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對年輕球員太過苛責? - 籃球

By Michael
at 2022-07-05T09:07
at 2022-07-05T09:07
Table of Contents
那個
我新北國王島啦
與其嘴上場的年輕球員太弱
不如探討他們大學都在怎麼樣的環境打球?
在台灣打球的大學球員為什麼這麼弱?
1.原因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只是風險太大、報酬太少
風險包含了運動傷害、未來發展
打籃球是個肢體碰撞的運動,一不小心十字韌帶斷裂、肋骨斷裂,手術、復健要花一大筆費用,自身實力還永久debuff
能夠打到職業的籃球員除了實力之外也有一點運氣成分在
未來發展更不用說了,UBA每年有多少大四畢業生?職業籃球聯盟又能收多少新秀球員?
粗略算一下就知道,只算16支大學球隊就好,每隊5位大四畢業球員,共80名新秀
今天職業聯盟包含SBL、T1、PLG,剛好也16隊
請問每隊每年有辦法收5個球員?
怎麼可能,去年T1草創、PLG新增2隊補強不知道有沒有收到40個新秀球員,更不用說未來各隊趨於飽和,每年頂多收2、3位新秀球員就很多了
這樣剩下40個人要幹嘛?通通去燦坤嗎?
如果是的話,有多少人大學敢傾盡一切投入在籃球訓練上面?
大部份大學籃球員只把打球當作興趣,除了打球一定還會顧及本身專業科目
這種隊友跟對手心態上就差人一截的情況下,你就算有田壘、信安這樣的資質,如果大學時期讓他們在台灣打球,我敢保證一定廢物化
因為頂尖的籃球選手只有遇到自己同樣程度的對手、隊友一起磨練才會進步
這也是為什麼好的球員都被丟到國外訓練,旅美、旅中什麼的
因為他們在那邊可以學著怎麼跟黑人、白人這些Big guy碰撞磨練
2.缺點
不過這樣就出現了兩種問題
一個是有潛力的籃球員不敢再往上打,前面說到受傷跟未來發展的風險
其實台灣有很多190 200的潛力股是可以發展大男、坦克的角色
不過近幾年卻出了一堆後衛
而且台灣的後衛跑去國外訓練以後
也不見得想回台灣打籃球
去CBA接著磨練、發展NBA的夢想還比較好
大概是這樣
※ 引述《abc3268 (The Point)》之銘言:
: 補充一下
: 陳又瑋第一隊,問題就是球星少啊
: 如果三聯盟球員合在一起
: 那前三隊後衛人選應該是(韋翰出賽不足)
: 1.小安、阿亞
: 2.愷諺、秉聖
: 3.國豪、又瑋
: 這樣大家就會說 哼 派第三隊的讓你們一下
: 是這樣啦
: 看到很多球迷說 這次資格賽亮點只有大聖
: 並且不斷恥笑又瑋、鎮衙、其他年輕球員
: 2019年 22歲的秉聖從文化畢業,CBA落選後
: 去打NBL進修,那年我只記得他得分能力很強、打球很有爆發力,但很容易腦衝,未來就
: 是雙面刃球員
: 三年後他成為T1超新星、中華二隊唯一球星
: 我相信22歲的他來打今年資格賽成績一定不會太出色,而許多人鍵盤下嘴的陳又瑋現在也
: 才22歲
: 以他的年紀,上個月才大學畢業罷了
: 張鎮衙跟又瑋同年,打得不好也很合理
: 國際上除了超級大物能在25歲前打出成績外
: 大多球員都要到25+才算養成有個段落
: 林庭謙應該是這20年來唯一可以那麼年輕那麼強的,不能期待其他球員跟他一樣啊
: 20年前能那麼強的 曾田吳、信安
: 唐維傑、陳又瑋、高國豪、譚傑龍
: 還是可以期待一下啦
--
一座都是國王的島
誰才是真正的國王呢?
--
我新北國王島啦
與其嘴上場的年輕球員太弱
不如探討他們大學都在怎麼樣的環境打球?
在台灣打球的大學球員為什麼這麼弱?
1.原因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只是風險太大、報酬太少
風險包含了運動傷害、未來發展
打籃球是個肢體碰撞的運動,一不小心十字韌帶斷裂、肋骨斷裂,手術、復健要花一大筆費用,自身實力還永久debuff
能夠打到職業的籃球員除了實力之外也有一點運氣成分在
未來發展更不用說了,UBA每年有多少大四畢業生?職業籃球聯盟又能收多少新秀球員?
粗略算一下就知道,只算16支大學球隊就好,每隊5位大四畢業球員,共80名新秀
今天職業聯盟包含SBL、T1、PLG,剛好也16隊
請問每隊每年有辦法收5個球員?
怎麼可能,去年T1草創、PLG新增2隊補強不知道有沒有收到40個新秀球員,更不用說未來各隊趨於飽和,每年頂多收2、3位新秀球員就很多了
這樣剩下40個人要幹嘛?通通去燦坤嗎?
如果是的話,有多少人大學敢傾盡一切投入在籃球訓練上面?
大部份大學籃球員只把打球當作興趣,除了打球一定還會顧及本身專業科目
這種隊友跟對手心態上就差人一截的情況下,你就算有田壘、信安這樣的資質,如果大學時期讓他們在台灣打球,我敢保證一定廢物化
因為頂尖的籃球選手只有遇到自己同樣程度的對手、隊友一起磨練才會進步
這也是為什麼好的球員都被丟到國外訓練,旅美、旅中什麼的
因為他們在那邊可以學著怎麼跟黑人、白人這些Big guy碰撞磨練
2.缺點
不過這樣就出現了兩種問題
一個是有潛力的籃球員不敢再往上打,前面說到受傷跟未來發展的風險
其實台灣有很多190 200的潛力股是可以發展大男、坦克的角色
不過近幾年卻出了一堆後衛
而且台灣的後衛跑去國外訓練以後
也不見得想回台灣打籃球
去CBA接著磨練、發展NBA的夢想還比較好
大概是這樣
※ 引述《abc3268 (The Point)》之銘言:
: 補充一下
: 陳又瑋第一隊,問題就是球星少啊
: 如果三聯盟球員合在一起
: 那前三隊後衛人選應該是(韋翰出賽不足)
: 1.小安、阿亞
: 2.愷諺、秉聖
: 3.國豪、又瑋
: 這樣大家就會說 哼 派第三隊的讓你們一下
: 是這樣啦
: 看到很多球迷說 這次資格賽亮點只有大聖
: 並且不斷恥笑又瑋、鎮衙、其他年輕球員
: 2019年 22歲的秉聖從文化畢業,CBA落選後
: 去打NBL進修,那年我只記得他得分能力很強、打球很有爆發力,但很容易腦衝,未來就
: 是雙面刃球員
: 三年後他成為T1超新星、中華二隊唯一球星
: 我相信22歲的他來打今年資格賽成績一定不會太出色,而許多人鍵盤下嘴的陳又瑋現在也
: 才22歲
: 以他的年紀,上個月才大學畢業罷了
: 張鎮衙跟又瑋同年,打得不好也很合理
: 國際上除了超級大物能在25歲前打出成績外
: 大多球員都要到25+才算養成有個段落
: 林庭謙應該是這20年來唯一可以那麼年輕那麼強的,不能期待其他球員跟他一樣啊
: 20年前能那麼強的 曾田吳、信安
: 唐維傑、陳又瑋、高國豪、譚傑龍
: 還是可以期待一下啦
--
一座都是國王的島
誰才是真正的國王呢?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Gary
at 2022-07-06T16:38
at 2022-07-06T16:38

By Leila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Jacky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Tristan Cohan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Ina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Damian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Liam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Frederic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Mia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Olga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Isla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Ivy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Oliver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Charlotte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Gilbert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Joseph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Dorothy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Candice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Robert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Oliver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Callum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Edith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Ula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Freda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Suhail Hany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Caroline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Sierra Rose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Madame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Bennie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Vanessa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Olive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Ina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Poppy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James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Linda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Una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Ina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Edwina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Anthony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Carol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Hardy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David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Anthony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Liam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Lucy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Charlie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Franklin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Rosalind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Frederica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Anonymous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David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Suhail Hany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Jacob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Candice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By Gary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Ivy
at 2022-07-04T14:44
at 2022-07-04T14:44

By Victoria
at 2022-07-05T22:15
at 2022-07-05T22:15

By Edith
at 2022-07-07T05:46
at 2022-07-07T05:46

By Mason
at 2022-07-06T13:49
at 2022-07-06T13:49

By Freda
at 2022-07-07T21:20
at 2022-07-07T21:20
Related Posts
拒絕中華隊徵召原因曝光 謝亞軒膝傷、

By Ethan
at 2022-07-05T05:48
at 2022-07-05T05:48
T1職籃如何更好? 年度MVP蔣淯安:讓

By James
at 2022-07-05T05:46
at 2022-07-05T05:46
白薩確定投入T1選秀 UBA「蒙古軍團」

By Tom
at 2022-07-05T05:44
at 2022-07-05T05:44
周柏臣 夢想家

By Elma
at 2022-07-04T23:58
at 2022-07-04T23:58
是否對年輕球員太過苛責?

By Dorothy
at 2022-07-04T23:41
at 2022-07-04T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