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比賽中的巨人 - 綜合格鬥 Mixed Martial Arts
By Charlie
at 2009-07-25T09:43
at 2009-07-25T09:43
Table of Contents
開門見山,打擊格鬥比賽中巨人就是有優勢。
巨人的優勢首先表現在距離上。巨人手長腳長,揮拳踢腿的半徑遠,
可在較矮的對手碰不到他的情況下扁到他,很多時候就只要遵守古典
的戰術,用刺拳、前踢與膝擊阻止對手靠近,然後一拳一拳削減對手
體力,伺機KO即可。
巨人的優勢又表現在攻防上。巨人只要不是削瘦得皮包骨,體重通常
遠比矮的對手更重,就算同樣的體重身材可以比較矮的對手更為勻
稱,表現在格鬥比賽上,耐打的程度跟打擊的力道,上限都可以更高。
綜合距離跟攻防的優勢,想要突破防禦打中巨人本身就很困難,想要
KO巨人就更是困難。
因此跟巨人進行打擊比賽,被封鎖在距離外,然後一直被取得有效打
擊,判定落敗是很正常的。若是要打十二回合的拳擊比賽,巨人拳擊
手的KO則通常出現在削減對手體力甚多之後的後半戰。
當然也並非說所有巨人都強,只是鍛鍊過的巨人普遍難搞,因為在古
典的格鬥戰術中,巨人就像是一個活動要塞。
巨人的弱點一般被視為速度,有速度的選手可以突防或閃避,但那就
跟閃躲大砲是一樣的,巨人攻防高,威力弱的攻擊可以無視,而身材
較差的對手卻要閃躲巨人的打擊。不過偶爾會出現有一點速度的巨
人,這些帶著點速度的巨人就可較為容易地技壓其他對手。
巨人的第二個弱點就是觀眾,看巨人打古典的標準戰術通常無聊又缺
乏刺激。巨人一點一點削減對手體力又取得有效打擊靠判定獲勝,就
算拳擊也要打上八、九回合才會出現KO。觀眾看到煩很正常。
巨人的打擊,可說是格鬥技的一種理想的完成形──不用奇技淫巧,
光憑基本的戰術與鍛鍊的體力獲勝,對打就像日常工作一樣,努力就
有報酬──但因為太理想了,實在有夠無聊。
當然我們還是看過不少次巨人失敗,大多是一些有速度有力量,足以
一口氣突破巨人防禦KO,或是能閃掉巨人的反擊取得有效打擊的選
手,但有這種能力的選手實在是很少數,且若對手不是巨人通常贏得
更輕鬆。
MMA比賽就相對容易多了,因為在地板上技巧較容易制服身材,雖
然巨人的力量在地板上也有優勢,但關節跟氣管沒有。
--
巨人的優勢首先表現在距離上。巨人手長腳長,揮拳踢腿的半徑遠,
可在較矮的對手碰不到他的情況下扁到他,很多時候就只要遵守古典
的戰術,用刺拳、前踢與膝擊阻止對手靠近,然後一拳一拳削減對手
體力,伺機KO即可。
巨人的優勢又表現在攻防上。巨人只要不是削瘦得皮包骨,體重通常
遠比矮的對手更重,就算同樣的體重身材可以比較矮的對手更為勻
稱,表現在格鬥比賽上,耐打的程度跟打擊的力道,上限都可以更高。
綜合距離跟攻防的優勢,想要突破防禦打中巨人本身就很困難,想要
KO巨人就更是困難。
因此跟巨人進行打擊比賽,被封鎖在距離外,然後一直被取得有效打
擊,判定落敗是很正常的。若是要打十二回合的拳擊比賽,巨人拳擊
手的KO則通常出現在削減對手體力甚多之後的後半戰。
當然也並非說所有巨人都強,只是鍛鍊過的巨人普遍難搞,因為在古
典的格鬥戰術中,巨人就像是一個活動要塞。
巨人的弱點一般被視為速度,有速度的選手可以突防或閃避,但那就
跟閃躲大砲是一樣的,巨人攻防高,威力弱的攻擊可以無視,而身材
較差的對手卻要閃躲巨人的打擊。不過偶爾會出現有一點速度的巨
人,這些帶著點速度的巨人就可較為容易地技壓其他對手。
巨人的第二個弱點就是觀眾,看巨人打古典的標準戰術通常無聊又缺
乏刺激。巨人一點一點削減對手體力又取得有效打擊靠判定獲勝,就
算拳擊也要打上八、九回合才會出現KO。觀眾看到煩很正常。
巨人的打擊,可說是格鬥技的一種理想的完成形──不用奇技淫巧,
光憑基本的戰術與鍛鍊的體力獲勝,對打就像日常工作一樣,努力就
有報酬──但因為太理想了,實在有夠無聊。
當然我們還是看過不少次巨人失敗,大多是一些有速度有力量,足以
一口氣突破巨人防禦KO,或是能閃掉巨人的反擊取得有效打擊的選
手,但有這種能力的選手實在是很少數,且若對手不是巨人通常贏得
更輕鬆。
MMA比賽就相對容易多了,因為在地板上技巧較容易制服身材,雖
然巨人的力量在地板上也有優勢,但關節跟氣管沒有。
--
Tags:
綜合格鬥
All Comments
By Lydia
at 2009-07-26T08:58
at 2009-07-26T08:58
By Valerie
at 2009-07-27T02:46
at 2009-07-27T02:46
By Anthony
at 2009-07-29T18:56
at 2009-07-29T18:56
By Cara
at 2009-08-01T23:17
at 2009-08-01T23:17
By Cara
at 2009-08-02T10:58
at 2009-08-02T10:58
By Robert
at 2009-08-05T05:28
at 2009-08-05T05:28
By Agatha
at 2009-08-05T20:20
at 2009-08-05T20:20
By Joe
at 2009-08-10T10:19
at 2009-08-10T10:19
By Zenobia
at 2009-08-13T15:53
at 2009-08-13T15:53
By Hamiltion
at 2009-08-17T20:56
at 2009-08-17T20:56
By Tom
at 2009-08-18T01:03
at 2009-08-18T01:03
By Caitlin
at 2009-08-18T16:13
at 2009-08-18T16:13
By Sierra Rose
at 2009-08-23T08:59
at 2009-08-23T08:59
By Kumar
at 2009-08-27T11:47
at 2009-08-27T11:47
Related Posts
KIMO 還是死的
By Lily
at 2009-07-24T16:03
at 2009-07-24T16:03
Rickson Gracie vs Yuki Nakai
By Megan
at 2009-07-23T08:01
at 2009-07-23T08:01
CSAC: Barnett Positive for Steroid
By Victoria
at 2009-07-23T07:19
at 2009-07-23T07:19
Fedor Emelianenko VS Kevin Randleman(2004)
By Emma
at 2009-07-23T05:01
at 2009-07-23T05:01
Royce Gracie vs 曙太郎
By Delia
at 2009-07-23T02:09
at 2009-07-23T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