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與"鞭子"的相關性初探(認知篇) - 桌球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6-02-01T21:30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版上在討論"鞭子"相關話題,搜尋一下發現版上之前竟然幾乎沒有相關文章,
因此歸納了一些跟"鞭子"有關的資訊,希望對舊雨新知有幫助。
上高中後物理沒及格過...因此單純以"現象"說明(物理資訊截取參考資料附上)

桌球與鞭子相關的幾種說法:
1.揮拍的時候就把球拍像甩鞭子一樣甩出去
2.手臂的動作就像甩/揮鞭子的動作
3.打球時要用鞭打式發力/鞭甩式發力

版友貼文及網路上資料整理鞭擊式發力相關主題如圖:
http://i.imgur.com/XoGBpd4.jpg
物理/運動生理學有研究的版友也請不吝發文分享~
其他關鍵字:肌肉收縮/拮抗,角動量,離心力,波,槓桿,慣性...等等。
名詞定義:
認知差異 = 你想的跟我想的不一樣

一、甩/揮鞭動作及鞭子運動

(一)甩/揮鞭動作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甩/揮鞭子是怎麼一回事吧~

Bullwhip Break the Speed of Sound 音速をこえる鞭
https://youtu.be/U9HI2BpWkLM?t=2m22s

鞭の振り方 -Cattleman's Crack-林麗奈
https://youtu.be/WvAMdACJHf0?t=22s

由影片可看出甩/揮鞭動作過程:
持鞭手後引 > 持鞭手前揮出到定點 > 力量由手傳到鞭子上 > 力量從鞭頭傳到鞭尾

這個敘述是不是感到特別眼熟? 沒錯,就跟我們在說揮拍的手部動作一樣。
其實各種手持球杆/拍揮擊的動作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

(二)鞭子運動
鞭身運動軌跡(其一)
http://i.imgur.com/FNPj8Si.jpg
參照上面的鞭子的運動軌跡,可以看到鞭子是由固定端開始逐漸拉直的。
假如把鞭子分成很多小節,把每一節的運動放大來看,會是下圖的動作(a):
http://i.imgur.com/llSauhT.jpg
A=固定端, B=支點, C=自由端
紅色箭頭:揮/甩動的力,綠色箭頭:制動的力

受揮/動的力運動中的AB/BC,在支點B制動時BC的速度會增加。
因此重複這個運動,拉直成為固定端的部分增加,自由端的速度則越來越快,
甚至出現影片中的音爆(鞭尾速度超過音速)。#鞭尾加速效果
(也有如版友所提之能量向鞭尾集中的說明方式)

二、桌球及鞭擊相關性的認知

(一)綜合上述,可以歸納出甩/揮拍動作認知為甩/揮鞭子的動作大致有幾種:
1.手腕甩動球拍 <- 鞭尾加速甩動
2.小手臂甩動 <- 甩/揮鞭子的手臂動作
3.身體力量節節傳遞 <- 力量由鞭頭傳遞至鞭尾

說明:

1.鞭尾加速甩動
如果把手臂視作鞭身/手腕視作鞭尾,在某些情況下,
會將 "持拍手的瞬間加速" 認知為鞭尾加速效果
首先要區分一下手腕動作方向
http://i.imgur.com/U14cGTJ.jpg
在手背朝向自己,手心朝前的狀態
借用版友的用詞"抖"來形容"左右"的動作;用"甩"形容向"前後"的動作
(1)羽球的手腕動作
要講"甩"的動作就要提到羽球了,羽球常使用的揮拍便是"甩"的動作,
由於可動幅度大,因此應有鞭尾加速效果及認知。
http://i.imgur.com/u3pHGGU.jpg
(2)桌球的手腕動作
桌球(正手)當中瞬間摩擦球基本上是用"抖"的模式,
而手腕在"抖"的動作時因為可動幅度很小,再加上手部肌肉也會出力,
因此鞭尾加速效果不明確。
易產生認知上的差異
(反手則因較多變化無法論定,大部分的情況下有"甩"的認知。)

2.甩/揮鞭子的手臂動作
(1)高爾夫球的手臂動作
高爾夫球揮杆與影片中揮鞭子手部動作最相似
(小手臂伸直,球桿與鞭柄都是揮到前臂延長線上),
再加上高爾夫球桿本身的形變的特性,因此"甩/揮鞭"概念較普遍性地被認知。
http://i.imgur.com/p2hAwf2.jpg
(2)桌球的手臂動作
正手拉球小手臂向內收,與甩/揮鞭子方向相反,較有認知上的差異
反手拉球小手臂向外展,與甩/揮鞭子方向相同,較無認知上的差異

3.力量由鞭頭傳遞至鞭尾
身體力量的傳遞頗為複雜,為什麼會跟鞭子運動有關?
不論是運動或武術當中,皆有力量由腳接地而生的概念,
人受重力約束在地上,一定有一邊是固定端一邊是自由端,由腳向上力量節節傳遞
(固定端) 腳踩/蹬地 -> 腰胯(髖部) -> 肩背 -> 手臂 (自由端)
對多數人而言,這過程跟鞭子很難聯想在一起。因此也較易產生認知上的差異。

(二)小結:
看看這個模型(a):
http://i.imgur.com/3w2F81c.jpg
A,B節同時向藍箭頭方向運動。
A節以紅箭頭方向的力停止,則B節以b為支點像藍箭頭方向加速運動。
假如將a視為肩關節;b視為肘關節,則A為大臂,B為小臂,
這就是大家熟悉的正手拉球時收小臂的動作。
綜合
一方面這個動作與鞭擊的甩/揮臂動作雷同(方向相反),
模型也與前面"鞭尾加速效果"的模型相似;
另一方面,因為身體各部分肌肉作用,以及手腕可動範圍的限制,
因此很難把 揮/甩臂的力量傳遞 跟 鞭尾加速效果 劃上等號,
因此這邊也會產生認知上的差異

三、支點/固定端的概念
鞭子運動跟人體運動雖然有很多相異之處,卻都有一個共同點:支點
要作鞭子運動一定要有一個固定端,隨著這個固定端前移自由端也逐漸加速,
桌球運動中包括之前版友提到"頓一下"及莊則棟的制動(加速)概念,
以及王吉生:『擊球瞬間身體有剎那間的"停頓"成為穩定支點...(中略)
近台球瞬間支點在肘關節,離台球瞬間支點在髖關節。』...等,
同樣都是在講發力/加速,也同樣的在找一個“支點”。

甩/揮臂時支點的位置
參考一下這幾張甩/揮鞭動作的圖:
1.支點=手腕
http://pds.exblog.jp/pds/1/201203/08/42/d0088142_064243.jpg
2.支點=手肘
http://pds.exblog.jp/pds/1/201203/08/42/d0088142_065567.jpg
3.支點=肩膀
http://pds.exblog.jp/pds/1/201203/08/42/d0088142_071064.jpg
4.支點=背部中心(脊椎)
http://pds.exblog.jp/pds/1/201203/08/42/d0088142_07212.jpg

由這幾張圖可看出一樣是甩/揮鞭動作,都是甩/揮到肩膀高度(假想標的的高度),
竟然可以用四種不同的部位作為支點,也產生不同發力方式,
因為甩/揮臂長度改變、各部位參與運動的肌肉不同,
因此產生的力量、速度也將隨之改變,相對應的控制力、還原時間也會不同。

回來想想桌球,拉球的加轉、前衝及扣高球,正是不同支點的甩/揮臂運動。
支點越接近自由端時動作的距離短/速度快,因此就越會產生"甩"的認知,
前面版友提出"頓"的感覺也越明顯。
反過來想,只有拉加轉的時候才是頓、才是甩嗎?
從支點的角度來看的話,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

四、常見問題

1.甩/揮鞭vs甩手腕
前面有版友提到『因為使用"鞭打/鞭甩式發力"擊球時手腕要放鬆,
造成拍子撞歪進而使擊球不穩定,所以不建議打桌球時甩手腕。』為例。
(1) "手腕放鬆" 的問題
有看完上述文章內容應該知道:
桌球正手拉球小手臂內收,這個方向手腕可動範圍小因此鞭尾加速效果不明確。
這時不妨想一下甩/揮鞭子的時後,手要甩/揮出的瞬間手腕是用力的(作為支點),
同樣的在擊球瞬間,手腕要用力才能把手臂的力量傳到球上。
(放鬆的情況下即便是羽球拍也會被撞歪的)

(2)拍子 "撞歪" 的問題
可以參考唐建軍所提“球打拍,拍打球”的概念,應該是屬於擊球時間點的問題。

(3)打桌球時甩手腕的問題
這個問題有個前提,"甩手腕"是什麼?是"順勢用力"還是"刻意去動?
這可以說是協調性的問題。
如果全身發力都很順暢、協調,也有能力控制的話。那就跟身體其他關節一樣,
手指手腕也是發力的一個環節,必定也是『鬆而不弛,緊而不僵』,
全身沒有一個關節應該是固定死的。
武術裡有個概念『節節分開,節節貫穿』
節節分開指要能控制身體各部位、個別發力,
節節貫穿則是在說把全身各部位的發力做結合。
https://youtu.be/ktjsyYf2NYM?t=37s
影片裡所說『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的說法應該不少人都聽過。
一個是由淺入深的概念,一個是表示各種程度的身體運用方式皆有不同。
偶有版友提出重心、轉腰、甩腕等等敘述的是非判斷,或是在網路上看到,
而在沒有明確的時空背景之下這種判斷其實是非常武斷的,
要知道這個方法的“目的為何”才能去判斷這個方法“合不合適”。
有時候無論是影片或是現場,我們因為看了示範就下了判斷,
我們沒看到的不代表那個運動員沒有做。

2.鞭子vs桌球
桌球是來回時間非常短暫也非常注重動作還原的運動,
因此這個甩/揮臂的動作有發力、有加速、有控制也有還原在裡面。
甩/揮鞭也是一個複合性的概念,對於鞭打/鞭甩式發力的認知每個人都不盡相同,
鞭打/鞭甩式是在說甩/揮鞭的手腕/手臂的動作還是鞭身的運動?
鞭打/鞭甩式發力不是一個普遍性的認知、也沒有一個名詞定義,
因此我們在使用的只是一種比喻方式。
再考慮到肌肉/韌帶的作用,相信要把人的身體以一條鞭子形容會有很大的障礙吧!
因此在使用類型比喻方式的時候,恐怕應該先把名詞定義清楚才行。


參考資料:
Whip waves,Tyler McMillen,Alain Goriely:2003
http://mathfaculty.fullerton.edu/tmcmillen/papers/WhipWaves2003.pdf
棒球揮棒動作II型 - 技術
http://www.geocities.jp/tokyomarlin/bcolumn3.html#ab5
バイオメカニクス・ノート - 末端の加速(2)
http://www.geocities.jp/tokyomarlin/bm5.html
王吉生談乒乓球技術
http://wap.happypingpang.com/news/view/13441
莊則棟"加速制動"技術的力學原理
http://tinyurl.com/z59bl4h
逆三角形で飛ばす!プロギア 「iD nabla(ナブラ)」 誕生!
http://shop.plaza.rakuten.co.jp/nankai-golf/diary/detail/201208150000
槓桿原理
https://zh.wikipedia.org/zh-hk/杠杆
『私とムチとフォーム誕生秘話』
http://kinoramu.exblog.jp/15541234
『乒乓找教練』拉球要"鞭打"嗎?鞭打是什麼感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21/17/5725754_514804284.shtml

其他與鞭子相關關鍵字詞
揮鞭症候群/甩鞭效應:車輛碰撞時因頭部晃動引起乘坐者頸椎受到傷害
鞭梢效應:地震時大樓頂部搖晃較大
鞭打效應:球拍本身形變/結構影響球速

<寫在後面>

馬凱旋:
『乒乓球的教學,如果用純文字講解,很容易說一漏萬。
“鞭打”其實是一種教學上的表述技巧。要結合實際教學和自己面臨的問題..(略)』

對運動來說文字敘述真的非常抽象,也不見得看越多懂的就越多...影片亦然。
在網路上傳達資訊這也是一個瓶頸,但我們也希望看到其他人的分享。
有些大家熱烈討(爭)論的議題,建議就不定期辦個版聚吧!(無誤)
紙上談兵只會談到天荒地老,實地操演就立見真章了。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6-02-04T17:02
只看到關鍵字 版聚 ! 期待版聚呀~XD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6-02-09T09:36
網頁版應該更適合圖文並茂的文章!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6-02-09T17:05
很認真耶 整理很多東西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6-02-13T23:46
那你自己覺得實際上正手拉應該怎麼做比較符合你認為的理
想方式呢?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6-02-15T00:39
用心給推!!!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6-02-16T14:12
推,和那位老兄說的不同,甩鞭最後手腕不用抽回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6-02-18T09:23
推一下 真的不如版聚 我不想在網路上相爭或者交流..
只是想盡力的表現自己是對的..感覺都出來會有收穫阿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6-02-21T14:28
所以...版聚的主題是“鞭打”嗎?感覺哪裡怪怪的..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6-02-23T03:58
吃吃喝喝玩玩桌球交流一下阿 感覺不錯 台灣人就是要吃XD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6-02-25T11:08
網球動力鍊的說明: http://goo.gl/zgZiIx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6-03-01T07:48
上面文章作者曾是一位骨科醫生、目前也是位網球教練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6-03-06T00:48
大家夥的聲音相信"版豬"都有聽到!是打錯字嗎?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6-03-07T13:25
裝作沒聽到可以嗎 XDDDDDD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6-03-08T10:40
版豬出來面對啊 ( ′Д`)y━・~~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6-03-10T11:18
講個題外話 網球的引拍有個向上提起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6-03-15T04:05
這樣手不去多一個啟動 手順著地心引力自然就會有個初速
而且乒乓球正手拉引拍完會有個停留 網球沒有
所以乒乓球需要一個啟動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6-03-18T16:25
才不會因為手和身體的初速差距 造成時間差過大而脫節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6-03-22T12:56
看不懂你在說什麼,能解釋初速與脫節的關係嗎?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6-03-26T07:55
請看上面YMH66分享的連結 其中有一段落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6-03-28T20:34
"2. 時機要正確:"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6-03-30T05:24
他有把「不能中斷」特別紅字起來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6-04-01T12:14
如果身體動很快 手來不及動 時間就會錯開太久就會中斷
所以手有初速 就可以避免這種中斷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6-04-05T09:10
我認為這樣力量的傳遞會比較直接且完整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6-04-08T05:56
或者說 在動態的狀況下比較不會中斷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6-04-11T17:59
skypiper 兄建議你先研究運動生理學,ymh66 大大的網頁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6-04-13T12:29
中已經說了,動力鏈中的肌肉,在一個 cycle 中只能收縮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6-04-16T17:49
一次,也就是讓手先動使用到的肌肉,不能再次收縮(原因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6-04-18T00:48
請自己研究),等到下盤的力量上來,手部已經收縮的肌肉
不能再次收縮,以至於整個過程不是最佳的能量轉移,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6-04-21T22:47
你宣稱的手帶身體,一直都比較屬於你個人的肢體協調感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6-04-23T08:43
覺,並非最佳的發力流程。至於給不給拍子初速度,根本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6-04-27T21:51
不是身體發力過程的重要因素,網球往上提並非要刻意利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6-05-01T21:13
用拍頭下降的力量,這根本是很可笑的想法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6-05-05T11:43
就如同 #1Mdw5Mpf 中原 PO 宣稱他的方法最棒,是一樣的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6-05-06T10:26
你只看到 "不能中斷",有沒有看到前段減速後段才開始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6-05-10T15:39
加速呢?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6-05-14T20:46
網球把拍子拿起來的動作就已經將肌肉收縮一次
然後放鬆 順著勢揮拍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6-05-18T18:15
然後要擊到球的時候收縮一次
這是兩個cycle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6-05-19T14:23
不燃你可以試試看拍子不要拿起來 放得低低就直接揮拍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6-05-20T21:20
而且我手先動的意思 只是先啟動去揮一點點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6-05-23T07:15
並不是說先用手上的肌肉作完全部出力才輪到身體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6-05-23T16:16
不然才剛要揮就用完手指上的力量 那還沒打到球就用完了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6-05-24T22:12
還有高爾夫也是 揮桿前將竿子提起 順勢下來就會有速度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6-05-26T22:11
棒球揮棒也是 要先將球棒往後上放 順勢就會有初速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6-05-30T11:55
可是乒乓球拉球的引拍是往下放的 這點差異很大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6-05-31T17:53
天空大:手揮拍一小段之後蹬啊 不是先蹬才動手
看到這種解釋就已經沒有必要再繼續跟他耗下去了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6-06-05T03:07
把一個錯誤的理論肆無忌憚的大肆渲染實在很難讓人尊重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6-06-05T18:25
嗯嗯 那個一小段不是很長 短短幾公分也可以是一小段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6-06-07T15:13
只是一個啟動機制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6-06-09T00:47
不用再解釋了 只會越描越黑.............真的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6-06-11T08:33
要解釋請另外開一篇以這為主題 我再告訴你的盲點在哪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6-06-14T15:16
網球拍提起之後也有停留,可能天空又沒看到了吧…棒球 or
高爾夫亦然,這些都是他們的“引拍”,跟桌球沒什麼不同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6-06-15T00:08
天空大 引拍是柔軟的條件 但是顯然最大的問題不在引拍上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6-06-18T02:59
擊球的盲點反過來影響到引拍節奏 要回去尋找問題的根源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你對擊球節奏的判斷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6-06-19T10:33
擊球架構正確與否我對天空大是肯定的 但是欠缺善用
講起來對個八成七做起來哪邊卡卡的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6-06-19T23:03
我大膽建議方向 同樣做出F*S的輸出你花時間比別人多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6-06-21T07:46
可能要練習強迫用一半的時間去作到原來可以作到的事情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6-06-21T13:02
平時用3~5秒完成3個連續動作 嘗試用更短的時間完成看看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6-06-24T00:47
照平常一樣的輸出但是把時間限制在更嚴苛的條件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6-06-28T00:50
目標是不用費那麼多力氣準備也可以打出最均衡的球路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6-06-28T04:07
在均衡型跟最大引拍中間取個舒服又高效率的打法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06-30T01:46
不是用斧頭最大輸出砍樹 把斧頭重複全部砍在最容易砍的點
怎麼用聰明的方法在時間內砍倒最多顆樹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6-07-04T16:07
越想用力就有心無力 從木桶效應來解釋均衡絕對是好策略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6-07-06T08:30
人家法拉利從零到一百只要10秒 我是喜美從零到一百要13秒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6-07-07T09:30
那要怎麼練習才幫自己從國產車像法拉利一樣跑動啦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6-07-08T16:01
或是試試看用書包差不多的重量看自己1分鐘平舉幾下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6-07-13T09:46
知道自己大概幾下會累定量後慢慢縮短時間
我知道聽起來很像某漫畫情節可是這招真的在體育很有用處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6-07-18T02:10
我知道像棒球高爾夫 可是棒球一球一球投高爾夫根本沒來球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6-07-19T18:36
最適合乒乓的打擊方式絕對不是只有緊繃最大出力才練得好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6-07-21T19:32
你說了一大堆 就是沒解釋擊球的盲點..........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7-23T11:57
他的盲點就是太想用力打球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6-07-27T03:21
因為太想出力 導致所有東西結合起來變成獨特的模組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6-07-31T18:56
還是說better大看出還有其他我沒有注意到的東東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6-08-02T11:20
關於先摩後蹬轉甩出 就抓不到摩擦的timing何來先後次序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6-08-02T22:36
天空大:手揮拍一小段之後蹬 盲點在這......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6-08-03T17:28
所以說時間點是不是哪裡跟不上錯開了 這樣球就噴射出去了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6-08-04T00:16
他引拍沒有用力只是引導腰和重心去做拉球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6-08-06T05:06
我想解釋他打法可能是出於心理因素 他一心就是想這樣打球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6-08-06T11:27
心病要從心藥醫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6-08-07T21:27
但這缺少了最關鍵的蹬 當你用手帶腰不管距離有多短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6-08-11T17:10
重心早已經偏離右腿 這時再說要蹬 反而更加不成立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6-08-14T01:13
除非你用手引拍重心自然轉移 你稱那轉移叫蹬
就更不合理 因為那不是用腿自主發力 而只是跟隨手變動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6-08-14T13:53
當你在拉衝下旋球 中遠台對拉 你用這種拉法
發而會因為缺少腿部自主發力而沒甚麼質量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6-08-18T21:05
他為了彌補這缺乏的質量 所以擊球用了過多的準備時間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6-08-19T21:46
魚丸沒有魚味所以用咖哩下去作成咖哩魚丸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6-08-22T18:58
這種拉法 只存在於近台快速相持來回 可以為之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6-08-23T20:42
他擊球沒用用過多準備時間......你不理解他真正的說法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6-08-24T13:15
老實說 他這種拉球是可以拉 但也就業餘水平層次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6-08-27T08:28
而且連高等業餘的拉球水平都沒有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6-08-28T10:33
這種拉法只兩種很多準備時間"高球"跟沒有準備時間"近台"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6-08-30T17:05
如果考慮質量 可以這麼說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6-09-02T07:26
我想把他一直以來最忽略最疏忽的部份填上去 幫他推一把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9-07T03:07
如果他對自己有足夠信心的部份我傾向不打掉讓他繼續發展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6-09-11T21:02
恩 剩下就交給你了....盡量說的簡化點 不要太抽象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6-09-12T08:18
對個人最好的球路我相信沒有一定的模板 一定隱含個人條件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6-09-13T00:52
其實也不太好意思就是了因為我只是弱弱廢柴(抓頭)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6-09-17T05:33
不好說能作到多少 盡力而為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6-09-21T07:32
拿高之後的位能 可以自然就產生初速 停不停都一樣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6-09-23T16:08
對於T&B兩位板友的敘述看來 確實沒有了解我的說明
乒乓球正手拉如果在中台或退台之後 經常使用交叉步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6-09-27T02:05
包括大交叉、小交叉、沒交叉只是重心轉換的類交叉步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6-09-28T15:25
手帶身體對這樣的步法會更有助益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6-09-30T12:57
對單.跨.並步的幫助也是有 只是沒那麼明顯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6-10-01T12:38
尤其身先動手才動的人容易跑過頭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6-10-04T15:05
身先動手才動的人容易跑過頭 是你對於步伐觀念的微弱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6-10-07T22:36
並不是在於身帶手本身 所以許多世界國手
因你對於步伐的微弱觀念而躺槍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6-10-12T06:27
卻一直無法好好解釋蹬轉概念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6-10-14T23:28
交叉步本身尤其需要腿有蹬的發力 尤其是你說的大交叉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6-10-19T22:33
如果僅有重心的轉換 卻無法好好運用腿部發力的拉球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6-10-22T09:02
球與身 距離一遠 很容易造成手去勾球也沒質量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6-10-25T11:43
不要再糾纏初速了,那根本不是重點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6-10-29T21:14
我一直說手帶身體有用到腰腿蹬轉的力 也解釋很多了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6-10-31T03:20
你不願意瞭解而造成不懂不會 不代表沒有人理解和做不到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6-11-02T21:29
天空大:手揮拍一小段之後蹬啊 不是先蹬才動手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6-11-07T04:19
我已經非常清楚解釋你的盲點 如果是你這觀點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6-11-11T06:28
那就算是專業級選手 都難以理解............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6-11-13T07:47
因為s大的程度 就是國家專業級都無法理解的程度阿..XDD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6-11-13T19:55
國家級沒認識 至少我身邊認識的甲組選手 都難以理解..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6-11-17T18:47
(現任)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6-11-20T06:14
我去年弄的影片 參考看看能不能知道我在說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hrpzFJ7Ao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6-11-24T09:54
跟網球的動作比起來較有差異的部分是沒有明顯的延遲
要減少及避免這個延遲 手先揮是我比較推薦的方式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6-11-27T19:36
我早就看過了...我就是把這影片給我朋友看的.......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6-11-30T20:16
影片裡一堆自認為馬龍手比身先啟動的錯誤認知.....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6-12-03T16:51
重點是馬龍也沒有手先動阿.當他身體轉動腳已經用力了..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6-12-05T05:04
用力跟動作是兩回事 手先動但是手還沒發力啊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6-12-09T20:35
手先啟動是為了全身同時 而不是像網球有延遲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6-12-11T01:15
手先啟動 哪來的蹬 從頭到尾都沒解釋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6-12-12T05:47
你那個解釋只會越描越黑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6-12-13T08:59
腳先啟動去找球 還要先崩住 等手動才蹬 歪理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6-12-16T19:22
腳不先啟動好了 手先啟動 距離遠 腳不先跨 能拉到球嗎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6-12-20T17:34
誰先啟動 誰就先掌握優先發力權 是互相有關連的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6-12-25T09:29
差不多要擊球的瞬間蹬啊 因為引拍到觸球的中間有一大段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6-12-29T18:43
如果是很遠的交叉步 腳的幅度比較大 就稍微早一點蹬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7-01-01T05:20
邊移位邊擊球 以達到手腳一致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7-01-06T01:28
這完全沒有你說的手先動阿 反而都是腳先啟動阿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7-01-08T15:45
那只是你誤會我手先動的意思啊
AIR板友說的身體轉動腳有用力 這個部分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7-01-08T22:31
我一直都沒誤會 反而是你自打嘴巴.............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7-01-12T08:53
我一直也都有說 腳一開始就有撐住的力量
但是有一個真正發力的蹬 是在差不多要擊球的瞬間才做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7-01-14T02:18
撐住的力量還要等手動才蹬 這麼大的盲點 沒看到?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7-01-15T04:18
你手先動重心已經沒在右腿續力 哪裡有足夠的力蹬?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7-01-18T23:13
你的手些微擺動一下你的重心就不在右腿了?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7-01-23T09:13
難不成你的手是有50公斤嗎= =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7-01-25T02:43
你手僅是些微擺動 重心也會回隨著變動 哪有充足的力蹬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7-01-28T02:36
既然只是些微 那影響不會很大啊 只是個小小的啟動機制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7-01-28T12:47
些微小小的一點點動隊重心都會有影響.......哀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7-01-31T18:58
影響不會很大 只是你的推託之詞.............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7-02-01T02:05
蹬只有在重心完全壓在右腿上時 是最好發力的時間點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7-02-04T05:03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 你也認為平野引拍壓在左腳上不太好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7-02-06T00:36
引拍壓在左腿是球擠壓到的拉球重心選擇 任何人都會有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7-02-10T09:41
不用找別的論點來鬥這篇的主題......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7-02-10T16:11
被擠壓到時無法用腿蹬 只能用腰去轉換拉球
質量也會相對降低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7-02-14T23:09
你在能蹬的情況下 卻一直找不出你手帶腰跟蹬的關聯性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2-19T17:05
那回歸在正常基本的狀況下來看吧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7-02-20T18:17
手動個幾公分 重心就跑掉不能蹬了 這也太誇張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7-02-22T08:00
說這句話只能表示你對實戰桌球的理解非常的粗淺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7-02-24T21:13
理論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7-02-26T12:25
影片看完大概知道天空在說啥了,但說好的另外發文呢……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7-02-28T08:51
我也不用再解釋那麼多了 也不需要另外發文了 自己try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7-02-28T20:04
手先動一點點即使只是幾公分再蹬 就算給你蹬了出去
拉球的協調性 順暢感 自己感受吧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7-03-04T00:01
"但是有一個真正發力的蹬 是在差不多要擊球的瞬間才做"
請問skypiper指的是示意影片中的"2"嗎?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7-03-08T11:15
那影片觀點漏洞百出 不信拿給認識的專業球員看吧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7-03-12T06:56
對啊 是那個2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7-03-13T19:16
網球的跑動方式跟乒乓球的重心轉換方式不一樣
所以不能比照辦理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7-03-18T05:01
像是上面球王那個小片段 他很快地跑去右邊停下來擊球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7-03-22T06:41
可是乒乓球要是這樣跑就是跑過頭
乒乓球要在移動中擊球會比較好 而不是移動完停下來擊球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7-03-25T13:07
所以你比較一下會發現球王大概是我喊1的時候蹬
馬龍是我喊2的時候才蹬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7-03-26T08:01
恩 看到這裡 如果你是在2的點才去蹬地拉球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7-03-28T10:46
你的教練如果是這樣教你 他真的稱不上專業 我敢肯定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7-03-31T10:07
你貼的馬龍 手先動了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7-04-01T18:57
手先啟動順帶重心傾斜 重心的勢帶動腳移位的同時蹬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7-04-05T19:01
e大也不用再解釋了 就讓他沉迷於他自己的乒乓世界吧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7-04-09T07:05
哈哈! 我再努力一下子看看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7-04-11T08:12
乒乓球就等同於他的三觀 一旦遭受否認即使自己是錯的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7-04-15T16:44
他也會捍衛到底 承認錯誤就等同於承認他的三觀是錯的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7-04-20T01:25
他沒有承認自己是錯誤的勇氣 也沒有面對事實的勇氣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7-04-21T18:45
當理論站不住腳到處都有破綻 就不該拿出來大肆宣揚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7-04-22T22:27
指導後進 他卻一直這樣做就是我無法尊重他的原因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7-04-26T04:20
感謝精辟的分析 XD 不過對於其他人的主觀意識我沒有興趣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7-04-28T06:18
只是提出問題點讓大家做客觀的分析,答案自然就會出來了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7-04-30T18:07
那就e大就繼續討論吧 結果已經出來了 盲點也有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7-05-01T20:29
但相信我 你們永遠不會有共識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7-05-02T14:38
還沒有想建立共識:p 只覺得有天份應該可以看出個端倪吧!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7-05-05T13:18
請去看我與他的之前的對話他早就知道自己有盲點了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7-05-06T14:59
https://youtu.be/jc0SW9okpGw?t=608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7-05-10T02:46
e大這是李曉東講述提早重心轉移和提早蹬地影片
給你作參考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7-05-14T18:41
感謝分享~手先揮出去的確會有這種情形啊~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7-05-16T08:44
定點也有蹬啊
你真的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5-20T23:34
乒乓球和網球 有相近也有差異 看你注意的環節是什麼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7-05-21T00:57
然後移位幅度越大越容易高質量 因為重心的轉移更大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7-05-23T14:05
李曉東講提早 是指引拍 引拍早點做好穩住就容易發力
而我講的一直都是揮拍啟動機制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7-05-25T00:02
提早引拍 提早蹬地 你沒聽到我也無法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7-05-26T13:40
兩個是不一樣的環節 怎麼會混在一起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7-05-29T01:48
他的蹬地是指壓右腿 我的蹬轉是指揮拍蹬起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7-06-02T12:01
我知道你解說的影片裡1手動2腳蹬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7-06-04T06:29
兩個明明就是不一樣的東西 不要看到一個蹬字就搞混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7-06-06T12:09
兩個是呈現正相關 提早引拍接著蹬地 而不是手先啟動
你去找出哪個人說過手當啟動機制 目前只有你說過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7-06-09T01:07
引拍完有停留時間差啊! 你要停住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7-06-13T14:55
你的盲點一直在那 卻一直都解釋不清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7-06-18T07:20
我的問題:我後來對照影片中,質量/移位跟有無蹬腳的相
關性我看不出來,想請你說明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7-06-21T19:09
所以我告訴你這件你沒聽過的事情 在你了解前就拒絕
這真的是件好的做法嗎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7-06-26T11:13
我已經解釋很清楚 時間差 是跟球速來做比對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7-06-26T13:01
球速越快就越早執行蹬轉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7-06-28T04:37
馬龍幾乎都有蹬腿 我不知道你要的差異是什麼比什麼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7-06-29T07:11
以你點2的蹬法 根本看到就覺得好笑
蹬不是腿離地就是蹬 有反作用力往左本身就是一種蹬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7-07-02T04:43
越早執行蹬 不代表手沒啟動啊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7-07-05T16:13
手啟動再蹬手等於2次啟動 有必要嗎 身體只會脫節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7-07-07T17:59
如果往右移位 就是往右蹬 不是往左蹬喔!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7-07-09T07:45
手已經啟動了 他是動態的 還要啟動什麼?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7-07-10T09:43
直接把力量傳上去就好了
那球啊? 他哪球沒蹬?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7-07-10T19:27
說的好,我的問題就是他沒“蹬”腿的那幾球,你覺得有沒
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7-07-12T05:58
錯是往前蹬..........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7-07-13T01:00
蹬一直都是朝著球體方向蹬 .....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7-07-17T04:20
右前方就往右前方蹬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7-07-21T16:56
所以你覺得石川往後跳是不好的吧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7-07-23T05:30
這會讓我覺得你拚命為石川和平野護航 只是想反對我
而不是真的在談論一件事情的好壞
手啟動又不是發力 你還是搞混了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7-07-25T00:05
手啟動了還需要蹬? 你那種可以拉 卻缺乏下盤力量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7-07-26T01:30
往後跳是被球擠到 他本身是往上蹬 微調後移左腿
手啟動不是發力沒錯 但蹬本身會讓手有第二次的啟動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7-07-28T07:01
原來她這麼容易被擠到 球這麼慢 距離都抓不好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7-07-30T21:14
這些都沒有收臂 也沒發力
是阿 馬龍也被擠到 劉詩雯也被擠到 距離都抓不好
卻只攻石川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8-03T20:26
蹬會讓手加速 而不是二次啟動
石川十顆有八顆被擠到 其他人只有兩顆
這會是同一個水平嗎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7-08-06T18:59
可能看不清楚吧…沒關係,http://youtu.be/-OF5WovD1Dw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7-08-10T07:21
手啟動就會有速度 蹬會讓手加速卻沒收臂
不是第2次啟動?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7-08-11T17:20
這裡也有兩種方式可以對照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7-08-16T05:20
我可以幫你找劉詩雯跟馬龍 到底有沒有超過兩顆
一場比賽 劉詩雯隊伍楊 我被擠到就超過6次到7次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7-08-17T12:25
都有蹬啊= =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7-08-18T16:43
你真的要算 就計算一下比例 不要石川拉10有8
馬龍拉20有2 你就說馬龍有2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7-08-21T08:54
他有reply 10次,可以慢慢看,看清楚一點再回覆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7-08-25T11:16
真的要比一比嗎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7-08-27T09:35
那你怎知石川會比劉詩雯少? 你算過?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7-08-30T06:54
我看了確實有蹬啊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7-09-02T16:15
而且他都是手先動啊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7-09-03T05:11
重心轉移本身就會有蹬 你卻用手代替下半身來先啟動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7-09-03T11:00
你有看到馬龍正常擊球像球王這樣動完腳才動手嗎?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7-09-05T20:55
要這樣也可以拉 不是不能 不過就是缺乏腿部力量
球王在哪我都不知道 我只關注乒乓球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7-09-07T14:20
腿撐住就是腿部力量啊 手啟動又不是懸空的
球王我是對e說的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09-12T03:05
腿撐住 手啟動 腿再蹬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7-09-16T17:48
桌球運動研究所~專業深度都已經快進入奈米了!!!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7-09-19T15:18
你覺得這樣可以拉球 好吧 我也不需要再多做解釋了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7-09-21T08:46
我想球王這個時候可以不用出場沒關係,因為你的影片主要
是腳踩出去那個稱為“蹬”腳發力,所以我有疑問的是沒有
踩出去的是什麼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7-09-24T09:43
e大你一直講網球會模糊焦點................
網球更多使用大臂甩出去 跟乒乓收小臂不太一樣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7-09-28T12:59
我知道你的意思 可是你卻不想了解我的意思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7-09-30T20:32
e板友至少有嘗試去了解 只是切入點跟我錯開而已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7-10-05T13:20
我比你了解你自己的盲點 但是你自己卻不想走出來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7-10-10T12:16
有踩出去的 是你看得到的形體
但是力量跟動作是兩回事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7-10-11T10:46
我是直接切入核心 但你一直解釋的沒有邏輯且漏洞百出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10-15T21:47
又搞這套.........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7-10-17T20:15
而我講 手先動身跟上 是動作型態 不是力量
力量是幾乎同時 在差不多觸球瞬間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7-10-19T07:10
動作跟力量是連貫的 哪裡是兩回事............
觸球瞬間是收臂好嗎 蹬腿他只在於要推動腰轉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7-10-22T09:40
手先啟動 是一個動態一個動作 然而發力是全身幾乎同時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7-10-22T10:52
你們誤會了…我問的不是球王是馬龍啊…剛都說球王沒出場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7-10-27T10:43
你手帶大臂本身就會讓腰轉 還要透過蹬去帶地2次?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7-10-30T18:00
在你看不到他明顯蹬腿動作時 他只是沒動作幅度
但那個瞬間有力量
我後面講的是馬龍喔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7-10-31T17:47
馬龍…身為頂尖運動員,那你覺得他動作會不規範的可能性
?如果發力這麼重要,那應該一樣要踩出去,怎麼會是順勢
提腳跟呢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7-11-03T00:06
我休息 反正天空也找不到第2個認同他的人 自爽就好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7-11-03T16:47
有良心就不要再把這理論拿來誤導眾生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11-08T08:04
better1234辛苦你了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11-10T20:10
加油e大 我先................休息了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7-11-11T06:39
如果還是看不出來,真的再多看幾次沒關係…只有在腳踩出
去的時候可以看到他腿部肌肉有用力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7-11-13T02:16
重心在前腳掌 提腳跟有什麼問題嗎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7-11-14T23:48
講到誤導 我覺得手帶身體容易被誤會只用手打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7-11-17T19:36
而鞭甩則容易讓人偏誤到產生不當延遲
比較沒問題的說法是手腳一致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7-11-19T15:20
可是這樣過於空泛也不見得容易體會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7-11-21T07:26
重心在前腳掌,說的太好了!那重心壓在上面,發力瞬間應
該往上才對? “蹬”的動作時怎麼擺出去的,有想法嗎?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7-11-22T01:40
不是往上啊 看你重心要往哪裡去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7-11-26T01:03
蹬的方向要跟整個擊球還有身體配合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7-11-26T02:34
而且既然你有發現那個蹬 也發現手先動的時機
也有發現重心跟腰腿蹬的關係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7-11-30T08:33
那你應該能了解手帶身體用重心擊球在移位時的效果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7-12-03T11:48
不然你可以試試身先動手才動 看看效果怎麼樣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7-12-05T21:03
動力鏈就是腳發力完手才發力的意思,馬龍那個影片,他的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7-12-08T15:26
手會動不是手先動,是腰先動,腰把手帶動的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7-12-09T22:33
馬龍自己本人說不是腰帶手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7-12-12T09:25
那你在這裡「腰把手帶動」的說法似乎有待商榷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7-12-16T14:20
不過我沒有說你錯 手先動是動作和注意力的位置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7-12-19T09:59
動力講的是力量 這是不太一樣的東西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7-12-24T02:20
看來skypiper的心中這理論已經非常完整,沒有反轉的餘地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7-12-27T11:07
又一直在那邊誤解馬龍的說法 馬龍是說:沒必要是腰帶手
而不是說:不是腰帶手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7-12-29T23:40
馬龍說不是腰帶手,不用死抓著字面解讀作為你論述的依據

日直Rorin配皮問題...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6-02-01T21:09
現在主戰拍用Rorin配上f1,不過最近皮開始不堪使用了! 這張f1只用了大約七八個月,請問各位先進有無推薦日直的皮,價格約一千上下,耐用且 彈性磨擦力比f1再更好一點... 手機排版,傷眼請多包涵... - ...

西螺文昌國小湯閔隆 3月出賽少年桌球全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6-02-01T18:49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591315 西螺文昌國小湯閔隆 3月出賽少年桌球全國總決賽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西螺文昌國小推廣桌球運動有成,2年就培育出小四湯閔隆勇 奪全國少年桌球菁英賽中區第二名,3月份將代表參加全國總決賽,若能奪冠可 ...

台北各家新春優惠&活動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6-02-01T16:38
台北各家新春活動 andamp; 優惠 [唐橋] 2016 新 春 特 賣 會 2月1日~2月29日止 日本蝴蝶球拍全面特價再9折 其他廠牌球拍一律特價再9折 膠皮特價500元(含)以下再減NT50. 膠皮特價500元以上再減NT100. 球衣球鞋全面特價再9折 配件全面特價再9折 特賣祗限台灣地區,不接受 ...

台南市打球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6-02-01T16:15
[時間]:現在 [地點]:成大 [自身程度]:系隊中 [聯絡方式]:站內信或水球 [其他]:玩樂運動性質 打開心就好 能找到長期球友更好 太強大的或是練球狂小弟恕無法負荷XD - ...

薩姆索諾夫的成就?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6-02-01T15:06
三屆世界盃冠軍 世錦賽最好成績亞軍 另拿過數次巡迴賽和歐洲盃冠軍 打過五次奧運 可惜跟波爾一樣都欠缺奧運代表作 對中國的威脅與衝擊長期以來好像還是差波爾一點 打法也有獨特風格 發球動作也很特別 不過難得的是老薩都已39歲了 而且又不是代表桌球列強國家出賽 從他大部分比賽都沒帶教練就可看出資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