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演員絕對是真功夫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Gary
at 2022-03-03T07:31
at 2022-03-03T07:31
Table of Contents
先為戰爭祈禱 希望戰爭能盡快撤軍停戰
正文:
跟朋友聊到這個話題 其實版上討論過 但不是很詳盡
雖然現在香港武打片沒有這麼熱絡了 但網上討論依舊
於是針對武打演員 或是 特技替身演員 分享我的理解
一般會認為武打演員沒真功夫的有四種人
1 職業選手
2 武打演員自己
3 程度不夠的習武者
4 鍵盤鄉民(人云亦云)
職業選手畢竟通常一天6-8小時起跳的訓練 不用多作解釋
武打演員則是跟職業選手合作過
例如周比利 盧惠光 等本身就是打比賽出生
拳腿都非常重 即使跟他們套招 也能感受到他們的破壞力
加上誤傷 (曾有演員跟周比利拍戲 周沒收好力 當場踹飛)
所以武打演員不會認為自己有真功夫
鄒兆龍也說過 武打演員比的不是功夫
而是比誰不會進醫院......
鍵盤鄉民就不多做解釋
程度不夠的習武者 等等多做說明
武打演員有什麼真功夫呢? 可以一一分析
1 護身倒法
絕對不輸一般柔道習練者 配角 壞人 這部分都非常強
因為身體要去適應不同環境的跌摔
他們的護身倒法可能更相對完整
即使有時候衣服裡面有墊東西
但是畢竟有時得在硬地板摔
去看武打演員訓練場地以及訓練
別的不多 最多的就是摔......
2 抗擊力
常摔就會有一定抗擊力
另外個累積抗即是心理素質
來自於套招時誤傷 這是非常常見的
不見得更抗打 可是心理適應很高
3 柔軟度
即便不以柔軟度著稱的成龍 柔軟度也在一定水準
有跆拳道或是新武術底的柔軟度都非常之好
雖然有些拍戲障眼法做出高踢腿畫面
但通常為了畫面好看 能的話都得練高踢腿
4 拳腿反應能力
雖然都是套招加上收力
但是有過套招對練的人就知道
沒那麼容易 這部分算有利有弊
5 體能與體格
拍戲經常要拍整天 即便沒戲約 也要維持身體素質
鄒兆龍在一次訪談中說自己會每天練兩個小時
周比利也提過 拍打戲一整天非常消耗體力
也因為要肌肉線條 沒觀眾想看竹竿演員
重量訓練也是必備(雖然可能以塑型為主)
有優勢但也會有些相對應問題
1 護身倒不是針對"真摔"
護身倒法訓練只是第一步
但柔道選手的護身倒是會放力去摔
狠一點身體重量壓上去或是失點巧讓對方無法完整使用護身倒
但這問題只會突顯在對手是"有相當經驗的選手"
2&3 抗擊力與柔軟度基本上沒問題 這是絕對優勢
但對應到的則是套招問題
4 套招雖然有相當反應
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收力
會導致兩個問題
出招會有收力的壞習慣(技擊巧度來看)
他們工作上不需要增加最大破壞力
甚至為了視覺效果 不用太快
(成龍電影"我是誰"天臺跆拳道高手速度 成龍跟不上)
收力的情況 他們受到的誤傷不是那種選手級別的重擊
而柔短度呢
通常柔軟度好的 爆發力會比較差 要額外訓練
如果他們沒比賽需求 可能能做漂亮但是威力不大的高踢
即便鄒兆龍這樣有跆拳道底的演員 戲拍久了
如果沒刻意作放力踢靶訓練 也是會退步
(訓練習慣)
接著 套招訓練不符合實際狀況
反應是有了 但是終究是半成品
很多國術套招練習很多 但只有套招
在真實打鬥上仍舊有相當落差
5 他們的身體素質還是非常高
畢竟每天兩小時 假設周末不練的話就是10小時左右
這邊要談談程度不夠的習武者
一般學校社團 每周小時數約 3-9 小時
武館訓練 每周小時數約 6-15 小時
校隊訓練 每周小時數約 10-20 小時
大專選手/職業 20-40 小時
武館訓練會到15小時的通常已經是非常有熱情
大部分習武者的訓練都集中在社團以及武館
也就是說 大部分愛好者的訓練時數不會比武打演員多
拼命程度也會有差 (那是他們的飯碗)
如果我們針對專項規則進行1-3個月的備賽訓練
能跟武打演員打的有來有往的估計主要校隊以上的選手
或是武館訓練扎實練個三年 也很有機會
特別備註 是同量級
如果有讀者是不要臉國術宅或是不入流的格鬥宅
打了門外漢或是打贏比自己輕20公斤還能沾沾自喜
如此低端要求 我也沒什麼好說......
觀察來看
我會覺得武打演員絕對不比我差
是因為我的訓練量介於武館跟校隊之間
網上很多真的在批評他們沒真功夫的人士
因為他們本身是職業級別 會這樣想很正常
不同於鍵盤俠 我們習武人士應該要"捫心自問"
而不是淪落到 一副自己像職業選手一樣 用生命在練拳
那會有個問題:
身體素質這麼重要 那鐵人三項不就屌炸天了?
我的回答- 是! 沒錯!
橄欖球我就不多說了 大家都知道多猛
金剛刀張景雄 本身就有練鐵人三項
好像還是台灣體重最輕的重量級冠軍
(阿宅 要說嘴也起碼學學金剛刀這種跨級挑戰的)
相信大家技術練到後面 都會去累積身體素質
有許多技術 身體素質跟不上也不行
結論 不跟高手比的話 武打演員身體素質都還是挺好的
我自己在分享武術心得時 我也跟很多人說過
"你這素質 好好練拳一定比我強"
一個人對武術的態度 似乎也反映出這個人的實力
--
正文:
跟朋友聊到這個話題 其實版上討論過 但不是很詳盡
雖然現在香港武打片沒有這麼熱絡了 但網上討論依舊
於是針對武打演員 或是 特技替身演員 分享我的理解
一般會認為武打演員沒真功夫的有四種人
1 職業選手
2 武打演員自己
3 程度不夠的習武者
4 鍵盤鄉民(人云亦云)
職業選手畢竟通常一天6-8小時起跳的訓練 不用多作解釋
武打演員則是跟職業選手合作過
例如周比利 盧惠光 等本身就是打比賽出生
拳腿都非常重 即使跟他們套招 也能感受到他們的破壞力
加上誤傷 (曾有演員跟周比利拍戲 周沒收好力 當場踹飛)
所以武打演員不會認為自己有真功夫
鄒兆龍也說過 武打演員比的不是功夫
而是比誰不會進醫院......
鍵盤鄉民就不多做解釋
程度不夠的習武者 等等多做說明
武打演員有什麼真功夫呢? 可以一一分析
1 護身倒法
絕對不輸一般柔道習練者 配角 壞人 這部分都非常強
因為身體要去適應不同環境的跌摔
他們的護身倒法可能更相對完整
即使有時候衣服裡面有墊東西
但是畢竟有時得在硬地板摔
去看武打演員訓練場地以及訓練
別的不多 最多的就是摔......
2 抗擊力
常摔就會有一定抗擊力
另外個累積抗即是心理素質
來自於套招時誤傷 這是非常常見的
不見得更抗打 可是心理適應很高
3 柔軟度
即便不以柔軟度著稱的成龍 柔軟度也在一定水準
有跆拳道或是新武術底的柔軟度都非常之好
雖然有些拍戲障眼法做出高踢腿畫面
但通常為了畫面好看 能的話都得練高踢腿
4 拳腿反應能力
雖然都是套招加上收力
但是有過套招對練的人就知道
沒那麼容易 這部分算有利有弊
5 體能與體格
拍戲經常要拍整天 即便沒戲約 也要維持身體素質
鄒兆龍在一次訪談中說自己會每天練兩個小時
周比利也提過 拍打戲一整天非常消耗體力
也因為要肌肉線條 沒觀眾想看竹竿演員
重量訓練也是必備(雖然可能以塑型為主)
有優勢但也會有些相對應問題
1 護身倒不是針對"真摔"
護身倒法訓練只是第一步
但柔道選手的護身倒是會放力去摔
狠一點身體重量壓上去或是失點巧讓對方無法完整使用護身倒
但這問題只會突顯在對手是"有相當經驗的選手"
2&3 抗擊力與柔軟度基本上沒問題 這是絕對優勢
但對應到的則是套招問題
4 套招雖然有相當反應
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收力
會導致兩個問題
出招會有收力的壞習慣(技擊巧度來看)
他們工作上不需要增加最大破壞力
甚至為了視覺效果 不用太快
(成龍電影"我是誰"天臺跆拳道高手速度 成龍跟不上)
收力的情況 他們受到的誤傷不是那種選手級別的重擊
而柔短度呢
通常柔軟度好的 爆發力會比較差 要額外訓練
如果他們沒比賽需求 可能能做漂亮但是威力不大的高踢
即便鄒兆龍這樣有跆拳道底的演員 戲拍久了
如果沒刻意作放力踢靶訓練 也是會退步
(訓練習慣)
接著 套招訓練不符合實際狀況
反應是有了 但是終究是半成品
很多國術套招練習很多 但只有套招
在真實打鬥上仍舊有相當落差
5 他們的身體素質還是非常高
畢竟每天兩小時 假設周末不練的話就是10小時左右
這邊要談談程度不夠的習武者
一般學校社團 每周小時數約 3-9 小時
武館訓練 每周小時數約 6-15 小時
校隊訓練 每周小時數約 10-20 小時
大專選手/職業 20-40 小時
武館訓練會到15小時的通常已經是非常有熱情
大部分習武者的訓練都集中在社團以及武館
也就是說 大部分愛好者的訓練時數不會比武打演員多
拼命程度也會有差 (那是他們的飯碗)
如果我們針對專項規則進行1-3個月的備賽訓練
能跟武打演員打的有來有往的估計主要校隊以上的選手
或是武館訓練扎實練個三年 也很有機會
特別備註 是同量級
如果有讀者是不要臉國術宅或是不入流的格鬥宅
打了門外漢或是打贏比自己輕20公斤還能沾沾自喜
如此低端要求 我也沒什麼好說......
觀察來看
我會覺得武打演員絕對不比我差
是因為我的訓練量介於武館跟校隊之間
網上很多真的在批評他們沒真功夫的人士
因為他們本身是職業級別 會這樣想很正常
不同於鍵盤俠 我們習武人士應該要"捫心自問"
而不是淪落到 一副自己像職業選手一樣 用生命在練拳
那會有個問題:
身體素質這麼重要 那鐵人三項不就屌炸天了?
我的回答- 是! 沒錯!
橄欖球我就不多說了 大家都知道多猛
金剛刀張景雄 本身就有練鐵人三項
好像還是台灣體重最輕的重量級冠軍
(阿宅 要說嘴也起碼學學金剛刀這種跨級挑戰的)
相信大家技術練到後面 都會去累積身體素質
有許多技術 身體素質跟不上也不行
結論 不跟高手比的話 武打演員身體素質都還是挺好的
我自己在分享武術心得時 我也跟很多人說過
"你這素質 好好練拳一定比我強"
一個人對武術的態度 似乎也反映出這個人的實力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Megan
at 2022-03-04T17:26
at 2022-03-04T17:26
By Agnes
at 2022-03-06T03:21
at 2022-03-06T03:21
By Sandy
at 2022-03-07T13:15
at 2022-03-07T13:15
By Charlotte
at 2022-03-08T23:10
at 2022-03-08T23:10
By Joseph
at 2022-03-10T09:05
at 2022-03-10T09:05
By David
at 2022-03-11T19:00
at 2022-03-11T19:00
By Bennie
at 2022-03-13T04:55
at 2022-03-13T04:55
By David
at 2022-03-14T14:50
at 2022-03-14T14:50
By Hazel
at 2022-03-16T00:45
at 2022-03-16T00:45
By Jacky
at 2022-03-17T10:40
at 2022-03-17T10:40
By Susan
at 2022-03-18T20:35
at 2022-03-18T20:35
By Emily
at 2022-03-20T06:29
at 2022-03-20T06:29
By Leila
at 2022-03-21T16:24
at 2022-03-21T16:24
By Sarah
at 2022-03-23T02:19
at 2022-03-23T02:19
By Christine
at 2022-03-24T12:14
at 2022-03-24T12:14
By Christine
at 2022-03-25T22:09
at 2022-03-25T22:09
By Queena
at 2022-03-27T08:04
at 2022-03-27T08:04
By Cara
at 2022-03-28T17:59
at 2022-03-28T17:59
By Dora
at 2022-03-30T03:54
at 2022-03-30T03:54
By Kelly
at 2022-03-31T13:48
at 2022-03-31T13:48
By Kelly
at 2022-04-01T23:43
at 2022-04-01T23:43
Related Posts
國外武術需要收招嗎
By Bethany
at 2022-02-27T18:06
at 2022-02-27T18:06
Re: 有關長方形擂台的對打
By Zenobia
at 2022-02-27T02:00
at 2022-02-27T02:00
越南實戰詠春打平拳擊
By Dora
at 2022-02-26T21:41
at 2022-02-26T21:41
Re: 有關長方形擂台的對打
By Quanna
at 2022-02-22T23:02
at 2022-02-22T23:02
Re: 有關長方形擂台的對打
By Quintina
at 2022-02-21T15:32
at 2022-02-21T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