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夾層和加料直拍的手感 - 桌球

By Jacky
at 2014-04-09T02:39
at 2014-04-09T02:39
Table of Contents
: 1.為什麼日直大多用單板?而比較少用夾板和加料?
: (但像中直就幾乎都夾板)
(1)材料上來說
日直用單板除了他的歷史因素(可能從一開始就是檜木? 有待查證)
最重要的原因是,單板檜木有絕佳的咬球感。
原PO對刀板比較熟悉,我用刀板的結構來講:
通常刀板如果裡面夾素碳或是硬碳纖(hard carbon、Tamca...)的時候,
為了不讓擊球感死硬,通常面材會是檜木或較軟的木材。
如果又有重量考量(比如說大芯用比較札實的木料,使整把球拍變更重)
就會優先使用檜木。
(2)打法上來說:
直拍正手在攻擊的時候,會習慣以大擺臂將球撞入板內(透板,但這部分有個人習慣差異)
"厚檜木"的角色就是一整層會咬球的手感,然後再把球吐出去,很明顯的吞吐感。
越頂級的直拍,不但吞吐感明顯(尤其木曾檜跟台檜),透完板打出去的質量也很驚人!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直拍正手很大板的原因吧...
但是我知道也有些人是靠手臂速度+硬底板+很咬球的皮,在打直拍的,
我想這些人比我適合用夾碳直拍XD
以前有聽過打單檜刀的人說,打單檜刀像是吸毒,習慣了那種咬球感,就回不去了XD
總歸一句,檜木本身就貴,而且又要有一定厚度的檜木(不然透板完打出去會沒支撐力...)
木材紋路又決定整個球拍的輸出力量跟甜區,所以單檜日直才會貴成這樣...
如果原PO打過單檜刀,也許會對我這段文字特別有感覺XD
另外一提,中直就我目前的年紀(2X)可見最老的球拍是紅雙喜08,那把就是夾板拍。
可推斷中直最早可能真的只是拿刀板來改的,橫板直握的概念(一個伯伯這樣跟我說過)
不過那個年代的球拍是打小球的,正膠(短顆)左推右攻的打法,只打單面,
所以不會是因為重量問題,而使多數中直為夾板結構。
: 2.單板和夾板.加料在日直上來講有什麼明顯的差異?
: 以上兩個問題,懇請解答
: 非常感謝
因為我現在剛好從日直轉中直,所以大概可以比較XD
(閃光六號 => Cypress => Ariex超嚴選 => 馬軟碳)
檜木為底板材料還是有缺陷,好打的日直重量約落在9X甚至100多克(單檜刀也普遍重),
這表示...如果今天"只靠底板"取得更高的質量,就只能打更厚的日直...也就是更重。
可是超過10mm的直拍真的不好握阿...(削過也一樣)
如果又要橫打配兩面,這個重量絕對是在19X~200克以上,絕大多數人打不動(會受傷),
而且重心會很奇怪。
我想熱愛單板檜木的人,就是愛那個咬球的吞吐感,這種吞吐感在其他夾板拍找不到。
但是有沒有類似的,有!
狂飆皓系列跟YEO系列(馬X碳)是我目前打起來最有直拍感覺(?)的中直,
不管是咬球感還是重心其實跟單檜直拍還蠻類似的(但是狂皓系列要貼兩面皮才像XD)
難怪這兩個系列是可見度最高&賣最好的。
所以我認為,重點在直、刀板操作方式的不同,造成製作夾板拍時厚度調整或用料差異。
我也聽打刀板的教練講說,刀板YEO打起來的手感很怪,想想這是為直拍做的球拍,也沒什麼不對XD
但是我也覺得,主流刀板的直拍版本打起來手感很奇怪就是了XD
剩下夾料部分,我想就跟刀板一樣:要他硬點,直覺一點,就夾點碳。像是YEO與馬碳、狂皓一代與三代之間的差異。
打了很多,希望各位前輩們可以給予指正跟討論。裡面打了很多屬於個人手感與臆測的部分,在此獻醜。
--
: (但像中直就幾乎都夾板)
(1)材料上來說
日直用單板除了他的歷史因素(可能從一開始就是檜木? 有待查證)
最重要的原因是,單板檜木有絕佳的咬球感。
原PO對刀板比較熟悉,我用刀板的結構來講:
通常刀板如果裡面夾素碳或是硬碳纖(hard carbon、Tamca...)的時候,
為了不讓擊球感死硬,通常面材會是檜木或較軟的木材。
如果又有重量考量(比如說大芯用比較札實的木料,使整把球拍變更重)
就會優先使用檜木。
(2)打法上來說:
直拍正手在攻擊的時候,會習慣以大擺臂將球撞入板內(透板,但這部分有個人習慣差異)
"厚檜木"的角色就是一整層會咬球的手感,然後再把球吐出去,很明顯的吞吐感。
越頂級的直拍,不但吞吐感明顯(尤其木曾檜跟台檜),透完板打出去的質量也很驚人!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直拍正手很大板的原因吧...
但是我知道也有些人是靠手臂速度+硬底板+很咬球的皮,在打直拍的,
我想這些人比我適合用夾碳直拍XD
以前有聽過打單檜刀的人說,打單檜刀像是吸毒,習慣了那種咬球感,就回不去了XD
總歸一句,檜木本身就貴,而且又要有一定厚度的檜木(不然透板完打出去會沒支撐力...)
木材紋路又決定整個球拍的輸出力量跟甜區,所以單檜日直才會貴成這樣...
如果原PO打過單檜刀,也許會對我這段文字特別有感覺XD
另外一提,中直就我目前的年紀(2X)可見最老的球拍是紅雙喜08,那把就是夾板拍。
可推斷中直最早可能真的只是拿刀板來改的,橫板直握的概念(一個伯伯這樣跟我說過)
不過那個年代的球拍是打小球的,正膠(短顆)左推右攻的打法,只打單面,
所以不會是因為重量問題,而使多數中直為夾板結構。
: 2.單板和夾板.加料在日直上來講有什麼明顯的差異?
: 以上兩個問題,懇請解答
: 非常感謝
因為我現在剛好從日直轉中直,所以大概可以比較XD
(閃光六號 => Cypress => Ariex超嚴選 => 馬軟碳)
檜木為底板材料還是有缺陷,好打的日直重量約落在9X甚至100多克(單檜刀也普遍重),
這表示...如果今天"只靠底板"取得更高的質量,就只能打更厚的日直...也就是更重。
可是超過10mm的直拍真的不好握阿...(削過也一樣)
如果又要橫打配兩面,這個重量絕對是在19X~200克以上,絕大多數人打不動(會受傷),
而且重心會很奇怪。
我想熱愛單板檜木的人,就是愛那個咬球的吞吐感,這種吞吐感在其他夾板拍找不到。
但是有沒有類似的,有!
狂飆皓系列跟YEO系列(馬X碳)是我目前打起來最有直拍感覺(?)的中直,
不管是咬球感還是重心其實跟單檜直拍還蠻類似的(但是狂皓系列要貼兩面皮才像XD)
難怪這兩個系列是可見度最高&賣最好的。
所以我認為,重點在直、刀板操作方式的不同,造成製作夾板拍時厚度調整或用料差異。
我也聽打刀板的教練講說,刀板YEO打起來的手感很怪,想想這是為直拍做的球拍,也沒什麼不對XD
但是我也覺得,主流刀板的直拍版本打起來手感很奇怪就是了XD
剩下夾料部分,我想就跟刀板一樣:要他硬點,直覺一點,就夾點碳。像是YEO與馬碳、狂皓一代與三代之間的差異。
打了很多,希望各位前輩們可以給予指正跟討論。裡面打了很多屬於個人手感與臆測的部分,在此獻醜。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Hedy
at 2014-04-14T01:53
at 2014-04-14T01:53

By Hamiltion
at 2014-04-14T05:03
at 2014-04-14T05:03

By Edwina
at 2014-04-17T05:21
at 2014-04-17T05:21

By Adele
at 2014-04-21T13:04
at 2014-04-21T13:04

By Thomas
at 2014-04-26T01:46
at 2014-04-26T01:46

By Doris
at 2014-04-29T18:29
at 2014-04-29T18:29

By Sandy
at 2014-05-04T13:52
at 2014-05-04T13:52

By Gilbert
at 2014-05-07T17:54
at 2014-05-07T17:54

By James
at 2014-05-08T06:14
at 2014-05-08T06:14

By Edith
at 2014-05-12T14:37
at 2014-05-12T14:37

By Belly
at 2014-05-14T14:30
at 2014-05-14T14:3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4-05-16T11:02
at 2014-05-16T11:02

By Kristin
at 2014-05-16T13:50
at 2014-05-16T13:5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4-05-18T19:11
at 2014-05-18T19:11
Related Posts
請推薦台北市優質桌球教室

By Faithe
at 2014-04-09T00:00
at 2014-04-09T00:00
學校視力檢查出已經出現假性近視的現象,
眼科醫師建議我帶小孩去打桌球,
上網搜尋台北�� ...
徵求近神翼大大的影片

By Odelette
at 2014-04-08T18:03
at 2014-04-08T18:03
想請教夾層和加料日直的手感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4-04-08T16:09
at 2014-04-08T16:09
【揪人】南門桌訓今晚有高手來打球

By Mary
at 2014-04-08T14:46
at 2014-04-08T14:46
幫挑P700

By Daniel
at 2014-04-08T00:09
at 2014-04-08T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