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點將/為菲律賓逐舉重金牌夢 首金女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Edwina
at 2021-07-27T22:53
at 2021-07-27T22:53
Table of Contents
東奧點將/為菲律賓逐舉重金牌夢 首金女將狄亞士曾來台受訓
2021/7/27 17:19(7/27 18:22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妍君馬尼拉27日專電)曾於里約奧運奪銀的菲律賓舉重女將狄亞士昨天為
菲國舉出首面奧運金牌。狄亞士藉由舉重助全家脫貧,也曾赴台灣參與舉重營訓練,她設
立舉重健身房,鼓勵年輕世代努力追夢。
狄亞士(Hidilyn Diaz)昨天以總和224公斤,在東京奧運女子55公斤級舉重項目奪冠,
刷新奧運紀錄。她曾於2016年奧運摘銀,抱回20年來菲國首面奧運獎牌;狄亞士今年4度
出征,終於為菲國終結奧運金牌荒。
狄亞士來自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三寶顏市(Zamboanga)附近的貧困村落,父親原本是
三輪車司機,後來改以耕種和捕魚支撐家計。她成為舉重選手後藉此賺取獎學金,並於20
13年加入菲律賓空軍。
狄亞士拿下奧運金牌的消息昨天傳回菲國,網友一片歡騰,風頭立刻蓋過當天發表任內最
後一次國情咨文的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今天更有至少4名參議員提出議案,
表彰狄亞士為菲律賓帶來的榮耀。
菲國參議院議長索托(Vicente Sotto III)在議案中說,為了在東奧奪牌,去年2月至今
,狄亞士一直待在馬來西亞訓練無法返國。由於訓練場地受COVID-19 (2019冠狀病毒疾
病)疫情影響關閉,狄亞士一度只能在露天車庫受訓,甚至用竹棍和大水瓶充當簡易的舉
重器材。
索托說,狄亞士為菲國帶來的歷史性勝利「將大大鼓舞和引導菲律賓人,尤其是年輕世代
,(讓他們知道)沒有夢想是無法實現的,沒有目標是遙不可及的,只要全力投入,透過
努力、堅持和犧牲來實現夢想與目標」。
除了到馬來西亞訓練,馬尼拉標準報(Manila Standard)報導,狄亞士2019年曾到台灣
參加兩個半月的訓練營。
狄亞士當時說,在台灣的時光讓她更專注、積極地努力追求獲得東京奧運參賽資格。她的
抓舉和挺舉成績也有進步,接近她設定的抓舉98公斤、挺舉120公斤的目標。
狄亞士在今年東奧的抓舉和挺舉成績分別為97公斤和127公斤。
這場賽事中,原本備受看好的中國選手廖秋雲未能追平自己創下的世界紀錄,以1公斤之
差鍍銀。由於馬尼拉與北京的南海主權紛爭持續延燒,也有參議員為狄亞士「打敗中國」
的表現叫好。
菲國參議院臨時議長芮克圖(Ralph Recto)接受ABS-CBN新聞台訪問表示,狄亞士為體育
奉獻的精神和她的堅持不懈確實鼓舞了所有菲律賓人,「同樣重要的是,不用開戰她就能
打敗中國」。
狄亞士東奧奪金後成為菲國英雄人物和勵志楷模,但其實在2019年,狄亞士曾被杜特蒂政
府列入支持反對陣營,密謀「罷黜杜特蒂」的民主派人士名單,一度憂心自身和家人安全
可能受威脅。
她當時發表聲明說:「剛聽到我的名字在那裡時,我只是大笑。我覺得這是個笑話。但深
思後,我感到恐懼,因為我更憂心我和家人的安全。」
這起事件後來並未影響狄亞士備戰東奧計畫,她也持續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希望鼓勵更多
菲律賓年輕人藉由舉重實現人生夢想。
狄亞士參與合著的童書「金與銀」(Ginto't Pilak)去年出版。狄亞士在臉書寫道:「
我想為他們(年輕世代)建造一座舉重健身房,我建了,但我想要的是給他們啟發,持續
他們的舉重夢想。我從無名小卒最終成為(里約奧運)銀牌得主。我們永遠不知道,其中
一個孩子可能成為下位金牌得主。」
她表示:「這本書是我的人生故事,激勵年輕一代要夢想遠大,告訴他們要實現夢想,但
他們必須努力工作,因為人生沒有捷徑。」(編輯:韋樞)1100727
https://www.cna.com.tw/news/aspt/202107270276.aspx
--
2021/7/27 17:19(7/27 18:22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妍君馬尼拉27日專電)曾於里約奧運奪銀的菲律賓舉重女將狄亞士昨天為
菲國舉出首面奧運金牌。狄亞士藉由舉重助全家脫貧,也曾赴台灣參與舉重營訓練,她設
立舉重健身房,鼓勵年輕世代努力追夢。
狄亞士(Hidilyn Diaz)昨天以總和224公斤,在東京奧運女子55公斤級舉重項目奪冠,
刷新奧運紀錄。她曾於2016年奧運摘銀,抱回20年來菲國首面奧運獎牌;狄亞士今年4度
出征,終於為菲國終結奧運金牌荒。
狄亞士來自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三寶顏市(Zamboanga)附近的貧困村落,父親原本是
三輪車司機,後來改以耕種和捕魚支撐家計。她成為舉重選手後藉此賺取獎學金,並於20
13年加入菲律賓空軍。
狄亞士拿下奧運金牌的消息昨天傳回菲國,網友一片歡騰,風頭立刻蓋過當天發表任內最
後一次國情咨文的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今天更有至少4名參議員提出議案,
表彰狄亞士為菲律賓帶來的榮耀。
菲國參議院議長索托(Vicente Sotto III)在議案中說,為了在東奧奪牌,去年2月至今
,狄亞士一直待在馬來西亞訓練無法返國。由於訓練場地受COVID-19 (2019冠狀病毒疾
病)疫情影響關閉,狄亞士一度只能在露天車庫受訓,甚至用竹棍和大水瓶充當簡易的舉
重器材。
索托說,狄亞士為菲國帶來的歷史性勝利「將大大鼓舞和引導菲律賓人,尤其是年輕世代
,(讓他們知道)沒有夢想是無法實現的,沒有目標是遙不可及的,只要全力投入,透過
努力、堅持和犧牲來實現夢想與目標」。
除了到馬來西亞訓練,馬尼拉標準報(Manila Standard)報導,狄亞士2019年曾到台灣
參加兩個半月的訓練營。
狄亞士當時說,在台灣的時光讓她更專注、積極地努力追求獲得東京奧運參賽資格。她的
抓舉和挺舉成績也有進步,接近她設定的抓舉98公斤、挺舉120公斤的目標。
狄亞士在今年東奧的抓舉和挺舉成績分別為97公斤和127公斤。
這場賽事中,原本備受看好的中國選手廖秋雲未能追平自己創下的世界紀錄,以1公斤之
差鍍銀。由於馬尼拉與北京的南海主權紛爭持續延燒,也有參議員為狄亞士「打敗中國」
的表現叫好。
菲國參議院臨時議長芮克圖(Ralph Recto)接受ABS-CBN新聞台訪問表示,狄亞士為體育
奉獻的精神和她的堅持不懈確實鼓舞了所有菲律賓人,「同樣重要的是,不用開戰她就能
打敗中國」。
狄亞士東奧奪金後成為菲國英雄人物和勵志楷模,但其實在2019年,狄亞士曾被杜特蒂政
府列入支持反對陣營,密謀「罷黜杜特蒂」的民主派人士名單,一度憂心自身和家人安全
可能受威脅。
她當時發表聲明說:「剛聽到我的名字在那裡時,我只是大笑。我覺得這是個笑話。但深
思後,我感到恐懼,因為我更憂心我和家人的安全。」
這起事件後來並未影響狄亞士備戰東奧計畫,她也持續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希望鼓勵更多
菲律賓年輕人藉由舉重實現人生夢想。
狄亞士參與合著的童書「金與銀」(Ginto't Pilak)去年出版。狄亞士在臉書寫道:「
我想為他們(年輕世代)建造一座舉重健身房,我建了,但我想要的是給他們啟發,持續
他們的舉重夢想。我從無名小卒最終成為(里約奧運)銀牌得主。我們永遠不知道,其中
一個孩子可能成為下位金牌得主。」
她表示:「這本書是我的人生故事,激勵年輕一代要夢想遠大,告訴他們要實現夢想,但
他們必須努力工作,因為人生沒有捷徑。」(編輯:韋樞)1100727
https://www.cna.com.tw/news/aspt/202107270276.aspx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By Freda
at 2021-08-01T22:00
at 2021-08-01T22:00

By Robert
at 2021-08-06T21:07
at 2021-08-06T21:07

By Yedda
at 2021-08-11T20:14
at 2021-08-11T20:14

By Sandy
at 2021-08-16T19:22
at 2021-08-16T19:22

By Quanna
at 2021-08-21T18:29
at 2021-08-21T18:29

By Anthony
at 2021-08-26T17:36
at 2021-08-26T17:36

By Margaret
at 2021-08-31T16:43
at 2021-08-31T16:43

By Lauren
at 2021-09-05T15:51
at 2021-09-05T15:51

By Callum
at 2021-09-10T14:58
at 2021-09-10T14:58

By Una
at 2021-09-15T14:05
at 2021-09-15T14:05

By Margaret
at 2021-09-20T13:12
at 2021-09-20T13:12

By Jacky
at 2021-09-25T12:20
at 2021-09-25T12:20

By Kelly
at 2021-09-30T11:27
at 2021-09-30T11:27

By Dora
at 2021-10-05T10:34
at 2021-10-05T10:34

By Rae
at 2021-10-10T09:42
at 2021-10-10T09:42

By Caroline
at 2021-10-15T08:49
at 2021-10-15T08:49

By Michael
at 2021-10-20T07:56
at 2021-10-20T07:56

By Daph Bay
at 2021-10-25T07:03
at 2021-10-25T07:03

By Eartha
at 2021-10-30T06:11
at 2021-10-30T06:11

By Ina
at 2021-11-04T05:18
at 2021-11-04T05:18

By Emma
at 2021-11-09T04:25
at 2021-11-09T04:25

By Frederic
at 2021-11-14T03:32
at 2021-11-14T03:32

By Oscar
at 2021-11-19T02:40
at 2021-11-19T02:40

By Blanche
at 2021-11-24T01:47
at 2021-11-24T01:47

By Skylar Davis
at 2021-11-29T00:54
at 2021-11-29T00:54

By Ida
at 2021-12-04T00:01
at 2021-12-04T00:01

By Belly
at 2021-12-08T23:09
at 2021-12-08T23:09

By George
at 2021-12-13T22:16
at 2021-12-13T22:16

By Annie
at 2021-12-18T21:23
at 2021-12-18T21:23

By Tracy
at 2021-12-23T20:31
at 2021-12-23T20:31

By Odelette
at 2021-12-28T19:38
at 2021-12-28T19:38

By Bethany
at 2022-01-02T18:45
at 2022-01-02T18:45
Related Posts
奧運冷門項目

By Brianna
at 2021-07-27T22:52
at 2021-07-27T22:52
有顛峰期和奧運錯開的例子嗎

By Rae
at 2021-07-27T22:45
at 2021-07-27T22:45
東奧 7/28 賽事看點 快速導覽

By Jacky
at 2021-07-27T22:44
at 2021-07-27T22:44
莊智淵9年前的訪問

By Frederic
at 2021-07-27T22:43
at 2021-07-27T22:43
接下來團體賽還會看到莊智淵,倚重他

By Freda
at 2021-07-27T22:38
at 2021-07-27T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