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越久 似乎評價不見得越高 - 網球
![Ethan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Ethan
at 2005-07-04T12:23
at 2005-07-04T12:23
Table of Contents
http://forum.sports.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30&fid=248&thread=62357&
date=20050703
先說當然這不用太一本正經看待,
對岸forum寫的...
但看了之後,難免還是認真起來:P
只是我比較意外,它當中文中提到"阿加西的歷史地位"時,
談到Agassi的大滿貫錦標有五座是在'99以後,
又說了99年是Sampras已經完成連六年排名後所以傷痕累累,
所以Agassi的99年年終第一是在"老虎打盹"下得到的...(嗯,還真有意思)
又提到99~03之間,新生代未全面成熟,青黃不接,
所以Agassi雖然有八座大滿貫冠軍,但多半是"含金量較低的""質量沒那麼好的"
都沒人注意到他1999年都已經快30歲了嗎?
說得好像是偷偷摸摸來的幾座獎盃一樣。
的確,我也覺得Federer超越Agassi的成就似乎是遲早的事(要過Sampras還要看)
太陽報已經把史上最偉大的10位男子選手列出來,Sampras以他的功績,當然第1,
然後Federer已經高居第5,
但是...Agassi...榜上無名...嗯。
在全球傳媒一面倒地在吹捧另一個網球之神的興起時,
其實Agassi要不要退休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嘛?對不?
反正他也不過像是亂世中偷了好幾冠的盜賊般的球王,
歷史定位他再怎麼打,也不過是個打得比較久的老選手罷了。
附:太陽報排史上前10佳的男子選手 新聞稿
倫敦30日消息,素以花邊新聞著稱的英國《太陽報》周四評選出他們心中的男子网壇
歷史十佳,23歲的費德勒盡管距离進入國際网球名人堂至少還有15年的時間,但在
《太陽報》專欄作家的心目中,瑞士人已經以無可比擬的天賦進入了TOP10行列,天
知道如果這個排行榜在10年之后重新評定的時候,他會不會超過桑普拉斯位列榜首。
這位發球上网型的美國天才保持著兩項后人似乎難以企及的紀錄:共7次奪得溫网
冠軍,連續6年年終世界排名位列NO.1
桑普拉斯共在世界第一的寶座上停留了長達286周之久,奪得了歷史最高的14項大
滿貫賽冠軍,并在1993年至2000年每年至少拿到一個大滿貫冠軍。
NO.2 比約博格(瑞典)
這位瑞典奇才最大的功績是連續5次奪得溫网冠軍,此外他出神入化的底線技術也
是被后人稱道,而力量很重的上旋擊球和標志性的雙手反拍回球更是令人叫絕。博格
共奪得了11個大滿貫冠軍,其中包括仍然保持著紀錄的6個法网冠軍,其職業冠軍總數
達到62個。
屬于博格的時代在1981年溫网決賽他被麥肯羅終結之后告終,隨后由于賽場外的
生活分心太多,瑞典球王在只有25歲時就告別賽場,當時曾令無數人唏噓不已。
NO.3 潘喬-岡薩雷斯(美國)
岡薩雷斯在1951年-1962年完全統治了世界男子网壇,如此之長的統治期歷史僅
見,他被普遍認為是有史以來技術最优雅最全面的選手。
不過由于网球賽事在上世紀中期的特殊特點,只有業余選手可以參加當時還未被
稱作大滿貫賽的四大冠軍賽,而岡薩雷斯在1949年轉為職業選手,因此他錯過了在四
大賽中留下偉大英名的机會。不過在与所有奪得過溫网冠軍的選手時比賽時,岡薩雷
斯沒有輸掉与對手的任何一場比賽,曾有人稱如果岡薩雷斯保持業余選手身份的話,
將至少能夠奪得20項以上的大滿貫賽冠軍。
NO.4 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
唯一的一名選手在四大滿貫賽中共計兩次在一年中橫掃四項冠軍,拉沃爾在1966
年和1969年分別做到了這一點。拉沃爾共計拿到了11項大滿貫賽冠軍,其中包括4個
溫网冠軍,其网球生涯總冠軍數為47個冠軍和21個亞軍,在他的那個年代,拉沃爾曾
開創了完全屬于他的一段歷史。
拉沃爾還開創了上旋擊球的打法,隨后這項技術被比約博格和阿根廷的維拉斯發
揚光大。
NO.5 羅杰-費德勒(瑞士)
這個人我們就不多說了,因為他的偉大旅程仍在繼續中。
NO.6 約翰-麥肯羅(美國)
麥肯羅被認為是歷史上在賽場中最能調動自己和觀眾情緒的選手,在1981年結束
比約博格對溫布爾登長達5年的統治之后,麥肯羅以聰明的發球技藝、對角削球以及
出色的网前的技術成為了网壇的新寵儿。
左手持拍的麥肯羅共計4年年終位列NO.1,職業生涯拿下77座冠軍獎杯。
NO.7 比爾-蒂爾登(美國)
蒂爾登在上個世紀的20年曾統治了國際网壇,在共計7年的時間中他沒有輸掉任
何一場單打比賽。在27歲的時候,蒂爾登已經是3次溫网冠軍和7次美网冠軍,在他
的那個年代,要知道越洋參加國際賽事是相當不容易的。
NO.8 伊万-倫德爾(前捷克斯洛伐克/美國)
倫德爾在職業生涯中共奪得了94個單打冠軍,四年年終排名NO.1,前后共13年
的時間將世界排名保持在TOP10之列,他強勁的正手實力是攻擊對手的最有力武器。
倫德爾前后共19次進入大滿貫賽決賽,拿下了其中的8個冠軍,但在進入的兩次
溫网決賽都輸掉了比賽,這也是他唯一沒有拿到過的大滿貫冠軍。
NO.9 唐-巴德吉(美國)
1938年,巴德吉成為第一個在一年中拿到所有四大賽冠軍的選手,而這一紀錄直
到1962年才被羅德-拉沃爾打破,他的反手擊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优雅的選手之一。
在1938年拿到溫网冠軍的時候,巴德吉在所參加的比賽中沒有丟掉一盤。隨后一
年巴德吉轉為職業選手告別四大賽賽場,而在那里他的表現同樣优秀,當時最优秀的
兩位選手維恩斯和佩里經常敗在他的拍下。
NO.10 肯-羅斯維爾 (澳大利亞)
被稱為“澳洲傳奇”的羅斯維爾是上個60年初最优秀的選手,那時与他競爭的
包括了羅德-拉沃爾和處于半退休狀態的潘喬-岡薩雷斯。
羅斯維爾標志性的反手切削被認為是繼唐-巴德吉之后最优秀的技術,此前他优
秀的网前技術和出色的步伐移動共幫助他拿下了6項大滿貫賽冠軍,不過在所參加的
4次溫网決賽中羅斯維爾都未能奪得冠軍。(carie)
--
date=20050703
先說當然這不用太一本正經看待,
對岸forum寫的...
但看了之後,難免還是認真起來:P
只是我比較意外,它當中文中提到"阿加西的歷史地位"時,
談到Agassi的大滿貫錦標有五座是在'99以後,
又說了99年是Sampras已經完成連六年排名後所以傷痕累累,
所以Agassi的99年年終第一是在"老虎打盹"下得到的...(嗯,還真有意思)
又提到99~03之間,新生代未全面成熟,青黃不接,
所以Agassi雖然有八座大滿貫冠軍,但多半是"含金量較低的""質量沒那麼好的"
都沒人注意到他1999年都已經快30歲了嗎?
說得好像是偷偷摸摸來的幾座獎盃一樣。
的確,我也覺得Federer超越Agassi的成就似乎是遲早的事(要過Sampras還要看)
太陽報已經把史上最偉大的10位男子選手列出來,Sampras以他的功績,當然第1,
然後Federer已經高居第5,
但是...Agassi...榜上無名...嗯。
在全球傳媒一面倒地在吹捧另一個網球之神的興起時,
其實Agassi要不要退休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嘛?對不?
反正他也不過像是亂世中偷了好幾冠的盜賊般的球王,
歷史定位他再怎麼打,也不過是個打得比較久的老選手罷了。
附:太陽報排史上前10佳的男子選手 新聞稿
倫敦30日消息,素以花邊新聞著稱的英國《太陽報》周四評選出他們心中的男子网壇
歷史十佳,23歲的費德勒盡管距离進入國際网球名人堂至少還有15年的時間,但在
《太陽報》專欄作家的心目中,瑞士人已經以無可比擬的天賦進入了TOP10行列,天
知道如果這個排行榜在10年之后重新評定的時候,他會不會超過桑普拉斯位列榜首。
這位發球上网型的美國天才保持著兩項后人似乎難以企及的紀錄:共7次奪得溫网
冠軍,連續6年年終世界排名位列NO.1
桑普拉斯共在世界第一的寶座上停留了長達286周之久,奪得了歷史最高的14項大
滿貫賽冠軍,并在1993年至2000年每年至少拿到一個大滿貫冠軍。
NO.2 比約博格(瑞典)
這位瑞典奇才最大的功績是連續5次奪得溫网冠軍,此外他出神入化的底線技術也
是被后人稱道,而力量很重的上旋擊球和標志性的雙手反拍回球更是令人叫絕。博格
共奪得了11個大滿貫冠軍,其中包括仍然保持著紀錄的6個法网冠軍,其職業冠軍總數
達到62個。
屬于博格的時代在1981年溫网決賽他被麥肯羅終結之后告終,隨后由于賽場外的
生活分心太多,瑞典球王在只有25歲時就告別賽場,當時曾令無數人唏噓不已。
NO.3 潘喬-岡薩雷斯(美國)
岡薩雷斯在1951年-1962年完全統治了世界男子网壇,如此之長的統治期歷史僅
見,他被普遍認為是有史以來技術最优雅最全面的選手。
不過由于网球賽事在上世紀中期的特殊特點,只有業余選手可以參加當時還未被
稱作大滿貫賽的四大冠軍賽,而岡薩雷斯在1949年轉為職業選手,因此他錯過了在四
大賽中留下偉大英名的机會。不過在与所有奪得過溫网冠軍的選手時比賽時,岡薩雷
斯沒有輸掉与對手的任何一場比賽,曾有人稱如果岡薩雷斯保持業余選手身份的話,
將至少能夠奪得20項以上的大滿貫賽冠軍。
NO.4 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
唯一的一名選手在四大滿貫賽中共計兩次在一年中橫掃四項冠軍,拉沃爾在1966
年和1969年分別做到了這一點。拉沃爾共計拿到了11項大滿貫賽冠軍,其中包括4個
溫网冠軍,其网球生涯總冠軍數為47個冠軍和21個亞軍,在他的那個年代,拉沃爾曾
開創了完全屬于他的一段歷史。
拉沃爾還開創了上旋擊球的打法,隨后這項技術被比約博格和阿根廷的維拉斯發
揚光大。
NO.5 羅杰-費德勒(瑞士)
這個人我們就不多說了,因為他的偉大旅程仍在繼續中。
NO.6 約翰-麥肯羅(美國)
麥肯羅被認為是歷史上在賽場中最能調動自己和觀眾情緒的選手,在1981年結束
比約博格對溫布爾登長達5年的統治之后,麥肯羅以聰明的發球技藝、對角削球以及
出色的网前的技術成為了网壇的新寵儿。
左手持拍的麥肯羅共計4年年終位列NO.1,職業生涯拿下77座冠軍獎杯。
NO.7 比爾-蒂爾登(美國)
蒂爾登在上個世紀的20年曾統治了國際网壇,在共計7年的時間中他沒有輸掉任
何一場單打比賽。在27歲的時候,蒂爾登已經是3次溫网冠軍和7次美网冠軍,在他
的那個年代,要知道越洋參加國際賽事是相當不容易的。
NO.8 伊万-倫德爾(前捷克斯洛伐克/美國)
倫德爾在職業生涯中共奪得了94個單打冠軍,四年年終排名NO.1,前后共13年
的時間將世界排名保持在TOP10之列,他強勁的正手實力是攻擊對手的最有力武器。
倫德爾前后共19次進入大滿貫賽決賽,拿下了其中的8個冠軍,但在進入的兩次
溫网決賽都輸掉了比賽,這也是他唯一沒有拿到過的大滿貫冠軍。
NO.9 唐-巴德吉(美國)
1938年,巴德吉成為第一個在一年中拿到所有四大賽冠軍的選手,而這一紀錄直
到1962年才被羅德-拉沃爾打破,他的反手擊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优雅的選手之一。
在1938年拿到溫网冠軍的時候,巴德吉在所參加的比賽中沒有丟掉一盤。隨后一
年巴德吉轉為職業選手告別四大賽賽場,而在那里他的表現同樣优秀,當時最优秀的
兩位選手維恩斯和佩里經常敗在他的拍下。
NO.10 肯-羅斯維爾 (澳大利亞)
被稱為“澳洲傳奇”的羅斯維爾是上個60年初最优秀的選手,那時与他競爭的
包括了羅德-拉沃爾和處于半退休狀態的潘喬-岡薩雷斯。
羅斯維爾標志性的反手切削被認為是繼唐-巴德吉之后最优秀的技術,此前他优
秀的网前技術和出色的步伐移動共幫助他拿下了6項大滿貫賽冠軍,不過在所參加的
4次溫网決賽中羅斯維爾都未能奪得冠軍。(carie)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Gilbert avatar](/img/cat2.jpg)
By Gilbert
at 2005-07-05T20:04
at 2005-07-05T20:04
Related Posts
Andre也將參加LA的賓士盃男網賽
![William avatar](/img/beret.jpg)
By William
at 2005-06-30T03:15
at 2005-06-30T03:15
幾張照
![Daniel avatar](/img/boy1.jpg)
By Daniel
at 2005-06-29T09:19
at 2005-06-29T09:19
幾張照
![Oscar avatar](/img/bee.jpg)
By Oscar
at 2005-06-29T09:12
at 2005-06-29T09:12
幾張照
![Steve avatar](/img/beaver.jpg)
By Steve
at 2005-06-29T08:25
at 2005-06-29T08:25
幾張照
![Emily avatar](/img/cat5.jpg)
By Emily
at 2005-06-29T08:08
at 2005-06-29T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