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器材選擇 (橫拍反反) - 桌球

By Blanche
at 2015-07-15T21:14
at 2015-07-15T21:14
Table of Contents
趕在徵文最後一天,剛好上班偷閒 寫下我的心路歷程。
在下已是個30歲已婚的大叔,就在前3個月參加了科技園區內的桌球比賽,
讓我重新燃起打桌球的熱血,從瘋狂打球的大學時期結束後,
至今已經過了6.7年之久,直到比賽前幾天才重新拿起了球拍加緊練習,
想當然比賽結果也不需多說….
對我而言,這次比賽的勝負不是重點,而是…讓我重新找回了打桌球的興趣
第一次接觸桌球是我念國中一年級那年,體育課是打桌球,而班上有位同學
帶著他自己的刀拍(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刀拍),用華德納發球法發不同的旋球
可以跟體育老師打個你來我往的,好不厲害阿!!
回到家後馬上跟我媽說我也要一隻個人桌球拍,我媽就拿了他平常下班
跟同事打球的直板給我打,這是我的第一隻球拍,紅雙囍729的夾板拍。
當有了拍子之後就開始每天帶著一起上學,每當有空閒就跑去打球,
但是不管怎麼樣,始終都打不贏那位同學,然後有個家境比較好的同學
買了當時要價NT2000的蝴蝶刀板套拍,型號是什麼2000之類的我忘了。
因而萌生了 "我也要打刀板"的念頭,回家後又盧我媽買刀板給我用,
那時候我媽帶我去師大體育部買拍子,我才第一次知道木板跟皮可以分開
老闆挑了一把台製的碳纖刀板及兩面蝴蝶Sriver,自此展開刀板生涯。
差不多升國二了,技術還是沒有進步,一直追著那位同學的背影~
此時向我媽提出我想學打桌球,以後我也想當選手,我媽只淡淡的回我
打桌球不能當飯吃的,還是好好讀書吧!! 當時我媽也沒有想好好栽培我
把這個桌球運動給打好來,就找了一個他同事介紹的老先生,每週六
陪我練球一小時,大概學了一年吧,正反手推、切、打,到開始練習
"弧圈球",當時不像現在隨便Google都能獲得這麼多資訊,老先生打
直拍的也不太知道怎麼解釋弧圈球技術,在我的印象中碳纖板子硬,
膠皮Sriver也硬只能靠膠皮表面磨擦力把球帶起來,還沒練好弧圈球
也來不及跟那位同學下戰帖就國中畢業了…….
考上高工大家都打籃球,沒人打桌球,都在Online Game,我也沉淪了。
這將近4年的時間,桌球拍一直被我封印著,直到了考上了國立科大,
校園內有桌球隊、系隊、桌球選課,又開始讓我拿起的桌球拍到處打,
當然井底之蛙的練球法,沒到處見識過別人打球,當然也是被慘電,
那年我20歲,網際網路開始流行,我也想提升自己的桌球技術,
想讓校園的正妹一睹我打球帥氣的英姿,開始努力爬唐橋、長城的網站
慢慢也能體會弧圈球的含意,一方面心理作祟,打不贏怪兵器不好,
瘋狂爬文得知檜木咬球,馬上跑去唐橋買了一隻KOKUTAKU KKT-5檜夾
正手Mendo 反手Vario ,不過Mendo真的超難打,打沒多久就換了F3
用了德國皮配上檜木打起來,坑坑坑的金屬響聲,爽阿~
這是我第二隻拍子,可是後來賣掉了,現在已經絕版買不到了。
(在這邊順便問一下有沒有人知道還買的到類似手感的拍子呢?)
接下來大一大二也是打球打最瘋的時候,也染上灌快速膠的惡習,
此時的我桌球技術提升最多,大約排在學校大專杯校隊乙組尾巴。
後來想要好好練習打弧圈球,並戒掉快速膠,所以我買了
Yasaka YE 3D正手換了當時最貴的大蝴蝶Bryce Fx 反手 Vario
可是再也打不出檜夾拍的威力,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原因。
不過當時也沒有多想,反正練發力,YE 3D真的是把好拍,
進球率很高很穩定,拉球很轉,就是速度慢了點。
這時候MSN流行,沒錯...我找到了那位當年桌球很強的國中同學,
當然跑去他學校聚一聚順便挑戰一下,經過了幾次次正式比賽後,
原來~我已穩穩超越了他,也終於擺脫了當初苦苦追尋的背影。
接下來不知怎麼了,漸漸開始不打球了,沉浸於學伴女色之中。
還好科大順利畢業,也幸運地在金融海嘯前進了某間上櫃公司,
剛開始上班時,看到隔壁公司有人在公共區域打桌球,就跑去報隊,
但是打沒幾次發現,一到下班跑去打球的只有我,其它人不是回家
就是等主管下班才走人,也會有人躲老闆。我這樣被看到是不是會
被別人覺得我都沒事做,慢慢的我也變成直接回家的那群人,
那段時間也換過不同的打法,長顆 短顆 削球,最後又回到平面。
球拍再度被封印,直到今年想找老婆一起運動,買了一把
Nittaku FLYATT CARBON 纖維五夾拍,一樣配上F2+Vario,
但不知怎麼了動作好像都忘光光,屢屢把球打飛,
換回YE 3D又正常,好奇怪呦~
直到3個月前比賽結束,想定下心買把好拍來練功,就把FLYATT
便宜賣給同事,自己又買了YEO,但是打起來又跟YE 3D差不多。
這時候我開始大量的瀏覽桌球器材文,發現 現在的底板 膠皮
也太多種類了吧,而且價格都非常的高,隨便一張皮都是破千元
不禁感嘆什麼時候桌球也變成高貴的運動。
在這3個月內,我買了一台發球機CRACK 乒乓球發球機 B-3
用3袋練習球在家練習,底板也從YEO 換成木吉他再到碳吉他,
膠皮就用板上大家推薦的 正手G1 反手beta,目前穩定練習中。
目前的願望就是,把桌球這個運動基本練好以後可以跟我的小孩,
一起對打,若他有興趣練下去,一定要帶他去球館找好教練指導。
這是我的桌球故事,也是一段回憶。
--
在下已是個30歲已婚的大叔,就在前3個月參加了科技園區內的桌球比賽,
讓我重新燃起打桌球的熱血,從瘋狂打球的大學時期結束後,
至今已經過了6.7年之久,直到比賽前幾天才重新拿起了球拍加緊練習,
想當然比賽結果也不需多說….
對我而言,這次比賽的勝負不是重點,而是…讓我重新找回了打桌球的興趣
第一次接觸桌球是我念國中一年級那年,體育課是打桌球,而班上有位同學
帶著他自己的刀拍(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刀拍),用華德納發球法發不同的旋球
可以跟體育老師打個你來我往的,好不厲害阿!!
回到家後馬上跟我媽說我也要一隻個人桌球拍,我媽就拿了他平常下班
跟同事打球的直板給我打,這是我的第一隻球拍,紅雙囍729的夾板拍。
當有了拍子之後就開始每天帶著一起上學,每當有空閒就跑去打球,
但是不管怎麼樣,始終都打不贏那位同學,然後有個家境比較好的同學
買了當時要價NT2000的蝴蝶刀板套拍,型號是什麼2000之類的我忘了。
因而萌生了 "我也要打刀板"的念頭,回家後又盧我媽買刀板給我用,
那時候我媽帶我去師大體育部買拍子,我才第一次知道木板跟皮可以分開
老闆挑了一把台製的碳纖刀板及兩面蝴蝶Sriver,自此展開刀板生涯。
差不多升國二了,技術還是沒有進步,一直追著那位同學的背影~
此時向我媽提出我想學打桌球,以後我也想當選手,我媽只淡淡的回我
打桌球不能當飯吃的,還是好好讀書吧!! 當時我媽也沒有想好好栽培我
把這個桌球運動給打好來,就找了一個他同事介紹的老先生,每週六
陪我練球一小時,大概學了一年吧,正反手推、切、打,到開始練習
"弧圈球",當時不像現在隨便Google都能獲得這麼多資訊,老先生打
直拍的也不太知道怎麼解釋弧圈球技術,在我的印象中碳纖板子硬,
膠皮Sriver也硬只能靠膠皮表面磨擦力把球帶起來,還沒練好弧圈球
也來不及跟那位同學下戰帖就國中畢業了…….
考上高工大家都打籃球,沒人打桌球,都在Online Game,我也沉淪了。
這將近4年的時間,桌球拍一直被我封印著,直到了考上了國立科大,
校園內有桌球隊、系隊、桌球選課,又開始讓我拿起的桌球拍到處打,
當然井底之蛙的練球法,沒到處見識過別人打球,當然也是被慘電,
那年我20歲,網際網路開始流行,我也想提升自己的桌球技術,
想讓校園的正妹一睹我打球帥氣的英姿,開始努力爬唐橋、長城的網站
慢慢也能體會弧圈球的含意,一方面心理作祟,打不贏怪兵器不好,
瘋狂爬文得知檜木咬球,馬上跑去唐橋買了一隻KOKUTAKU KKT-5檜夾
正手Mendo 反手Vario ,不過Mendo真的超難打,打沒多久就換了F3
用了德國皮配上檜木打起來,坑坑坑的金屬響聲,爽阿~
這是我第二隻拍子,可是後來賣掉了,現在已經絕版買不到了。
(在這邊順便問一下有沒有人知道還買的到類似手感的拍子呢?)
接下來大一大二也是打球打最瘋的時候,也染上灌快速膠的惡習,
此時的我桌球技術提升最多,大約排在學校大專杯校隊乙組尾巴。
後來想要好好練習打弧圈球,並戒掉快速膠,所以我買了
Yasaka YE 3D正手換了當時最貴的大蝴蝶Bryce Fx 反手 Vario
可是再也打不出檜夾拍的威力,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原因。
不過當時也沒有多想,反正練發力,YE 3D真的是把好拍,
進球率很高很穩定,拉球很轉,就是速度慢了點。
這時候MSN流行,沒錯...我找到了那位當年桌球很強的國中同學,
當然跑去他學校聚一聚順便挑戰一下,經過了幾次次正式比賽後,
原來~我已穩穩超越了他,也終於擺脫了當初苦苦追尋的背影。
接下來不知怎麼了,漸漸開始不打球了,沉浸於學伴女色之中。
還好科大順利畢業,也幸運地在金融海嘯前進了某間上櫃公司,
剛開始上班時,看到隔壁公司有人在公共區域打桌球,就跑去報隊,
但是打沒幾次發現,一到下班跑去打球的只有我,其它人不是回家
就是等主管下班才走人,也會有人躲老闆。我這樣被看到是不是會
被別人覺得我都沒事做,慢慢的我也變成直接回家的那群人,
那段時間也換過不同的打法,長顆 短顆 削球,最後又回到平面。
球拍再度被封印,直到今年想找老婆一起運動,買了一把
Nittaku FLYATT CARBON 纖維五夾拍,一樣配上F2+Vario,
但不知怎麼了動作好像都忘光光,屢屢把球打飛,
換回YE 3D又正常,好奇怪呦~
直到3個月前比賽結束,想定下心買把好拍來練功,就把FLYATT
便宜賣給同事,自己又買了YEO,但是打起來又跟YE 3D差不多。
這時候我開始大量的瀏覽桌球器材文,發現 現在的底板 膠皮
也太多種類了吧,而且價格都非常的高,隨便一張皮都是破千元
不禁感嘆什麼時候桌球也變成高貴的運動。
在這3個月內,我買了一台發球機CRACK 乒乓球發球機 B-3
用3袋練習球在家練習,底板也從YEO 換成木吉他再到碳吉他,
膠皮就用板上大家推薦的 正手G1 反手beta,目前穩定練習中。
目前的願望就是,把桌球這個運動基本練好以後可以跟我的小孩,
一起對打,若他有興趣練下去,一定要帶他去球館找好教練指導。
這是我的桌球故事,也是一段回憶。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15-07-19T08:34
at 2015-07-19T08:34

By Dinah
at 2015-07-23T22:00
at 2015-07-23T22:00

By Gary
at 2015-07-28T07:59
at 2015-07-28T07:59

By Hazel
at 2015-07-30T16:27
at 2015-07-30T16:27

By Jacky
at 2015-08-04T06:02
at 2015-08-04T06:02
Related Posts
2015-08-02三重桌訓桌盟初體驗積分賽

By Elma
at 2015-07-15T17:09
at 2015-07-15T17:09
徵求全新水谷隼ZLC FL或ST

By Jessica
at 2015-07-15T15:35
at 2015-07-15T15:35
拍皮

By Joseph
at 2015-07-15T13:14
at 2015-07-15T13:14
張繼科之父:聯賽後成自由身談不攏或轉會

By Noah
at 2015-07-15T04:51
at 2015-07-15T04:51
桌球男雙衛冕 拼奧運團體關鍵

By George
at 2015-07-15T04:45
at 2015-07-15T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