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詠春觀察)武術中的放鬆假說 - 武術 Martial Arts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8-11-18T17:39

Table of Contents


我目前在練詠春拳
過去曾經練四年的合氣道
已經快第三年了
然而直到今天
我還是被師父師兄弟們說不懂得放鬆所以導致反應時間變慢
每次聽到這個我都很不爽
那你們跟我講放鬆到底是甚麼阿
每次都講放鬆 放鬆 放鬆
如果說放鬆是全身不接受環境能量也不釋放能量的狀態
乾脆叫我站在那裡給別人當靶算了
因此今天我還是在探討武術中對放鬆的詮釋
從開始練武至今我一直認為武術中放鬆的狀態是指
維持特定結構的狀態
這個結構會持續的變化
但是無論是維持或是變化都需要消耗能量
然而武術的本質是保護自己,透過攻擊或是防守
這些動作都需要消耗能量
因此所需消耗的能量比我們想像的還大

(假說)

我們都知道在大部分的武術
出拳都會說力量是從地或是從下肢往上最後到達手部
甚至在詠春拳理中也有描述:力從地起,拳由心發
拳由心發很好理解
然而力從地起我卻不知道要怎麼解釋
力量怎麼從地面傳到手部呢
以日字衝拳為例
不是應該從背部到手部嗎
但我們可以理解
如果把人當成一個系統
理想的能量傳遞是從下肢-腰部-上肢
這系統建構在腳底固定在地面並且

(1)系統可以恢復成原本的型態
(2)腰部可以轉動
(3)重心不變

下肢:在出拳時提供腰部能量,可以視作整個系統的能量來源

腰部:透過骨骼和肌肉系統,
我們的身體可以水平轉動或是向上延伸,
因此能量便能從下
肢往上帶動

上肢:接受腰部的能量並對外做功

在整個能量傳遞過程,能量的形式會改變
定義能量的來源為(ER)
一個能量是系統為了維持或改變結構所需消耗的能量(I)
一個能量則是系統對外做的功(W)

(ER)=(I)+(W)

當從下肢傳到腰部便會分成這兩個部分
腰部對外做的功會傳到上肢
同樣的上肢也會把能量以這兩種型式釋放
當我們了解到這後
我們可以開始想為什麼有時動作結束後會僵直
也就是所謂的不夠放鬆
這是因為將大部分的能量在上肢分配到對外做的功
當然為了改變結構的能量便不夠
因此就沒辦法把手收回來或是做其他的動作
僵直便產生了
然而如果對外做的功太小那殺傷力就會不夠不是嗎
別忘了,我們人體是有要害的
例如:下巴

在身體或心理繃緊的情況下
打到這些要害可是致命的
這也是為什麼在詠春常聽到守中線的原因

因此我認為任何一個出拳方式一定得遵循這個順序(下肢-腰部-上肢)
並且武術中的放鬆是指在具有能夠維持自身結構
或是能改變自身結構的潛力為前提
對外進行攻擊或是防守


最後回到詠春拳
詠春拳是否也遵守這原理
我想是的
這是因為武術的原理有共通性
比如說摔的話你一定需要破壞對手的重心
而透過社會、文化、歷史等影響
因此產生不同的形態但是原理是不變的
我們知道詠春是貼身短打
因此非常適合在空間極小使用
我們可以用這理想的系統為基礎
把伸展的空間從大慢慢調整為你能出拳伸展的最小空間
當空間到達一定的極限時
出拳的型態就會接近詠春的出拳型態
最後我希望透過這個假說可以幫助練武中因為放鬆而苦惱的人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8-11-21T18:06
我教你放鬆的極致。很簡單。人人都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8-11-26T12:53
會。請躺在床上,然後睡著。
如果你覺得我在開玩笑………
那就表示你還是不懂放鬆。
這跟武術道理一個原理。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8-11-30T03:38
放鬆就是放鬆了,沒有多餘的想法。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8-11-30T18:50
自己也練詠春跟您分享一下關於“鬆
”的定義,在這裏說的放鬆不是癱軟
無力的鬆,肌肉過度緊繃會引響聽勁
,完全放鬆癱軟會無結構,我所學到
的鬆是“只要比對方少一分力就能聽
的比對方清楚力的流動,所以肌肉並
非全然放鬆,最基本一定要維持結構
,再以對方送的力去調整你的力道(
聽勁跟反應)。至於最重要的是,關節
一定要鬆,關節不鬆鎖死只會討打…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2-05T16:16
想像鞭子彈,鞭子超鬆吧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8-12-09T15:31
關於力從地起,你對站高胯的體會是
什麼?有微收尾閭嗎?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8-12-10T00:27
力從地起、由脊發,手是尾勁就像甩
盪鞭子。傳統武術易學難精,即使是
詠春也是如此,如果從背發力用手打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8-12-11T20:36
拳多是橫勁,從地由脊則是找縱勁,
縱勁很難。可以參考飛鳴宿食縱鶴的
搖肢等練習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8-12-16T13:23
樓上專業,我學到的是詠春後學縱鶴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8-12-18T10:17
這很吃天份啊,有人三年就練到有人
十年都還摸不到。去看李小龍青蜂俠
試鏡影片就很難過,人家24歲就練成
了。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8-12-21T02:51
徐尚田老師是力學構造這方面的大師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8-12-24T03:44
https://tinyurl.com/y8reh4z3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8-12-27T06:04
怕是一般人看不懂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9-01-01T02:32
我的理解是搞清楚每個動作的作用肌
跟拮抗肌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9-01-03T22:00
盡量不要讓拮抗肌跟作用肌打架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9-01-04T06:46
放鬆是練武的基本 就算拳擊也是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9-01-04T11:42
推pate桑的解釋

福建將太極拳列為高中會考必考內容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8-10-29T13:42
影片 https://tw.iqiyi.com/v_19rr2vz6s0.html 新聞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8-10/27/c_1123621901.htm ******************* 蠻特別的...... 依據大陸特色,也可能和福建 ...

少林弟子43秒KO的非洲拳王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8-10-27T20:43
少林弟子43秒KO的非洲拳王 遭起底只是留學生收錢出賽 2018/10/27 19:11 蘋果日報 https://goo.gl/fppMpn 少林實戰第一人,51歲的釋延孜,日前在河南鄭州的搏擊比賽,用43秒KO坦尚尼亞拳王蓋 博瑞,但是中國網友看了以後,覺得這場比賽打得太假,隨後這位拳王馬上被起底 ...

請問臺北地區哪裡可以修理長劍劍柄跟護手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8-10-26T20:03
回老家去拿了家傳寶劍想練太極劍用 才發現 它的護手與劍柄已經損壞 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 如圖 https://imgur.com/gallery/xRF6WuO 上網搜尋 修理長劍 結果跑出 一堆RPG遊戲資料Orz.... 然後本來想在淘寶買量產的 劍柄回來自己修修看 結果竟然被判定為違禁品=_= 寄不回來 ...

從零開始的俄羅斯武術systema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8-10-25T00:16
為了讓完全沒有俄羅斯武術systema(西斯特瑪) 或著是武術相關經驗的人,可以了解及體會西斯特瑪 對現代人身體及心理的好處,俄羅斯武術西斯特瑪台北道場特別開辦「從零開始的俄羅斯 武術西斯特瑪」訓練課程。十二小時的課程內容包含:西斯特瑪之基本四大運動、西斯特 瑪基本四大原則、呼吸、連結、控制、、、等之基本內容 ...

適合女性修生養性身強體健的內家拳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8-10-19T04:37
原PO想找八卦掌 這邊PO幾個認為學了能防身的老師推薦一下 (沒提到的老師多半是沒訪過不了解 無否定意味) 1.羅德修老師(程高八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CyFZhoBHG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gs6h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