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史上有安全觸擊的神人嗎? - 棒球
By Frederic
at 2019-06-02T01:59
at 2019-06-02T01:5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Borges (波波波波)》之銘言:
: 就是那種不靠出其不意的安全觸擊拚上壘
: 而是靠超強球棒控制+超快腳程 擺明拚安全觸擊內安
: 要嘛對方就無人上壘都硬擺觸擊守備陣 讓這個選手有更高的正常安打率
: 要嘛就點到對方崩潰
: 棒球史上有這種堪稱「安全觸擊大師」的選手嗎?
https://reurl.cc/Vg3e6
連結為關於安全觸及的數據分析
根據作者統計 {直到2012年}
生涯安全觸擊率最高的前三名 (base empty)
1. Lee Mazzilli 他在 40次 嘗試中 成功 35次 安全觸擊率 87.5%
2. Don Blasingame 他在 77次 嘗試中 成功 66次 安全觸擊率 85.7%
3. Steve Garvey 他在 56次 嘗試中 成功 46次 安全觸擊率 82.1%
至於表一的 Reached% 我想是包括野手失誤之類的統計吧?
單季最多安全觸擊的前三名 見表三 (base empty)
1. Brett Butler 1992年 他在 51次 嘗試中 成功 29次 安全觸擊率 56.9%
2. Juan Pierre 2003年 他在 69次 嘗試中 成功 24次 安全觸擊率 34.8%
3. Brett Butler 1993年 他在 54次 嘗試中 成功 23次 安全觸擊率 42.6%
生涯總計最多安全觸擊的前三名 見表六 (base empty)
1. Brett Butler 生涯 385次 嘗試 成功 188次 安全觸擊率 48.8%
2. Otis Nixon 生涯 353次 嘗試 成功 145次 安全觸擊率 41.1%
3. Juan Pierre 生涯 392次 嘗試 成功 144次 安全觸擊率 36.7%
每一張表最後面的Reach% 都是最後有上壘的數據 (包括沒有安打的)
這篇打這麼多可以得到推嗎 哈哈
--
: 就是那種不靠出其不意的安全觸擊拚上壘
: 而是靠超強球棒控制+超快腳程 擺明拚安全觸擊內安
: 要嘛對方就無人上壘都硬擺觸擊守備陣 讓這個選手有更高的正常安打率
: 要嘛就點到對方崩潰
: 棒球史上有這種堪稱「安全觸擊大師」的選手嗎?
https://reurl.cc/Vg3e6
連結為關於安全觸及的數據分析
根據作者統計 {直到2012年}
生涯安全觸擊率最高的前三名 (base empty)
1. Lee Mazzilli 他在 40次 嘗試中 成功 35次 安全觸擊率 87.5%
2. Don Blasingame 他在 77次 嘗試中 成功 66次 安全觸擊率 85.7%
3. Steve Garvey 他在 56次 嘗試中 成功 46次 安全觸擊率 82.1%
至於表一的 Reached% 我想是包括野手失誤之類的統計吧?
單季最多安全觸擊的前三名 見表三 (base empty)
1. Brett Butler 1992年 他在 51次 嘗試中 成功 29次 安全觸擊率 56.9%
2. Juan Pierre 2003年 他在 69次 嘗試中 成功 24次 安全觸擊率 34.8%
3. Brett Butler 1993年 他在 54次 嘗試中 成功 23次 安全觸擊率 42.6%
生涯總計最多安全觸擊的前三名 見表六 (base empty)
1. Brett Butler 生涯 385次 嘗試 成功 188次 安全觸擊率 48.8%
2. Otis Nixon 生涯 353次 嘗試 成功 145次 安全觸擊率 41.1%
3. Juan Pierre 生涯 392次 嘗試 成功 144次 安全觸擊率 36.7%
每一張表最後面的Reach% 都是最後有上壘的數據 (包括沒有安打的)
這篇打這麼多可以得到推嗎 哈哈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Rachel
at 2019-06-04T01:14
at 2019-06-04T01:14
By Ivy
at 2019-06-08T04:31
at 2019-06-08T04:31
By Elvira
at 2019-06-11T01:13
at 2019-06-11T01:13
By Kristin
at 2019-06-14T06:26
at 2019-06-14T06:26
By Isabella
at 2019-06-14T18:47
at 2019-06-14T18:47
By Zanna
at 2019-06-19T05:56
at 2019-06-19T05:56
By Joe
at 2019-06-19T17:18
at 2019-06-19T17:18
By Mason
at 2019-06-23T13:02
at 2019-06-23T13:02
By Caitlin
at 2019-06-27T18:28
at 2019-06-27T18:28
By Caitlin
at 2019-06-30T17:33
at 2019-06-30T17:33
By Belly
at 2019-07-05T14:45
at 2019-07-05T14:45
By Noah
at 2019-07-08T23:13
at 2019-07-08T23:13
By Valerie
at 2019-07-11T02:28
at 2019-07-11T02:28
By David
at 2019-07-12T17:35
at 2019-07-12T17:35
By Kumar
at 2019-07-16T04:38
at 2019-07-16T04:38
By Tracy
at 2019-07-17T06:56
at 2019-07-17T06:56
By Tom
at 2019-07-17T13:22
at 2019-07-17T13:22
By Agatha
at 2019-07-22T05:19
at 2019-07-22T05:19
By Madame
at 2019-07-23T03:00
at 2019-07-23T03:00
By Connor
at 2019-07-25T15:47
at 2019-07-25T15:47
By Joseph
at 2019-07-29T15:42
at 2019-07-29T15:42
Related Posts
新生代的指標球星
By Emma
at 2019-06-02T01:48
at 2019-06-02T01:48
國家隊的總a要不要辦全國初選
By Odelette
at 2019-06-02T01:23
at 2019-06-02T01:23
棒球史上有安全觸擊的神人嗎?
By Kumar
at 2019-06-02T01:17
at 2019-06-02T01:17
現實真的有Moving ball這種球路的投手嗎
By Edith
at 2019-06-02T01:13
at 2019-06-02T01:13
日職/宋家豪登板挨轟 照收第17次中繼
By Mary
at 2019-06-02T00:33
at 2019-06-02T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