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鼎教練FB 論中韓一戰 - 籃球
By Hamiltion
at 2014-08-18T07:21
at 2014-08-18T07:21
Table of Contents
→ hidexjapan : 韓國那套好,那就請說明是哪裡好,如果只是教練的權威 08/18 06:55
→ hidexjapan : 要被重視,那麼這一塊整個東亞肯定不缺 08/18 06:56
每次看到討論韓國訓練方式的,就忍不住再把看過的文章再拿出來一次.....
http://mypaper.pchome.com.tw/a10820g/post/1313325681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376283349.A.7A5.html
節錄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幾部分
李忠熙就是一個非常講求"訓練效率"的球員,當年很多人在傳說李忠熙會有如此神準的外
線能力,是每天苦練2000~3000球的結果,其實這些神話傳聞都被李忠熙當面否認過
李忠熙說他從來沒有認真的計算過練投次數,但如果用練投的時間推算回去,一天的練投
次數應該在1000球上下
因為他每天花在純粹練投的時間大約只有2~3小時,2000球不止是神話,恐怕連機械手臂
也負荷不了
按照李忠熙的說法,他一天大概上班(練球)8小時
體能或重量的基本訓練,包含伸展運動和柔軟操----約2小時;
戶外短跑、中程跑、30度上坡衝刺、倒退跑、左右橫移跑----約1~2小時
團隊攻守跑位及戰術模擬,包括1對1 ~ 5對5攻防演練----約2~3小時;
剩下2~3小時才能進行"純投籃練習".
因為場地(籃架)和時間都有限 (不止他要練,全隊都要練)
所以韓國各級球隊各自都發展出一套高效率的"團隊練投"模式
通常都是3人一組:1人投籃,1人干擾,1人餵球,投籃者不斷的進行快速的移位--接球
--投籃--移位--接球--投籃。。。。
這種練投方式,能迫使球員長期處在臨場比賽的狀態下訓練投籃
因為好射手必須在快節奏和急喘息的賽場上,還能維持良好手感和高命中率
李忠熙說他和多數的韓國球員一樣,會在所有的練習都完畢之後,再利用"下班時間"進行
個人練投約1小時
所以李忠熙才會說他每天花在純粹練投的時間大約只有2~3小時。這就是亞洲超級神射手
當年(1980~1990年間)的練球方式。
跟其他韓國球員相比,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能說他真的是籃球天才吧!
(10多年前,我曾在韓國友人安排下"偷看"過KBL三星電子隊的場地練習,
他們外線練投真的是三人一組,一個負責餵球,一個近身干擾(有時還會點手),
投籃的人還要不斷的移位接球,整個節奏極快,全場兩邊籃框各種角度,來回兩趟共48次
投籃,
大約在四分鐘完成,間隔四分鐘後再來一次,一共要進行四次,每組大約耗時30分鐘,
這是大約1993年時期韓國的投籃訓練方式:30分鐘192球的高強度擬真訓練,
而2007年台灣的球員還在分上下午兩段共100~120分鐘400~500球的定點純投籃。
台灣的球員不是"缺少苦練"的問題,其實多數球員的訓練時間都足夠了,但需要的是"正
確和有效"的訓練
我看過許多球員苦練外線,一天經常超過500球,但一到賽場上還是比不上任何一個韓國
的大學隊射手
因為我們的球員只偏重在"純投籃"的訓練,其他像空手走位、擺脫跟防、墊步接球、防守
模擬等都沒有配合執行
==================================================
當年我有幸在新浪回台的那年夏天,在板橋觀摩他們的練球。
我只能說在球隊上午的正規訓練之外,羅興樑他自己加練的接球投籃、收球投籃
絕對是他能成為一個穩定射手的原因
很多時候要在菁英中出類拔萃,需要的就是更多正確的努力
韓國被很多人說是土法煉鋼、但事實是他們在用籃球相關的練習來操體能的時候。
我們的操體能還留在跑步跑幾圈,或拉去健身房聽那些健美或建力的教練
如何把肌肉操大或降低體脂(最後協調性、爆發力、耐力、柔軟度、平衡全都毀了)
當然美式的訓練方法絕對更加科學也更多利用科技來增進效率
不過每次提到韓國訓練就會扯到教練管教
最後離題炒管教方式這點我看得有點累了..........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Steve
at 2014-08-22T19:31
at 2014-08-22T19:31
By Sandy
at 2014-08-26T00:14
at 2014-08-26T00:14
By Freda
at 2014-08-26T02:56
at 2014-08-26T02:56
By Thomas
at 2014-08-28T11:58
at 2014-08-28T11:58
By Margaret
at 2014-08-28T20:26
at 2014-08-28T20:26
By Isla
at 2014-08-29T13:47
at 2014-08-29T13:47
By Andrew
at 2014-09-01T09:13
at 2014-09-01T09:13
By Robert
at 2014-09-03T00:53
at 2014-09-03T00:53
By Freda
at 2014-09-05T23:53
at 2014-09-05T23:53
By Mia
at 2014-09-07T07:47
at 2014-09-07T07:47
By Olive
at 2014-09-11T08:19
at 2014-09-11T08:1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9-14T11:47
at 2014-09-14T11:47
By Suhail Hany
at 2014-09-19T09:25
at 2014-09-19T09:25
By Iris
at 2014-09-21T02:24
at 2014-09-21T02:24
By Caitlin
at 2014-09-25T15:35
at 2014-09-25T15:35
By Elma
at 2014-09-26T23:49
at 2014-09-26T23:49
By Kama
at 2014-10-01T15:49
at 2014-10-01T15:49
By Christine
at 2014-10-03T04:22
at 2014-10-03T04:22
By Jake
at 2014-10-03T08:29
at 2014-10-03T08:2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4-10-06T05:02
at 2014-10-06T05:02
By Olive
at 2014-10-09T07:01
at 2014-10-09T07:01
By Irma
at 2014-10-14T00:48
at 2014-10-14T00:48
By Skylar Davis
at 2014-10-17T11:35
at 2014-10-17T11:35
By Irma
at 2014-10-22T02:16
at 2014-10-22T02:16
Related Posts
上屆無緣8強 亞運3衛嗆雪恥
By Anthony
at 2014-08-18T06:26
at 2014-08-18T06:26
戴金鼎教練FB 論中韓一戰
By Linda
at 2014-08-18T04:26
at 2014-08-18T04:26
中華隊、亞運、還有一些雜感
By Thomas
at 2014-08-18T03:57
at 2014-08-18T03:57
中華隊控球後衛-三位明日之星
By Candice
at 2014-08-18T02:20
at 2014-08-18T02:20
比賽影片製作小疑問
By Quanna
at 2014-08-18T01:43
at 2014-08-18T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