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傳薪火 台灣洛基代代出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Skylar Davis
at 2010-07-21T18:43
at 2010-07-21T18:43
Table of Contents
「民國99 台灣九九」─中時「台灣運動一百年」系列專題報導
拳拳傳薪火 台灣洛基代代出
2010-07-10(採訪/廖德修、何榮幸,整理/何榮幸)
若非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人的第一面奧運獎牌,可能早在一九四○年東京奧運(因
戰爭取消),就由來自彰化二林的留學生兼拳擊手洪欽懋摘下,也將比羅馬奧運的楊傳廣
早廿年。
出身二林望族的洪欽懋,小時候跟隨武術老師習武,因而具有中國武術基礎,赴日就讀東
京專修大學後開始學習拳擊,苦練後拳術突飛猛進,二十二歲就入選日本國家代表隊,並
在美日拳擊對抗賽一戰成名。可惜東京奧運停辦讓他失去奪牌機會,該年就毅然返台貢獻
所學。
洪欽懋 被尊為拳壇祖師爺
「當時打拳的人不少,看拳擊賽還需買門票。」現任拳協理事長、六十八歲的李武男回憶
,「欽懋仙」把拳擊引進台灣後,在娛樂不普級的一九五○、六○年代頗受歡迎。一九五
八年東京亞運張羅普拿到拳擊金牌,立刻成為年輕人的英雄。以畢生之力推動拳擊運動的
洪欽懋,則被尊稱為「台灣拳壇的祖師爺」。
林明佳 差一步成世界拳王
「二林系統」出身的林明佳,則於一九八八年被發掘到日本打拳,是台灣唯一「旅外職業
拳手」。他強調:「這條路很辛苦!剛開始一句日文也不會,晚上睡覺光腳伸出棉被外被
凍傷,第二天也不知怎麼跟老闆講?急得眼淚都掉下來了」,返國後數年,他仍保持整天
穿襪子的習慣。
「洛基林」(Rocky Lin)很快在東瀛打響名號,一九九二年十月取得挑戰墨西哥傳奇拳
王羅培茲的資格,可惜第二回合便被KO(擊倒),距離「世界拳王」就差那麼一步。不
服輸的洛基林後來又做了大膽的決定─攻讀亞細亞大學法律系並取得學位。
不同於林明佳揚威海外,以重拳聞名的陳盈志則從一九九四到二○○五年,在區運、全運
締造「九連霸」紀錄。他是職棒兄弟象球員陳冠任的大哥,八歲起接受父親陳清江的調教
;靠著特殊重量訓練,其雙拳可說是國內其他選手所無法承受之「重」。
陳盈志從小就是乖乖牌,完全聽從父親的指示打拳。他說:「我會把上台比賽當成練習的
延伸,將苦練的成果,像步法、技巧等一一展現出來。」可惜的是,他雖打遍國內無敵手
,但有一次單獨被菲律賓教練帶回國訓練,卻無法適應異域生活,導致無法走上旅外之途
。
其實「斯文拳手」陳盈志是個特例,么弟陳冠任說:「拳擊要與人正面對幹,沒有強烈鬥
志實在打不下去,我和二哥冠呈後來都選擇打棒球。」參加過○二年釜山、○六年杜哈亞
運的國手鍾俊安也說:「當初學拳擊就因常被人欺負,一心只想打倒對方。後來越深入了
解拳擊,越不會對人亂揮拳,『拳德』要與拳術並重。」
陳盈志 九連霸國內無敵手
談起打拳的最大成就感,林明佳、陳盈志、鍾俊安異口同聲說:「以前覺得在台上KO對
手就是最驕傲、最感動的一刻!如今則認為把一身技藝傳承下去,拳擊的香火不滅更重要
。」
林明佳已在一九九九年落葉歸根,先後在中華工商、台北體院任教栽培後進;而台灣拳擊
好手洪振聲,後來也轉任國際裁判繼續推廣拳運。
拳擊在台灣發展近七十年,因經濟起飛後年輕人認為打拳太過辛苦,家長更認為打拳是「
好勇鬥狠」而走向沒落。直到近年人們逐漸接受練拳強身觀念,走進拳擊俱樂部已不必再
承受異樣眼光。加上「女拳運動」(女子拳擊)在國際漸受重視,已被列為亞奧運項目,
台灣女子拳擊運動因而受到期待,希望能夠重溫半個世紀之前的「奪牌夢」。
http://99go.chinatimes.com/news-7-1465.htm
--
拳拳傳薪火 台灣洛基代代出
2010-07-10(採訪/廖德修、何榮幸,整理/何榮幸)
若非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人的第一面奧運獎牌,可能早在一九四○年東京奧運(因
戰爭取消),就由來自彰化二林的留學生兼拳擊手洪欽懋摘下,也將比羅馬奧運的楊傳廣
早廿年。
出身二林望族的洪欽懋,小時候跟隨武術老師習武,因而具有中國武術基礎,赴日就讀東
京專修大學後開始學習拳擊,苦練後拳術突飛猛進,二十二歲就入選日本國家代表隊,並
在美日拳擊對抗賽一戰成名。可惜東京奧運停辦讓他失去奪牌機會,該年就毅然返台貢獻
所學。
洪欽懋 被尊為拳壇祖師爺
「當時打拳的人不少,看拳擊賽還需買門票。」現任拳協理事長、六十八歲的李武男回憶
,「欽懋仙」把拳擊引進台灣後,在娛樂不普級的一九五○、六○年代頗受歡迎。一九五
八年東京亞運張羅普拿到拳擊金牌,立刻成為年輕人的英雄。以畢生之力推動拳擊運動的
洪欽懋,則被尊稱為「台灣拳壇的祖師爺」。
林明佳 差一步成世界拳王
「二林系統」出身的林明佳,則於一九八八年被發掘到日本打拳,是台灣唯一「旅外職業
拳手」。他強調:「這條路很辛苦!剛開始一句日文也不會,晚上睡覺光腳伸出棉被外被
凍傷,第二天也不知怎麼跟老闆講?急得眼淚都掉下來了」,返國後數年,他仍保持整天
穿襪子的習慣。
「洛基林」(Rocky Lin)很快在東瀛打響名號,一九九二年十月取得挑戰墨西哥傳奇拳
王羅培茲的資格,可惜第二回合便被KO(擊倒),距離「世界拳王」就差那麼一步。不
服輸的洛基林後來又做了大膽的決定─攻讀亞細亞大學法律系並取得學位。
不同於林明佳揚威海外,以重拳聞名的陳盈志則從一九九四到二○○五年,在區運、全運
締造「九連霸」紀錄。他是職棒兄弟象球員陳冠任的大哥,八歲起接受父親陳清江的調教
;靠著特殊重量訓練,其雙拳可說是國內其他選手所無法承受之「重」。
陳盈志從小就是乖乖牌,完全聽從父親的指示打拳。他說:「我會把上台比賽當成練習的
延伸,將苦練的成果,像步法、技巧等一一展現出來。」可惜的是,他雖打遍國內無敵手
,但有一次單獨被菲律賓教練帶回國訓練,卻無法適應異域生活,導致無法走上旅外之途
。
其實「斯文拳手」陳盈志是個特例,么弟陳冠任說:「拳擊要與人正面對幹,沒有強烈鬥
志實在打不下去,我和二哥冠呈後來都選擇打棒球。」參加過○二年釜山、○六年杜哈亞
運的國手鍾俊安也說:「當初學拳擊就因常被人欺負,一心只想打倒對方。後來越深入了
解拳擊,越不會對人亂揮拳,『拳德』要與拳術並重。」
陳盈志 九連霸國內無敵手
談起打拳的最大成就感,林明佳、陳盈志、鍾俊安異口同聲說:「以前覺得在台上KO對
手就是最驕傲、最感動的一刻!如今則認為把一身技藝傳承下去,拳擊的香火不滅更重要
。」
林明佳已在一九九九年落葉歸根,先後在中華工商、台北體院任教栽培後進;而台灣拳擊
好手洪振聲,後來也轉任國際裁判繼續推廣拳運。
拳擊在台灣發展近七十年,因經濟起飛後年輕人認為打拳太過辛苦,家長更認為打拳是「
好勇鬥狠」而走向沒落。直到近年人們逐漸接受練拳強身觀念,走進拳擊俱樂部已不必再
承受異樣眼光。加上「女拳運動」(女子拳擊)在國際漸受重視,已被列為亞奧運項目,
台灣女子拳擊運動因而受到期待,希望能夠重溫半個世紀之前的「奪牌夢」。
http://99go.chinatimes.com/news-7-1465.htm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從西螺幫到成淵幫羽球飛躍 開啟黃金歲月

By Heather
at 2010-07-21T16:36
at 2010-07-21T16:36
民間盃賽夢不滅 排球熱力傳承

By Joe
at 2010-07-21T16:33
at 2010-07-21T16:33
台南幫搧風助燃 桌球打出傳奇

By Harry
at 2010-07-21T16:31
at 2010-07-21T16:31
足球沙漠 也曾開出似錦繁花

By Liam
at 2010-07-21T16:16
at 2010-07-21T16:16
勇闖世界職網 台灣發光發熱

By Sandy
at 2010-07-21T16:14
at 2010-07-21T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