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游泳課程中,如何有技巧地引導「怕水 - 游泳討論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22-06-05T16:09

Table of Contents


幼兒游泳課中,如何有技巧地引導「怕水孩子」呢?

在3-6歲的幼兒游泳課中,時常會看見怕水的孩子。如果此時爸爸媽媽卻選擇了較多人的團體班,或是有進度壓力的課程時,通常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面對這樣的孩子,除了小班制與不盲從進度以外,教練與家長須要理解並尊重每個孩子的特質,技巧性地讓孩子在課程中感受到被理解與獲得適當的協助,提升孩子對泳池環境的安全感(緩解害怕、緊張的情緒),才能誘發孩子主動探索與嘗試的學習游泳技能。

下面我們會先簡單介紹「害怕」、「緊張」的情緒是什麼? 在了解這樣的情緒的由來之後,接著我們會介紹五個緩解害怕、緊張情緒的技巧工具給您參考。

在談論怕水這個狀況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害怕」、「緊張」的情緒是什麼?

任何會讓人感受到威脅的刺激,同時會誘發大腦內邊緣系統的杏仁核活化,因此杏仁核也被稱作「威脅偵測中心」,在緊張、害怕、焦慮、恐懼時等的感受都與杏仁核活化有關。這些資訊同時也會儲存在海馬迴(記憶中心)中,以便下一次相同刺激來時,個體可以快速地做出反應。

舉例來說,有些孩子對於新環境躍躍欲試,可能看到水池覺得好玩就跳下水,但此時嗆水的過程,身體不舒服的感受也會刺激杏仁核,產生緊張、害怕的情緒,並將此經驗與情緒感受儲存到海馬迴,於是下一次在同個情境下,孩子會因為儲存在海馬迴的經驗,在看到水池時而停下來,而不再是一下子就跳下水了。

因此單就「害怕」、「緊張」的情緒來看,其實是生物體所必須也具有其功能的情緒感受,驅使我們能觀察環境,避免讓自己受傷。

當刺激強度過大,杏仁核呈現過度刺激的情境下,進一步會更阻斷大腦前額葉皮質(註)思考,驅使孩子「戰(權力鬥爭)」、「逃(退縮、不溝通)」、「僵」的行為反應:崩潰大哭、拒絕嘗試任何簡單的活動、無法思考、離開現場、整個人躲在家長的懷中、甚至呆住無法有任何回應,都是在杏仁核過度活化所出現的行為表現。

接著我們從以上的大腦神經結構與功能來看幼兒游泳課:


當孩子對於泳池非常緊張、害怕時,該怎麼辦呢?

技巧1: 家長從「中性的角度」看待緊張與害怕的情緒,可以提升孩子的「關係的安全感」
理解緊張與害怕的情緒是生物的本能,且有存在的必要。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納孩子緊張與害怕的情緒。
當周遭大人呈現理解與接納後,更容易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不僅僅來自環境,也來自「關係的安全感」─ 被無條件接納的安全感,需要讓孩子知道: 爸爸媽媽或大人不會因為我的緊張與害怕覺得我不好。

在「依附」-「探索」的平衡桿中,當孩子越感到緊張、危險與焦慮時,會尋求依附對象的安慰、靠近依附對象,反之當孩子感到安全、好玩、且有趣時,則會漸漸地嘗試探索的行為。有了這個概念後,當孩子在緊張與害怕時,提供給孩子安全感才有機會讓孩子出現探索、主動學習新的動作技巧。


技巧2: 幫助孩子標記情緒、覺察情緒
當面對孩子緊張與害怕的情緒時,若持續恐嚇、威脅甚至批評孩子,都會持續增加杏仁核活化,進一步讓孩子更容易出現「戰、逃、僵」的反應,並將此經驗儲存到海馬迴,讓孩子未來在聽到游泳課時,直接聯想到此負面經驗,甚至在還沒有到泳池時,就直接由海馬迴的經驗去刺激杏仁核活化,所以孩子可能在課前就開始緊張、焦慮甚至哭鬧崩潰。
在這個階段,幫助孩子標記情緒、覺察情緒,都是有助於大腦皮質的前額葉活化的方式。面對緊張怕水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試看告知孩子:「和陸地上的感覺不太一樣,你有點不習慣,也有點害怕嗎?」、「你有一點緊張嗎?」。讓孩子練習覺察此時自己的情緒狀態,增加由大腦皮質的前額葉到杏仁核的路徑,由大腦來告知杏仁核,「水是很好玩的、沒有這麼危險、不需要把水當作生存危險的刺激看待喔!」。


技巧3: 為孩子設定最適切的挑戰
最適切的挑戰,意指現階段做不到,但在練習數次後有機會可以成功的難易度。當活動的難度設定在最適切的挑戰時,最容易增加孩子願意主動嘗試的內在動機(註),並增加孩子的發展表現。於是課程中,因應每個孩子的狀態,設計活動難度,讓孩子因為好奇、有趣,進而想要去嘗試。
技巧: 善用「心流經驗」讓孩子感受到趣味
心流經驗=意指把注意力全神貫注在執行活動,沒有多餘的浪費在擔憂任何事物的過程。(引用:米哈里. (2019). 心流 (Vol. 11). 讀書共和國╱行路)
除了結合上述的「最適切挑戰」,讓孩子感受到目標明確且可立即回饋的活動,也能大大的提升心流經驗,例如在泳池玩簡單的撈魚遊戲,就是目標明確(要撈到魚),回饋立即(是否有成功撈到魚)。

在孩子學游泳的初期,藉由孩子喜歡的玩具、遊戲讓孩子有機會在課程中全心投入而激發出心流經驗。在此過程中,孩子會投入在此時此刻的當下而忘卻其他的擔憂與煩惱。於此同時,因為孩子能控制注意力在執行想要的目標,更能增加孩子的自信與掌控感。擁有自信與掌控感,便能大大的降低孩子緊張與焦慮的比例。
而隨著課程進展,當孩子在水中逐漸感到安全感之後,在游泳課的過程中也能慢慢地感受到因為各種動作技巧的挑戰,而感受到的「身體心流」,讓孩子藉由將專注力毫不餘力的放在身體動作上,除了提升孩子動作技巧的表現,更也有機會讓孩子由「怕水」進階到「在水中能感到有自信的安全感」。
例如: 課程中攀附岸邊的練習,孩子會全神貫注的思考與不斷的練習控制自己手腳的位置,此過程即是身體心流的簡單例子。


技巧4: 賦能給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除了上述的情境外,結合正向教養提倡的賦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加孩子願意主動嘗試的動機也相當重要。
因此,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與思考活動難度是否符合孩子的最適切挑戰,並綜合考量孩子的情緒狀態,賦能給孩子也是家長與教練也很重要的技巧之一。

此時正向教養的工具:鼓勵孩子、鼓勵取代讚美、和孩子眼神相對、將任務拆解成小步驟、給予充分關注、與孩子建立無聲暗號、啟發式問句、專注地注意孩子、避免給予特殊待遇與服務等等,都是賦能給孩子的適合的工具。

面對怕水且緊張的孩子,單純地傳達「不要怕」,是無法讓孩子接收到的。只有在無聲的氛圍以及正向的鼓勵之下,搭配以上技巧,並在過程中不斷的賦能給孩子,才能真的讓孩子感受到「安全」與「不用怕」。


結語: 提升孩子的整體安全感
童趣悠游的幼兒泳課採小班制,讓教練更容易理解並尊重每個孩子的特質。不盲目追求進度,讓孩子在課程中感受到被理解與獲得適當的協助。
越是怕水的孩子,越需要和教練建立安全的關係,讓孩子可以信任教練,並進而提升孩子整體的安全感,並誘發孩子主動探索與嘗試的學習游泳技能。
期待,讓孩子能享受水中悠游自在,並在未來,讓海島國家的我們,都有機會能更安全地走向大自然。


圖文好讀版參考:
https://www.babyswim.com.tw/how-to-guide-a-child-afraid-of-water-in-swimming-class/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4a.

--
Tags: 游泳

All Comments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2-06-06T10:13
從洗澡開始吧

幼兒游泳推薦中山還是大同運動中心?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6-04T12:25
各位好,小朋友目前五歲,沒有學過游泳 今年暑假想要讓他去學游泳, 爬文看了一下多數都是討論大人的 想請問有人知道如果幼兒學游泳的話 會比較推薦中山運動中心還是大同運動中心呢? 爬文有看到大家說大同比較乾淨人也比較少! 有其他家長是送去這兩個運動中心過嗎? 謝謝大家! - ...

為什麼矽膠泳帽每次游完後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22-05-25T12:34
為什麼我的矽膠泳帽每次游完後 都會搓出白白的垢,我的泳帽也是白的 是泳帽矽膠材質變質嗎?這樣表示該換新的嗎 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我平常都只有清水沖一下 沒有認真去洗 是要用去污的清潔劑洗嗎 - ...

《全明星》女狀元曾是游泳教練 自曝「不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2-05-24T12:04
《全明星》女狀元曾是游泳教練 自曝「不幹了」仍留後遺症 祝潤霖 2022年5月23日 週一 下午10:47 中職啦啦隊「Rakuten Girls」成員林穎樂(Nina)外型亮眼,她在休季期間參加體育綜 藝《全明星運動會3》,不但成為節目的選秀女狀元,也曾獲得MVP的肯定。其實林穎樂過 去還是一名游泳教 ...

【游泳大補帖】水中的每一顆泡泡,都有可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2-05-24T09:24
【游泳大補帖】水中的每一顆泡泡,都有可能在阻礙你前進 2022/05/23 作者:來自火星的游泳教練0 你是否常聽到教練說,游自由式的時候,臉要看地板,看前面會產生過大的阻力,阻礙 前進。你知道嗎 ? 在水中,面前每一顆隨著光線折射,耀眼療癒的泡泡,也有可能是阻 礙前進的阻力。 目前公認的游泳四 ...

自練三年游進24秒的甲組選手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2-05-23T16:43
【專訪】李懿軒:自練三年游進24秒的超齡甲組選手 https://youtu.be/fAwvdHyXQd4 這篇是我自己做的專訪~ 以下是原文: 50公尺自由式能游進24秒的選手有一大把,稀奇嗎?但,年過30、自練不到三年,又無童 子功加持,卻能衝破24秒大關,並成為全國分齡紀錄保持人的超齡選手又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