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辦世界同性戀運動會 中國八位選手參賽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Noah
at 2010-08-06T13:45
at 2010-08-06T13:45
Table of Contents
德國辦世界同性戀運動會 中國八位選手參賽
花滑特有的男子雙人組合
同性戀者運動會不限制參賽者的運動水平和年齡等,業餘體育愛好者和高水平的職業
運動員都可報名參與。此外,該運動會的一些比賽項目也顧及同性戀者的需求,例如花樣
滑冰比賽允許同性選手配對上場。
哥本哈根的沙灘上,中國選手李贊東和馬來西亞華人Sean Lee這對沙排搭檔微笑著向
著零星的鏡頭豎起了大拇指,他們一路過關斬將奪得2009年World Outgames(世界同性戀
運動會)的金牌,這是中國體育史上又一個“金牌零的突破”。這是中國同性戀支持者第
一次自發組成代表團參賽,參加運動競技的有4人,參加人權和文化會議的有8人,參與媒
體報導的有4人,應該是近年來最小的中國體育代表團。那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今年7
月31日,一個歷史比World Outgames更為悠久的同性戀者運動會“Gay Games”在德國科
隆舉行。約有1萬名選手參加了這次為期8天的同性戀者運動會,他們將參加35項比賽的競
爭和5場文化研討會。
萬人大軍與4億美元產值
世界同性戀運動會的歷史要追溯到1982年的舊金山。當時,參加過1968年奧林匹克運
動會的美國十項全能比賽的湯姆‧瓦多爾開始籌備第一屆“同性戀奧林匹克運動會”
(Gay Olympics)。然而在命名階段,他就遭遇了挫折。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贏得聯邦法院
的禁止令,阻止使用“奧林匹克”這個詞,於是便有了現在的Gay Games這個名字。名稱
的被迫變更並沒有影響大會的舉辦。1982年9月,第一屆Gay Games──“挑戰”在舊金山
凱薩體育館揭幕。12個國家179個城市的1350名運動員在11個項目中競技;300多人參與了
文化活動。1986年8月,同在舊金山,第二屆Gay Games──“凱旋”以三倍于第一屆的規
模,吸引了17個項目的3500名參賽者。這也是創始人湯姆‧瓦多爾最後一次參加該運動會
。
1994年,第四屆Gay Games──“團結”震撼了紐約市,參與人數竟超過了1992年的
巴塞羅那奧運會。共有10862名運動員在35類的體育項目中角逐,1500人參加文化活動,
此外,還有2000名志願人員、2000名記者和25000名觀賽者。據報導,這次比賽對紐約市
貢獻了近4億美元的產值。2001年,世界同性戀運動會聯盟(FGG)將2006年第七屆Gay
Games的主辦權授予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市,但後又在2003年將主辦權收回,並選擇了美國
芝加哥作為舉辦地。蒙特利爾組委會心有不甘,決定在不經FGG批准的情況下,繼續舉辦
一個全世界範圍內的同志體育、文化盛會,由此便誕生了第一屆World Outgames。從1982
年首屆Gay Games至今,全世界已舉辦10屆世界性同性戀運動會,其中包括8屆Gay Games
和2屆World Outgames。
年齡最大參賽者92歲
每四年一屆的Gay Games今年吸引了來自全球約7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萬人報名參加
,歷時一周的本屆運動會將舉辦35個項目的體育比賽,包括花樣滑冰、足球、水上排球、
乒乓球、高爾夫球、舉重、攀岩、健美、國際標準舞,以及長跑、跨欄、接力賽等多個項
目,甚至還開創性地將冰球、花樣滑冰和冰壺等冬季競賽項目納入到夏季運動會當中。
同性戀者運動會除了體育大賽外,還將舉行露天音樂會、舞會派對和文化藝術展等活
動,歡迎不同性傾向和不同性別身份的人士報名參加,參賽選手中也有異性戀者。在本次
科隆運動會的所有參賽選手中,一位來自美國的92歲健美項目男選手是年齡最大的參賽者
。
德國外長與同性伴侶出席開幕式
7月31日晚,第八屆Gay Games在德國科隆市開幕。在開幕式的各國團隊入場儀式中,
1萬名運動員在現場25000多名觀眾的掌聲中入場,其中也包括來自中國內地的8位參賽者
在中國國旗和寫有“China”標牌引導下進入萊茵能源體育場。公開聲明自己為同性戀者
的德國副總理兼外長韋斯特維勒與同性伴侶出席了開幕式。
曾獲北京奧運會男子十米跳台跳水金牌的澳大利亞運動員馬修‧米切姆代表所有參加
者宣誓。雖然貴為奧運冠軍,但這些並沒有在經濟上給馬修帶來多大改觀。“我還是個窮
學生。”馬修聳聳肩笑了,“根本沒什麼獎金,連參賽的基本費用都付不起。”由於如果
參加Gay Games對於其他參賽者並不公平,馬修並不參加本次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對於自
己的此次科隆之行,馬修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將匯聚到運動場上
,做自己並不是什麼羞恥或需要隱藏的事,對於同性戀者來說,參加運動會可顯示他們是
一個社群,而不是被一些媒體所描寫的刻板狀態。”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805/3595396.html
--
花滑特有的男子雙人組合
同性戀者運動會不限制參賽者的運動水平和年齡等,業餘體育愛好者和高水平的職業
運動員都可報名參與。此外,該運動會的一些比賽項目也顧及同性戀者的需求,例如花樣
滑冰比賽允許同性選手配對上場。
哥本哈根的沙灘上,中國選手李贊東和馬來西亞華人Sean Lee這對沙排搭檔微笑著向
著零星的鏡頭豎起了大拇指,他們一路過關斬將奪得2009年World Outgames(世界同性戀
運動會)的金牌,這是中國體育史上又一個“金牌零的突破”。這是中國同性戀支持者第
一次自發組成代表團參賽,參加運動競技的有4人,參加人權和文化會議的有8人,參與媒
體報導的有4人,應該是近年來最小的中國體育代表團。那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今年7
月31日,一個歷史比World Outgames更為悠久的同性戀者運動會“Gay Games”在德國科
隆舉行。約有1萬名選手參加了這次為期8天的同性戀者運動會,他們將參加35項比賽的競
爭和5場文化研討會。
萬人大軍與4億美元產值
世界同性戀運動會的歷史要追溯到1982年的舊金山。當時,參加過1968年奧林匹克運
動會的美國十項全能比賽的湯姆‧瓦多爾開始籌備第一屆“同性戀奧林匹克運動會”
(Gay Olympics)。然而在命名階段,他就遭遇了挫折。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贏得聯邦法院
的禁止令,阻止使用“奧林匹克”這個詞,於是便有了現在的Gay Games這個名字。名稱
的被迫變更並沒有影響大會的舉辦。1982年9月,第一屆Gay Games──“挑戰”在舊金山
凱薩體育館揭幕。12個國家179個城市的1350名運動員在11個項目中競技;300多人參與了
文化活動。1986年8月,同在舊金山,第二屆Gay Games──“凱旋”以三倍于第一屆的規
模,吸引了17個項目的3500名參賽者。這也是創始人湯姆‧瓦多爾最後一次參加該運動會
。
1994年,第四屆Gay Games──“團結”震撼了紐約市,參與人數竟超過了1992年的
巴塞羅那奧運會。共有10862名運動員在35類的體育項目中角逐,1500人參加文化活動,
此外,還有2000名志願人員、2000名記者和25000名觀賽者。據報導,這次比賽對紐約市
貢獻了近4億美元的產值。2001年,世界同性戀運動會聯盟(FGG)將2006年第七屆Gay
Games的主辦權授予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市,但後又在2003年將主辦權收回,並選擇了美國
芝加哥作為舉辦地。蒙特利爾組委會心有不甘,決定在不經FGG批准的情況下,繼續舉辦
一個全世界範圍內的同志體育、文化盛會,由此便誕生了第一屆World Outgames。從1982
年首屆Gay Games至今,全世界已舉辦10屆世界性同性戀運動會,其中包括8屆Gay Games
和2屆World Outgames。
年齡最大參賽者92歲
每四年一屆的Gay Games今年吸引了來自全球約7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萬人報名參加
,歷時一周的本屆運動會將舉辦35個項目的體育比賽,包括花樣滑冰、足球、水上排球、
乒乓球、高爾夫球、舉重、攀岩、健美、國際標準舞,以及長跑、跨欄、接力賽等多個項
目,甚至還開創性地將冰球、花樣滑冰和冰壺等冬季競賽項目納入到夏季運動會當中。
同性戀者運動會除了體育大賽外,還將舉行露天音樂會、舞會派對和文化藝術展等活
動,歡迎不同性傾向和不同性別身份的人士報名參加,參賽選手中也有異性戀者。在本次
科隆運動會的所有參賽選手中,一位來自美國的92歲健美項目男選手是年齡最大的參賽者
。
德國外長與同性伴侶出席開幕式
7月31日晚,第八屆Gay Games在德國科隆市開幕。在開幕式的各國團隊入場儀式中,
1萬名運動員在現場25000多名觀眾的掌聲中入場,其中也包括來自中國內地的8位參賽者
在中國國旗和寫有“China”標牌引導下進入萊茵能源體育場。公開聲明自己為同性戀者
的德國副總理兼外長韋斯特維勒與同性伴侶出席了開幕式。
曾獲北京奧運會男子十米跳台跳水金牌的澳大利亞運動員馬修‧米切姆代表所有參加
者宣誓。雖然貴為奧運冠軍,但這些並沒有在經濟上給馬修帶來多大改觀。“我還是個窮
學生。”馬修聳聳肩笑了,“根本沒什麼獎金,連參賽的基本費用都付不起。”由於如果
參加Gay Games對於其他參賽者並不公平,馬修並不參加本次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對於自
己的此次科隆之行,馬修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將匯聚到運動場上
,做自己並不是什麼羞恥或需要隱藏的事,對於同性戀者來說,參加運動會可顯示他們是
一個社群,而不是被一些媒體所描寫的刻板狀態。”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805/3595396.html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新加坡青奧/三級跳遠蔡佳倫 盼續演大驚奇

By Valerie
at 2010-08-06T13:28
at 2010-08-06T13:28
廣州亞運倒數百日 狙擊手備戰

By Delia
at 2010-08-06T11:30
at 2010-08-06T11:30
周俊勳征亞運 盼圍棋混雙奪金

By Agatha
at 2010-08-06T11:29
at 2010-08-06T11:29
亞洲杯排球賽/身高矮一截 中華男排勝澳洲

By Odelette
at 2010-08-06T11:29
at 2010-08-06T11:29
青奧聖火到首爾 今天抵國門

By Iris
at 2010-08-05T15:32
at 2010-08-05T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