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運動員不喜歡上課 青奧文教交流需優化設計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Lydia
at 2010-08-23T08:06
at 2010-08-23T08:06
Table of Contents
年輕運動員不喜歡上課 青奧文教交流需優化設計
今天下午,在新加坡濱海堤壩舉行了青奧會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不過,最具青奧會特色的
活動本身並沒有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前來採訪的記者更關注作為青奧會大使出席本次活
動的中國跳水名將郭晶晶。實際上,儘管本屆青奧會各項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持續進行著,
媒體的關注度卻一路走低,因為大多數活動都顯得比較簡單和乏味,這也是很多參加活動
的教練員、運動員的共同感受。
因為活動組織者出色的保密工作,大多數媒體並不知道郭晶晶和中國香港代表團副團
長霍啟剛將共同出席今天下午的活動,否則,前來採訪的中國媒體不會只有六七家。但這
多少顯示出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本身對媒體缺少吸引力的尷尬。作為青奧會的重要內容,文
化教育交流活動原本應是吸引媒體關注的一大亮點,但實際上卻表現出逐漸受到冷落的發
展趨勢。
今天下午進行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主要內容是通過介紹濱海堤壩在蓄水、利用太陽
能等方面的功用,向參加活動的青奧會教練員、運動員宣傳淡水資源的稀缺、保護水資源
的重要性以及利用清潔能源的好處,活動內容為文字和圖片介紹、模型演示以及運動員親
身體驗等形式。
雖然“環保、節水、使用綠色能源”等活動的立意受到運動員的支持,不過,對於這
些14歲至18歲的年輕人來說,簡單的知識傳授顯然很難讓他們保持持久的熱情。
幾名中國運動員在活動進行了一半之後,就因為感到無聊而開始盼望活動盡早結束。
一名英國運動員也向記者表示,他原本以為會有很好玩的互動環節,但活動內容令他有些
失望。
其實,活動中並非沒有遊戲互動環節,例如要求運動員用簡單的道具在水槽中建造水
壩,以儘可能多地攔截污染物。但這樣的遊戲內容只占整個活動的很小一部分,而且對於
年齡稍大一些的運動員來說,活動內容顯得過于簡單。
青奧會因為辦賽理念的轉變,把針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視為與競賽同等重要
的賽會內容。本次新加坡青奧會組委會也煞費苦心地設計了七種形式、五大主題的文教交
流活動,活動形式包括與冠軍交流、自我發掘、世界文化村、集體活動、藝術與文化、探
索之旅和海島冒險等。
一名中國運動員已經參加了其中4種形式的活動,但回想起來,除了海島冒險給他留
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外,其他的活動都略顯乏味。“我還是喜歡比較刺激、有較多機會親
自參與的活動,不太喜歡像上課一樣的活動。”這名運動員表示。
海島冒險是一項包括攀岩、登天梯等內容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意在培養運動員的參
與意識、挑戰精神和集體協作能力,同時發掘自我潛力。記者發現,多數中外運動員都喜
歡這項活動,這也表明,對於青少年運動員來說,新奇刺激的活動形式更具有吸引力。
一名已陪同運動員參加過多項文化教育交流活動的中國教練也向記者表示:“首先應
當看到,畢竟是第一屆青奧會,新加坡也在探索如何開展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並作出了很
多努力。不過,既然是教育活動,還是應該針對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可以適當降低參觀和
說教類的活動比例,提高體驗和實踐類的活動比例,並增加挑戰性和趣味性。畢竟,如果
運動員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很快就沒了興致,那麼活動的實際效果肯定也會大打折扣。”
應該看到,青奧會要想扭轉眼下各國運動員重比賽成績、輕文教活動的主導思想本已
不易,但如果文教交流活動的內容再比較單調的話,勢必進一步削弱文教交流活動的受重
視程度。
對於即將舉辦第二屆青奧會的中國南京市而言,無疑應在文化教育交流活動的優化設
計上加強研究。
本報新加坡8月22日電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823/3675305.html
--
今天下午,在新加坡濱海堤壩舉行了青奧會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不過,最具青奧會特色的
活動本身並沒有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前來採訪的記者更關注作為青奧會大使出席本次活
動的中國跳水名將郭晶晶。實際上,儘管本屆青奧會各項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持續進行著,
媒體的關注度卻一路走低,因為大多數活動都顯得比較簡單和乏味,這也是很多參加活動
的教練員、運動員的共同感受。
因為活動組織者出色的保密工作,大多數媒體並不知道郭晶晶和中國香港代表團副團
長霍啟剛將共同出席今天下午的活動,否則,前來採訪的中國媒體不會只有六七家。但這
多少顯示出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本身對媒體缺少吸引力的尷尬。作為青奧會的重要內容,文
化教育交流活動原本應是吸引媒體關注的一大亮點,但實際上卻表現出逐漸受到冷落的發
展趨勢。
今天下午進行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主要內容是通過介紹濱海堤壩在蓄水、利用太陽
能等方面的功用,向參加活動的青奧會教練員、運動員宣傳淡水資源的稀缺、保護水資源
的重要性以及利用清潔能源的好處,活動內容為文字和圖片介紹、模型演示以及運動員親
身體驗等形式。
雖然“環保、節水、使用綠色能源”等活動的立意受到運動員的支持,不過,對於這
些14歲至18歲的年輕人來說,簡單的知識傳授顯然很難讓他們保持持久的熱情。
幾名中國運動員在活動進行了一半之後,就因為感到無聊而開始盼望活動盡早結束。
一名英國運動員也向記者表示,他原本以為會有很好玩的互動環節,但活動內容令他有些
失望。
其實,活動中並非沒有遊戲互動環節,例如要求運動員用簡單的道具在水槽中建造水
壩,以儘可能多地攔截污染物。但這樣的遊戲內容只占整個活動的很小一部分,而且對於
年齡稍大一些的運動員來說,活動內容顯得過于簡單。
青奧會因為辦賽理念的轉變,把針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視為與競賽同等重要
的賽會內容。本次新加坡青奧會組委會也煞費苦心地設計了七種形式、五大主題的文教交
流活動,活動形式包括與冠軍交流、自我發掘、世界文化村、集體活動、藝術與文化、探
索之旅和海島冒險等。
一名中國運動員已經參加了其中4種形式的活動,但回想起來,除了海島冒險給他留
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外,其他的活動都略顯乏味。“我還是喜歡比較刺激、有較多機會親
自參與的活動,不太喜歡像上課一樣的活動。”這名運動員表示。
海島冒險是一項包括攀岩、登天梯等內容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意在培養運動員的參
與意識、挑戰精神和集體協作能力,同時發掘自我潛力。記者發現,多數中外運動員都喜
歡這項活動,這也表明,對於青少年運動員來說,新奇刺激的活動形式更具有吸引力。
一名已陪同運動員參加過多項文化教育交流活動的中國教練也向記者表示:“首先應
當看到,畢竟是第一屆青奧會,新加坡也在探索如何開展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並作出了很
多努力。不過,既然是教育活動,還是應該針對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可以適當降低參觀和
說教類的活動比例,提高體驗和實踐類的活動比例,並增加挑戰性和趣味性。畢竟,如果
運動員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很快就沒了興致,那麼活動的實際效果肯定也會大打折扣。”
應該看到,青奧會要想扭轉眼下各國運動員重比賽成績、輕文教活動的主導思想本已
不易,但如果文教交流活動的內容再比較單調的話,勢必進一步削弱文教交流活動的受重
視程度。
對於即將舉辦第二屆青奧會的中國南京市而言,無疑應在文化教育交流活動的優化設
計上加強研究。
本報新加坡8月22日電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823/3675305.html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青奧女子跳高 吳孟珈B組第一

By Olga
at 2010-08-23T05:53
at 2010-08-23T05:53
青年奧運/戲劇性逆轉 洪子翔桌進4強

By Lucy
at 2010-08-23T05:52
at 2010-08-23T05:52
青奧桌球 洪子翔闖進4強

By Annie
at 2010-08-22T22:14
at 2010-08-22T22:14
8/23青奧轉播賽程

By Olivia
at 2010-08-22T21:04
at 2010-08-22T21:04
8/23中華隊參賽賽程

By Damian
at 2010-08-22T21:00
at 2010-08-22T21:00