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不起來的 step in 式的SB - 滑雪板 Ski Snowboard

By Joe
at 2014-11-08T15:04
at 2014-11-08T15:04
Table of Contents
我是滑了好幾年的 ski 之後才學 SB 的,
所以對 SB 要穿穿脫脫這件事一直覺得非常麻煩。
7,8年前計劃要開始滑 SB 時,
就打定主意要買 step in 式的 binding 和 boots。
當時的 SB 還在成長期,
各廠商對 step in 的態度仍是在試水溫的階段,
所以有不少產品上市。
除了比較有名的 K2、Kissmark、Shimano 的產品之外,
Burton、Salomon等大廠也有推出試驗性的產品。
甚至還曾聽說業界要推廣共用規格,
像 ski 一樣,
每家的 binding 和 boots 都可以共用。
但是這畢竟太過裡想化,
實際上除了共同開發的產品之外,
都還是各自為政的情形。
那時候還在百家爭鳴的階段 step in,
各廠開發出來的機構主要可以分兩大類(我自己分的):
1.橫向固定式:
Kissmark、Burton、Salomon等。
大概就是鞋底旁邊有鐵桿或固定點伸出來,用來卡進 binding 裏。
可以參考這個圖:
http://page9.auctions.yahoo.co.jp/jp/auction/k177702556
2.直向固定式:
K2、Shimano為主(兩家共同開發)。
固定用的金具在腳底,翻過來才能看到。
兩者 binding 的特徵都是沒有 belt,
但是除了少數如 Kissmark 之外一般都有 highback。
鞋子的部分則是會把原來 binding 上的主 belt 改做在鞋子上,
不過這是裝飾用的,
多可以拆掉。
總之當時在幾經比較之下,
我選了 Shimano 的產品。
Shimano 雖然在雪具界默默無聞,
實際上卻是世界最大的腳踏車零件製造商。
他把使用在腳踏車踏板上的 step in 技術導入SB,
製造出業界獨樹一格的 step in 產品。
我們回頭來看 2014 年的今天,
在經過這幾年的市場考驗之後,
step in 的發展變得如何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了。
首先橫向固定式 step in 完全從市場上消失了。
大家滑過 SB 之後就知道 SB 是靠腳尖跟腳跟在操作的,
可是橫向固定式卻是固定腳底偏中心的部位,
造成操作時候有腳掌浮起來,
沒有很確實的把力道傳達到板子的感覺。
不過這還是小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早期的 step in 還在摸索期,
簡單來說就是全民公測邊做邊改,
結果發生了許多強度不足、固定器斷裂、一積雪就卡不進去等等,
安全上的嚴重瑕疵。
不但使用者抱怨連連,
廠商也不知所措,
結果就是乾脆退出 step in 市場。
橫向固定式的失敗也是導致大家對 step in 印象變差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個直向固定式雖然在市場上生存下來了,
但是結果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原本就不是做 SB 用品的 Shimano,
幾年之後就把它的 step in 事業「無償讓渡」給 Yonex,
從此退出 SB 市場。
(注意是「無償讓渡」不是用賣的喔)
不過 Yonex 也蠻爭氣的,
在接下 Shimano 的事業之後,
繼續積極投入 step in 新產品的開發,
目前已經有好幾條產品線了。
http://www.yonex.co.jp/products/catalog/book/book1518/#page=33
以SB的 step in 產品來說,
目前是 Yonex 一家獨大,
幾乎可以說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狀態。
少了其它業者的加入,
對玩家來說就是少了更多不同的選擇,
真的很可惜。
不過反過來看 Yonex 的存在證明了 Shimano 開發出來的機構
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也許是今後推廣業界共同標準的契機。
step in 的最大優點當然就是穿脫方便,
絕對有普及的可能。
就看業界願不願意繼續努力,
改進缺點,
加強優點,
讓玩家們可以更享受到 SB 的樂趣。
我使用 Shimano step in 的 binding 和 boots 已經有7,8年了,
下一篇來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
--
所以對 SB 要穿穿脫脫這件事一直覺得非常麻煩。
7,8年前計劃要開始滑 SB 時,
就打定主意要買 step in 式的 binding 和 boots。
當時的 SB 還在成長期,
各廠商對 step in 的態度仍是在試水溫的階段,
所以有不少產品上市。
除了比較有名的 K2、Kissmark、Shimano 的產品之外,
Burton、Salomon等大廠也有推出試驗性的產品。
甚至還曾聽說業界要推廣共用規格,
像 ski 一樣,
每家的 binding 和 boots 都可以共用。
但是這畢竟太過裡想化,
實際上除了共同開發的產品之外,
都還是各自為政的情形。
那時候還在百家爭鳴的階段 step in,
各廠開發出來的機構主要可以分兩大類(我自己分的):
1.橫向固定式:
Kissmark、Burton、Salomon等。
大概就是鞋底旁邊有鐵桿或固定點伸出來,用來卡進 binding 裏。
可以參考這個圖:
http://page9.auctions.yahoo.co.jp/jp/auction/k177702556
2.直向固定式:
K2、Shimano為主(兩家共同開發)。
固定用的金具在腳底,翻過來才能看到。
兩者 binding 的特徵都是沒有 belt,
但是除了少數如 Kissmark 之外一般都有 highback。
鞋子的部分則是會把原來 binding 上的主 belt 改做在鞋子上,
不過這是裝飾用的,
多可以拆掉。
總之當時在幾經比較之下,
我選了 Shimano 的產品。
Shimano 雖然在雪具界默默無聞,
實際上卻是世界最大的腳踏車零件製造商。
他把使用在腳踏車踏板上的 step in 技術導入SB,
製造出業界獨樹一格的 step in 產品。
我們回頭來看 2014 年的今天,
在經過這幾年的市場考驗之後,
step in 的發展變得如何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了。
首先橫向固定式 step in 完全從市場上消失了。
大家滑過 SB 之後就知道 SB 是靠腳尖跟腳跟在操作的,
可是橫向固定式卻是固定腳底偏中心的部位,
造成操作時候有腳掌浮起來,
沒有很確實的把力道傳達到板子的感覺。
不過這還是小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早期的 step in 還在摸索期,
簡單來說就是全民公測邊做邊改,
結果發生了許多強度不足、固定器斷裂、一積雪就卡不進去等等,
安全上的嚴重瑕疵。
不但使用者抱怨連連,
廠商也不知所措,
結果就是乾脆退出 step in 市場。
橫向固定式的失敗也是導致大家對 step in 印象變差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個直向固定式雖然在市場上生存下來了,
但是結果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原本就不是做 SB 用品的 Shimano,
幾年之後就把它的 step in 事業「無償讓渡」給 Yonex,
從此退出 SB 市場。
(注意是「無償讓渡」不是用賣的喔)
不過 Yonex 也蠻爭氣的,
在接下 Shimano 的事業之後,
繼續積極投入 step in 新產品的開發,
目前已經有好幾條產品線了。
http://www.yonex.co.jp/products/catalog/book/book1518/#page=33
以SB的 step in 產品來說,
目前是 Yonex 一家獨大,
幾乎可以說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狀態。
少了其它業者的加入,
對玩家來說就是少了更多不同的選擇,
真的很可惜。
不過反過來看 Yonex 的存在證明了 Shimano 開發出來的機構
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也許是今後推廣業界共同標準的契機。
step in 的最大優點當然就是穿脫方便,
絕對有普及的可能。
就看業界願不願意繼續努力,
改進缺點,
加強優點,
讓玩家們可以更享受到 SB 的樂趣。
我使用 Shimano step in 的 binding 和 boots 已經有7,8年了,
下一篇來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
--
Tags:
滑雪板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14-11-11T11:52
at 2014-11-11T11:52

By Isabella
at 2014-11-14T08:41
at 2014-11-14T08:41

By Barb Cronin
at 2014-11-17T05:29
at 2014-11-17T05:29

By Tracy
at 2014-11-20T02:18
at 2014-11-20T02:18

By Carol
at 2014-11-22T23:06
at 2014-11-22T23:06

By Candice
at 2014-11-25T19:55
at 2014-11-25T19:55

By Faithe
at 2014-11-28T16:43
at 2014-11-28T16:43

By Gary
at 2014-12-01T13:31
at 2014-12-01T13:31

By Quanna
at 2014-12-04T10:20
at 2014-12-04T10:20

By Callum
at 2014-12-07T07:08
at 2014-12-07T07:08

By Rebecca
at 2014-12-10T03:57
at 2014-12-10T03:57

By Hedda
at 2014-12-13T00:45
at 2014-12-13T00:45

By Kumar
at 2014-12-15T21:34
at 2014-12-15T21:34

By Andrew
at 2014-12-18T18:22
at 2014-12-18T18:22

By Hazel
at 2014-12-21T15:11
at 2014-12-21T15:11

By Andy
at 2014-12-24T11:59
at 2014-12-24T11:59

By Sierra Rose
at 2014-12-27T08:48
at 2014-12-27T08:48

By Brianna
at 2014-12-30T05:36
at 2014-12-30T05:36

By Yuri
at 2015-01-02T02:25
at 2015-01-02T02:25

By Yuri
at 2015-01-04T23:13
at 2015-01-04T23:13

By Oscar
at 2015-01-07T20:02
at 2015-01-07T20:02

By Kyle
at 2015-01-10T16:50
at 2015-01-10T16:50

By Regina
at 2015-01-13T13:39
at 2015-01-13T13:39

By Andrew
at 2015-01-16T10:27
at 2015-01-16T10:27

By David
at 2015-01-19T07:16
at 2015-01-19T07:16

By Megan
at 2015-01-22T04:04
at 2015-01-22T04:04

By Daniel
at 2015-01-25T00:53
at 2015-01-25T00:53
Related Posts
防起霧的噴霧

By Rosalind
at 2014-11-05T13:54
at 2014-11-05T13:54
防起霧的噴霧

By Bennie
at 2014-11-05T08:51
at 2014-11-05T08:51
GALA湯澤

By Selena
at 2014-11-03T23:31
at 2014-11-03T23:31
請問Chunder的意思

By Sandy
at 2014-11-02T11:31
at 2014-11-02T11:31
免費抽獎"真空"雪板訊息

By Enid
at 2014-11-01T20:32
at 2014-11-01T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