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伸/辦SBL主場週,就是運動行銷? - 籃球
By Daph Bay
at 2017-12-21T09:47
at 2017-12-21T09:47
Table of Contents
by 李亦伸 2017-12-21 00:20:00
「運動行銷」是門特別的學問,每個人對運動行銷的理解、成功的定義都不相同,每個老
闆和專業人士對於運動行銷的執行方式、創意度也各有不同,難論對錯。找到最合適台灣
體育產業的文化、生態和市場的「運動行銷」模式,培養球迷、建立品牌、創造形象和聲
勢,才是比較合適的方法。
SBL超級籃球聯賽荒蕪了14年,靠天吃飯14季,前3、4個賽季的總冠軍系列賽,雖曾創造
一票難求的盛況,但過去10年SBL整體產業不斷下滑,從顛峰單季2,600萬的票房,掉到現
在只剩下一半,電視收視率也下滑一半,足見SBL在行銷和品牌形象建立上漏洞百出。
2017年體育署跳下來關心,中華籃球協會也要求7隊從這個賽季開始,必須認養一個「主
場週」,全面行銷、打造品牌、做好服務,藉以帶動籃球產業聲勢,目的就是希望能「把
籃球迷找回來」,讓「籃球迷可以感動和喜愛」。
為了重新做好運動行銷、建立品牌、培養球迷、做大市場,目前各隊這套提供吃喝玩樂、
搖旗吶喊,甚至買票大動員的做法不能說不行,因為多少都會創造聲勢,引起關注。但我
只能說,這太落伍了!由此可見SBL對運動產業的理解和熟悉度,真讓人看了直搖頭。
球賽提供球迷吃喝玩樂、點點煙火,炒熱比賽氣氛,這原本就是運動賽事行銷、服務球迷
要做的基本功,以前完全沒有人做,現在卻要求各球團認養主場,但這些都只是基本面不
是嗎?
運動行銷的目的,就是打造品牌,引起共鳴和喜愛,進而形成一個更大、更好的市場。但
基本上產品要好(比賽要精采好看,競爭要激烈)、要有球星(不斷塑造球星)、形成文
化(球團和籃球文化都要健全),再搭配社區服務、深入校園、長期耕耘,與青少年、公
司團體進行更多的互動,用專業和激勵人心的形象,爭取社會、媒體和球迷的普遍認同,
如此才能創造喜愛和關心。
以ABL東南亞職籃聯盟的「寶島夢想家」為例,他們在彰化主場運用視覺創意營造讓人嘆
為觀止的形象和球隊氛圍,贏得一片激賞,也讓他們有個不錯的開始。儘管目前「夢想家
」的球賽內容和品質,以及球星的塑造、球隊文化的建立都非常掙扎,但這才是一支球隊
該有的生存競爭,更是職業運動最現實要求。
SBL不可能像中華職棒4隊那樣,找個縣市認養主場,砸錢改造、維護,創造一座棒球主題
樂園,每個球季好好經營,玩個60場主場,讓球迷或公司團體都能來這裡感受棒球賽式的
樂趣。因為SBL的「主場週」每隊至少要砸200~400萬元,但結束後就得拆除、搬離不留
痕跡,一整年下來其他51個禮拜球隊也不能做些什麼。不是不能做,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效
果,但我還是覺得這種運動行銷思維和戰略非常愚蠢。
SBL亟需進行的,就是建全聯盟機制和總體行銷,打造品牌與市場形象。然目前許多基礎
建設百廢待舉,聯盟也毫無執行力,各隊卻拚命砸錢,搖旗吶喊、放放煙火,幾天後就什
麼都沒了,如此投資,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和市場趨勢,更不用說成果有限,甚至可能徒
勞無功了。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076241
--
「運動行銷」是門特別的學問,每個人對運動行銷的理解、成功的定義都不相同,每個老
闆和專業人士對於運動行銷的執行方式、創意度也各有不同,難論對錯。找到最合適台灣
體育產業的文化、生態和市場的「運動行銷」模式,培養球迷、建立品牌、創造形象和聲
勢,才是比較合適的方法。
SBL超級籃球聯賽荒蕪了14年,靠天吃飯14季,前3、4個賽季的總冠軍系列賽,雖曾創造
一票難求的盛況,但過去10年SBL整體產業不斷下滑,從顛峰單季2,600萬的票房,掉到現
在只剩下一半,電視收視率也下滑一半,足見SBL在行銷和品牌形象建立上漏洞百出。
2017年體育署跳下來關心,中華籃球協會也要求7隊從這個賽季開始,必須認養一個「主
場週」,全面行銷、打造品牌、做好服務,藉以帶動籃球產業聲勢,目的就是希望能「把
籃球迷找回來」,讓「籃球迷可以感動和喜愛」。
為了重新做好運動行銷、建立品牌、培養球迷、做大市場,目前各隊這套提供吃喝玩樂、
搖旗吶喊,甚至買票大動員的做法不能說不行,因為多少都會創造聲勢,引起關注。但我
只能說,這太落伍了!由此可見SBL對運動產業的理解和熟悉度,真讓人看了直搖頭。
球賽提供球迷吃喝玩樂、點點煙火,炒熱比賽氣氛,這原本就是運動賽事行銷、服務球迷
要做的基本功,以前完全沒有人做,現在卻要求各球團認養主場,但這些都只是基本面不
是嗎?
運動行銷的目的,就是打造品牌,引起共鳴和喜愛,進而形成一個更大、更好的市場。但
基本上產品要好(比賽要精采好看,競爭要激烈)、要有球星(不斷塑造球星)、形成文
化(球團和籃球文化都要健全),再搭配社區服務、深入校園、長期耕耘,與青少年、公
司團體進行更多的互動,用專業和激勵人心的形象,爭取社會、媒體和球迷的普遍認同,
如此才能創造喜愛和關心。
以ABL東南亞職籃聯盟的「寶島夢想家」為例,他們在彰化主場運用視覺創意營造讓人嘆
為觀止的形象和球隊氛圍,贏得一片激賞,也讓他們有個不錯的開始。儘管目前「夢想家
」的球賽內容和品質,以及球星的塑造、球隊文化的建立都非常掙扎,但這才是一支球隊
該有的生存競爭,更是職業運動最現實要求。
SBL不可能像中華職棒4隊那樣,找個縣市認養主場,砸錢改造、維護,創造一座棒球主題
樂園,每個球季好好經營,玩個60場主場,讓球迷或公司團體都能來這裡感受棒球賽式的
樂趣。因為SBL的「主場週」每隊至少要砸200~400萬元,但結束後就得拆除、搬離不留
痕跡,一整年下來其他51個禮拜球隊也不能做些什麼。不是不能做,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效
果,但我還是覺得這種運動行銷思維和戰略非常愚蠢。
SBL亟需進行的,就是建全聯盟機制和總體行銷,打造品牌與市場形象。然目前許多基礎
建設百廢待舉,聯盟也毫無執行力,各隊卻拚命砸錢,搖旗吶喊、放放煙火,幾天後就什
麼都沒了,如此投資,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和市場趨勢,更不用說成果有限,甚至可能徒
勞無功了。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076241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Emily
at 2017-12-21T19:28
at 2017-12-21T19:28
By Puput
at 2017-12-23T22:32
at 2017-12-23T22:32
By Leila
at 2017-12-26T15:16
at 2017-12-26T15:16
By Genevieve
at 2017-12-29T07:38
at 2017-12-29T07:38
By Hedy
at 2017-12-31T15:36
at 2017-12-31T15:36
By Selena
at 2018-01-02T19:09
at 2018-01-02T19:09
By Jack
at 2018-01-06T00:40
at 2018-01-06T00:40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1-07T18:09
at 2018-01-07T18:09
By Daniel
at 2018-01-08T18:54
at 2018-01-08T18:54
By Emily
at 2018-01-11T05:02
at 2018-01-11T05:02
By Hedy
at 2018-01-15T02:25
at 2018-01-15T02:25
By Sandy
at 2018-01-18T21:19
at 2018-01-18T21:19
By Anonymous
at 2018-01-19T11:05
at 2018-01-19T11:05
By Charlie
at 2018-01-20T18:08
at 2018-01-20T18:08
By Sandy
at 2018-01-24T09:08
at 2018-01-24T09:08
By Carol
at 2018-01-27T22:54
at 2018-01-27T22:54
By Frederic
at 2018-01-28T22:06
at 2018-01-28T22:06
By Christine
at 2018-02-02T06:45
at 2018-02-02T06:45
By Rae
at 2018-02-03T01:54
at 2018-02-03T01:54
By Ida
at 2018-02-04T19:26
at 2018-02-04T19:26
By Sarah
at 2018-02-05T02:04
at 2018-02-05T02:04
By David
at 2018-02-08T04:29
at 2018-02-08T04:29
By Sandy
at 2018-02-09T22:28
at 2018-02-09T22:28
Related Posts
高舉高打
By William
at 2017-12-21T01:28
at 2017-12-21T01:28
HBL》南山高中主控陳又瑋超全面 率隊大
By Hardy
at 2017-12-21T00:13
at 2017-12-21T00:13
CBA第18輪:NBA+台灣相關球員數據
By Sandy
at 2017-12-20T23:54
at 2017-12-20T23:54
討論一些個人動作
By Ula
at 2017-12-20T23:33
at 2017-12-20T23:33
Sbl教練衝突或吵架不正是大家想看的?
By Hamiltion
at 2017-12-20T23:18
at 2017-12-20T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