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小動作明明就很多啊 - 世足

By Madame
at 2018-06-25T02:05
at 2018-06-25T02:05
Table of Contents
本魯不是玩足球的
但是在日本跟那些玩足球的同學偶有嘴砲
日本是一個把運動規則跟技巧研究到很透徹的國家
然後去好好分配每個人要去做什麼事
然後你就只要把那件事做好就可以
他們完全知道怎麼樣的小動作是極限
然後日本人就會在那個極限內一直弄你
所以它小動作多不多? 當然多
你也可以說他很會弄灰色地帶
但日本人玩團體戰實在是很有一套
插個話
地方宣導跟推動的力道也超乎你想像
本魯之前住東京世田谷區
信箱不定期會被塞附近小孩子的足球比賽宣傳單
但通篇都強調小孩開心的踢 不太報導誰贏誰進球
個人希望台灣有一天也可以這樣
不要對足球有興趣的動力是來自於賭博
別地區我不知道 我之前住的附近的國小並不大
但人家基本訓練可以一樣拆的很細
根本不需要太大的場地 一樣很多東西練
然後又發揮民族性是很專心一致的默默的練習
反觀本國每間學校中央都有莫大的兩個框
到底有誰在踢就不用多說了
※ 引述《iseedeadman (丈夫稱號get)》之銘言:
: ※ 引述《lin498327 (Lin)》之銘言:
: : 雖然日本的犯規並不至於是故意出腳出手傷人的這種
: : 可是很多次他們試圖搶球的動作根本也一點都不乾淨
: : 要這是別隊來踢絕對不是會被欣賞的球風
: : 到底為什麼換成日本好像就一陣吹捧啊??
: 先說一點,足球本來就不是甚麼乾淨的運動,他跟摸個毛就能犯規的NBA不一樣
: 但在這邊還是稍微解釋一下裁判判罰的標準
: 1.球權
: 控制球的一方具有合法性,當拿球被對方用衝撞或推擠而失去球權,往往會賺到犯規
: 但當這顆球在衝撞前的瞬間已經被對方鏟斷or戳走,接下來的碰撞裁判基本上不會判
: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55波的搶球下,稍微把球先碰到的一方往往可以造成對方犯規
: 2.惡意
: 裁判會以這球是對人or對球來判斷有無需要掏牌
: 當確定搶不到球的瞬間如果沒有收腳,而持續進行蹬踏或是刻意的衝撞會造成犯規
: 以危險動作威嚇對方而獲得的球權裁判也會判斷是犯規
: 為什麼日本這次的犯規拿不多?
: 因為幾次感覺上是衝撞持球者的動作,都有先把球給點掉了,
: 但這些動作如果對上護球概念更好的歐洲球隊,在沒碰到球下還這樣衝撞
: 很可能就不只是犯規,而會視情況掏牌了
--
但是在日本跟那些玩足球的同學偶有嘴砲
日本是一個把運動規則跟技巧研究到很透徹的國家
然後去好好分配每個人要去做什麼事
然後你就只要把那件事做好就可以
他們完全知道怎麼樣的小動作是極限
然後日本人就會在那個極限內一直弄你
所以它小動作多不多? 當然多
你也可以說他很會弄灰色地帶
但日本人玩團體戰實在是很有一套
插個話
地方宣導跟推動的力道也超乎你想像
本魯之前住東京世田谷區
信箱不定期會被塞附近小孩子的足球比賽宣傳單
但通篇都強調小孩開心的踢 不太報導誰贏誰進球
個人希望台灣有一天也可以這樣
不要對足球有興趣的動力是來自於賭博
別地區我不知道 我之前住的附近的國小並不大
但人家基本訓練可以一樣拆的很細
根本不需要太大的場地 一樣很多東西練
然後又發揮民族性是很專心一致的默默的練習
反觀本國每間學校中央都有莫大的兩個框
到底有誰在踢就不用多說了
※ 引述《iseedeadman (丈夫稱號get)》之銘言:
: ※ 引述《lin498327 (Lin)》之銘言:
: : 雖然日本的犯規並不至於是故意出腳出手傷人的這種
: : 可是很多次他們試圖搶球的動作根本也一點都不乾淨
: : 要這是別隊來踢絕對不是會被欣賞的球風
: : 到底為什麼換成日本好像就一陣吹捧啊??
: 先說一點,足球本來就不是甚麼乾淨的運動,他跟摸個毛就能犯規的NBA不一樣
: 但在這邊還是稍微解釋一下裁判判罰的標準
: 1.球權
: 控制球的一方具有合法性,當拿球被對方用衝撞或推擠而失去球權,往往會賺到犯規
: 但當這顆球在衝撞前的瞬間已經被對方鏟斷or戳走,接下來的碰撞裁判基本上不會判
: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55波的搶球下,稍微把球先碰到的一方往往可以造成對方犯規
: 2.惡意
: 裁判會以這球是對人or對球來判斷有無需要掏牌
: 當確定搶不到球的瞬間如果沒有收腳,而持續進行蹬踏或是刻意的衝撞會造成犯規
: 以危險動作威嚇對方而獲得的球權裁判也會判斷是犯規
: 為什麼日本這次的犯規拿不多?
: 因為幾次感覺上是衝撞持球者的動作,都有先把球給點掉了,
: 但這些動作如果對上護球概念更好的歐洲球隊,在沒碰到球下還這樣衝撞
: 很可能就不只是犯規,而會視情況掏牌了
--
Tags:
世足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18-06-29T10:33
at 2018-06-29T10:33

By Daph Bay
at 2018-07-03T00:50
at 2018-07-03T00:50

By Annie
at 2018-07-05T11:06
at 2018-07-05T11:06

By Oscar
at 2018-07-09T16:55
at 2018-07-09T16:55

By Thomas
at 2018-07-09T20:45
at 2018-07-09T20:45

By Lydia
at 2018-07-13T12:02
at 2018-07-13T12:02

By Joe
at 2018-07-18T08:30
at 2018-07-18T08:30

By Charlotte
at 2018-07-21T22:54
at 2018-07-21T22:54

By Necoo
at 2018-07-22T17:32
at 2018-07-22T17:32

By Ethan
at 2018-07-25T18:59
at 2018-07-25T18:59

By Caitlin
at 2018-07-26T22:44
at 2018-07-26T22:44

By Connor
at 2018-07-30T01:50
at 2018-07-30T01:50

By Joseph
at 2018-07-31T01:23
at 2018-07-31T01:23

By Jacob
at 2018-08-03T22:13
at 2018-08-03T22:13

By Iris
at 2018-08-08T01:51
at 2018-08-08T01:51

By Hedy
at 2018-08-09T09:10
at 2018-08-09T09:10

By Rosalind
at 2018-08-09T16:58
at 2018-08-09T16:58

By Sarah
at 2018-08-10T15:42
at 2018-08-10T15:42

By Bennie
at 2018-08-12T14:19
at 2018-08-12T14:19

By Ursula
at 2018-08-13T19:13
at 2018-08-13T19:13

By Zora
at 2018-08-15T13:57
at 2018-08-15T13:57

By Sarah
at 2018-08-18T14:49
at 2018-08-18T14:49

By Selena
at 2018-08-18T19:35
at 2018-08-18T19:35

By Iris
at 2018-08-23T09:23
at 2018-08-23T09:23

By Ina
at 2018-08-25T07:13
at 2018-08-25T07:13

By Franklin
at 2018-08-28T22:53
at 2018-08-28T22:53

By Hedwig
at 2018-09-02T19:14
at 2018-09-02T19:14

By Annie
at 2018-09-05T05:16
at 2018-09-05T05:16

By Cara
at 2018-09-07T17:56
at 2018-09-07T17:56

By Caitlin
at 2018-09-07T22:52
at 2018-09-07T22:52

By Kelly
at 2018-09-10T12:38
at 2018-09-10T12:38

By Ophelia
at 2018-09-15T00:47
at 2018-09-15T00:47

By Valerie
at 2018-09-15T13:38
at 2018-09-15T13:38

By Lydia
at 2018-09-17T03:38
at 2018-09-17T03:38

By Quanna
at 2018-09-21T10:58
at 2018-09-21T10:58

By Hedda
at 2018-09-23T18:12
at 2018-09-23T18:12
Related Posts
日本和塞內加爾比賽中球評的一席話

By Enid
at 2018-06-25T02:04
at 2018-06-25T02:04
德國晉級分析

By Daniel
at 2018-06-25T01:59
at 2018-06-25T01:59
25球!英超傲視世界盃進球榜 KO西甲德甲

By Brianna
at 2018-06-25T01:58
at 2018-06-25T01:58
現代足球觀念的變換大約是那時開始的?

By Leila
at 2018-06-25T01:54
at 2018-06-25T01:54
日本的小動作明明就很多啊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6-25T01:45
at 2018-06-25T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