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多成關鍵因子詹皇壓箱寶未出湖人底蘊猶厚 - NBA

By Poppy
at 2020-09-08T23:56
at 2020-09-08T23:56
Table of Contents
https://nba.udn.com/nba/story/8885/4844876
朗多成關鍵因子 詹皇壓箱寶未出湖人底蘊猶厚
2020-09-08 21:40 NBA台灣 / monmo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9/08/1/8506166.jpg
Getty Images
湖人火箭系列賽打完前兩戰,雙方1:1平手,湖人如首輪般第一場先帶試探性質,儘管再
次被對手先下一城,但第二戰針對性的變陣後,尤其在上半場打火箭個措手不及,成功扳
平比數。
雖然我們看的到湖人第二戰的變化,但相較第二輪其他三個系列戰,湖箭組合可能是之後
最不易看到雙方大幅變招的組合,基本上在這兩戰中,已經能看到兩隊未來對戰的所有可
能性。
最主要的原因來自休士頓火箭,這支由丹東尼(Mike D'Antoni)所打造,放眼整個NBA史
上都如此特立獨行的球隊,在本季後半段篤定死亡五小路線後,基本上進入季後賽也是以
不變應萬變,「他強任他強,我自一手三分雨」,管他對手如何,火箭都鐵了心的要貫徹
三分贏球策略。
他們奇行種的組隊方式就是為此而生,而且也只能這樣打球,頂多就只是細節微調,但靠
著後衛群切入突破進攻籃框+切傳三分雨的進攻大方向,不會改變,透過卡位繞前+快速內
外輪轉,彌補禁區身高劣勢的防守大方向,也不會改變。
湖人方面的彈性空間相對較大,但其實選擇也並不多。後場防守的平庸、三分外線的不夠
穩定都是既定事實,主帥佛蓋爾(Frank Vogel)可以仰賴的能持球進攻手,也始終只有
詹姆斯(Lebron James)、戴維斯(Anthony Davis)與庫茲瑪(Kyle Kuzma)。
進攻端因此不脫靠詹姆斯與戴維斯強大無匹的個人能力把分數搞進、吸引包夾,創造外圍
空檔的主旋律,倚靠兩大球星奠定球隊基本競爭力,接著就看當天外線情況,決定落後、
拉鋸或者獲勝。
防守端除了傳統的個人對位,大概就是延續第二戰般,用3-2區域聯防以及戴維斯強大的
協防能力,以局部夾擊方式彌補後場單防能力不足,增加火箭切入突破難度,並反覆研究
熟悉對手的傳球習慣,進而達到遲滯對手水銀瀉地般流暢進攻的目標。
因為變化的選擇不會太多,所以首戰打完之後,筆者預測湖人第二戰會發生的改變,大致
上都一一兌現,而且其實都頗理所當然。
雙星加強個人進攻力道:詹皇提升進攻籃框慾望,戴維斯則做好中長外線投射與主打面框
的單打準備,首戰他數波單打哈登(James Harden)有成已見跡象,這些同樣是對拓荒者
第二戰發生的改變,前者是做完試探後的發力,後者是儘管兩樣情(拓荒者有護框長人,
火箭則擅長內縮跟底盤式卡位),面對同樣擁擠的禁區空間,所調整的長人攻略。
除此之外,朗多(Rajon Rondo)的份量提升也在情理之內,首戰其實有幾個回合,就彷
彿重現當年他與戴維斯配合帶領鵜鶘闖蕩季後賽的景象,頂尖傳球技術猶在,在把球舒服
地傳導至隊友有利位置上,湖人除了詹姆斯僅有他有如此功力,而球隊急需有人在詹姆斯
休息時負責組織控場,當面對火箭較拓荒者更勝一籌的外圍輪轉時,朗多這份判斷與傳導
能力將更顯老將價值,第二戰因此更受重用。
數據上也確實顯示,昨天經朗多傳出的隊友15次出手中,有高達11球命中,被譽為「The
Rondo Effect」,尤其可以欣賞衛斯特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五犯防守綁手綁腳
後,朗多是如何導出數次打點他的機會,幫助球隊穩住被反超的陣腳,進而奪回領先,在
本役中絕對也是重要功臣,賽後詹姆斯與莫里斯(Markieff Morris)並且都公開的表示
讚美。
儘管這些在筆者腦海的預料之中,但也必須說仍有我難以先行推測的,正是第二戰中湖人
大量使用的小型陣容。
對於一般面對小球的球隊,都不免陷入要不要換下大個子的掙扎,因為事實證明就是會被
拉出來打點,而且身為爵士球迷,早在兩年的評論中筆者就再三提醒,不要以為火箭比較
矮,禁區就比較好打。
如果連7呎2吋+史詩級臂展的戈貝爾(Rudy Gobert)都討不到便宜,只證明了單純身高優
勢沒有用,想打入火箭的禁區,長人還得要有持球進攻能力才行,這代表儘管湖人有季後
賽數一數二的三大長人,能真正造成火箭禁區麻煩的,也就戴維斯一人。
但儘管如此,由於湖人復賽以來後場外線手感的欲振乏力,還是會讓人擔心雙方陷入小球
&外線大戰後單方面被火箭輾壓,而儘管大個子的進攻威脅不高,麥基(JaVale McGee)
與哈沃德(Dwight Howard)在聯盟長人中的機動力也都算在上位圈,加上籃板以及護框
的考量,確實很難讓人鐵了心撤下看來美好的禁區大個子優勢,改跟火箭比拚小球陣容。
不過無論是有意也好,偶然也好,佛蓋爾在第二戰大膽調度的成功,應該會讓此系列戰湖
人的佈陣越往小球陣容方向傾斜。
主要在於,湖人改採區域聯防後,小個子確實讓輪轉品質提升,且成效斐然。
第一節換下戴維斯,莫里斯頂替上場後少見的無中鋒陣容,由詹姆斯搭配莫里斯、庫茲瑪
、卡盧索(Alex Caruso)、朗多,後來短暫以威特斯(Dion Waiters)替換過朗多,在
詹姆斯下場休息前的7分半鐘內,湖人比數從17:11擴大分差至44:27的雙位數,甚至一
度領先21分,火箭後面三節的代價就是都在填這個大坑。
第三節先發麥基下場前的短短1分半鐘內,火箭則靠著連續三記三分,快速把比數從16分
追回到個位數的9分差,讓比賽瞬間又起了懸念。
上下半場這兩波,讓湖人教練團就算不太信任打小球的好處,大概都很難了。哈沃德全場
板凳、先發麥基全場僅8分鐘,當然視場上對手佈陣的不同(犯規麻煩之類),長人仍有
上場機會,但系列戰看來之後湖人應該也會以中小型機動力陣容為主,以迎擊詹姆斯所指
出火箭最大的威脅「速度」。
上半場湖人的防守變陣,著實讓火箭狠狠地吃了大虧。區域聯防加上優化的包夾啟動時機
與強度(火箭球員於三分線上運球猶豫時,切入後對傳球路徑的封鎖,第二線的快速補防
),以及更積極對外線的輪轉對位,把對拓荒者時也曾採用的防守戰略「放切不放投,放
中距離不放上籃三分」,執行的更加徹底。
雖然火箭幾乎人人都有面框切入能力,除了雙巨頭外中距離進攻並非都那麼純熟,亦曾多
次於三分線外就受困於包夾難以運球,上半場並且光被湖人研究傳球就抄截了6次,成為
對手跑攻守轉換的養分(本場快攻是懸殊的20:6)。
誠然,對之後有所提防的火箭來說,區域聯防殺傷力肯定不會再這麼巨大,下半場回來後
,火箭靠著持球者再離三分線稍遠些運球的拉大空間,以及擋拆後提前分球給掩護者&包
夾上來前提早快速轉傳等策略,算是有效的見招拆招。
但無論如何對付火箭的瘋狂後衛群,區域防守始終優於單點盯防,湖人該會在小陣容基礎
上,持續用區防+輪轉,跟火箭拿手切傳展開疲累的奔跑大戰。
接下來幾場雙方的佈陣態勢,大體上應該都不至於遠離上述範疇,勝負將更取決於球員的
臨場表現而非戰術。
湖人該會因此更重用能帶領第二陣且防守看似比格林(Danny Green)有效的朗多(除非
他外線又消失,但近兩戰還不錯)、更適合打小球扛禁區兼且三分穩定的莫里斯,以及身
高足夠能成為第三持球進攻點的庫茲瑪,朗多尤其可能成為「X-Factor」。
火箭則就是兩大球星外誰手感好誰上,但隨著戰況緊繃為求效率,丹東尼很可能進一步限
縮輪替。
其他方面,大概只剩詹姆斯的進攻比較有遐想的變招空間,第二戰詹姆斯所有得分全部來
自面框進攻、攻守轉換以及外線投射,可以預期火箭第三戰如果要針對詹姆斯下功夫,會
聚焦在限縮他面框運球的加速空間,企圖遲緩這台湖人發動機,但對火箭系列賽,詹姆斯
可還沒動用到背框低位進攻,球迷們可以期待何時他拿出此壓箱寶。
對雙方來說,比拚臨場表現,其實不外乎也就是看兩大項目孰優孰劣:三分投射能量與攻
守轉換。
儘管三分球對雙方進攻體系思維,意義不盡相同:火箭就是篤定要以期待值較高的三分球
轟垮對手,湖人則是期望綠葉射手群的外線,能與兩大球星,形成包夾與空檔間的良性循
環,但總歸雙方都是三分不準就要命。
而對兩支實力伯仲之間的球隊而言,一邊死亡五小且雙巨頭推進,一邊開始打小也擁有聯
盟最強攻守轉換發動機,戰況膠著時誰犯的錯多、誰出手更勉強,代表能讓對方靠攻守轉
換打出更多Easy Basket,同樣足以瞬間致命。
以第二戰而言,火箭就是太多失誤被抄,加上搶投後退防準備不及,光上半場就讓湖人有
15波進攻在10秒內得手(得分或造成犯規)。本戰為什麼衛斯特布魯克被輿論慘罵?也是
他在戰況膠著時不斷腦衝搶攻,反遭湖人輕鬆反擊又一次拉開分差,這點同樣是雙方所有
球員的責任,哪怕2、3波出手不當,都可能前功盡棄或者萬劫不復。
這也讓衛斯特布魯克被推到系列戰關鍵球員的位置。湖人肯定期待看到繼續衝動自幹優先
的衛斯特布魯克,比起哈登,他更需要隊友徹底清出禁區空間,所以無論是上籃或中投不
進,他都是湖人發起反擊的最佳起點。
火箭除了本身加強退防意識,因此更需要衛斯特布魯克能理解自己出手後的代價,進而以
更謹慎態度處理每一波進攻,一個能當誘餌帶動團隊的衛少,才會對湖人形成真正威脅。
後續賽事,比起雙方焦點四大球星,拚的可能更是雙方綠葉誰失常的人較少,就讓我們看
看兩支頂尖團隊的球員們,誰更能扛住壓力,打出水準發揮的比賽吧。
https://video.udn.com/embed/news/1185949
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1528.jpg
monmo
一言以蔽之,終生爵士迷。愛寫冷門球隊&獵奇主題的怪僻NBA作家
--
佛沒說小乘、大乘。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拆穿假佛法大乘的騙局。
上座部佛教明昆《南傳菩薩道》是真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大乘是假菩薩成佛之道
妙法蓮華經、華嚴經、心經、金剛經、梵網經(菩薩戒)、圓覺經、楞嚴經是大乘假佛經。
阿彌陀佛 藥師佛 大日如來是大乘假佛 觀世音 維摩詰 龍樹 地藏王是大乘假菩薩
https://www.ptt.cc/bbs/soul/M.1584460614.A.E88.html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和那先破偽經大乘十方諸佛
--
朗多成關鍵因子 詹皇壓箱寶未出湖人底蘊猶厚
2020-09-08 21:40 NBA台灣 / monmo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9/08/1/8506166.jpg

湖人火箭系列賽打完前兩戰,雙方1:1平手,湖人如首輪般第一場先帶試探性質,儘管再
次被對手先下一城,但第二戰針對性的變陣後,尤其在上半場打火箭個措手不及,成功扳
平比數。
雖然我們看的到湖人第二戰的變化,但相較第二輪其他三個系列戰,湖箭組合可能是之後
最不易看到雙方大幅變招的組合,基本上在這兩戰中,已經能看到兩隊未來對戰的所有可
能性。
最主要的原因來自休士頓火箭,這支由丹東尼(Mike D'Antoni)所打造,放眼整個NBA史
上都如此特立獨行的球隊,在本季後半段篤定死亡五小路線後,基本上進入季後賽也是以
不變應萬變,「他強任他強,我自一手三分雨」,管他對手如何,火箭都鐵了心的要貫徹
三分贏球策略。
他們奇行種的組隊方式就是為此而生,而且也只能這樣打球,頂多就只是細節微調,但靠
著後衛群切入突破進攻籃框+切傳三分雨的進攻大方向,不會改變,透過卡位繞前+快速內
外輪轉,彌補禁區身高劣勢的防守大方向,也不會改變。
湖人方面的彈性空間相對較大,但其實選擇也並不多。後場防守的平庸、三分外線的不夠
穩定都是既定事實,主帥佛蓋爾(Frank Vogel)可以仰賴的能持球進攻手,也始終只有
詹姆斯(Lebron James)、戴維斯(Anthony Davis)與庫茲瑪(Kyle Kuzma)。
進攻端因此不脫靠詹姆斯與戴維斯強大無匹的個人能力把分數搞進、吸引包夾,創造外圍
空檔的主旋律,倚靠兩大球星奠定球隊基本競爭力,接著就看當天外線情況,決定落後、
拉鋸或者獲勝。
防守端除了傳統的個人對位,大概就是延續第二戰般,用3-2區域聯防以及戴維斯強大的
協防能力,以局部夾擊方式彌補後場單防能力不足,增加火箭切入突破難度,並反覆研究
熟悉對手的傳球習慣,進而達到遲滯對手水銀瀉地般流暢進攻的目標。
因為變化的選擇不會太多,所以首戰打完之後,筆者預測湖人第二戰會發生的改變,大致
上都一一兌現,而且其實都頗理所當然。
雙星加強個人進攻力道:詹皇提升進攻籃框慾望,戴維斯則做好中長外線投射與主打面框
的單打準備,首戰他數波單打哈登(James Harden)有成已見跡象,這些同樣是對拓荒者
第二戰發生的改變,前者是做完試探後的發力,後者是儘管兩樣情(拓荒者有護框長人,
火箭則擅長內縮跟底盤式卡位),面對同樣擁擠的禁區空間,所調整的長人攻略。
除此之外,朗多(Rajon Rondo)的份量提升也在情理之內,首戰其實有幾個回合,就彷
彿重現當年他與戴維斯配合帶領鵜鶘闖蕩季後賽的景象,頂尖傳球技術猶在,在把球舒服
地傳導至隊友有利位置上,湖人除了詹姆斯僅有他有如此功力,而球隊急需有人在詹姆斯
休息時負責組織控場,當面對火箭較拓荒者更勝一籌的外圍輪轉時,朗多這份判斷與傳導
能力將更顯老將價值,第二戰因此更受重用。
數據上也確實顯示,昨天經朗多傳出的隊友15次出手中,有高達11球命中,被譽為「The
Rondo Effect」,尤其可以欣賞衛斯特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五犯防守綁手綁腳
後,朗多是如何導出數次打點他的機會,幫助球隊穩住被反超的陣腳,進而奪回領先,在
本役中絕對也是重要功臣,賽後詹姆斯與莫里斯(Markieff Morris)並且都公開的表示
讚美。
儘管這些在筆者腦海的預料之中,但也必須說仍有我難以先行推測的,正是第二戰中湖人
大量使用的小型陣容。
對於一般面對小球的球隊,都不免陷入要不要換下大個子的掙扎,因為事實證明就是會被
拉出來打點,而且身為爵士球迷,早在兩年的評論中筆者就再三提醒,不要以為火箭比較
矮,禁區就比較好打。
如果連7呎2吋+史詩級臂展的戈貝爾(Rudy Gobert)都討不到便宜,只證明了單純身高優
勢沒有用,想打入火箭的禁區,長人還得要有持球進攻能力才行,這代表儘管湖人有季後
賽數一數二的三大長人,能真正造成火箭禁區麻煩的,也就戴維斯一人。
但儘管如此,由於湖人復賽以來後場外線手感的欲振乏力,還是會讓人擔心雙方陷入小球
&外線大戰後單方面被火箭輾壓,而儘管大個子的進攻威脅不高,麥基(JaVale McGee)
與哈沃德(Dwight Howard)在聯盟長人中的機動力也都算在上位圈,加上籃板以及護框
的考量,確實很難讓人鐵了心撤下看來美好的禁區大個子優勢,改跟火箭比拚小球陣容。
不過無論是有意也好,偶然也好,佛蓋爾在第二戰大膽調度的成功,應該會讓此系列戰湖
人的佈陣越往小球陣容方向傾斜。
主要在於,湖人改採區域聯防後,小個子確實讓輪轉品質提升,且成效斐然。
第一節換下戴維斯,莫里斯頂替上場後少見的無中鋒陣容,由詹姆斯搭配莫里斯、庫茲瑪
、卡盧索(Alex Caruso)、朗多,後來短暫以威特斯(Dion Waiters)替換過朗多,在
詹姆斯下場休息前的7分半鐘內,湖人比數從17:11擴大分差至44:27的雙位數,甚至一
度領先21分,火箭後面三節的代價就是都在填這個大坑。
第三節先發麥基下場前的短短1分半鐘內,火箭則靠著連續三記三分,快速把比數從16分
追回到個位數的9分差,讓比賽瞬間又起了懸念。
上下半場這兩波,讓湖人教練團就算不太信任打小球的好處,大概都很難了。哈沃德全場
板凳、先發麥基全場僅8分鐘,當然視場上對手佈陣的不同(犯規麻煩之類),長人仍有
上場機會,但系列戰看來之後湖人應該也會以中小型機動力陣容為主,以迎擊詹姆斯所指
出火箭最大的威脅「速度」。
上半場湖人的防守變陣,著實讓火箭狠狠地吃了大虧。區域聯防加上優化的包夾啟動時機
與強度(火箭球員於三分線上運球猶豫時,切入後對傳球路徑的封鎖,第二線的快速補防
),以及更積極對外線的輪轉對位,把對拓荒者時也曾採用的防守戰略「放切不放投,放
中距離不放上籃三分」,執行的更加徹底。
雖然火箭幾乎人人都有面框切入能力,除了雙巨頭外中距離進攻並非都那麼純熟,亦曾多
次於三分線外就受困於包夾難以運球,上半場並且光被湖人研究傳球就抄截了6次,成為
對手跑攻守轉換的養分(本場快攻是懸殊的20:6)。
誠然,對之後有所提防的火箭來說,區域聯防殺傷力肯定不會再這麼巨大,下半場回來後
,火箭靠著持球者再離三分線稍遠些運球的拉大空間,以及擋拆後提前分球給掩護者&包
夾上來前提早快速轉傳等策略,算是有效的見招拆招。
但無論如何對付火箭的瘋狂後衛群,區域防守始終優於單點盯防,湖人該會在小陣容基礎
上,持續用區防+輪轉,跟火箭拿手切傳展開疲累的奔跑大戰。
接下來幾場雙方的佈陣態勢,大體上應該都不至於遠離上述範疇,勝負將更取決於球員的
臨場表現而非戰術。
湖人該會因此更重用能帶領第二陣且防守看似比格林(Danny Green)有效的朗多(除非
他外線又消失,但近兩戰還不錯)、更適合打小球扛禁區兼且三分穩定的莫里斯,以及身
高足夠能成為第三持球進攻點的庫茲瑪,朗多尤其可能成為「X-Factor」。
火箭則就是兩大球星外誰手感好誰上,但隨著戰況緊繃為求效率,丹東尼很可能進一步限
縮輪替。
其他方面,大概只剩詹姆斯的進攻比較有遐想的變招空間,第二戰詹姆斯所有得分全部來
自面框進攻、攻守轉換以及外線投射,可以預期火箭第三戰如果要針對詹姆斯下功夫,會
聚焦在限縮他面框運球的加速空間,企圖遲緩這台湖人發動機,但對火箭系列賽,詹姆斯
可還沒動用到背框低位進攻,球迷們可以期待何時他拿出此壓箱寶。
對雙方來說,比拚臨場表現,其實不外乎也就是看兩大項目孰優孰劣:三分投射能量與攻
守轉換。
儘管三分球對雙方進攻體系思維,意義不盡相同:火箭就是篤定要以期待值較高的三分球
轟垮對手,湖人則是期望綠葉射手群的外線,能與兩大球星,形成包夾與空檔間的良性循
環,但總歸雙方都是三分不準就要命。
而對兩支實力伯仲之間的球隊而言,一邊死亡五小且雙巨頭推進,一邊開始打小也擁有聯
盟最強攻守轉換發動機,戰況膠著時誰犯的錯多、誰出手更勉強,代表能讓對方靠攻守轉
換打出更多Easy Basket,同樣足以瞬間致命。
以第二戰而言,火箭就是太多失誤被抄,加上搶投後退防準備不及,光上半場就讓湖人有
15波進攻在10秒內得手(得分或造成犯規)。本戰為什麼衛斯特布魯克被輿論慘罵?也是
他在戰況膠著時不斷腦衝搶攻,反遭湖人輕鬆反擊又一次拉開分差,這點同樣是雙方所有
球員的責任,哪怕2、3波出手不當,都可能前功盡棄或者萬劫不復。
這也讓衛斯特布魯克被推到系列戰關鍵球員的位置。湖人肯定期待看到繼續衝動自幹優先
的衛斯特布魯克,比起哈登,他更需要隊友徹底清出禁區空間,所以無論是上籃或中投不
進,他都是湖人發起反擊的最佳起點。
火箭除了本身加強退防意識,因此更需要衛斯特布魯克能理解自己出手後的代價,進而以
更謹慎態度處理每一波進攻,一個能當誘餌帶動團隊的衛少,才會對湖人形成真正威脅。
後續賽事,比起雙方焦點四大球星,拚的可能更是雙方綠葉誰失常的人較少,就讓我們看
看兩支頂尖團隊的球員們,誰更能扛住壓力,打出水準發揮的比賽吧。
https://video.udn.com/embed/news/1185949
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1528.jpg

一言以蔽之,終生爵士迷。愛寫冷門球隊&獵奇主題的怪僻NBA作家
--
佛沒說小乘、大乘。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拆穿假佛法大乘的騙局。
上座部佛教明昆《南傳菩薩道》是真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大乘是假菩薩成佛之道
妙法蓮華經、華嚴經、心經、金剛經、梵網經(菩薩戒)、圓覺經、楞嚴經是大乘假佛經。
阿彌陀佛 藥師佛 大日如來是大乘假佛 觀世音 維摩詰 龍樹 地藏王是大乘假菩薩
https://www.ptt.cc/bbs/soul/M.1584460614.A.E88.html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和那先破偽經大乘十方諸佛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Andrew
at 2020-09-13T05:28
at 2020-09-13T05:28

By Delia
at 2020-09-14T20:35
at 2020-09-14T20:35

By Olivia
at 2020-09-15T09:26
at 2020-09-15T09:26

By Olive
at 2020-09-17T13:17
at 2020-09-17T13:17

By Andy
at 2020-09-21T21:12
at 2020-09-21T21:12

By Lily
at 2020-09-23T01:30
at 2020-09-23T01:30

By George
at 2020-09-26T21:53
at 2020-09-26T21:53

By Linda
at 2020-09-28T00:15
at 2020-09-28T00:15

By Dora
at 2020-09-29T13:23
at 2020-09-29T13:23

By Kama
at 2020-09-30T05:07
at 2020-09-30T05:07

By Faithe
at 2020-10-03T20:40
at 2020-10-03T20:40

By Noah
at 2020-10-04T03:17
at 2020-10-04T03:17

By Ula
at 2020-10-05T10:04
at 2020-10-05T10:04

By Ula
at 2020-10-06T20:55
at 2020-10-06T20:55

By Skylar Davis
at 2020-10-11T20:22
at 2020-10-11T20:22

By Rachel
at 2020-10-14T08:45
at 2020-10-14T08:45

By Eden
at 2020-10-17T04:14
at 2020-10-17T04:14

By Erin
at 2020-10-18T02:13
at 2020-10-18T02:13

By Lydia
at 2020-10-21T14:12
at 2020-10-21T14:12

By Heather
at 2020-10-21T18:50
at 2020-10-21T18:50

By Skylar Davis
at 2020-10-23T20:31
at 2020-10-23T20:3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10-24T04:21
at 2020-10-24T04:21

By Charlotte
at 2020-10-28T16:17
at 2020-10-28T16:17

By Kristin
at 2020-10-29T15:34
at 2020-10-29T15:34

By Todd Johnson
at 2020-10-30T20:39
at 2020-10-30T20:39

By Kyle
at 2020-11-04T02:24
at 2020-11-04T02:24

By Lucy
at 2020-11-04T08:18
at 2020-11-04T08:18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11-04T13:24
at 2020-11-04T13:24

By Heather
at 2020-11-05T08:39
at 2020-11-05T08:39

By Charlotte
at 2020-11-07T01:30
at 2020-11-07T01:30

By Ursula
at 2020-11-11T05:21
at 2020-11-11T05:21

By Ivy
at 2020-11-15T15:32
at 2020-11-15T15:32

By Elizabeth
at 2020-11-18T04:45
at 2020-11-18T04:45

By Poppy
at 2020-11-23T02:14
at 2020-11-23T02:14

By Charlotte
at 2020-11-23T17:32
at 2020-11-23T17:32

By Victoria
at 2020-11-25T15:44
at 2020-11-25T15:44

By Puput
at 2020-11-28T02:34
at 2020-11-28T02:34

By Ingrid
at 2020-12-01T01:21
at 2020-12-01T01:21

By Lucy
at 2020-12-02T21:30
at 2020-12-02T21:30

By Andrew
at 2020-12-03T11:32
at 2020-12-03T11:32

By Kama
at 2020-12-05T07:10
at 2020-12-05T07:10

By Olivia
at 2020-12-08T09:12
at 2020-12-08T09:12

By Mason
at 2020-12-09T04:30
at 2020-12-09T04:30

By Selena
at 2020-12-10T03:55
at 2020-12-10T03:55

By Charlie
at 2020-12-13T06:36
at 2020-12-13T06:36

By Lydia
at 2020-12-14T06:50
at 2020-12-14T06:50

By Olga
at 2020-12-17T13:44
at 2020-12-17T13:44

By Rebecca
at 2020-12-18T10:21
at 2020-12-18T10:21

By Franklin
at 2020-12-19T04:55
at 2020-12-19T04:55

By Edith
at 2020-12-23T19:47
at 2020-12-23T19:47
Related Posts
力拚G5帶傷再戰 教頭更新安戴托昆波現況

By Bennie
at 2020-09-08T23:56
at 2020-09-08T23:56
明日裁判名單

By Queena
at 2020-09-08T22:45
at 2020-09-08T22:45
明日裁判名單

By Daniel
at 2020-09-08T21:46
at 2020-09-08T21:46
Tacko Fall 戴有超級瑪利歐的LED發光口罩

By Jessica
at 2020-09-08T21:45
at 2020-09-08T21:45
以小兄弟親暱相稱 哈瑞爾不敢置信艾佛森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9-08T21:23
at 2020-09-08T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