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訪問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Noah
at 2010-05-27T01:47
at 2010-05-27T01:4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oj349 (roj)》之銘言: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EjBq4CjrIg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0xmPvnDkiw&NR=1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f1pGy-h1u0&feature=related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hNp9o5fFi0&feature=related
: 共四段
: 就算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一樣會戰很大
: 比起來甄子單被媒體報導的內容跟本不算什麼呵呵
: 像
: "香港電影還不夠水準"
純粹就對談的內容說的話,
李小龍的確說還不到標準,這應該是就當時香港與美國
電影的水準比較而言,不過他也說了香港電影正在不斷
的進步。
: "唐山大兄是因為自己才會紅"
這我不否認,因為他是主角,這部片對許多西方人影響也很大。
: "太極拳是老人的運動"(也許本意不是這樣,不過他的確講了..,這已經可戰到天昏地暗了)
我認為他應該是指那種健身的太極拳,他在影片中對太極的描述也沒很差。
: "不管你武術多棒,在手槍面前都是.."
: 如果今天是李小龍把他講的話po到ptt上一定被噓到爆
: 不過他的動作表情口語真的就是..怎麼講,一整個有巨星的魅力
: 不過有些哲理很不錯
: 武術是在自然本能和自我制約間取得平衡
: 太偏一邊則變成機械的非人性的,太偏另一邊則是不科學的
: 不應該太強調武術純粹的暴力面(因為不管你是誰,在手槍的暴力面前都是..)
: 可是又不能忘了武術本質是暴力的
這段訪談我認為的重點應該是
李小龍他很強調自我的認識,
他不認為有任何形式─例如中國式打法─的打法,
基本上對於自我有所認識的人不需要去創出
某種招式的形式,
因為他對於招式的本質已經有清楚的認識。
訪談中他有舉在連續劇中講過的"水"的例子,
水放在某容器中就會形成某形狀,
而真正重要的在於水,而非那諸多的某形狀。
就像武友們常會說武術沒有高低,人才有高低,
所有的問題都要回到人自身來看。
在其它的對話內容中他也蠻常說到關於自我實踐在各方面
的部份,因為他是演員所以說到電影方面比較多。
自我對於李小龍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然後才是原po提到的人與自然的關係。
--------
關於自我、身體的部份在法國哲學有蠻都多研究,
例如傅科的主體詮釋學、梅洛龐蒂的身體哲學,
主體詮釋學中有"鍛鍊術"的部份,
拿來說明武術中習武者與身體的關係還頗貼切,
身體對於習武者而言就是一個不斷進行
鍛鍊或實驗的場域,
而李小龍的截拳道基本上就是對於自我的探索,
所以無關乎什麼拳種、什麼招式。
我認為他有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EjBq4CjrIg
: 就算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一樣會戰很大
: 比起來甄子單被媒體報導的內容跟本不算什麼呵呵
: 像
: "香港電影還不夠水準"
純粹就對談的內容說的話,
李小龍的確說還不到標準,這應該是就當時香港與美國
電影的水準比較而言,不過他也說了香港電影正在不斷
的進步。
: "唐山大兄是因為自己才會紅"
這我不否認,因為他是主角,這部片對許多西方人影響也很大。
: "太極拳是老人的運動"(也許本意不是這樣,不過他的確講了..,這已經可戰到天昏地暗了)
我認為他應該是指那種健身的太極拳,他在影片中對太極的描述也沒很差。
: "不管你武術多棒,在手槍面前都是.."
: 如果今天是李小龍把他講的話po到ptt上一定被噓到爆
: 不過他的動作表情口語真的就是..怎麼講,一整個有巨星的魅力
: 不過有些哲理很不錯
: 武術是在自然本能和自我制約間取得平衡
: 太偏一邊則變成機械的非人性的,太偏另一邊則是不科學的
: 不應該太強調武術純粹的暴力面(因為不管你是誰,在手槍的暴力面前都是..)
: 可是又不能忘了武術本質是暴力的
這段訪談我認為的重點應該是
李小龍他很強調自我的認識,
他不認為有任何形式─例如中國式打法─的打法,
基本上對於自我有所認識的人不需要去創出
某種招式的形式,
因為他對於招式的本質已經有清楚的認識。
訪談中他有舉在連續劇中講過的"水"的例子,
水放在某容器中就會形成某形狀,
而真正重要的在於水,而非那諸多的某形狀。
就像武友們常會說武術沒有高低,人才有高低,
所有的問題都要回到人自身來看。
在其它的對話內容中他也蠻常說到關於自我實踐在各方面
的部份,因為他是演員所以說到電影方面比較多。
自我對於李小龍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然後才是原po提到的人與自然的關係。
--------
關於自我、身體的部份在法國哲學有蠻都多研究,
例如傅科的主體詮釋學、梅洛龐蒂的身體哲學,
主體詮釋學中有"鍛鍊術"的部份,
拿來說明武術中習武者與身體的關係還頗貼切,
身體對於習武者而言就是一個不斷進行
鍛鍊或實驗的場域,
而李小龍的截拳道基本上就是對於自我的探索,
所以無關乎什麼拳種、什麼招式。
我認為他有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Frederica
at 2010-05-28T04:15
at 2010-05-28T04:1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0-06-01T23:35
at 2010-06-01T23:35

By William
at 2010-06-02T22:02
at 2010-06-02T22:02
Related Posts
為何沒有太極拳家敢站上搏擊擂台??

By Zenobia
at 2010-05-27T00:44
at 2010-05-27T00:44
李小龍的訪問

By Olive
at 2010-05-26T19:32
at 2010-05-26T19:32
台北蛇拳?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5-26T15:19
at 2010-05-26T15:19
為何大家都不把真功夫寫出來?

By Catherine
at 2010-05-26T12:07
at 2010-05-26T12:07
李小龍的訪問

By Connor
at 2010-05-26T03:47
at 2010-05-26T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