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外回歸潮 大學球員投入選秀卻步? - 棒球新聞

By Victoria
at 2021-03-13T19:27
at 2021-03-13T19:27
Table of Contents
2021/03/13 19:11
〔記者羅志朋/新北報導〕近年中職開放高中球員選秀,大學球員因年紀關係較不吃
香,選秀市場「青棒小鮮肉」似乎更受青睞,不過,前統一獅球員、現任台體大總教
練林宗毅點出問題癥結點:「高中球員畢業進職棒,真正站穩的有多少?」
林宗毅認為,頂尖的高中球員,畢業直接打職棒當然沒問題,例如他常看到林承飛接
受媒體訪談,發言成熟度已超越大學球員,球技也不錯,這類球員高中畢業透入選秀
打職棒完全OK。
話鋒一轉,林宗毅說,職棒成王敗寇,是非常現實的環境,如果實力中上、或不是即
戰力的高中球員,畢業倒不如選擇讀大學,除了磨練球技,也可學習心理學、運動力
學、身體解剖學等專項科目,不是只會用身體打球,更要會用頭腦打球。
林宗毅透露,「之前就聽職棒教練說,他們球隊的高中選秀投手患投球失憶症,丟到
哭出來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認為,進職棒等於每天都在工作,壓力很大,高
中球員想法、心理素質還沒那麼成熟,教練團要戰績,講究即戰力,沒辦法花太多時
間等你。
林宗毅以台體大畢業的江國豪為例,「國豪剛進台體不是太出色,不過有潛力,大一
春季聯賽對開南大學投得不錯,開南教練郭李建夫就來打聽他,認為他投球揮臂『很
乾淨』,於是把國豪帶進培訓隊、國家隊,每年都在進步,進職棒也投得不錯。」
高中球員選擇直接挑戰職棒,不願升大學,有部分原因是擔心進大學自主性高,誘惑
也多,怕荒廢球技。林宗毅表示,有不少天分很好的球員,高中被教練捧在手掌心,
上大學自主性高,若自我要求低,確實會不進則退,不過,還是有很多球員上大學設
立目標努力,持續進步,就看個人一念之間。
林宗毅也說,今年中職選秀有不少旅外好手投入,可能讓不少大學球員觀望甚至卻步
。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465962
--
〔記者羅志朋/新北報導〕近年中職開放高中球員選秀,大學球員因年紀關係較不吃
香,選秀市場「青棒小鮮肉」似乎更受青睞,不過,前統一獅球員、現任台體大總教
練林宗毅點出問題癥結點:「高中球員畢業進職棒,真正站穩的有多少?」
林宗毅認為,頂尖的高中球員,畢業直接打職棒當然沒問題,例如他常看到林承飛接
受媒體訪談,發言成熟度已超越大學球員,球技也不錯,這類球員高中畢業透入選秀
打職棒完全OK。
話鋒一轉,林宗毅說,職棒成王敗寇,是非常現實的環境,如果實力中上、或不是即
戰力的高中球員,畢業倒不如選擇讀大學,除了磨練球技,也可學習心理學、運動力
學、身體解剖學等專項科目,不是只會用身體打球,更要會用頭腦打球。
林宗毅透露,「之前就聽職棒教練說,他們球隊的高中選秀投手患投球失憶症,丟到
哭出來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認為,進職棒等於每天都在工作,壓力很大,高
中球員想法、心理素質還沒那麼成熟,教練團要戰績,講究即戰力,沒辦法花太多時
間等你。
林宗毅以台體大畢業的江國豪為例,「國豪剛進台體不是太出色,不過有潛力,大一
春季聯賽對開南大學投得不錯,開南教練郭李建夫就來打聽他,認為他投球揮臂『很
乾淨』,於是把國豪帶進培訓隊、國家隊,每年都在進步,進職棒也投得不錯。」
高中球員選擇直接挑戰職棒,不願升大學,有部分原因是擔心進大學自主性高,誘惑
也多,怕荒廢球技。林宗毅表示,有不少天分很好的球員,高中被教練捧在手掌心,
上大學自主性高,若自我要求低,確實會不進則退,不過,還是有很多球員上大學設
立目標努力,持續進步,就看個人一念之間。
林宗毅也說,今年中職選秀有不少旅外好手投入,可能讓不少大學球員觀望甚至卻步
。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465962
--
Tags:
新聞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獅象大戰7800張門票完售 明台南對味全龍剩外野票可賣

By Caroline
at 2021-03-13T19:07
at 2021-03-13T19:07
中信金控組籃球隊進軍P+聯盟 陳建州「現階段不好說」

By Dinah
at 2021-03-13T19:03
at 2021-03-13T19:03
狂飆156公里卻僅投2局 古林睿煬控球待加強

By Barb Cronin
at 2021-03-13T19:02
at 2021-03-13T19:02
回憶兄弟象後勁十足 曾智偵看好高餅搭檔

By Robert
at 2021-03-13T19:00
at 2021-03-13T19:00
古林睿煬火球連發再飆生涯最速 僅投2局成開幕戰不堪紀錄

By Enid
at 2021-03-13T18:58
at 2021-03-13T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