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都知事:巴西申奧成功有暗盤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Ursula
at 2009-10-07T03:04
at 2009-10-07T03:04
Table of Contents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177657.shtml
東京都知事:巴西申奧成功有暗盤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09.10.06 06:15 am
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4日表示,巴西里約申辦奧運成功,是因為和其他國家有暗盤交易
,以各種好處交換他國支持。他說,日本如欲再度取得奧運主辦權,必須精通「看不見的
力量」,包括國與國之間的密約,同時熟悉國際奧會的內部運作。
國際奧會2日在哥本哈根投票決定2016年夏季奧運主辦權誰屬,最後是里約熱內盧雀屏中
選,東京、芝加哥、馬德里中箭落馬。東京曾經主辦1964年夏季奧運,是4個申奧城市中
,唯一曾經主辦奧運的城市,此次的申奧主題是「綠色奧運」,宣傳經費高達150億日元(
台幣54億)。
1964年奧運是東京自戰後廢墟中重建,最後晉身世界級大都會的催化劑。兼任東京申奧委
員會主席的石原曾經表示,如果東京申奧成功,必然有助於日本擺脫嚴重衰退,邁向「真
正的復甦」。
石原在記者會中表示:「我們的報告遠比其他國家還要好,卻未因此獲得青睞。我再次瞭
解到,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運作。這是一場難以取勝的競賽。」石原舉例指出,據傳國
際奧會的投票過程涉及有關巴西總統魯拉的暗盤交易。
77歲的石原表示:「我聽說巴西總統親自出面,並對非洲國家的代表提出大膽的承諾。」
但他並未詳述。
法國總統沙克吉上個月在巴西利亞會晤魯拉之後表示,法國支持里約申奧。石原表示,沙
克吉的支持是以巴西採購法國戰機作為交換條件。
石原表示:「我不知道這些承諾是否與最後結果有關,然而它們似乎違反國際奧會的規定
。」他又說,申奧過程涉及國際奧會主席羅格與前國際奧會主席薩瑪蘭奇之間的鬥法,最
後由羅格屬意的里約出線。薩瑪蘭奇希望馬德里申奧成功。南美洲國家從未主辦奧運是里
約最有力的訴求之一。
--
東京都知事:巴西申奧成功有暗盤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09.10.06 06:15 am
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4日表示,巴西里約申辦奧運成功,是因為和其他國家有暗盤交易
,以各種好處交換他國支持。他說,日本如欲再度取得奧運主辦權,必須精通「看不見的
力量」,包括國與國之間的密約,同時熟悉國際奧會的內部運作。
國際奧會2日在哥本哈根投票決定2016年夏季奧運主辦權誰屬,最後是里約熱內盧雀屏中
選,東京、芝加哥、馬德里中箭落馬。東京曾經主辦1964年夏季奧運,是4個申奧城市中
,唯一曾經主辦奧運的城市,此次的申奧主題是「綠色奧運」,宣傳經費高達150億日元(
台幣54億)。
1964年奧運是東京自戰後廢墟中重建,最後晉身世界級大都會的催化劑。兼任東京申奧委
員會主席的石原曾經表示,如果東京申奧成功,必然有助於日本擺脫嚴重衰退,邁向「真
正的復甦」。
石原在記者會中表示:「我們的報告遠比其他國家還要好,卻未因此獲得青睞。我再次瞭
解到,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運作。這是一場難以取勝的競賽。」石原舉例指出,據傳國
際奧會的投票過程涉及有關巴西總統魯拉的暗盤交易。
77歲的石原表示:「我聽說巴西總統親自出面,並對非洲國家的代表提出大膽的承諾。」
但他並未詳述。
法國總統沙克吉上個月在巴西利亞會晤魯拉之後表示,法國支持里約申奧。石原表示,沙
克吉的支持是以巴西採購法國戰機作為交換條件。
石原表示:「我不知道這些承諾是否與最後結果有關,然而它們似乎違反國際奧會的規定
。」他又說,申奧過程涉及國際奧會主席羅格與前國際奧會主席薩瑪蘭奇之間的鬥法,最
後由羅格屬意的里約出線。薩瑪蘭奇希望馬德里申奧成功。南美洲國家從未主辦奧運是里
約最有力的訴求之一。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09-10-11T21:08
at 2009-10-11T21:08

By Aaliyah
at 2009-10-16T15:13
at 2009-10-16T15:13
Related Posts
改造迎亞運 廣州像個大工地

By Elma
at 2009-10-06T23:32
at 2009-10-06T23:32
世界跆總排名 楊淑君第5最優

By Selena
at 2009-10-06T08:55
at 2009-10-06T08:55
巴西崛起 里約打敗歐巴馬

By Valerie
at 2009-10-05T00:54
at 2009-10-05T00:54
2016奧運舉辦城…里約 南美第一次

By Dinah
at 2009-10-05T00:46
at 2009-10-05T00:46
南美的第一次! 訴求成功

By Ingrid
at 2009-10-05T00:40
at 2009-10-05T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