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傳武 你確定?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Zanna
at 2011-05-11T15:14
at 2011-05-11T15:14
Table of Contents
我覺得你舉水墨畫和油畫並不是非常恰當的對比
藝術用最簡單的方式定義,就是「除了美的存在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用途」
所以不管是山水畫或抽象畫,管樂還是弦樂,基本上都是一樣
如果傳統的套路和新武術的套路或是其他任何武術的套路都和舞蹈一樣
除了表現人體動作的美感之外沒有其他用途,那麼確實是大家都一樣
但如果比的是達成某種特定目的的功能,例如要畫人像的時候水墨和油畫還是不太一樣
老實說,我不是很了解有人說套路中每個動作都可以單獨拿來練習指的是什麼意思
如果這是指單獨拿來在實戰中運用
我真的必需要老實的說套路的動作和實戰,我覺得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自己大學時練過兩年的國術社,然後練了六七年的擊劍
我覺得套路就是訓練你控制身體的運動而已
就像任何武術中的基本動作一樣,然後也跟任何武術中的基本動作一樣
所有教練跟你說怎麼用怎麼用的說明真的打起來根本就用不出來
就算有對練做得多麼純熟,遇到開放式的對打一樣用不出來
一個動作練它千萬遍唯一的差別是在某一次的某一個剎那可以抓到那個一閃即逝的機會
雖然這個偶然的瞬間就是勝與負、生與死的差別,但並不會把動作練熟就自然變強
每次聽到有人在強調套路的練習多有用多有用
都會不禁懷疑他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還是只是在滿足自己的浪漫情懷而已
(這也沒什麼,大多數練武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部分在滿足自己的浪漫)
另外一個我一直搞不懂的點是所謂的「實戰」
一個人無論法律素養多麼高,你要考哪個考試還是得要特別針對那個考試練習
一個人無論武術境界多麼高,要打哪種比賽當然也要特別為那種比賽強化啊
要打MMA就要去學專門的技術,要打柔道、跆拳的比賽就要去學專門的技術
與其要說「國術」不能打,不如說沒有發明一種可以展現他特點的比賽方式
真要講實戰的話
人就兩隻手、兩隻腳,要害也都在同樣的地方,用同樣的工具要達到同樣的效果
用哪種武術看起來不都差不多~
而且如果真的是實戰的話搞不好武術練的多好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件事
戰鬥要先講究戰略,搞好天時地利人和,挑對自己最有利的情況去打對方最不利的地方
與其把武術練好不如先把體力練好~
實戰實戰,真的實戰武術在台灣一輩子用到的機率比出門被雷劈還低
這就跟我有30cm但沒機會用有什麼不一樣?(我有30cm自我感覺超良好! 我練實戰我超強!)
當然,如果這樣可以讓當事人很爽的話那也很好
但拿來嗆人就很蠢了~
大家都學打籃球就只有一個MJ,就你學了實戰的武術會變的和祖師爺一樣強
現在的世界武術就不是拿來殺人的,要殺人有更有效率的方法~
(要實戰去打理外表、賺錢、練嘴砲;去學開槍、開坦克、當飛官)
傳武能不能打? 沒特別針對特定比賽練習當然就不太能啊
並不是手腳並用又可以摔就是沒有規則吧?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或羞恥的,要嘛就針對現存的比賽去強化
要嘛就自己發明一種用傳武套路、體系最能發揮的比賽規則
傳武能不能實戰? 這重要嗎?
如果是指街頭幹架的話,說真的,練好體能和增加街頭幹架的經驗比較重要 (常幹就會強)
我覺得比起不知道戰的是不是傳武,更常見的是連在戰什麼都不知道的人
※ 引述《errantknight (不問歲月任風歌)》之銘言:
: 在武術板戰傳武是一種週期 就像四季的變化一樣
: 不過我常常有個疑問
: 各位朋友們 大家在戰的 或是在護航的
: 真的是"傳統"武術嗎?
: 我們先定義一下為什麼傳統? 或是說傳統武術傳統在那?
: 套路的樣子傳統?
: 活動的儀式傳統?
: 練習的方式傳統?
: 學習的過程傳統?
: 道統的傳承傳統?
: 有些人學套路學多了 馬步多站幾年 就覺得自己學的是傳統武術
: 有些人覺得學傳統武術 所以一定要氣阿勁阿什麼的掛在嘴邊
: 也有人覺得傳統武術練久了就像神仙一樣可以愈老愈厲害
: 甚至我以前在社團還會聽到
: "我們是國術社不是國術館 是傳統武術 不是跌打損傷那種"
: 我想 這種話給很多拳頭師聽到
: 若他們不吐血 就是打到你吐血
: 或是當有人說自己家族很傳統 小時候還請拳頭師來家裡教拳
: 然後問我是學什麼武術
: 這時候我那好意思說自己練的叫"傳統武術"?
: 老實說 我平常就很想戰"某些"所謂的傳統武術
: 也蠻認同某t先生說的弊病 某些迷思或自卑感
: 但是我更討厭這種像是文革當年的共產黨擺明了就是要以新去舊的觀念
: 傳統武術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 文化就像流水
: 流不動時可能會變成死水 或是只剩痕跡供人憑弔
: 自己不算是啥文化工作者 純粹只是愛好和興趣
: 在這種資訊發達和多元價值觀的年代
: 當然會希望這樣的文化有個可以生存的空間
: 雖然不見得要復古 但是可以順著這種演進的脈絡去發展
: 首先就會看到非常糟糕的環境
: 不知道該算內憂還是外患
: 總是有人會說葉問能一個打十個 或是把武俠小說和江湖把式當成真有奇事在說
: 反過來當然會有人覺得武術不科學 沒效率 不能打 不能上擂台 難登大雅之堂等等...
: 像學音樂美術就簡單多啦
: 誰會跟你戰古箏和吉他那個好的?
: 誰會說水墨畫或油畫該被淘汰的?
: 很簡單嘛
: 因為觀看角度不同 或說觀念不同
: 學習傳統武術有成的 看的是以武術學習和傳承為主體的一個文化內涵
: 而不是單純的在學什麼地上最強格鬥技...
: 所以也不會沒事去說跟擂台選手比什麼強不強
: 武術本來就是隨著社會變遷而有著不同的形式和變化
: 誰好 誰壞都很難說
: 今天看到很多人在戰在捧
: 都是有種一開始賦與傳統武術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 當自己接觸看到某些層面的真相就痛心疾首大聲疾呼"不該是這樣"之類的...
: 就變成更想印證武術他在自己心中該有的炮瓦
: 或是轉而開始大肆撻伐
: 不管傳統武術還是現代式的格鬥技
: 老實說圈子都不大
: 偏偏連觀念都搞不清楚就亂抓痛腳亂戰
: 武術愛好者應該花時間在練習或研究上
: 覺得自己有使命什麼的也好好鑽研和推廣或是端正視聽
: 像是當兵時可以找到機會在長官打球扭傷時幫長官橋一橋
: 或是說服連長在體能活動時間幫你開武術或格鬥課程等等...
: 都比在這裡扯這些五四三有意義
--
Μου δωστε την αγαπη σαζ.
--
藝術用最簡單的方式定義,就是「除了美的存在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用途」
所以不管是山水畫或抽象畫,管樂還是弦樂,基本上都是一樣
如果傳統的套路和新武術的套路或是其他任何武術的套路都和舞蹈一樣
除了表現人體動作的美感之外沒有其他用途,那麼確實是大家都一樣
但如果比的是達成某種特定目的的功能,例如要畫人像的時候水墨和油畫還是不太一樣
老實說,我不是很了解有人說套路中每個動作都可以單獨拿來練習指的是什麼意思
如果這是指單獨拿來在實戰中運用
我真的必需要老實的說套路的動作和實戰,我覺得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自己大學時練過兩年的國術社,然後練了六七年的擊劍
我覺得套路就是訓練你控制身體的運動而已
就像任何武術中的基本動作一樣,然後也跟任何武術中的基本動作一樣
所有教練跟你說怎麼用怎麼用的說明真的打起來根本就用不出來
就算有對練做得多麼純熟,遇到開放式的對打一樣用不出來
一個動作練它千萬遍唯一的差別是在某一次的某一個剎那可以抓到那個一閃即逝的機會
雖然這個偶然的瞬間就是勝與負、生與死的差別,但並不會把動作練熟就自然變強
每次聽到有人在強調套路的練習多有用多有用
都會不禁懷疑他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還是只是在滿足自己的浪漫情懷而已
(這也沒什麼,大多數練武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部分在滿足自己的浪漫)
另外一個我一直搞不懂的點是所謂的「實戰」
一個人無論法律素養多麼高,你要考哪個考試還是得要特別針對那個考試練習
一個人無論武術境界多麼高,要打哪種比賽當然也要特別為那種比賽強化啊
要打MMA就要去學專門的技術,要打柔道、跆拳的比賽就要去學專門的技術
與其要說「國術」不能打,不如說沒有發明一種可以展現他特點的比賽方式
真要講實戰的話
人就兩隻手、兩隻腳,要害也都在同樣的地方,用同樣的工具要達到同樣的效果
用哪種武術看起來不都差不多~
而且如果真的是實戰的話搞不好武術練的多好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件事
戰鬥要先講究戰略,搞好天時地利人和,挑對自己最有利的情況去打對方最不利的地方
與其把武術練好不如先把體力練好~
實戰實戰,真的實戰武術在台灣一輩子用到的機率比出門被雷劈還低
這就跟我有30cm但沒機會用有什麼不一樣?(我有30cm自我感覺超良好! 我練實戰我超強!)
當然,如果這樣可以讓當事人很爽的話那也很好
但拿來嗆人就很蠢了~
大家都學打籃球就只有一個MJ,就你學了實戰的武術會變的和祖師爺一樣強
現在的世界武術就不是拿來殺人的,要殺人有更有效率的方法~
(要實戰去打理外表、賺錢、練嘴砲;去學開槍、開坦克、當飛官)
傳武能不能打? 沒特別針對特定比賽練習當然就不太能啊
並不是手腳並用又可以摔就是沒有規則吧?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或羞恥的,要嘛就針對現存的比賽去強化
要嘛就自己發明一種用傳武套路、體系最能發揮的比賽規則
傳武能不能實戰? 這重要嗎?
如果是指街頭幹架的話,說真的,練好體能和增加街頭幹架的經驗比較重要 (常幹就會強)
我覺得比起不知道戰的是不是傳武,更常見的是連在戰什麼都不知道的人
※ 引述《errantknight (不問歲月任風歌)》之銘言:
: 在武術板戰傳武是一種週期 就像四季的變化一樣
: 不過我常常有個疑問
: 各位朋友們 大家在戰的 或是在護航的
: 真的是"傳統"武術嗎?
: 我們先定義一下為什麼傳統? 或是說傳統武術傳統在那?
: 套路的樣子傳統?
: 活動的儀式傳統?
: 練習的方式傳統?
: 學習的過程傳統?
: 道統的傳承傳統?
: 有些人學套路學多了 馬步多站幾年 就覺得自己學的是傳統武術
: 有些人覺得學傳統武術 所以一定要氣阿勁阿什麼的掛在嘴邊
: 也有人覺得傳統武術練久了就像神仙一樣可以愈老愈厲害
: 甚至我以前在社團還會聽到
: "我們是國術社不是國術館 是傳統武術 不是跌打損傷那種"
: 我想 這種話給很多拳頭師聽到
: 若他們不吐血 就是打到你吐血
: 或是當有人說自己家族很傳統 小時候還請拳頭師來家裡教拳
: 然後問我是學什麼武術
: 這時候我那好意思說自己練的叫"傳統武術"?
: 老實說 我平常就很想戰"某些"所謂的傳統武術
: 也蠻認同某t先生說的弊病 某些迷思或自卑感
: 但是我更討厭這種像是文革當年的共產黨擺明了就是要以新去舊的觀念
: 傳統武術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 文化就像流水
: 流不動時可能會變成死水 或是只剩痕跡供人憑弔
: 自己不算是啥文化工作者 純粹只是愛好和興趣
: 在這種資訊發達和多元價值觀的年代
: 當然會希望這樣的文化有個可以生存的空間
: 雖然不見得要復古 但是可以順著這種演進的脈絡去發展
: 首先就會看到非常糟糕的環境
: 不知道該算內憂還是外患
: 總是有人會說葉問能一個打十個 或是把武俠小說和江湖把式當成真有奇事在說
: 反過來當然會有人覺得武術不科學 沒效率 不能打 不能上擂台 難登大雅之堂等等...
: 像學音樂美術就簡單多啦
: 誰會跟你戰古箏和吉他那個好的?
: 誰會說水墨畫或油畫該被淘汰的?
: 很簡單嘛
: 因為觀看角度不同 或說觀念不同
: 學習傳統武術有成的 看的是以武術學習和傳承為主體的一個文化內涵
: 而不是單純的在學什麼地上最強格鬥技...
: 所以也不會沒事去說跟擂台選手比什麼強不強
: 武術本來就是隨著社會變遷而有著不同的形式和變化
: 誰好 誰壞都很難說
: 今天看到很多人在戰在捧
: 都是有種一開始賦與傳統武術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 當自己接觸看到某些層面的真相就痛心疾首大聲疾呼"不該是這樣"之類的...
: 就變成更想印證武術他在自己心中該有的炮瓦
: 或是轉而開始大肆撻伐
: 不管傳統武術還是現代式的格鬥技
: 老實說圈子都不大
: 偏偏連觀念都搞不清楚就亂抓痛腳亂戰
: 武術愛好者應該花時間在練習或研究上
: 覺得自己有使命什麼的也好好鑽研和推廣或是端正視聽
: 像是當兵時可以找到機會在長官打球扭傷時幫長官橋一橋
: 或是說服連長在體能活動時間幫你開武術或格鬥課程等等...
: 都比在這裡扯這些五四三有意義
--
Μου δωστε την αγαπη σαζ.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Hazel
at 2011-05-13T10:15
at 2011-05-13T10:15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5-16T00:53
at 2011-05-16T00:53

By Emma
at 2011-05-21T00:41
at 2011-05-21T00:41

By Catherine
at 2011-05-25T01:47
at 2011-05-25T01:47

By Blanche
at 2011-05-25T03:34
at 2011-05-25T03:34

By Joe
at 2011-05-29T19:54
at 2011-05-29T19:54

By Agnes
at 2011-05-29T21:21
at 2011-05-29T21:21

By Heather
at 2011-05-31T19:29
at 2011-05-31T19:29

By Bethany
at 2011-05-31T20:48
at 2011-05-31T20:48

By Iris
at 2011-06-04T07:35
at 2011-06-04T07:35

By Emily
at 2011-06-06T07:13
at 2011-06-06T07:13

By Queena
at 2011-06-11T04:22
at 2011-06-11T04:22
Related Posts
Re: 傳武面對擂台的迷思與自卑

By Doris
at 2011-05-11T00:05
at 2011-05-11T00:05
出拳的速度??

By Barb Cronin
at 2011-05-10T19:38
at 2011-05-10T19:38
戰傳武 你確定?

By Caroline
at 2011-05-10T15:14
at 2011-05-10T15:14
5/15號的聚會各位武友有要出席嘛?

By Rebecca
at 2011-05-10T09:40
at 2011-05-10T09:40
台灣又出了一個柳龍拳

By Heather
at 2011-05-10T03:16
at 2011-05-10T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