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都沒有人想來職棒分一杯羹? - 棒球

By Dora
at 2021-08-07T11:55
at 2021-08-07T11:55
Table of Contents
1.職棒進入門檻太高,要進來玩的單位或人,身家沒有11位數,根本玩不起。
隔壁棚,只要你是富二代或小開,身家約9位數到10位數之間就可以組球隊。
至於獲利,其中職只要打入台灣大賽,當年度獲利的可能性會非常高,
因為台灣大賽的門票售價夠高,我爪去年四場主場下來,
搞不好都有兩億元左右收入。
2.職棒的頂薪還是比較高,而且有太多案例證明,只要你夠猛,
MLB是有機會站上去的,籃球?恩恩,洗洗睡了比較快,
所以年輕新血發展,還是會以棒球路為主。
題外話:
我甚至覺得台灣應該把籃球場拆了,通通換成五人制足球。
黃種人已經有案例證明可以踢入頂級職業聯賽。
另外你舉例當年中職與TML的發展差異,這問題太複雜了,
其實TML前期在新進球員的補強根本沒落後中職太多,
造成TML失敗的原因簡單來說有三個:
1.2002年爪隊再起,爪迷+反爪迷的人氣非常可怕的。
2.蔡仲南加入牛隊。
3.TML後期因為財力關係,洋將水準大幅下降,比賽場次也變少,競爭力自然下降。
3.中職雖然大家平常愛酸,愛嘴,但是也是有不少精彩交手的瞬間,不輸給MLB。
而隔壁棚的運動想要發展起來,可能先禁止NBA在台灣行銷才有機會,
因為兩者競技水準差太遠了。
中職與MLB大概是高中與碩士班的差距。
台灣籃球與NBA的差距,大概是一歲嬰兒與碩士班的差距。
這是台灣籃球行銷推廣的最大挑戰,如何讓一般人覺得跟NBA的差距不要太大。
簡單來說,台籃給人感覺就是三分球出手,沒進正常,進了才奇怪。
NBA反而出手會讓人有期待會進。
台灣的職業化運動,其實一直都有一個另外一個挑戰:
比賽品質不能差國外職業運動太大,中職與MLB的差距,絕對遠小於台籃與NBA的差距。
4.最大的挑戰,P聯盟,有一位會看盜版體育轉播且死不認錯的執行長,
你會期待這個聯盟的發展嗎?
※ 引述《b122771 (四川缽缽雞)》之銘言:
: 講講一些疑慮
: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台灣職籃若長期發展
: 將會稀釋掉原本進棒球的運動員
: 原本會去打棒球的運動員
: 轉而投身去打籃球
: MLB 前幾年做過調查
: 好的年輕的運動選手變少了
: 一經調查才知道是大多數都轉向去打籃球了
: NBA的薪水也較高,$$$誘因較高也是一個原因
: 原本人口基數就少的台灣
: 加上少子化
: 中職可用之兵會越變越少
: 屆時可看度會大大降低
: 變得越來越少人看
: 講講失敗的例子
: 當年中職聯盟與台灣大聯盟兩個聯盟有 10隊
: 後期大多好選手都是投身中職聯盟
: 台灣大聯盟的比賽,剩下殘兵敗將
: 那魯彎聯盟後期因為沒有觀眾
: 還用贈票的方式請民眾入場
: 沒人要看 真的慘慘慘
: 球員的來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 講講五月P-League發生的事情
: 五月發生疫情爆發後
: 洋將跑光光,造成總冠軍賽用裁定的方式產生
: ※ 引述《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之銘言:
: : 是因為沒得選...台灣所有的運動場公園設計就是籃球籃球籃為主
: : 在紐約的話 不少公園裡面的比例就很均衡
: : 籃球場可能就是兩個半場 配一個五人制的小足球場 好一點就有大一點草坪
: : 外配一個大一點的水泥基底的場地 上面有劃線跟插孔讓你立架子打排球
: : 羽毛球 還能打壘球 手球.
: : 籃球的確是好招人打打 但是不會只讓你拿個手套大家覺得你是怪物
: : 甚至一周都能打上兩三場的夜間壘球賽(場地當然也不標準 小一點)
: : 其實在紐約的籃球場也四處可見..但是人家不會很明顯那邊只能打籃球..
: : 而且每個人摸的運動也都很多項..
: : 不過老實說籃球還是黑人的標配運動就是..
: : 比較扯的是中央公園...讓你打棒球壘場地數量比籃球場還多...籃球場真的少少..
: : 不用到那麼多..打比賽就是周末打 平時也可以KG Ball就可以
: : 真要打當然就是往河濱跑 打草野球優點就是享受太陽跟綠地...這是籃球帶不來的
: : 台灣這邊氣候問題可能有點太熱 但是真的周末去曬曬是真的很好
: : 重點來了 籃球場多是正常 但是比例是有點太高XDD 分點給其他運動可能較好
: : 棒球本來先天限制需要場地台灣本來就難..
: : 除非該學校地夠大 否則真的很難被考慮..
: : 但是周末去打打是很不錯(社區棒球)
: : 如同我說 打籃球不少人也還是不愛曬 不愛悶 只想爽爽地流汗 然後好一點打個
: : 國民運動中心的木板..甚至各種摔也不會太疼..
: : 棒球則是能互補.吃吃土 曬曬太陽 吸收綠地精華.我真覺得這兩種沒什麼牴觸..
: : 以台灣人口 五隊還可以了 第六隊看看會長能不能招到
: : 但是看球三十年 真的寧缺勿濫...沒有錢沒有決心不如不要給他們進來
: : 籃球現在很多隊是剛好遇到一個轉折點
: : 有太多面向要去解決了
: : 職業化只是一個起點.還要面臨能否穩定 這個都要看個10年才知道
: : 中華職棒現在比不上其他國家職棒 但是在台灣已經是最具職業化的且穩定
: : 外加跟基層 政府的互相協助來說
: : 不用跟籃球比普及化....棒球已經算是在正確的道路了
: : 光看2015以後的成績 以及30年來籃球跟棒球球員養成體能技術進展..
: : 棒球是一路還算順利 籃球卻是慢慢沉淪(看看日本...)
: : 所以籃球場多也沒關係吧 重點還是該做好的基礎 養成 訓練 培訓計畫 資源
: : 都要到位才行 籃球目前這塊完全都有問題...
: : 否則全部籃球場拆掉變成棒球場 台灣棒球能馬上贏過美日韓嗎?
: : 搞不好大家拿去玩別的運動xddd
: : 簽賭已經過很久了..我自己也經歷過97黑鷹 跟2009左右
: : 但這幾年覺得簽賭應該對企業加盟影響還好(都十幾年了)
: : 問題還是錢吧(因為一年好幾億的燒...)
: : 以前黑球起來是連基層都有影響....現在基層都快破1000隊了
: : 不過還是希望第六隊能有就是了
: : 一點心得...
: : 順便聊聊資源差距的想法
: : 籃球的培訓隊去年整年到現在 只有去年亞青U18 以及大學主體的中華白
: : 棒球則是去年有三隻培訓隊合計100人左右
: : 但是今年開始 UBA以及HBL三月份打完後 完全就沒有計畫了
: : 棒球則是已經組好U23 U18也要選了...
: : 這個資源差距是有感的....籃協甚至最簡單找歸化都沒在找了...
: : 只能說中華男籃黑暗期這樣下去也真的ORZZ
--
隔壁棚,只要你是富二代或小開,身家約9位數到10位數之間就可以組球隊。
至於獲利,其中職只要打入台灣大賽,當年度獲利的可能性會非常高,
因為台灣大賽的門票售價夠高,我爪去年四場主場下來,
搞不好都有兩億元左右收入。
2.職棒的頂薪還是比較高,而且有太多案例證明,只要你夠猛,
MLB是有機會站上去的,籃球?恩恩,洗洗睡了比較快,
所以年輕新血發展,還是會以棒球路為主。
題外話:
我甚至覺得台灣應該把籃球場拆了,通通換成五人制足球。
黃種人已經有案例證明可以踢入頂級職業聯賽。
另外你舉例當年中職與TML的發展差異,這問題太複雜了,
其實TML前期在新進球員的補強根本沒落後中職太多,
造成TML失敗的原因簡單來說有三個:
1.2002年爪隊再起,爪迷+反爪迷的人氣非常可怕的。
2.蔡仲南加入牛隊。
3.TML後期因為財力關係,洋將水準大幅下降,比賽場次也變少,競爭力自然下降。
3.中職雖然大家平常愛酸,愛嘴,但是也是有不少精彩交手的瞬間,不輸給MLB。
而隔壁棚的運動想要發展起來,可能先禁止NBA在台灣行銷才有機會,
因為兩者競技水準差太遠了。
中職與MLB大概是高中與碩士班的差距。
台灣籃球與NBA的差距,大概是一歲嬰兒與碩士班的差距。
這是台灣籃球行銷推廣的最大挑戰,如何讓一般人覺得跟NBA的差距不要太大。
簡單來說,台籃給人感覺就是三分球出手,沒進正常,進了才奇怪。
NBA反而出手會讓人有期待會進。
台灣的職業化運動,其實一直都有一個另外一個挑戰:
比賽品質不能差國外職業運動太大,中職與MLB的差距,絕對遠小於台籃與NBA的差距。
4.最大的挑戰,P聯盟,有一位會看盜版體育轉播且死不認錯的執行長,
你會期待這個聯盟的發展嗎?
※ 引述《b122771 (四川缽缽雞)》之銘言:
: 講講一些疑慮
: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台灣職籃若長期發展
: 將會稀釋掉原本進棒球的運動員
: 原本會去打棒球的運動員
: 轉而投身去打籃球
: MLB 前幾年做過調查
: 好的年輕的運動選手變少了
: 一經調查才知道是大多數都轉向去打籃球了
: NBA的薪水也較高,$$$誘因較高也是一個原因
: 原本人口基數就少的台灣
: 加上少子化
: 中職可用之兵會越變越少
: 屆時可看度會大大降低
: 變得越來越少人看
: 講講失敗的例子
: 當年中職聯盟與台灣大聯盟兩個聯盟有 10隊
: 後期大多好選手都是投身中職聯盟
: 台灣大聯盟的比賽,剩下殘兵敗將
: 那魯彎聯盟後期因為沒有觀眾
: 還用贈票的方式請民眾入場
: 沒人要看 真的慘慘慘
: 球員的來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 講講五月P-League發生的事情
: 五月發生疫情爆發後
: 洋將跑光光,造成總冠軍賽用裁定的方式產生
: ※ 引述《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之銘言:
: : 是因為沒得選...台灣所有的運動場公園設計就是籃球籃球籃為主
: : 在紐約的話 不少公園裡面的比例就很均衡
: : 籃球場可能就是兩個半場 配一個五人制的小足球場 好一點就有大一點草坪
: : 外配一個大一點的水泥基底的場地 上面有劃線跟插孔讓你立架子打排球
: : 羽毛球 還能打壘球 手球.
: : 籃球的確是好招人打打 但是不會只讓你拿個手套大家覺得你是怪物
: : 甚至一周都能打上兩三場的夜間壘球賽(場地當然也不標準 小一點)
: : 其實在紐約的籃球場也四處可見..但是人家不會很明顯那邊只能打籃球..
: : 而且每個人摸的運動也都很多項..
: : 不過老實說籃球還是黑人的標配運動就是..
: : 比較扯的是中央公園...讓你打棒球壘場地數量比籃球場還多...籃球場真的少少..
: : 不用到那麼多..打比賽就是周末打 平時也可以KG Ball就可以
: : 真要打當然就是往河濱跑 打草野球優點就是享受太陽跟綠地...這是籃球帶不來的
: : 台灣這邊氣候問題可能有點太熱 但是真的周末去曬曬是真的很好
: : 重點來了 籃球場多是正常 但是比例是有點太高XDD 分點給其他運動可能較好
: : 棒球本來先天限制需要場地台灣本來就難..
: : 除非該學校地夠大 否則真的很難被考慮..
: : 但是周末去打打是很不錯(社區棒球)
: : 如同我說 打籃球不少人也還是不愛曬 不愛悶 只想爽爽地流汗 然後好一點打個
: : 國民運動中心的木板..甚至各種摔也不會太疼..
: : 棒球則是能互補.吃吃土 曬曬太陽 吸收綠地精華.我真覺得這兩種沒什麼牴觸..
: : 以台灣人口 五隊還可以了 第六隊看看會長能不能招到
: : 但是看球三十年 真的寧缺勿濫...沒有錢沒有決心不如不要給他們進來
: : 籃球現在很多隊是剛好遇到一個轉折點
: : 有太多面向要去解決了
: : 職業化只是一個起點.還要面臨能否穩定 這個都要看個10年才知道
: : 中華職棒現在比不上其他國家職棒 但是在台灣已經是最具職業化的且穩定
: : 外加跟基層 政府的互相協助來說
: : 不用跟籃球比普及化....棒球已經算是在正確的道路了
: : 光看2015以後的成績 以及30年來籃球跟棒球球員養成體能技術進展..
: : 棒球是一路還算順利 籃球卻是慢慢沉淪(看看日本...)
: : 所以籃球場多也沒關係吧 重點還是該做好的基礎 養成 訓練 培訓計畫 資源
: : 都要到位才行 籃球目前這塊完全都有問題...
: : 否則全部籃球場拆掉變成棒球場 台灣棒球能馬上贏過美日韓嗎?
: : 搞不好大家拿去玩別的運動xddd
: : 簽賭已經過很久了..我自己也經歷過97黑鷹 跟2009左右
: : 但這幾年覺得簽賭應該對企業加盟影響還好(都十幾年了)
: : 問題還是錢吧(因為一年好幾億的燒...)
: : 以前黑球起來是連基層都有影響....現在基層都快破1000隊了
: : 不過還是希望第六隊能有就是了
: : 一點心得...
: : 順便聊聊資源差距的想法
: : 籃球的培訓隊去年整年到現在 只有去年亞青U18 以及大學主體的中華白
: : 棒球則是去年有三隻培訓隊合計100人左右
: : 但是今年開始 UBA以及HBL三月份打完後 完全就沒有計畫了
: : 棒球則是已經組好U23 U18也要選了...
: : 這個資源差距是有感的....籃協甚至最簡單找歸化都沒在找了...
: : 只能說中華男籃黑暗期這樣下去也真的ORZZ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21-08-07T20:24
at 2021-08-07T20:24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8-08T04:53
at 2021-08-08T04:53

By Jacky
at 2021-08-08T13:22
at 2021-08-08T13:22

By Ina
at 2021-08-08T21:51
at 2021-08-08T21:51

By Donna
at 2021-08-09T06:20
at 2021-08-09T06:20

By Linda
at 2021-08-09T14:49
at 2021-08-09T14:49

By Hedda
at 2021-08-09T23:18
at 2021-08-09T23:18

By Valerie
at 2021-08-10T07:47
at 2021-08-10T07:47

By Kyle
at 2021-08-10T16:16
at 2021-08-10T16:16

By Mia
at 2021-08-11T00:45
at 2021-08-11T00:45

By Lydia
at 2021-08-11T09:14
at 2021-08-11T09:14

By Mason
at 2021-08-11T17:43
at 2021-08-11T17:43

By Edith
at 2021-08-12T02:12
at 2021-08-12T02:12

By Connor
at 2021-08-12T10:40
at 2021-08-12T10:40

By Margaret
at 2021-08-12T19:09
at 2021-08-12T19:09

By Jessica
at 2021-08-13T03:38
at 2021-08-13T03:38

By Harry
at 2021-08-13T12:07
at 2021-08-13T12:07

By Sandy
at 2021-08-13T20:36
at 2021-08-13T20:36

By Doris
at 2021-08-14T05:05
at 2021-08-14T05:05

By Caroline
at 2021-08-14T13:34
at 2021-08-14T13:34

By Victoria
at 2021-08-14T22:03
at 2021-08-14T22:03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8-15T06:32
at 2021-08-15T06:32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8-15T15:01
at 2021-08-15T15:01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8-15T23:30
at 2021-08-15T23:30

By Emma
at 2021-08-16T07:59
at 2021-08-16T07:59

By Andy
at 2021-08-16T16:28
at 2021-08-16T16:28

By Freda
at 2021-08-17T00:57
at 2021-08-17T00:57

By Kumar
at 2021-08-17T09:26
at 2021-08-17T09:26

By Kyle
at 2021-08-17T17:54
at 2021-08-17T17:54

By Erin
at 2021-08-18T02:23
at 2021-08-18T02:23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8-18T10:52
at 2021-08-18T10:52

By Kyle
at 2021-08-18T19:21
at 2021-08-18T19:21

By Odelette
at 2021-08-19T03:50
at 2021-08-19T03:50

By Erin
at 2021-08-19T12:19
at 2021-08-19T12:1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8-19T20:48
at 2021-08-19T20:48

By Gilbert
at 2021-08-20T05:17
at 2021-08-20T05:17

By Queena
at 2021-08-20T13:46
at 2021-08-20T13:46

By Heather
at 2021-08-20T22:15
at 2021-08-20T22:15

By Agatha
at 2021-08-21T06:44
at 2021-08-21T06:44

By Hardy
at 2021-08-21T15:13
at 2021-08-21T15:13

By Mason
at 2021-08-21T23:42
at 2021-08-21T23:42

By Leila
at 2021-08-22T08:11
at 2021-08-22T08:11

By Una
at 2021-08-22T16:40
at 2021-08-22T16:40

By Vanessa
at 2021-08-23T01:08
at 2021-08-23T01:08

By Madame
at 2021-08-23T09:37
at 2021-08-23T09:37

By Hedwig
at 2021-08-23T18:06
at 2021-08-23T18:06

By Olga
at 2021-08-24T02:35
at 2021-08-24T02:35

By James
at 2021-08-24T11:04
at 2021-08-24T11:04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8-24T19:33
at 2021-08-24T19:33

By Barb Cronin
at 2021-08-25T04:02
at 2021-08-25T04:02

By Oliver
at 2021-08-25T12:31
at 2021-08-25T12:31

By Elvira
at 2021-08-25T21:00
at 2021-08-25T21:00

By Valerie
at 2021-08-26T05:29
at 2021-08-26T05:29

By Thomas
at 2021-08-26T13:58
at 2021-08-26T13:58

By Poppy
at 2021-08-26T22:27
at 2021-08-26T22:27

By Xanthe
at 2021-08-27T06:56
at 2021-08-27T06:56

By Edith
at 2021-08-27T15:25
at 2021-08-27T15:2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8-27T23:54
at 2021-08-27T23:54

By Lily
at 2021-08-28T08:22
at 2021-08-28T08:22

By Rachel
at 2021-08-28T16:51
at 2021-08-28T16:51

By Ina
at 2021-08-29T01:20
at 2021-08-29T01:20
Related Posts
今日 Sandy Alcantara & Sandy Leon

By Joe
at 2021-08-07T11:53
at 2021-08-07T11:53
Jose Bautista包大人適合找來打中職嗎

By Susan
at 2021-08-07T11:38
at 2021-08-07T11:38
怎麼都沒有人想來職棒分一杯羹?

By Damian
at 2021-08-07T11:37
at 2021-08-07T11:37
今日 Corbin Burnes

By Tracy
at 2021-08-07T11:33
at 2021-08-07T11:33
今日 Aaron Judge

By Joe
at 2021-08-07T11:33
at 2021-08-07T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