均水準,而且身為一名身材矮小的中線內野手,派卓
亞雙腳不夠靈活快速的缺點,在球探眼裡完全是犯了大忌。紅襪選入派卓亞的決定,
足以顯示他們有多麼看重他在第一個項目——打擊技巧——的表現。
派卓亞大學時期的整體打擊數據,是紅襪覺得他們能夠摒棄傳統思維、用他們當年第
一個順位選定派卓亞的主要原因。沒錯,亞利桑納州大的主場環境,確實頗適合打者
發揮,但派卓亞在那裡的三個球季,打出了.386/.466/.544的超群打擊三圍,累積
91支長打、108次保送,僅被三振47次。此外,派卓亞在亞利桑納州大的最後兩季,
長打皆多於三振,其中他大二的「長打三振比」(長打數除以三振數)更超過3.00,
相當不可思議(派卓亞打完大三那年後便轉職業)。
大學棒球員的數據,通常雜音很多,因為不少地區的球場都對打者太有利,且對手強
度變動太大(你週二對到的投手,水準可能跟你週五對到的差很大);但派卓亞連三
年都打出很好的成績,數據樣本不小、可信度較高,此外,其他各種周邊資料也沒有
任何一點指出,他的優異產能是靠僥倖或未來難以維持。派卓亞在大學時,還曾兩度
投身美國大學國家隊,在使用木棒而非鋁棒的情況下(美國大學球員大多使用鋁棒)
,依然不容易被三振,三振率低於百分之10。
另外,麥克拉德提到,他的手下對於派卓亞的人格特質做足功課,也是他們會願意相
信派卓亞的關鍵。麥克拉德說,在他於棒球產業工作的20餘年間,還沒看過像派卓亞
鬥志如此高昂、競爭心如此強烈的球員。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2018.jpg

失望。歐新社資料照片
他舉了一個派卓亞上大聯盟之後的例子,來說明他一心一意只想求勝的過人專注力:
「那是在八月底,我們作客德州遊騎兵,而我也隨隊到遊騎兵的主場。晚上六點半左
右,我坐在球員休息區講電話,這時派卓亞從休息室裡走出來,他是當時唯一來到休
息區的選手。他在休息區裡上上下下走動,檢查自己的打擊手套,獨自為晚間的比賽
做準備。遊騎兵主場的廣播人員,此時開始做例行的賽前宣達,說的第一句話是:『
歡迎來到德州遊騎兵隊的主場——阿靈頓球場(Ballpark in Arlington)!』聽完
這句話,派卓亞跨上休息區最上面的台階,對著觀眾席怒吼道:『歡迎今晚來到這裡
,來看即將被對手痛宰的主隊!』見狀,我心裡想,天啊老兄,現在不過是八月的週
一夜晚,有必要這麼激動、這麼兇狠嗎?」
回憶2004年選秀,麥克拉德說:「看到派卓亞,大家通常會想問:『大聯盟裡,有看
起來跟他類似的選手嗎?』」在當時的大聯盟,真的比較難找到外在條件類似派卓亞
的球員,而這也是業界不認為他是優質新秀的常見理由之一。即便把時間快轉到2020
年,整個大聯盟也只有一名先發球員——太空人快腿二壘手亞土維(Jose Altuve)
——的登記身高,低於168公分。「我們那時候非常喜歡派卓亞的打擊技巧和人格特
質,相信他能穩定地擊中球,把球打向球場的各個角落,產出不錯的打擊率。我們也
覺得,他去當二壘手而非游擊手的話,應該能守下大部分的球。」
派卓亞進入紅襪球團後,快速在小聯盟竄升,持續創造高擊球率和很低的三振率。第
一次升上3A前,派卓亞在小聯盟每個層級的長打數,皆多於三振。雖然他在3A首年沒
做到這件事,但隔年馬上就再次讓長打數超越三振。然而,當派卓亞於2006年九月升
上大聯盟,他卻感覺沒辦法應付大聯盟等級的投球,完全被對手壓制。而他不夠高壯
的身材,在充滿魁梧精實運動員的大聯盟賽場,顯得格格不入。當時就有一名球探對
我說,他覺得派卓亞太「矮胖」。
麥克拉德說:「我們聽到很多人嘲笑他,有人會戲稱他小矮人或侏儒。」2006年派卓
亞有上場的其中一場大聯盟比賽,我人也在現場,跟其他球探一起坐在芬威球場(
Fenway Park)的球探席。派卓亞敲出一支右外野方向的軟弱一壘安打,我身旁的一
名球探隨即用酸度爆表的口吻說:「要是站在打擊區的是一名成人,不知道那球會飛
到哪。」2006到2007年的休賽季,派卓亞下苦心鍛鍊身體,把體態調整到足以應付大
聯盟層級的狀態,終於在2007年五月開竅,而且一打出好成績就停不下來,維持了足
足十年之久。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2058.jpg

在獲得美聯MVP的2008年,他打出全聯盟最多的213支安打,其中54支二壘安打也是排
名第一。歐新社資料照片
派卓亞在大聯盟的前兩個完整球季,就拿下了2007年美聯新人王和2008年美聯最有價
值球員等大獎。到目前為止,他入選過四次明星賽、參與過兩支冠軍隊(2007和2013
年。2018年紅襪奪冠時,派卓亞因傷缺陣季後賽),憑藉.299/.365/.439的出色生
涯打擊三圍,以及十分穩定優質的守備,累積出超過50的WAR值。
派卓亞在被選中前,有一個幾乎所有人都忽視、沒注意到的特質,那就是他擁有超級
優異的手眼協調能力。因為如此,他才能夠不斷地把他沒辦法打好打強的球破壞掉。
麥克拉德說:「派卓亞會把很多好球帶外面的滑球打成界外,然後投手就會用內角高
的95英里速球伺候他,但這正中派卓亞下懷。他能以極快的揮棒速度,把那些內角高
的速球拉回來,打成直擊全壘打牆的長打。他揮棒速度之快、咬中球心的力道之強,
實在很誇張。」如今較為進步的科技工具和進階數據,使球隊在追蹤和分析球員的手
眼協調能力上,變得比較容易,但起初最重要的一步是,認清這些跟球員手眼協調相
關的資料,是值得參考、重視的。2004年的紅襪就把這點做得很好,在其他球隊都沒
注意到的情況下,發現派卓亞出色的打擊技巧其來有自,並非僥倖。
從現在的角度回頭看2004年選秀,紅襪用第65順位選到派卓亞,到底有多賺?截至
2020年球季結束,所有在2004年被選的球員中(共1498人),只有一人——榜眼韋蘭
德(Justin Verlander)——打出比派卓亞貢獻度更高的大聯盟生涯。(韋蘭德現已
累積多達71的WAR值,未來勢必會入選棒球名人堂。)派卓亞生涯結算的WAR值(51.6
),比2003和2005年兩屆選秀第二輪的所有頂尖球員加起來,還要高。麥克拉德領軍
的球探部門,以及當年紅襪正積極拓展的數據分析部門,通力合作,做出令業界感到
風險過大的決策,但事後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
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2/03/1/11482160.jpg

的只有強投韋蘭德一位。歐新社資料照片
即便處在極端的身材劣勢,但派卓亞仍靠著沒辦法一眼就看出的打擊能力和人格特質
,配合著紅襪經營團隊的好眼光,讓自己獲得上大聯盟表現的機會,甚至在過去14年
間,躍升紅襪的看板球星、隊史最強二壘手。雖然因為膝蓋的不幸傷勢,無法拉長生
涯、未來叩關名人堂恐怕也有難度,但相信派卓亞的傳奇肯定很難被球迷忘卻,他也
一直會是紅襪粉心目中不可抹滅的偉大存在。
--
楊柳蒹葭覆水濱,徘徊南望倚闌頻;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
嵐積遠山秋氣象,月生高閣夜精神;驚飛一陣鳧鷲起,蓬葉舟中把釣人。
——【宋】釋志文《西閣・在孤山》
--
Tags:
新聞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前獅隊洋投米奇被控性騷 遭天使隊停職

By Poppy
at 2021-02-04T05:43
at 2021-02-04T05:43
曾仁和失業1年多 中職選秀納考慮

By Carol
at 2021-02-04T05:42
at 2021-02-04T05:42
「特殊棒」練打擊 加強飛行距離

By Hamiltion
at 2021-02-04T05:41
at 2021-02-04T05:41
守滿中外野 陳傑憲想用守備貢獻

By Emma
at 2021-02-04T05:41
at 2021-02-04T05:41
獅內戰新球開箱 古林飆149公里

By Una
at 2021-02-04T05:40
at 2021-02-04T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