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還能打贏誰 - 籃球

By Franklin
at 2021-06-21T03:16
at 2021-06-21T03:16
Table of Contents
傳統紐澳之外的FIBA亞洲賽區國家,近年都有大幅進步。對歐美國家雖然還是敗多勝少,
但如果仔細看比賽內容,其實多數傳統亞洲國家都有進步,不像以前,常常是不用打就知
道輸贏
西亞真的要認真玩,他們會更容易找到厲害的混血球員,畢竟西亞國家跟北非、南歐、俄
國高加索地區,在歷史上常常有同屬一國的狀況出現,淵源上比刻意找混血的日本要來得
更容易許多,而且阿拉伯人體質本來就比較接近於白種人,跟東亞蒙古人種完全不一樣
現在西亞主要是受限於戰亂跟經濟發展較為遲緩,以及與美國關係大多不是那麼親善(相
對於日韓菲而言)。未來如果經濟與外交關係更加改善,西亞很有機會培養出比中國,紐
西蘭更強,逼近澳洲的球隊,台灣的挑戰會越來越多
但我認為,單純地把問題都踢給「蒙古人種不適合玩籃球」,也不是很客觀
我自己07年,在大學畢業、服役之後,留學美國,其後移民至今,約14年的時間。僅以我
個人經驗,比對一下台美在體育人才培養上的差異
1. 台灣基本的五育均衡觀念薄弱
我是80年代末期讀小學、00年出頭進大學,以我那個年代的台灣為例,整體的社會教育風
氣根本不注重體育
國小的體育課基本上缺乏專業的體育學院出身的教師,很多都是男性班導自己兼職,隨便
示範一下羽球、躲避球而已。而且那年代的運動選擇很少,基本上小學時代碰不到籃球或
排球
到了中學,國三、高三基本上是沒有術科課程可言的。平均運動時間一週不知道有沒有四
個小時;即使升學壓力較小的國小時代,跟美國的小學生相比,也是微不足道
我女兒跟週邊台灣移民朋友的孩子,目前是幼稚園階段,每天都有至少45分鐘的戶外活動
時間(前段時間封城特殊期間不計)
這還沒有計入每天中午放學後,傍晚時間她們到公園踢足球、投籃球或玩滑板、飛盤的時
間
運動量能絕對遠遠超過一般同齡的台灣孩子
我女兒跟週邊多數台灣移民小孩都沒有混血,純種台灣華裔血統,跟豪哥一樣。但是我對
比還留在台灣的同學的子女們的生活影片,美國六歲的華裔孩子會騎雙輪自行車、玩一點
滑板,甚至開始拿起兒童size的羽球拍、棒球棍(非玩具)的,比台灣孩子的比例高很多
2. 體育相關的基礎設施落後
這一點有些非戰之罪,畢竟台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是美國的20倍左右,實在不可能讓多
數人家都有足夠寬廣的後院來讓孩子從小揮揮棒球、踢踢足球或投投籃球
但是室內場館明顯不足(至少截至我出國前的06、07年左右),加上台灣多雨,一年下來
真的能好好打球或運動一下的時間,真的不多。夏季隨便午後下個半小時的大雨,就不適
合打全場了,等到場地乾燥,往往天都黑了
美國這邊則是民間運動風氣很足夠,加上土地較便宜,很多私營的運動場館都有籃球、壁
球、羽球場。多數社區的高中生、大學生,晚上九點讀完書,想去動個一小時,都非常容
易。全民運動風氣比台灣強太多了
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只能說隨便在一般大學的重訓室看到的亞裔鄉民,身材都不輸以前服
役時,體能被吹上天的原住民士官長。跟非裔相比,真的不會輸多少(或許彈跳能力或體
能真的有點差距,但是基本的身材跟對抗性,不會像剛到美國的亞洲移民鄉民那麼不堪一
擊)
3. 接觸專業正規訓練與正式的業餘比賽差異
美國鄉民從小學時代,就有很充分的籃球(以及其他各種運動)的專業教育訓練
我自己小學時代,除了國小五年級入選校隊的極少數同學有機會接觸到比較專業一點的訓
練之外,其他人根本完全沒機會;而且90年代中期的台灣小學,一般都是打躲避球、手球
,稍微國際化一點的運動就棒球而已,不知道2010年後的台灣小學,在這方面有沒有改善
一些
題外話,前國手楊玉明,14年移民美國南加州city of Industry,離我家不是很遠,隨後
成立了一個籃球訓練營,是以招收小學年紀的華裔為主,培養12歲以下的華裔孩童的投籃
與基本觀念
https://youtu.be/afuuvG7q-Z4
台灣很需要像這樣的青訓、兒少訓的體制;以南加地區而言,我看過UCLA、USC都有很專
業的兒童暑期籃球訓練營,印象中看過的招生年齡最低是九歲而已
我學長姐的兒女(有純華裔,也有混血),很多也是一上小學,大約七、八歲的年紀,就
開始有校際或社區型的球隊。包含足球、棒球、籃球都有,是要算積分,有特定比賽日程
表的,不是那種想來就來想退就退的台灣大學生系
隊性質的快樂運動
所以美國兒童從很小的時候,除了專業的體能、基礎身體素質的培養之外,也很小就要訓
練他們的team work精神與紀律
4. 基本球風與對抗性
台灣的球風一直都太過斯文,我個人在美國跟一些亞洲移民打球時,甚至感覺台灣比一般
中
國、韓國、越南、菲律賓都還弱雞…….
日本一般留學生更弱,所以我滿訝異他們是怎
麼培養的,但日本鄉民打網球的風氣比台灣高很多
如果單論女性鄉民的話,差距更大
一般老美對女性的審美觀可能也是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之一。台灣女性很多不喜歡太粗壯
的手臂或腿,即便是有肌肉線條
美國女鄉民沒在在意這個的。有些亞裔女鄉民的小腿,甚至比一些瘦一點、剛移民過來的
台灣男鄉民的還粗壯
還有就是美國更習慣直接打全場,很多女鄉民(尤其非裔)是跟著男人在場上全場跑的。
場上八男兩女,甚至九男一女,直接把女生當男生操,而且防守起來是沒在客氣的
身高190、體重近百的男生,直接在防守的時候把身高170、體重65~70左右的女鄉民撞倒
,煽火鍋,是很常見的事;
相對地要上場打球的女生自己從小就要學會把自己吃胖、練壯,甚至怎麼衝撞男性球員來
製造犯規(剛好美國的審美觀也不在意女生胖,一堆拉美裔甚至覺得女性肚子、胸部都要
有肉才好看,迪麗熱巴那種身材,完全不會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多數美國女性鄉民也很
敢練,看WNBA就知道了)
這跟台灣的大學系隊,男生偶爾陪女生隊員嘻嘻哈哈投投球、跑幾圈,就準備收隊去買珍
奶的快樂籃球風氣,完全不一樣
美國在女籃的統治地位比美國男籃更穩定,不是沒有原因的
美國華裔只有約500萬,就能養出一個能在NBA 混超過五年。總得分五千多分的豪哥。對
比兩岸 + 東南亞,超過14億華人,卻只有一個姚明,外加一個生涯僅兩千多分的易帝,
我是覺得滿值得全球華裔深思
真的不要太迷信血統,或抱持過度迷信NBA,美國是有這種運動風氣基礎,才會出現NBA,
而不是先創造出NBA,再來推廣全民運動風氣
中亞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有一大票純種斯拉夫白人、突厥人或幾千年來的黃
白混血的原住民,籃球在亞洲一樣只有二流水準。這三國組一隊來跟不用混血的韓、菲打
,應該也只是被慘電
亞洲國家普遍在進步,日本球員渡邊的奮鬥史,可以參考以。日本從2010年代之後,花滿
多時間去讓他們的國青隊以及正式國家隊打國際級比賽、改善青訓體制,而不是只有躲在
家中玩自爽盃
所以近年除了歸化、混血之外,其實純和族血統的球員也有進步
反觀中國,其實中國的表現是退步的
中國在90年代一窮二白,大部份中國人連一句英文都不太會說的時候,就能創下94年FIBA
世錦、96年奧運八強的紀錄,當代的球員比較謙遜、吃苦的心態,也比近代有點名氣就跩
上天的年輕中國球員好很多(最失敗的例子就是孫悅,完全沒有想留在美國或尋求到歐洲
、澳洲苦練的意思,單論他的天份,至少絕對在日本的馬場之上,渡邊一開始也不是馬上
獲得正式合約)
很明顯,中國也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重點是他們基礎天賦很強,在亞洲沒有突顯出這個
弱點而已,但是到世界級的賽場,就原形畢露
遇到瓶頸的時候,除了酸跟抱怨,我是覺得應該思考一下台灣體壇的系統性問題
--
但如果仔細看比賽內容,其實多數傳統亞洲國家都有進步,不像以前,常常是不用打就知
道輸贏
西亞真的要認真玩,他們會更容易找到厲害的混血球員,畢竟西亞國家跟北非、南歐、俄
國高加索地區,在歷史上常常有同屬一國的狀況出現,淵源上比刻意找混血的日本要來得
更容易許多,而且阿拉伯人體質本來就比較接近於白種人,跟東亞蒙古人種完全不一樣
現在西亞主要是受限於戰亂跟經濟發展較為遲緩,以及與美國關係大多不是那麼親善(相
對於日韓菲而言)。未來如果經濟與外交關係更加改善,西亞很有機會培養出比中國,紐
西蘭更強,逼近澳洲的球隊,台灣的挑戰會越來越多
但我認為,單純地把問題都踢給「蒙古人種不適合玩籃球」,也不是很客觀
我自己07年,在大學畢業、服役之後,留學美國,其後移民至今,約14年的時間。僅以我
個人經驗,比對一下台美在體育人才培養上的差異
1. 台灣基本的五育均衡觀念薄弱
我是80年代末期讀小學、00年出頭進大學,以我那個年代的台灣為例,整體的社會教育風
氣根本不注重體育
國小的體育課基本上缺乏專業的體育學院出身的教師,很多都是男性班導自己兼職,隨便
示範一下羽球、躲避球而已。而且那年代的運動選擇很少,基本上小學時代碰不到籃球或
排球
到了中學,國三、高三基本上是沒有術科課程可言的。平均運動時間一週不知道有沒有四
個小時;即使升學壓力較小的國小時代,跟美國的小學生相比,也是微不足道
我女兒跟週邊台灣移民朋友的孩子,目前是幼稚園階段,每天都有至少45分鐘的戶外活動
時間(前段時間封城特殊期間不計)
這還沒有計入每天中午放學後,傍晚時間她們到公園踢足球、投籃球或玩滑板、飛盤的時
間
運動量能絕對遠遠超過一般同齡的台灣孩子
我女兒跟週邊多數台灣移民小孩都沒有混血,純種台灣華裔血統,跟豪哥一樣。但是我對
比還留在台灣的同學的子女們的生活影片,美國六歲的華裔孩子會騎雙輪自行車、玩一點
滑板,甚至開始拿起兒童size的羽球拍、棒球棍(非玩具)的,比台灣孩子的比例高很多
2. 體育相關的基礎設施落後
這一點有些非戰之罪,畢竟台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是美國的20倍左右,實在不可能讓多
數人家都有足夠寬廣的後院來讓孩子從小揮揮棒球、踢踢足球或投投籃球
但是室內場館明顯不足(至少截至我出國前的06、07年左右),加上台灣多雨,一年下來
真的能好好打球或運動一下的時間,真的不多。夏季隨便午後下個半小時的大雨,就不適
合打全場了,等到場地乾燥,往往天都黑了
美國這邊則是民間運動風氣很足夠,加上土地較便宜,很多私營的運動場館都有籃球、壁
球、羽球場。多數社區的高中生、大學生,晚上九點讀完書,想去動個一小時,都非常容
易。全民運動風氣比台灣強太多了
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只能說隨便在一般大學的重訓室看到的亞裔鄉民,身材都不輸以前服
役時,體能被吹上天的原住民士官長。跟非裔相比,真的不會輸多少(或許彈跳能力或體
能真的有點差距,但是基本的身材跟對抗性,不會像剛到美國的亞洲移民鄉民那麼不堪一
擊)
3. 接觸專業正規訓練與正式的業餘比賽差異
美國鄉民從小學時代,就有很充分的籃球(以及其他各種運動)的專業教育訓練
我自己小學時代,除了國小五年級入選校隊的極少數同學有機會接觸到比較專業一點的訓
練之外,其他人根本完全沒機會;而且90年代中期的台灣小學,一般都是打躲避球、手球
,稍微國際化一點的運動就棒球而已,不知道2010年後的台灣小學,在這方面有沒有改善
一些
題外話,前國手楊玉明,14年移民美國南加州city of Industry,離我家不是很遠,隨後
成立了一個籃球訓練營,是以招收小學年紀的華裔為主,培養12歲以下的華裔孩童的投籃
與基本觀念
https://youtu.be/afuuvG7q-Z4
台灣很需要像這樣的青訓、兒少訓的體制;以南加地區而言,我看過UCLA、USC都有很專
業的兒童暑期籃球訓練營,印象中看過的招生年齡最低是九歲而已
我學長姐的兒女(有純華裔,也有混血),很多也是一上小學,大約七、八歲的年紀,就
開始有校際或社區型的球隊。包含足球、棒球、籃球都有,是要算積分,有特定比賽日程
表的,不是那種想來就來想退就退的台灣大學生系
隊性質的快樂運動
所以美國兒童從很小的時候,除了專業的體能、基礎身體素質的培養之外,也很小就要訓
練他們的team work精神與紀律
4. 基本球風與對抗性
台灣的球風一直都太過斯文,我個人在美國跟一些亞洲移民打球時,甚至感覺台灣比一般
中
國、韓國、越南、菲律賓都還弱雞…….
日本一般留學生更弱,所以我滿訝異他們是怎
麼培養的,但日本鄉民打網球的風氣比台灣高很多
如果單論女性鄉民的話,差距更大
一般老美對女性的審美觀可能也是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之一。台灣女性很多不喜歡太粗壯
的手臂或腿,即便是有肌肉線條
美國女鄉民沒在在意這個的。有些亞裔女鄉民的小腿,甚至比一些瘦一點、剛移民過來的
台灣男鄉民的還粗壯
還有就是美國更習慣直接打全場,很多女鄉民(尤其非裔)是跟著男人在場上全場跑的。
場上八男兩女,甚至九男一女,直接把女生當男生操,而且防守起來是沒在客氣的
身高190、體重近百的男生,直接在防守的時候把身高170、體重65~70左右的女鄉民撞倒
,煽火鍋,是很常見的事;
相對地要上場打球的女生自己從小就要學會把自己吃胖、練壯,甚至怎麼衝撞男性球員來
製造犯規(剛好美國的審美觀也不在意女生胖,一堆拉美裔甚至覺得女性肚子、胸部都要
有肉才好看,迪麗熱巴那種身材,完全不會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多數美國女性鄉民也很
敢練,看WNBA就知道了)
這跟台灣的大學系隊,男生偶爾陪女生隊員嘻嘻哈哈投投球、跑幾圈,就準備收隊去買珍
奶的快樂籃球風氣,完全不一樣
美國在女籃的統治地位比美國男籃更穩定,不是沒有原因的
美國華裔只有約500萬,就能養出一個能在NBA 混超過五年。總得分五千多分的豪哥。對
比兩岸 + 東南亞,超過14億華人,卻只有一個姚明,外加一個生涯僅兩千多分的易帝,
我是覺得滿值得全球華裔深思
真的不要太迷信血統,或抱持過度迷信NBA,美國是有這種運動風氣基礎,才會出現NBA,
而不是先創造出NBA,再來推廣全民運動風氣
中亞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有一大票純種斯拉夫白人、突厥人或幾千年來的黃
白混血的原住民,籃球在亞洲一樣只有二流水準。這三國組一隊來跟不用混血的韓、菲打
,應該也只是被慘電
亞洲國家普遍在進步,日本球員渡邊的奮鬥史,可以參考以。日本從2010年代之後,花滿
多時間去讓他們的國青隊以及正式國家隊打國際級比賽、改善青訓體制,而不是只有躲在
家中玩自爽盃
所以近年除了歸化、混血之外,其實純和族血統的球員也有進步
反觀中國,其實中國的表現是退步的
中國在90年代一窮二白,大部份中國人連一句英文都不太會說的時候,就能創下94年FIBA
世錦、96年奧運八強的紀錄,當代的球員比較謙遜、吃苦的心態,也比近代有點名氣就跩
上天的年輕中國球員好很多(最失敗的例子就是孫悅,完全沒有想留在美國或尋求到歐洲
、澳洲苦練的意思,單論他的天份,至少絕對在日本的馬場之上,渡邊一開始也不是馬上
獲得正式合約)
很明顯,中國也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重點是他們基礎天賦很強,在亞洲沒有突顯出這個
弱點而已,但是到世界級的賽場,就原形畢露
遇到瓶頸的時候,除了酸跟抱怨,我是覺得應該思考一下台灣體壇的系統性問題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Hedda
at 2021-06-23T04:26
at 2021-06-23T04:26

By Annie
at 2021-06-26T13:09
at 2021-06-26T13:09

By Elvira
at 2021-06-27T06:10
at 2021-06-27T06:10

By Michael
at 2021-07-01T20:32
at 2021-07-01T20:32

By Noah
at 2021-07-06T03:13
at 2021-07-06T03:13

By Ina
at 2021-07-08T22:46
at 2021-07-08T22:46

By Necoo
at 2021-07-11T07:20
at 2021-07-11T07:20

By Jake
at 2021-07-14T16:09
at 2021-07-14T16:09

By Zenobia
at 2021-07-17T22:08
at 2021-07-17T22:08

By Mason
at 2021-07-21T08:06
at 2021-07-21T08:06

By Adele
at 2021-07-22T08:55
at 2021-07-22T08:55

By Xanthe
at 2021-07-24T22:07
at 2021-07-24T22:07

By Barb Cronin
at 2021-07-28T01:23
at 2021-07-28T01:23

By Hardy
at 2021-08-01T00:04
at 2021-08-01T00:04

By Noah
at 2021-08-02T22:30
at 2021-08-02T22:30

By Ula
at 2021-08-05T09:06
at 2021-08-05T09:0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8-05T14:58
at 2021-08-05T14:58

By Puput
at 2021-08-06T07:12
at 2021-08-06T07:12

By Xanthe
at 2021-08-07T08:36
at 2021-08-07T08:36

By Jacky
at 2021-08-08T03:07
at 2021-08-08T03:07

By Poppy
at 2021-08-11T12:05
at 2021-08-11T12:05

By Rachel
at 2021-08-14T06:28
at 2021-08-14T06:28

By Kristin
at 2021-08-16T12:00
at 2021-08-16T12:00

By Enid
at 2021-08-16T15:14
at 2021-08-16T15:14

By Zenobia
at 2021-08-19T14:50
at 2021-08-19T14:50

By Jacky
at 2021-08-23T21:22
at 2021-08-23T21:22

By Carol
at 2021-08-24T07:45
at 2021-08-24T07:45

By Leila
at 2021-08-27T02:35
at 2021-08-27T02:35

By Charlie
at 2021-08-28T02:59
at 2021-08-28T02:59

By Sarah
at 2021-08-31T18:36
at 2021-08-31T18:36

By Doris
at 2021-09-01T04:22
at 2021-09-01T04:22

By Christine
at 2021-09-04T07:06
at 2021-09-04T07:06

By Hamiltion
at 2021-09-06T09:44
at 2021-09-06T09:44

By Frederic
at 2021-09-08T16:37
at 2021-09-08T16:37

By Kelly
at 2021-09-12T21:58
at 2021-09-12T21:58

By Leila
at 2021-09-16T05:14
at 2021-09-16T05:14

By Hedda
at 2021-09-19T09:34
at 2021-09-19T09:34

By Isabella
at 2021-09-21T10:14
at 2021-09-21T10:14

By Carol
at 2021-09-24T20:57
at 2021-09-24T20:57

By Yuri
at 2021-09-25T12:25
at 2021-09-25T12:25

By Poppy
at 2021-09-27T19:57
at 2021-09-27T19:57

By Ethan
at 2021-10-02T13:42
at 2021-10-02T13:42

By Olga
at 2021-10-06T06:54
at 2021-10-06T06:54

By Jessica
at 2021-10-11T05:43
at 2021-10-11T05:43

By John
at 2021-10-15T10:17
at 2021-10-15T10:17

By Edith
at 2021-10-20T03:51
at 2021-10-20T03:51

By Ophelia
at 2021-10-22T02:45
at 2021-10-22T02:45

By Lily
at 2021-10-26T09:09
at 2021-10-26T09:09

By Blanche
at 2021-10-27T08:18
at 2021-10-27T08:18

By Isla
at 2021-10-30T22:31
at 2021-10-30T22:31

By Oliver
at 2021-11-02T18:03
at 2021-11-02T18:03

By Suhail Hany
at 2021-11-04T11:24
at 2021-11-04T11:24

By Lily
at 2021-11-04T22:37
at 2021-11-04T22:37

By Jack
at 2021-11-05T00:22
at 2021-11-05T00:22

By Kama
at 2021-11-06T01:32
at 2021-11-06T01:32

By Kyle
at 2021-11-07T15:19
at 2021-11-07T15:19

By Aaliyah
at 2021-11-08T05:56
at 2021-11-08T05:56

By Vanessa
at 2021-11-10T09:24
at 2021-11-10T09:24

By Ingrid
at 2021-11-10T21:59
at 2021-11-10T21:59

By Cara
at 2021-11-14T20:37
at 2021-11-14T20:37

By Olive
at 2021-11-19T04:06
at 2021-11-19T04:06

By Jake
at 2021-11-19T08:05
at 2021-11-19T08:05

By Andrew
at 2021-11-23T19:06
at 2021-11-23T19:06

By Victoria
at 2021-11-24T04:35
at 2021-11-24T04:35

By Andrew
at 2021-11-26T14:04
at 2021-11-26T14:04

By Blanche
at 2021-11-29T13:13
at 2021-11-29T13:13

By Tom
at 2021-12-02T22:22
at 2021-12-02T22:22

By Ina
at 2021-12-06T00:12
at 2021-12-06T00:12

By Daph Bay
at 2021-12-10T03:03
at 2021-12-10T03:03

By Michael
at 2021-12-12T00:42
at 2021-12-12T00:42

By Frederic
at 2021-12-13T12:08
at 2021-12-13T12:08

By Emma
at 2021-12-15T18:18
at 2021-12-15T18:18

By Frederic
at 2021-12-20T03:44
at 2021-12-20T03:44

By William
at 2021-12-20T23:25
at 2021-12-20T23:25

By Callum
at 2021-12-25T23:01
at 2021-12-25T23:01

By Lauren
at 2021-12-26T15:49
at 2021-12-26T15:49

By Dinah
at 2021-12-27T13:35
at 2021-12-27T13:35

By Joseph
at 2021-12-31T23:30
at 2021-12-31T23:30

By Dorothy
at 2022-01-01T12:51
at 2022-01-01T12:51

By Blanche
at 2022-01-05T05:15
at 2022-01-05T05:15

By Adele
at 2022-01-08T01:57
at 2022-01-08T01:57

By Kyle
at 2022-01-10T09:08
at 2022-01-10T09:08

By Dorothy
at 2022-01-10T14:47
at 2022-01-10T14:47

By Anthony
at 2022-01-12T03:32
at 2022-01-12T03:32

By Zenobia
at 2022-01-12T21:21
at 2022-01-12T21:21

By Zenobia
at 2022-01-16T12:37
at 2022-01-16T12:37

By Daph Bay
at 2022-01-19T11:27
at 2022-01-19T11:27

By Emily
at 2022-01-23T21:35
at 2022-01-23T21:35

By Sierra Rose
at 2022-01-25T11:25
at 2022-01-25T11:25

By Iris
at 2022-01-27T03:41
at 2022-01-27T03:41

By Joseph
at 2022-01-28T06:19
at 2022-01-28T06:19

By Harry
at 2022-01-30T11:19
at 2022-01-30T11:19

By Charlie
at 2022-02-03T05:59
at 2022-02-03T05:59

By Zora
at 2022-02-05T14:15
at 2022-02-05T14:15

By Olive
at 2022-02-07T12:40
at 2022-02-07T12:40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2-09T01:25
at 2022-02-09T01:25

By Mason
at 2022-02-10T12:54
at 2022-02-10T12:54

By Christine
at 2022-02-14T06:43
at 2022-02-14T06:43

By Una
at 2022-02-18T01:46
at 2022-02-18T01:46

By Christine
at 2022-02-22T00:00
at 2022-02-22T00:00

By Sandy
at 2022-02-22T22:09
at 2022-02-22T22:09

By Frederic
at 2022-02-24T04:20
at 2022-02-24T04:20

By Selena
at 2022-03-01T00:11
at 2022-03-01T00:11

By Frederica
at 2022-03-04T00:06
at 2022-03-04T00:06

By Mason
at 2022-03-04T04:48
at 2022-03-04T04:48

By Frederic
at 2022-03-04T07:22
at 2022-03-04T07:22

By Anonymous
at 2022-03-08T18:28
at 2022-03-08T18:28

By Edwina
at 2022-03-09T18:47
at 2022-03-09T18:47

By Annie
at 2022-03-13T12:18
at 2022-03-13T12:18

By Enid
at 2022-03-14T12:29
at 2022-03-14T12:29

By Yuri
at 2022-03-15T15:24
at 2022-03-15T15:24

By Puput
at 2022-03-17T01:13
at 2022-03-17T01:13

By Anthony
at 2022-03-21T21:41
at 2022-03-21T21:41

By Freda
at 2022-03-23T16:36
at 2022-03-23T16:36

By Thomas
at 2022-03-24T00:34
at 2022-03-24T00:34

By Callum
at 2022-03-27T05:40
at 2022-03-27T05:40

By Franklin
at 2022-03-30T19:45
at 2022-03-30T19:45

By Xanthe
at 2022-04-01T07:40
at 2022-04-01T07:40

By Hazel
at 2022-04-02T13:18
at 2022-04-02T13:18

By Zenobia
at 2022-04-04T22:21
at 2022-04-04T22:21

By Rebecca
at 2022-04-07T16:04
at 2022-04-07T16:04

By Lydia
at 2022-04-08T23:59
at 2022-04-08T23:59

By Sandy
at 2022-04-11T19:13
at 2022-04-11T19:13

By Poppy
at 2022-04-15T12:37
at 2022-04-15T12:37

By Irma
at 2022-04-17T09:20
at 2022-04-17T09:20

By Agatha
at 2022-04-19T17:18
at 2022-04-19T17:18

By Suhail Hany
at 2022-04-19T21:00
at 2022-04-19T21:00

By Bennie
at 2022-04-21T18:43
at 2022-04-21T18:43

By Genevieve
at 2022-04-23T02:35
at 2022-04-23T02:35

By Lily
at 2022-04-24T22:15
at 2022-04-24T22:15

By Rae
at 2022-04-29T16:12
at 2022-04-29T16:12

By Erin
at 2022-05-01T18:54
at 2022-05-01T18:54

By Gilbert
at 2022-05-02T02:13
at 2022-05-02T02:13

By Joe
at 2022-05-03T07:44
at 2022-05-03T07:44

By Elma
at 2022-05-06T00:03
at 2022-05-06T00:03

By Olga
at 2022-05-07T12:23
at 2022-05-07T12:23

By Blanche
at 2022-05-08T09:27
at 2022-05-08T09:27

By Rachel
at 2022-05-10T20:33
at 2022-05-10T20:33

By Bethany
at 2022-05-12T22:40
at 2022-05-12T22:40

By Linda
at 2022-05-14T00:32
at 2022-05-14T00:32

By Damian
at 2022-05-18T01:52
at 2022-05-18T01:52

By Zenobia
at 2022-05-21T07:40
at 2022-05-21T07:40

By Heather
at 2022-05-26T06:12
at 2022-05-26T06:12

By Mia
at 2022-05-27T13:37
at 2022-05-27T13:37

By Odelette
at 2022-05-28T00:24
at 2022-05-28T00:24

By Joseph
at 2022-06-01T12:48
at 2022-06-01T12:48

By Ina
at 2022-06-02T15:58
at 2022-06-02T15:58

By Joseph
at 2022-06-07T00:21
at 2022-06-07T00:21

By Ursula
at 2022-06-07T02:41
at 2022-06-07T02:41

By Zenobia
at 2022-06-07T12:39
at 2022-06-07T12:39

By Hardy
at 2022-06-11T22:08
at 2022-06-11T22:08

By Ethan
at 2022-06-13T05:15
at 2022-06-13T05:15

By Agnes
at 2022-06-17T16:18
at 2022-06-17T16:18

By Ivy
at 2022-06-20T12:03
at 2022-06-20T12:03

By Lucy
at 2022-06-23T11:42
at 2022-06-23T11:42

By Ivy
at 2022-06-23T15:36
at 2022-06-23T15:36

By Frederica
at 2022-06-27T18:20
at 2022-06-27T18:20

By Elvira
at 2022-07-02T04:38
at 2022-07-02T04:38

By Una
at 2022-07-03T15:28
at 2022-07-03T15:28

By Irma
at 2022-07-05T22:24
at 2022-07-05T22:24

By Zora
at 2022-07-08T07:33
at 2022-07-08T07:33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7-12T13:34
at 2022-07-12T13:34

By Emily
at 2022-07-14T17:31
at 2022-07-14T17:31

By Bethany
at 2022-07-18T14:07
at 2022-07-18T14:07

By Eartha
at 2022-07-22T18:34
at 2022-07-22T18:34

By Edwina
at 2022-07-24T12:59
at 2022-07-24T12:59

By Freda
at 2022-07-25T07:28
at 2022-07-25T07:28

By Andy
at 2022-07-25T09:57
at 2022-07-25T09:57

By Emily
at 2022-07-30T03:44
at 2022-07-30T03:44

By Madame
at 2022-08-02T20:41
at 2022-08-02T20:41

By Ophelia
at 2022-08-03T15:25
at 2022-08-03T15:25

By Oliver
at 2022-08-05T03:20
at 2022-08-05T03:20

By Gilbert
at 2022-08-06T07:52
at 2022-08-06T07:52

By Edwina
at 2022-08-08T02:45
at 2022-08-08T02:45

By Candice
at 2022-08-12T14:13
at 2022-08-12T14:13
Related Posts
FIBA是不是覺得台灣進不了亞洲盃正賽?

By Thomas
at 2021-06-20T23:42
at 2021-06-20T23:42
亞籃資格賽/3戰收穫多 吳家駿:成長重要

By Lauren
at 2021-06-20T23:10
at 2021-06-20T23:10
無懼中國長人陣 譚傑龍:去年對過塔壁

By Isla
at 2021-06-20T22:28
at 2021-06-20T22:28
下一階段最強中華隊組的起來嗎?

By Eartha
at 2021-06-20T22:09
at 2021-06-20T22:09
迎來新台灣人? 鄭志龍:籃協有幾個想法

By Jake
at 2021-06-20T21:21
at 2021-06-20T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