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學劍道部入部體驗記(2) - 劍道 Kendo
![Faithe avatar](/img/dog2.jpg)
By Faithe
at 2007-12-25T05:56
at 2007-12-25T05:56
Table of Contents
當初只是心血來潮,隨手寫寫,沒想到版友們還滿捧場的,本版好像有熱一點
了耶,真的是非常感謝各位,那麼我快進入正題,這次我簡單地寫一下我所觀
察日本劍道和台灣劍道技術面的不同:
(1)面部中心
日本學生不論是在比賽或是練習對打時,平均10次裡有8次都是攻擊面部,
不是他們手部和胴部打得不好,而是打面部是最容易得分且風險也最小的
所以在日本劍道比賽中稱霸的劍士,面部都打的出神入化,任何距離都能
出手,光靠打面部就能吃死對手了;相較於台灣的打法,台灣攻手部和胴
部的次數滿多的,我剛開始參加練習時,同學還對我的打法覺得很驚訝,
特地跑來問我打胴部是不是我的....
必殺技 必殺技 必殺技? = =|||
因為日本會一直去打胴部的人很少很少...
(看到這邊,有練過的版友可以反思一下,面、手、胴、剌擊,那一個最
容易得分??那一個又最容易打中??那一個又最有奇襲效果??那一個又風
險最大??歡迎PO文討論,謝謝)
(2)距離極近
日本學生在對打時,交劍很近很近,近到雙方的竹劍中結相交的位置才
出手。為此我還特地請教日本同學,得知這是為了要攻擊面部的關係,
在這個位置只要往前一步就能打中,而台灣交劍都是保持在劍尖的位置
,我認為交劍距離遠近其實各有利弊,但是能"保持"自已的"攻擊距離"
的一方,比賽時自然佔上風。
(3)剌擊
剌擊,這項在台灣不被重視、不被使用、老師也不會教的技巧,在日本
是學生每天都要練習的項目,當然不用說,剛開始我也是每天被剌得爽
歪歪,因為在台灣時不曾有被人剌擊的經驗,所以日本學生一劍剌過來
時,會當場愣在那邊,不過日本學生剌擊的技巧真的沒話說,我還沒遇
過剌歪的,不過即使沒剌中,他們也有應對的方法,當然啦,真的會在
比賽時使出剌擊的人還是很少啦,但是要是真的剌擊的話,不論有沒有
剌中對手,也會給予對手的精神上相當程度的動搖。
(火雲邪神:你、你這是什麼掌法?? 史帝芬周:想學嗎? 我教你,
火雲邪神:囧rz...)。
(4)退擊
在這邊我要說:
「日本學生打的退擊比台灣學生要好100萬倍!!」(認真)
這樣講或許有點誇張,請各位看了別生氣,這是事實,日本學生對於退
擊非常認真看待,因為劍鍔相交時兩人的距離是最接近的,是很容易就能
擊中對方,日本學生遇到退擊時不會輕易放過,一定是相準時機,出手就
攻得你錯手不及,版友們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影片,比較一下自已打的退
擊和日本劍士打的退擊有什麼不同,日本劍士的退擊很有力道又快速,值
得好好學習。
今天先寫到這邊,我文筆不太好,大家加減看看,歡迎討論喔...
恩。。。。。。 我想應該、應該還會寫第3集吧?? (=□=)>
還有...本來想公佈我的相本的,後來想想,鄉民實在太口怕,太口怕了..
--
了耶,真的是非常感謝各位,那麼我快進入正題,這次我簡單地寫一下我所觀
察日本劍道和台灣劍道技術面的不同:
(1)面部中心
日本學生不論是在比賽或是練習對打時,平均10次裡有8次都是攻擊面部,
不是他們手部和胴部打得不好,而是打面部是最容易得分且風險也最小的
所以在日本劍道比賽中稱霸的劍士,面部都打的出神入化,任何距離都能
出手,光靠打面部就能吃死對手了;相較於台灣的打法,台灣攻手部和胴
部的次數滿多的,我剛開始參加練習時,同學還對我的打法覺得很驚訝,
特地跑來問我打胴部是不是我的....
必殺技 必殺技 必殺技? = =|||
因為日本會一直去打胴部的人很少很少...
(看到這邊,有練過的版友可以反思一下,面、手、胴、剌擊,那一個最
容易得分??那一個又最容易打中??那一個又最有奇襲效果??那一個又風
險最大??歡迎PO文討論,謝謝)
(2)距離極近
日本學生在對打時,交劍很近很近,近到雙方的竹劍中結相交的位置才
出手。為此我還特地請教日本同學,得知這是為了要攻擊面部的關係,
在這個位置只要往前一步就能打中,而台灣交劍都是保持在劍尖的位置
,我認為交劍距離遠近其實各有利弊,但是能"保持"自已的"攻擊距離"
的一方,比賽時自然佔上風。
(3)剌擊
剌擊,這項在台灣不被重視、不被使用、老師也不會教的技巧,在日本
是學生每天都要練習的項目,當然不用說,剛開始我也是每天被剌得爽
歪歪,因為在台灣時不曾有被人剌擊的經驗,所以日本學生一劍剌過來
時,會當場愣在那邊,不過日本學生剌擊的技巧真的沒話說,我還沒遇
過剌歪的,不過即使沒剌中,他們也有應對的方法,當然啦,真的會在
比賽時使出剌擊的人還是很少啦,但是要是真的剌擊的話,不論有沒有
剌中對手,也會給予對手的精神上相當程度的動搖。
(火雲邪神:你、你這是什麼掌法?? 史帝芬周:想學嗎? 我教你,
火雲邪神:囧rz...)。
(4)退擊
在這邊我要說:
「日本學生打的退擊比台灣學生要好100萬倍!!」(認真)
這樣講或許有點誇張,請各位看了別生氣,這是事實,日本學生對於退
擊非常認真看待,因為劍鍔相交時兩人的距離是最接近的,是很容易就能
擊中對方,日本學生遇到退擊時不會輕易放過,一定是相準時機,出手就
攻得你錯手不及,版友們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影片,比較一下自已打的退
擊和日本劍士打的退擊有什麼不同,日本劍士的退擊很有力道又快速,值
得好好學習。
今天先寫到這邊,我文筆不太好,大家加減看看,歡迎討論喔...
恩。。。。。。 我想應該、應該還會寫第3集吧?? (=□=)>
還有...本來想公佈我的相本的,後來想想,鄉民實在太口怕,太口怕了..
--
Tags:
劍道
All Comments
![Jacky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Jacky
at 2007-12-29T18:40
at 2007-12-29T18:40
![Emma avatar](/img/cat4.jpg)
By Emma
at 2008-01-02T15:55
at 2008-01-02T15:55
![Jacky avatar](/img/beaver.jpg)
By Jacky
at 2008-01-06T15:58
at 2008-01-06T15:58
![Leila avatar](/img/cat5.jpg)
By Leila
at 2008-01-08T03:56
at 2008-01-08T03:56
![Ethan avatar](/img/girl.jpg)
By Ethan
at 2008-01-12T03:23
at 2008-01-12T03:23
![Hedy avatar](/img/girl1.jpg)
By Hedy
at 2008-01-17T02:26
at 2008-01-17T02:26
![Doris avatar](/img/girl2.jpg)
By Doris
at 2008-01-19T14:59
at 2008-01-19T14:59
![Agnes avatar](/img/girl3.jpg)
By Agnes
at 2008-01-21T20:45
at 2008-01-21T20:45
![Joseph avatar](/img/bee.jpg)
By Joseph
at 2008-01-23T20:24
at 2008-01-23T20:24
![Iris avatar](/img/girl4.jpg)
By Iris
at 2008-01-25T00:35
at 2008-01-25T00:35
![Edward Lewis avatar](/img/girl5.jpg)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1-28T15:24
at 2008-01-28T15:24
![Emily avatar](/img/woman.jpg)
By Emily
at 2008-01-29T21:41
at 2008-01-29T21:41
![Megan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Megan
at 2008-02-03T12:59
at 2008-02-03T12:59
![Hardy avatar](/img/beret.jpg)
By Hardy
at 2008-02-08T04:15
at 2008-02-08T04:15
![Andrew avatar](/img/boy1.jpg)
By Andrew
at 2008-02-12T23:00
at 2008-02-12T23:00
Related Posts
這樣會白目嗎?
![Anonymous avatar](/img/cat2.jpg)
By Anonymous
at 2007-12-24T01:53
at 2007-12-24T01:53
新手自介
![Jessica avatar](/img/cat2.jpg)
By Jessica
at 2007-12-23T19:59
at 2007-12-23T19:59
面技百選
![Cara avatar](/img/cat1.jpg)
By Cara
at 2007-12-22T17:32
at 2007-12-22T17:32
第13屆 世界盃劍道大會
![Caroline avatar](/img/girl4.jpg)
By Caroline
at 2007-12-22T17:26
at 2007-12-22T17:26
平成18年度 日本高中劍道 玉龍旗大賽
![Daniel avatar](/img/cat5.jpg)
By Daniel
at 2007-12-22T17:20
at 2007-12-22T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